乌鸡蛋白粉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526796阅读:6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乌鸡蛋白粉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蛋白粉,特别是涉及一种乌鸡蛋白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现代营养学潮流冲击的作用下,居民由温饱型饮食向健康型迈进的步伐加快,对产品的健康、天然、营养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营养保健食品的快速发展,对纯天然成分的乌鸡高蛋白原料要求越来越高,用量越来越大。与一般鸡肉相比,乌鸡有10种氨基酸,其蛋白质、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E、磷、铁、钾、钠的含量更高,而胆固醇和脂肪含量则很少,是补虚劳、养身体的上好佳品。目前市场上虽然有乌鸡粉,但乌鸡粉在纯度、蛋白及灰分含量都达不到营养保健食品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纯度高、蛋白含量高、灰分含量低、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乌鸡蛋白粉及其加工工艺简单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一种乌鸡蛋白粉的制备方法,以新鲜乌鸡胸肉为原料,包括以下步骤(1)将乌鸡胸肉在高压蒸煮锅中蒸煮60-80分钟,压力为0. 14-0. 16MPa,温度为 120-130°C ;(2)将蒸煮过后的乌鸡胸肉打成浆,加入抗氧化剂,抗氧化剂的添加量为乌鸡肉重量的 0. 001% 0. 003% ;(3)将步骤( 得到乌鸡胸肉在可以调节温度的保温缸中加入蛋白酶进行酶解, 蛋白酶添加量为乌鸡肉重量的0. 2% 0. 4%,酶解温度为55 58°C,时间为1. 4-1. 6小时,酶解后升温至95 100°C,在该温度范围内保持8-12分钟,然后用胶体磨粉碎至80目;(4)将步骤(3)得到浆料在温度80-90°C下保温30分钟;(5)将步骤(4)得到浆料用喷雾干燥塔干燥,喷雾干燥塔的进风温度控制在 200-210°C,排放温度控制在85-95°C ;(6)将干燥后的原料用80目标准筛过滤得到粉状产品,包装后即得。本发明一种乌鸡蛋白粉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抗氧化剂为食品加工领域常用的抗氧化剂,市场有售,本发明方法中,抗氧化剂优选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与没食子酸丙酯 (PG)的混合物,其中,BHA与PG的重量比为1 2。本发明一种乌鸡蛋白粉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蛋白酶为食品加工领域常用的蛋白酶,市场有售,本发明方法中,蛋白酶优选为复合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的混合物,其中,复合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的重量比为1 2。本发明一种乌鸡蛋白粉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3)中胶体磨为食品加工领域常用的胶体磨,本发明方法中,优选用三级高精度胶体磨。本发明中所用的原料和加工设备均为现有原料和设备,市场有售,标准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注即可。
本发明一种用上述方法得到的乌鸡蛋白粉。本发明乌鸡蛋白粉,纯度彡99%,蛋白质含量彡80%,灰分含量彡5%。本发明一种乌鸡蛋白粉的制备方法,以新鲜乌鸡胸肉为原料,包括高压蒸煮、磨浆、酶解、轻度热反应和喷雾干燥等步骤,该制备方法和加工工序保证了乌鸡肉的营养成分不流失,乌鸡肉经过适度酶解会产生美味多肽和多种氨基酸,另外鸡肉中所含的蛋白质、脂肪和核糖等,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催发一系列反应,从而产生大量的呈味物质,如含硫物质、 含氮化合物和脂肪的降解产物等,使本发明的乌鸡蛋白粉营养丰富的同时,味道鲜美。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和试验数据,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取新鲜屠宰分割的乌鸡胸肉,准确称取乌鸡胸肉重,IOOOg ;用容器装盛乌鸡肉,置于高压蒸煮锅中,加热至105°C排空放气,然后升温至125°C,在压力0. 15MI^下保持80分钟;用捣碎机把蒸煮过后的乌鸡肉打成浆,加入抗氧化剂,抗氧化剂为BHA与PG 的混合物,抗氧化剂的添加量为所称乌鸡肉重量的0. 001%,即0. Olg,在可以调节温度的保温缸中加入蛋白酶进行酶解,蛋白酶添加量为乌鸡肉重量的2%。,即2g,蛋白酶为复合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的混合物,混合物中复合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的重量比最佳为1 2,即复合蛋白酶的量为0. 67g,风味蛋白酶的量为1.33g,酶解温度为58°C,时间为1.5小时,酶解后升温至100°C灭酶处理10分钟,然后过三级胶体磨,使浆料可以通过80目筛为准;让浆料在温度90°C下保温30分钟进行热反应;开启喷雾干燥塔,当进风温度达到190°C,排风温度80°C时开始抽取浆料进行喷雾干燥,然后将进风温度控制在210°C,排风温度控制在 900C ;将喷雾干燥后的物质经80目标准筛过滤得到粉状产品;然后包装封袋,内包使用食用塑料薄膜真空包装,外包使用瓦楞纸皮箱。产品经检测水分含量3. 