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鉴别烟粉虱隐种和白粉虱的引物及鉴别方法

文档序号:474028阅读:1088来源:国知局
一种鉴别烟粉虱隐种和白粉虱的引物及鉴别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鉴别烟粉虱隐种和白粉虱的引物及鉴别方法。一种鉴别烟粉虱MEAM1隐种、烟粉虱MED隐种和白粉虱的引物,所述引物为一对,分别为SEQ?ID?NO.1和SEQ?ID?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本发明还涉及利用上述引物鉴别烟粉虱隐种和白粉虱的方法。本发明所述鉴别烟粉虱MEAM1隐种、烟粉虱MED隐种和白粉虱的引物能够扩增烟粉虱MEAM1隐种和烟粉虱MED隐种基因组DNA中的BtabCSP2基因,而对白粉虱基因组DNA没有扩增作用,为鉴定烟粉虱MEAM1隐种、烟粉虱MED隐种和白粉虱提供了简便稳定的分子标记,解决了现有烟粉虱MEAM1隐种、烟粉虱MED隐种和白粉虱鉴定较繁琐的问题。
【专利说明】一种鉴别烟粉虱隐种和白粉虱的引物及鉴别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鉴别烟粉虱隐种和白粉虱的引物及鉴别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鉴别烟粉虱MEAMl隐种、烟粉虱MED隐种和白粉虱的引物及鉴别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烟粉風(Bemisatabaci)和白粉風(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是两种世界性的杂食性害虫。白粉虱一直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农业害虫。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烟粉虱在我国广大地区突然大面积暴发成灾。两种粉虱除直接危害农作物外,还传播多种重要的植物病毒病。在我国北方地区,它们寄主重叠、危害习性相同、生活史也十分相近,且体型微小、外形相似,经常同域发生,仅靠外部形态很难区分。
[0003]烟粉虱是一种包含30多个隐种的物种复合体。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并造成严重危害的是烟粉虱MEAMl隐种和MED隐种,从2000年前后传入我国并迅速扩散,到2009年在我国除重庆、西藏和辽宁之外所有省市均发现MEAMl隐种和MED隐种烟粉虱,在南方及东南沿海地区以MEAMl隐种烟粉虱为主,在长江流域和东部沿海地区以MED隐种为主。[0004]由于长期使用农药,MEAMl隐种和MED隐种烟粉虱对常见农药都产生了抗药性,包括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生长调节剂类及新烟碱类。MED隐种烟粉虱对吡虫啉、噻虫嗪等新烟碱类杀虫剂抗性较高,而MEAMl隐种烟粉虱较为敏感,针对不同烟粉虱隐种应该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因此开发MEAMl隐种和MED隐种烟粉虱快速准确的鉴定方法对于有效防控烟粉虱具有重要意义。
[0005]MEAMl隐种和MED隐种烟粉虱在寄主范围、传毒能力及抗药性方面存在差异,但在外形上难以区分,目前主要依靠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包括mtCOI测序、RAPD, AFLP, SSR和SCAR,其中最常用的是mtCOI测序法。mtCOI方法需要进行测序,费用较高,而且时间长。
[0006]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技术,又称为酶切位点多态性序列(CSPS)技术,是利用已知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来扩增一段DNA片段,再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对PCR产物进行消化,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酶切产物,进行RFLP分析。该技术是以已知DNA序列上酶切位点的分布为基础,能揭示单个碱基的差异,因此非常适合鉴别MEAMl隐种和MED隐种烟粉虱这种DNA差异较小的物种。Khansdan等(2005)曾利用mtCOI和核钠离子通道基因为基础开发了鉴别MEAMl隐种和MED隐种烟粉虱的方法,由于所扩DNA片段均大于800bp,所以扩增成功的难度较大。
[0007]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易于扩增的PCR-RFLP方法来鉴别MEAMl隐种和MED隐种烟粉虱以及经常混合发生且较难区分的白粉虱。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鉴别烟粉虱MEAMl隐种、烟粉虱MED隐种和白粉虱的引物及鉴别方法。
[0009]一种鉴别烟粉虱MEAMl隐种、烟粉虱MED隐种和白粉虱的引物,所述引物为一对,分别为SEQ ID N0.1和SEQ ID N0.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0010]正义引物Bc2-F:5,-CAAATCAGTTTAGTGGAGGC-3,;SEQ ID N0.1
[0011]反义引物Bc2-R:5’ -TAAGCAATCCGAACTTGACTA-3’ ;SEQ ID N0.2
[0012]一种鉴别烟粉虱MEAMl隐种、烟粉虱MED隐种和白粉虱的方法,步骤如下:
[0013](I)提取待鉴别样品的基因组DNA,得基因组DNA溶液;
[0014]所述待鉴别样品为烟粉虱MEAMl隐种、烟粉虱MED隐种或白粉虱;
[0015](2)以步骤(1)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上述鉴别烟粉虱MEAMl隐种、烟粉虱MED隐种和白粉虱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制得的PCR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当电泳结果中显示有一条463bp的条带时,待鉴别样品为烟粉虱;当电泳结果中没有条带时,则待鉴别样品为白粉虱; [0016](3)用限制性内切酶Sac II酶切步骤(2)制得的长度为463bp的PCR扩增产物,制得酶切产物;
[0017](4)对步骤(3)制得的酶切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当电泳结果中显示有一条463bp的条带时,则该待鉴别样品为烟粉虱MEAMl隐种;当电泳结果中显示有一条235bp的条带时,则该待鉴别样品为烟粉虱MED隐种。
