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荠菜和脾炖肉调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45054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保健食品领域,特别是一种荠菜和脾炖肉调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痢疾则腹泻。腹泻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可因多种疾病而引起。正常人每天排便1次,排出粪便的量约200~400g。也有少数人每天虽排便2~3次,但粪便性状正常,则不能称为腹泻。腹泻一般是指每天大便次数增加或排便次数频繁,粪便稀薄或含有黏液脓血,或者还含有不消化的食物及其他病理性内容物。一般将腹泻分为急性腹泻与慢性腹泻两类,前者是指腹泻呈急性发病,历时短暂,而后者一般是指腹泻超过2个月。

症状体征:1.胃肠道症状便意频繁,每次粪量不多并有里急后重感者,病变多在直肠或乙状结肠;小肠病变则无里急后重感。腹痛在下腹或左下腹,排便后腹痛可减轻者,往往为乙状结肠或直肠病变。小肠病变腹泻,疼痛多在脐周,排便后疼痛多不缓解。分泌性腹泻往往无腹痛症状。2.腹泻次数及粪便性状急性腹泻每天排便可达10次以上,粪便多稀薄,如为细菌感染(细菌性痢疾)常带血及脓液。如为糖稀或果酱样粪便,提示可能是阿米巴痢疾。稀薄水样便常见于食物中毒。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排出洗肉水样血便,带有腥臭的气味。

目前,市场上和脾的药物或是保健品有很多,但是大多数药物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并且大多数药物的副作用较多,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保健品虽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其价格高昂,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纯天然、无毒副作用的荠菜和脾炖肉调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荠菜和脾炖肉调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荠菜和脾炖肉调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炖肉调料由中药粉末、肉粉、辣椒粉按照15:4:1的重量比混合制成;按重量份数,中药粉末由荠菜35-45、铺地蜈蚣21-26份、千斤拔21-26份、千针万线草15-18份、蒲桃壳15-18份、琴叶榕15-18份、香薷15-18份、倒生根8-13份、菥蓂8-13份、人参8-13份、虾须豆8-13份、霞天膏8-13份制成,所述的肉粉由兔肉、鸡肉、鸭肉、鹅肉、牛肉制成,所述的辣椒粉由小米椒、涮涮辣、朝天椒、甜椒、五彩椒制成。

所述的中药粉末中原料按最佳重量份数,荠菜40份、铺地蜈蚣24份、千斤拔23份、千针万线草18份、蒲桃壳17份、琴叶榕17份、香薷16份、倒生根12份、菥蓂11份、人参9份、虾须豆9份、霞天膏8份。

所述的肉粉由兔肉、鸡肉、鸭肉、鹅肉、牛肉按照8:3:3:2:1的重量比制成。

所述的辣椒粉由小米椒、涮涮辣、朝天椒、甜椒、五彩椒按照5:2:1:1:1的重量比制成。

所述的一种荠菜和脾炖肉调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的主要步骤为:

(1)制备中药粉末:按重量份数,取荠菜、铺地蜈蚣、千斤拔、千针万线草、蒲桃壳、琴叶榕、香薷、倒生根、菥蓂、人参、虾须豆、霞天膏,洗净并除杂,除杂后加水提取3次,加水量依次为15倍、12倍、8倍,第一次煎煮2-2.5小时,第二次煎煮1-1.5小时,第三次煎煮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真空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1.3的稠膏,喷雾干燥,干燥后使用粉碎机粉碎,制得中药粉末,备用;

(2)制备肉粉:按重量比,选取新鲜的兔肉、鸡肉、鸭肉、鹅肉、牛肉,清洗干净,沥干水分,将兔肉用盐腌制10-15天,将鸡肉用盐腌制7-10天,将鸭肉用盐腌制13-16天,将鹅肉用盐腌制10-14-天,将牛肉用盐腌制10-15天,腌制完成后取出,分别切成块状,混合均匀,使用油煎炸至九成熟,然后于65-75℃的真空条件下干燥,干燥至水分低于5%,然后使用粉碎机进行粉碎,制得肉粉,备用;

(3)制备辣椒粉:按重量比,选取新鲜的小米椒、涮涮辣、朝天椒、甜椒、五彩椒,自然晾干,晾干后分别进行粉碎,粉碎后混合均匀,然后使用植物油煎炸8-10分钟,过滤,取滤渣,晾干,制得辣椒粉,备用;