5 %,蛋白质含量90 %,灰分含量2.0%,纯度为99. . 2 %, 检测方法和条件为本领域常规方法。实施例2,取新鲜屠宰分割的乌鸡胸肉,准确称取乌鸡肉的重量IOOOg ;用容器装盛乌鸡肉,置于高压蒸煮锅中,加热至105°C排空放气,然后升温至130°C,在压力0. 16MPa 下保持30分钟;取出切碎乌鸡肉,再重复一开始的高压蒸煮工艺,保持30分钟。用捣碎机把蒸煮过后的乌鸡肉打成浆,加入0. 02g的抗氧化剂,抗氧化剂为BHA与PG的混合物,比例同实施例1 ;在可以调节温度的保温缸中加入蛋白酶进行酶解,蛋白酶为复合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的混合物,混合物中复合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的重量比最佳为1 2,蛋白酶添加量为所称乌鸡肉重量的3%。,即3g,酶解温度为55°C,时间为1. 6小时,酶解后升温至95°C 灭酶12分钟;然后过三级胶体磨,使浆料可以通过80目筛为准;让浆料在温度90°C下保温 30分钟进行热反应;开启喷雾干燥塔,当进风温度达到190°C,排风温度80°C时开始抽取浆料进行喷雾干燥,然后将进风温度控制在200°C,排风温度控制在95°C ;将喷雾干燥后的物质经80目标准筛过滤得到粉状产品;然后包装封袋,内包使用食用塑料薄膜真空包装,外包使用瓦楞纸皮箱。产品经检测水分含量2.5%,蛋白质含量92%,灰分含量1.8%。纯度为99.9%, 检测方法和条件为本领域常规方法。
实施例3,取新鲜屠宰分割的乌鸡胸肉,准确称取乌鸡肉的重量IOOOg ;用容器装盛乌鸡肉,置于高压蒸煮锅中,加热至105°C排空放气,然后升温至120°C,在压力0. 14MPa 下保持30分钟;取出切碎乌鸡肉,再重复一开始的高压蒸煮工艺,保持30分钟。用捣碎机把蒸煮过后的乌鸡肉打成浆,加入0. 03g的抗氧化剂,抗氧化剂为BHA与PG的混合物,比例关系同实施例1 ;在可以调节温度的保温缸中加入蛋白酶进行酶解,蛋白酶为复合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的混合物,混合物中复合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的重量比最佳为1 2,蛋白酶添加量为所称乌鸡肉重量的4%。,即4g,酶解温度为58°C,时间为1. 4小时,酶解后升温至 95°C灭酶8分钟;然后过三级胶体磨,使浆料可以通过80目筛为准;让浆料在温度90°C下保温30分钟进行热反应;开启喷雾干燥塔,当进风温度达到190°C,排风温度80°C时开始抽取浆料进行喷雾干燥,然后将进风温度控制在210°C,排风温度控制在85°C ;将喷雾干燥后的物质经80目标准筛过滤得到粉状产品;然后包装封袋,内包使用食用塑料薄膜真空包装,外包使用瓦楞纸皮箱。产品经检测水分含量为2.0%,蛋白质含量为95%,灰分含量2. 35%。纯度为 99. 8%,检测方法和条件为本领域常规方法。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乌鸡蛋白粉的制备方法,以新鲜乌鸡胸肉为原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乌鸡胸肉在高压蒸煮锅中蒸煮60-80分钟,压力为0.14-0. 16MPa,温度为 120-130°C ;(2)将蒸煮过后的乌鸡胸肉打成浆,加入抗氧化剂,抗氧化剂的添加量为乌鸡肉重量的 0. 001% 0. 003% ;(3)将步骤( 得到乌鸡胸肉在可以调节温度的保温缸中加入蛋白酶进行酶解,蛋白酶添加量为乌鸡肉重量的0. 2% 0. 4%,酶解温度为55 58°C,时间为1. 4-1. 6小时,酶解后升温至95 100°C,在该温度范围内保持8-12分钟,然后用胶体磨粉碎至80目;(4)将步骤( 得到浆料在温度80-90°C下保温30分钟;(5)将步骤⑷得到浆料用喷雾干燥塔干燥,喷雾干燥塔的进风温度控制在 200-210°C,排放温度控制在85-95°C ;(6)将干燥后的原料用80目标准筛过滤得到粉状产品,包装后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剂为丁基羟基茴香醚(BHA) 与没食子酸丙酯(PG)的混合物,其中,BHA与PG的重量比为1 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酶为复合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的混合物,其中,复合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的重量比为1 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胶体磨为食品加工用三级高精度胶体磨。
5.一种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得到的乌鸡蛋白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乌鸡蛋白粉,其特征在于纯度>99%,蛋白质含量>80%, 灰分含量< 5%。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乌鸡蛋白粉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乌鸡蛋白粉的制造方法以新鲜乌鸡胸肉为原料,包括高压蒸煮、磨浆、酶解、轻度热反应、喷雾干燥、过筛和包装等步骤,保留了乌鸡肉营养成分的同时,使生产的乌鸡蛋白粉味道纯正鲜美,纯度高、蛋白质含量高,灰分含量低,其中,乌鸡蛋白粉纯度≥99%,蛋白质含量≥80%,灰分含量≤5%,本发明制造方法工艺简单。
文档编号A23J1/02GK102246883SQ201110200920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8日
发明者刘利华, 易发如, 李耀 申请人:广东富农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