[0018]所述步骤(2)中PCR扩增的扩增体系为:
[0019]基因组DNA 溶液 2.5μ 1,20μΜ 引物 0.5μ l,5U/y I Taq 酶 0.25 μ 1,IOXTaqBuffer (缓冲液)2.5 μ 1,IOmM dNTP0.5 μ 1,ddH20 补至 25 μ I ;
[0020]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PCR扩增的扩增条件如下:
[0021]94°C预变性2分钟;94°C变性30秒,52°C退火30秒,72°C延伸30秒,进行35个循环;72°C延伸7分钟。
[0022]所述步骤(3)中限制内切酶Sac II酶切反应条件如下:37°C酶切2小时。
[0023]上述步骤(1)中提取待鉴别样品的基因组DNA、步骤(2)和步骤(4)中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均按本领域常规技术操作。上述实验步骤如无特别说明均可参见《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三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0024]有益效果
[0025]1、本发明所述鉴别烟粉虱MEAMl隐种、烟粉虱MED隐种和白粉虱的引物能够扩增烟粉虱MEAMl隐种和烟粉虱MED隐种基因组DNA中的BtabCSP2基因,而对白粉虱基因组DNA没有扩增作用,为鉴定烟粉虱MEAMl隐种、烟粉虱MED隐种和白粉虱提供了简便稳定的分子标记,解决了现有烟粉虱MEAMl隐种、烟粉虱MED隐种和白粉虱鉴定较繁琐的问题;
[0026]2、本发明所述的限制性内切酶为常用的限制性内切酶,为筛选烟粉虱MEAMl隐种和烟粉虱MED隐种提供了简便稳定的酶切标记;
[0027]3、本发明从分子水平探索了烟粉虱MEAMl隐种和烟粉虱MED隐种BtabCSP2基因序列差异,探索建立了 MEAMl隐种和MED隐种烟粉虱的鉴别技术,为今后烟粉虱MEAMl隐种和烟粉虱MED隐种的种群动态鉴定、生物学以及综合防治奠定了基础。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实施例2中PCR产物经Sac II酶切后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图;
[0029]其中:MEAM1:烟粉虱 MEAMl 隐种,MED:烟粉虱 MED 隐种,M:DL2000DNAMarkero[0030]图2是实施例3中利用引物Bc2_F和Bc2_R PCR扩增田间粉虱样品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图;
[0031]其中:1-5为潍坊蜀葵的粉虱样品,6-10为潍坊向日葵的粉虱样品。11-15为德州棉花的粉虱样品,16-20为德州茄子的粉虱样品,21-25为青岛辣椒的粉虱样品,26-30为济南甘蓝的粉虱样品;
[0032]图3是实施例3中利用内切酶Sac 11酶切PCR产物后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图。
[0033]其中:1-5为潍坊蜀葵的粉虱样品,6-10为潍坊向日葵的粉虱样品。11-15为德州棉花的粉虱样品,16-20为德州茄子的粉虱样品,21-25为青岛辣椒的粉虱样品,26-30为济南甘蓝的粉風样品。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实施例及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所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0035]实施例1、实施例2中所述烟粉虱MEAMl隐种和烟粉虱MED隐种为本实验室饲养种群;
[0036]实施例3中所述烟粉虱和白粉虱于2013年采集于山东省各地(表1)。
[0037]表1
[0038]
【权利要求】
1.一种鉴别烟粉虱MEAMl隐种、烟粉虱MED隐种和白粉虱的引物,所述引物为一对,分别为SEQ ID N0.1和SEQ ID N0.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2.一种鉴别烟粉虱MEAMl隐种、烟粉虱MED隐种和白粉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提取待鉴别样品的基因组DNA,得基因组DNA溶液; 所述待鉴别样品为烟粉虱MEAMl隐种、烟粉虱MED隐种或白粉虱; (2)以步骤(1)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鉴别烟粉虱MEAMl隐种、烟粉虱MED隐种和白粉虱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制得的PCR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当电泳结果中显示有一条463bp的条带时,待鉴别样品为烟粉虱;当电泳结果中没有条带时,则待鉴别样品为白粉風; (3)用限制性内切酶SacII酶切步骤(2)制得的长度为463bp的PCR扩增产物,制得酶切产物; (4)对步骤(3)制得的酶切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当电泳结果中显示有一条463bp的条带时,则该待鉴别样品为烟粉虱MEAMl隐种;当电泳结果中显示有一条235bp的条带时,则该待鉴别样品为烟粉虱MED隐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PCR扩增的扩增体系为: 基因组 DNA 溶液 2.5 μ 1,20 μ M 引物 0.5 μ l,5U/y I Taq 酶 0.25 μ 1,IOXTaq 缓冲液2.5μ l, IOmM dNTP0.5 μ 1,ddH20 补至 25 μ l。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PCR扩增的扩增条件如下: 94°C预变性2分钟;94°C变性30秒,52°C退火30秒,72°C延伸30秒,进行35个循环;72 °C延伸7分钟。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限制内切酶SacII酶切反应条件如下:37°C酶切2小时。
【文档编号】C12Q1/68GK103898225SQ201410145254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1日
【发明者】刘国霞, 让·弗朗西斯·皮西姆邦, 宣宁, 步迅, 谢红艳, 岳寿松, 杨连群, 张全芳, 范仲学 申请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