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高温厌氧发酵罐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沼气发酵技术领域,特别是对有机废弃物进行高温厌氧发酵的发酵罐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有机物发酵的过程中发酵罐体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装置。传统的发酵罐有立式发 酵罐和卧式发酵罐,其结构简单,通常采用钢结构或是由有机玻璃制成,钢结构的发酵罐腐蚀问题严重,至今尚无有效的解决方法,且保温效果不佳。此外,立式结构的发酵罐,随着物料处理量的增加,会加大发酵罐体的制造成本和难度。而卧式结构的发酵罐又不能有效推进罐体内物料的发酵循环过程,而且发酵罐底部物料易沉积。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罐体不易腐蚀、保温效果好、易于制造、物料在罐体内易于推进循环且发酵罐底不易沉积物料的高温厌氧发酵罐体。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温厌氧发酵罐体,罐体的外部为长方体,罐体内腔的底面为从进料口至出料口逐渐向下倾斜形成坡度的斜面,内腔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均为圆弧面,内腔的前端面和两个侧面与底面的连接面为倒角面,在内腔底面的出料端设置有沉台,整个罐体由水泥制成或为四层结构;所述四层结构是,最内层即内腔表面层为环氧树脂防腐层,第二层为混泥土层,第三层为无机保温砂浆层,最外层为外墙涂料层或瓷砖层。由于罐体内腔底面倾斜形成坡度,便于发酵物料排出。内腔前后两个端面均为圆弧面,且侧面与底面的结合处设置倒角面,可避免物料在直角处的堆积,物料也易于在罐体内推进和循环。在出料端设置沉台,便于发酵完毕的物料的排出。发酵罐体或者全部由水泥制成,或者为四层结构,既不易被腐蚀,又可提高罐体的保温效果。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图4是图I的B-B剖视图;图5是图I的C-C剖视图;图6是A-A剖视图的轴测图;图7是在罐体内设置搅拌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高温厌氧发酵罐体,罐体的外部为长方体,罐体内腔的底面I为从进料口 2至出料口 3逐渐向下倾斜形成坡度的斜面,内腔的前端面4和后端面5均为圆弧面,前端面4和内腔两个侧面6与底面I的连接面7为倒角面,在内腔底面的出料端设置有沉台8,整个罐体由水泥制成或为四层结构,四层结构的最内层即内腔表面层为环氧树脂防腐层,第二层为混泥土层,第三层为无机保温砂浆层,最外层为外墙涂料层或瓷砖层。使用时,在发酵罐内沿罐体长度方向安装一组搅拌装置9。物料从进料口 2 口输送到发酵罐内,堆积在靠近进料端的底部,在搅拌装置的搅拌作用和发酵罐底部斜坡的作用下,物料向出料端推进。由于发酵罐体内腔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均为圆弧面,且前端面和两侧 面与底面的结合处设置为倒角面,可以使得物料搅拌均匀,避免物料在直角处的堆积,随着搅拌装置的搅拌作用实现物料的发酵循环反应。发酵充分的物料在搅拌装置停止搅拌后,沉在发酵罐底部,沿着罐体底部移动到出料口 3,通过泵送把发酵完的物料输送到罐体外部作后续处理。发酵罐体既不易被腐蚀,又可提高罐体的保温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高温厌氧发酵罐体,其特征在于,罐体的外部为长方体,罐体内腔的底面(I)为从进料口(2)至出料口(3)逐渐向下倾斜形成坡度的斜面,内腔的前端面(4)和后端面(5)均为圆弧面,内腔的前端面(4)和两个侧面(6)与底面的连接面(7)为倒角面,在内腔底面的出料端设置有沉台(8),整个罐体由水泥制成或为四层结构;所述四层结构是,最内层即内腔表面层为环氧树脂防腐层,第二层为混泥土层,第三层为无机保温砂浆层,最外层为外墙涂料层或瓷砖层。
专利摘要一种高温厌氧发酵罐体,罐体的外部为长方体,罐体内腔的底面(1)为从进料口(2)至出料口(3)逐渐向下倾斜形成坡度的斜面,内腔的前端面(4)和后端面(5)均为圆弧面,内腔的前端面(4)和两个侧面(6)与底面的连接面(7)为倒角面,在内腔底面的出料端设置有沉台(8),整个罐体由水泥制成或为四层结构;四层结构的最内层即内腔表面层为环氧树脂防腐层,第二层为混泥土层,第三层为无机保温砂浆层,最外层为外墙涂料层或瓷砖层。本实用新型不易腐蚀,保温效果好,易于制造,物料在罐体内易于推进循环且发酵罐底不易沉积物料。
文档编号C12M1/107GK202576410SQ201220173618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3日
发明者巴云鹏, 程红清, 燕维贤, 陈玉鹏, 黄兴, 季刚, 范树平, 苏沛仁, 杨凤霞, 张丽红, 李云宏, 杨育春 申请人:云南昆船第二机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