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奶茶的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526788阅读:6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芦笋奶茶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奶茶的生产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芦笋奶茶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在琳琅满目的饮品货架上,奶茶类产品占据了很大的位置,特别是在天气较凉的秋、冬季,奶茶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随着大众消费水平的提高,奶茶市场将不断扩大。芦笋富含天冬酰胺、皂苷、芦丁、萜类化合物、微量元素(硒、钼、铬、锰等)等,能有效地调节机体代谢,提高身体免疫力,对高血压、心脏病、癌症等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和药理效应,其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非常可观。目前,国内外芦笋以鲜食为主,深加工较少,加工产品以芦笋茶、芦笋酒、芦笋有效成分提取物等为主,产品相对单一。将芦笋保健功效与奶茶的市场定位相结合,开发新型芦笋奶茶产品,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芦笋奶茶的生产方法,以新鲜芦笋为原料,榨汁机压榨得到芦笋汁,将其与芦笋茶汁混合喷雾干燥得到芦笋茶粉,与植脂末、白砂糖、全脂奶粉、食用二氧化硅互配得到芦笋奶茶产品。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方法步骤为 1)物料预处理
(1)原料清洗将新鲜芦笋用水清洗,去除泥沙;
(2)榨汁机压榨将清洗干净的芦笋用榨汁机压榨,重复压榨两次;
(3)芦笋茶浸泡将芦笋茶用开水浸泡20分钟,冷却。2)过滤将芦笋压榨汁和芦笋茶汁采用200目滤布过滤;
3)喷雾干燥将过滤后的压榨芦笋汁和芦笋茶汁与麦芽糊精混合,使芦笋干物质含量占整个喷雾干燥产物的65%-70%,喷雾进风温度为190°C,出风温度80°C、流速为50ml/ min ;
4)互配按照芦笋粉20g,植脂末10g,白砂糖3.5g,全脂奶粉6g,食用二氧化硅0. 5g进行互配;
5)检测检测的指标包括理化指标和生化指标;
6)包装采用聚乙烯材料袋子进行包装。采用本发明生产得到的最终产品指标芦笋奶茶中芦笋粉含量为65%以上,口感佳、活性物质含量高,具有牛奶和芦笋具有的香味。本产品的特征是芦笋粉含量高,易于消化吸收,营养价值和功能性物质含量高; 产品为纯物理加工工艺,无任何有毒化学试剂添加,安全,无毒害作用;产品为浅绿色,口感好,无异味,食用方便。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1.选用新鲜芦笋为原料,经榨汁,喷雾干燥得到芦笋粉,为芦笋的精深加工开辟了新的渠道;2.芦笋奶茶通过合理的原料搭配,产品无异味,口感极好,是一种新型的奶茶产品,产品开发具有创新性;3.芦笋奶茶中富含黄酮、皂苷等有效成分具有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癌症、高血压、糖尿病等作用;4.本产品易于消化吸收,营养和生理活性价值高;5.本方法的生产工艺简单,容易实现工业化。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方法步骤为 1)物料预处理
(1)原料清洗将新鲜芦笋用水清洗,去除泥沙;
(2)榨汁机压榨将清洗干净的芦笋用榨汁机压榨,重复压榨两次;
(3)芦笋茶浸泡将芦笋茶用开水浸泡20分钟,冷却。2)过滤将芦笋压榨汁和芦笋茶汁采用200目滤布过滤;
3)喷雾干燥将过滤后的压榨芦笋汁和芦笋茶汁与麦芽糊精混合,使芦笋干物质含量占整个喷雾干燥产物的65%-70%,喷雾进风温度为190°C,出风温度80°C、流速为50ml/ min ;
4)互配按照芦笋粉20g,植脂末10g,白砂糖3.5g,全脂奶粉6g,食用二氧化硅0. 5g进行互配;
5)检测检测的指标包括理化指标和生化指标;
6)包装采用聚乙烯材料袋子进行包装。
权利要求
1. 一种芦笋奶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方法步骤为1)物料预处理(1)原料清洗将新鲜芦笋用水清洗,去除泥沙;(2)榨汁机压榨将清洗干净的芦笋用榨汁机压榨,重复压榨两次;(3)芦笋茶浸泡将芦笋茶用开水浸泡20分钟,冷却;2)过滤将芦笋压榨汁和芦笋茶汁采用200目滤布过滤;3)喷雾干燥将过滤后的压榨芦笋汁和芦笋茶汁与麦芽糊精混合,使芦笋干物质含量占整个喷雾干燥产物的65%-70%,喷雾进风温度为190°C,出风温度80°C、流速为50ml/ min ;4)互配按照芦笋粉20g,植脂末10g,白砂糖3.5g,全脂奶粉6g,食用二氧化硅0. 5g进行互配;5)检测检测的指标包括理化指标和生化指标;6)包装采用聚乙烯材料袋子进行包装。
全文摘要
一种芦笋奶茶的生产方法,方法步骤为1)物料预处理2)过滤;3)喷雾干燥;4)互配;5)检测;6)包装。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1.选用新鲜芦笋为原料,经榨汁,喷雾干燥得到芦笋粉,为芦笋的精深加工开辟了新的渠道;2.芦笋奶茶通过合理的原料搭配,产品无异味,口感极好,是一种新型的奶茶产品,产品开发具有创新性;3.芦笋奶茶中富含黄酮、皂苷等有效成分具有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癌症、高血压、糖尿病等作用;4.本产品易于消化吸收,营养和生理活性价值高;5.本方法的生产工艺简单,容易实现工业化。
文档编号A23C9/15GK102265926SQ201110200769
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9日
发明者冯健雄, 刘光宪, 汤泳萍, 王辉, 罗绍春, 陈光宇 申请人: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