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咀嚼片及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8733阅读:7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猕猴桃咀嚼片及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可补充猕猴桃天然抗坏血酸及多种营养保健功能物质的咀嚼片一猕猴桃咀嚼片及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在快节奏工作与竞争下高度紧张工作、学习状态的人容易长期或不断呈现诸如精力不济、情绪低迷、失眠、心烦气躁、倦怠乏力、心悸,抵抗力差、经常性感冒或口腔溃疡、便秘等亚健康状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具有保健营养功能的优质天然水果与营养食品等能够较好地满足人们远离亚健康、青春永驻等消费需求,保健功能类食品受到广泛关注与重视。被誉为水果之王的猕猴桃除含知名度最高的天然抗坏血酸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E、钾、镁、钙、叶酸、胡萝卜素、黄体素、纤维素、氨基酸、天然肌醇和蛋白酶等营养物质,具有美容、抗氧化、保护细胞、提高免疫力甚至能够有效抗癌等多种功效。但其一方面鲜果的季节性集中产出及其生产迅速发展与消费长期稳定均衡需求矛盾即便利用现代保鲜与运输等技术手段也无法从根本上加以克服;另一方面则是猕猴桃鲜果的消费与食用方便性较差,同时其精深加工产品也较为缺乏。以富含天然抗坏血酸等保健功能物质的猕猴桃鲜果为原料制备咀嚼片,一方面既可有效、高值化利用其抗坏血酸等保健与免疫功能等物质,为消费市场提供多样化的营养产品;另一方面则既可极大提高猕猴桃营养保健功能物质的保存与稳定性,较好地解决鲜果携带不便与供应不均的问题;三则有利于保证猕猴桃的丰产丰收,大大提高猕猴桃生产者的收益。目前,市场上未见纯天然猕猴桃源抗坏血酸营养咀嚼片产品,在已有的抗坏血酸相关产品中,一则是医药用的片剂,使用的是合成抗坏血酸或其钠盐且并不含其他营养功能物质;二则是属保健用的复合型片剂,其抗坏血酸量含量过大,有导致过量使用的问题。这两者均难以满足人类及亚健康人群的日常适度(少量多次)并有效补充抗坏血酸为主的多种营养物质的嗜好性需要实际。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专用猕猴桃果的增值利用与天然抗坏血酸等多种营养功能物质的适度并有效补充,以独特的加工制备工艺制备营养功能物质稳定、配比合理与适量有效补充功能有机结合的猕猴桃咀嚼片。本发明的目的以如下方式实现
采用专用高抗坏血酸含量猕猴桃鲜果为原料,经分选、清洗、制浆(去皮去籽)取汁、调配、冻干或低温真空干燥或喷雾干燥、二次调配、制粒、压片、密封包装等制得。果分选
选择充分成熟的专用猕猴桃果,剔除病虫、霉烂果。
清洗
以流动水清洗去除果表泥土、灰尘及附着大量微生物。制浆取汁
采用单道或双道打浆机进行处理,一步去除皮籽并获得果浆,以离心或压滤等方式处理果浆获得猕猴桃果汁。一次调配
根据猕猴桃果汁的含糖量与含酸量适当添加甜味剂、柠檬酸等使汁液含糖度控制约在相当于蔗糖100-150g/L,酸含量约10-15g/L,此外,还可添加一定量的其他辅料。冻干、真空低温干燥或喷雾干燥
将经调配的猕猴桃果汁进行冻干加工或低温真空干燥或喷雾干燥。二次调配与制粒
将干燥并筛分的天然抗坏血酸浓缩干料与一定量的乳糖、甘露醇、山梨醇、葡萄糖、微晶纤维素、聚乙二醇、甲基纤维素、聚维酮(PVP)、硬脂酸镁、滑石粉、交联聚维酮、磷酸氢钙以及水等以递增稀释法稀释并采用V形混合机等进行混合,以挤压、流化床、压片或滚压、喷雾等方式进行制粒。压片
以添加有一定润滑剂、助流剂等的均匀混合颗粒料进行压片加工。包装密封
采用单剂量泡罩式铝箔压封或多剂量瓶装方式包装。
权利要求
1.猕猴桃咀嚼片,其特征是含有丰富的猕猴桃源维生素、矿物质、多酚、有机酸、氨基酸、蛋白酶等活性功能物质。
2.猕猴桃咀嚼片制备工艺,其特征是采用打浆、取汁与冻干或真空低温或喷雾干燥等获得猕猴桃天然营养素浓缩料进行制片加工。
3.采用抗坏血酸含量达lOOOmg/lOOml的猕猴桃专用栽培品种为原料。
4.抗坏血酸量可依咀嚼片的消费特征与保健功能等进行调控,一般控制在每片20-40mgo
5.酸量依不同消费对象的口感需求进行调节,一般控制在以柠檬酸计的可滴定酸I.0-1. 5% 左右。
6.甜味口感可依不同消费对象口感需求特点添加适量无热或低热等非糖甜味剂进行调节,控制在相当于蔗糖计的量为8-15%。
全文摘要
发明涉及猕猴桃咀嚼片及工艺,采用抗坏血酸含量达1000mg/100ml的猕猴桃专用栽培品种为原料,经洗果、打浆、取汁、调配、冻干或真空低温干燥或喷雾干燥、粉碎、调配、制粒、压片等工艺制得猕猴桃咀嚼片。每片咀嚼片含猕猴桃源天然抗坏血酸含量20-40mg、可滴定酸0.8-1.2%,无热或低热甜味剂0.6-1.2%。发明涉及的咀嚼片不添加人工合成抗坏血酸,采用冻干或低温干燥或喷雾干燥等现代先进工艺技术,低成本地获得矿物质、维生素、巯基蛋白酶等营养功能物质,是口感酸甜舒适、果香纯正、易携带保藏的咀嚼片,可补充天然抗坏血酸、矿物质、增强机体免疫力等物质。具有工艺简单、投资少、成本低、易生产、投资省、见效快等特点。
文档编号A23L1/212GK102972702SQ201110259548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5日
发明者陈彦, 陈维, 李明章, 郑晓琴, 黄伟, 林晓艳, 王丽华, 庄启国 申请人: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 四川蓝剑饮品集团有限公司, 陈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