(4)混合、塑封:按重量比,将中药粉末、肉粉、辣椒粉置于混合机内,混合30分钟,取出,装袋塑封,制得一种荠菜和脾炖肉调料。

在药物中:荠菜,和脾,利水,止血,明目;治痢疾,水肿,淋病,乳糜尿,吐血,便血,血崩,月经过多,目赤疼痛,铺地蜈蚣,祛风湿,舒筋络,活血,止血;治风湿拘疼麻木,肝炎,痢疾,风疹,赤目,吐血,衄血,便血,跌打损伤,汤、火烫伤,千斤拔,祛风利湿,消瘀解毒;治风湿痹痛,慢性肾炎,跌打损伤,痈肿,喉蛾,千针万线草,健脾养血;补肝益肾;消肿;主贫血;精神短少;头晕心慌;耳鸣眼花;潮热;遗精;月经不调;带下;骨折;乳腺炎,蒲桃壳,暖胃健脾;温肺止咳;破血消肿;主胃寒呃逆;脾虚泄泻;久痢;肺虚寒嗽;疽瘤,琴叶榕,祛风理湿,和瘀通乳;治黄疸,疟疾,痛经,乳痈,腰背酸痛,跌打损伤,香薷,发汗解表,和中利湿;用于暑湿感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腹痛吐泻,小便不利,倒生根,活血,止血;治劳伤吐血,鼻衄,月经不调,跌打损伤,菥蓂,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主目赤肿痛;肺痈;肠痈;泄泻;痢疾;白带;产后瘀血腹痛;消化不良;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痈疮肿毒,人参,补气,固脱,生津,安神,益智;用于气短喘促,心悸健忘,口渴多汗,食少无力,一切急慢性疾病及失血后引起的休克、虚脱,虾须豆,活血通络;消肿止痛;化痰止咳;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疮肿痛;咳嗽,霞天膏,补气益血,健脾安中;治虚劳羸瘦,中风偏废,脾虚痞积,消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荠菜和脾炖肉调料,以祖传秘方为基础,精选荠菜、铺地蜈蚣、千斤拔、千针万线草、蒲桃壳、琴叶榕、香薷、倒生根、菥蓂、人参、虾须豆、霞天膏等原料进行组合,使得各种药物的药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达到效果,长期食用具有和脾、利水、止血的功效。

本发明经两组临床验证,其中一组为治疗组,食用本发明,每天食用本发明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另一组对照组服用和脾胶囊,每天服用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每组选择门诊病人110例,其中男40例,女70例,最大年龄75岁,最小年龄20岁,临床表现为痢疾,水肿,淋病,乳糜尿,吐血,便血,目赤疼痛,表一为服用一个疗程后的对照数据:

表1服用前后两组疗程比较(单位:人)

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显著差异,从而可以看出本发明在临床上的应用有显著的疗效。

本发明的工艺优点在于:1、选择原料科学,生产工艺先进,其产品不但具有食用的价值,并且保健价值极高;2、产品纯天然、无毒副作用,不添加香料及防腐剂,保持原料本身的风味和营养成份,易被人体吸收;3、原料来源广泛,加工艺线路短,产品易加工制造。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荠菜和脾炖肉调料,所述的炖肉调料由中药粉末、肉粉、辣椒粉按照15:4:1的重量比混合制成;按重量份数,中药粉末由荠菜35-45、铺地蜈蚣21-26份、千斤拔21-26份、千针万线草15-18份、蒲桃壳15-18份、琴叶榕15-18份、香薷15-18份、倒生根8-13份、菥蓂8-13份、人参8-13份、虾须豆8-13份、霞天膏8-13份制成,所述的肉粉由兔肉、鸡肉、鸭肉、鹅肉、牛肉制成,所述的辣椒粉由小米椒、涮涮辣、朝天椒、甜椒、五彩椒制成。

实施例2

一种荠菜和脾炖肉调料,所述的中药粉末中原料按最佳重量份数,荠菜40份、铺地蜈蚣24份、千斤拔23份、千针万线草18份、蒲桃壳17份、琴叶榕17份、香薷16份、倒生根12份、菥蓂11份、人参9份、虾须豆9份、霞天膏8份。

实施例3

一种荠菜和脾炖肉调料,所述的肉粉由兔肉、鸡肉、鸭肉、鹅肉、牛肉按照8:3:3:2:1的重量比制成。

实施例4

一种荠菜和脾炖肉调料,所述的辣椒粉由小米椒、涮涮辣、朝天椒、甜椒、五彩椒按照5:2:1:1:1的重量比制成。

实施例5

一种荠菜和脾炖肉调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的主要步骤为:

(1)制备中药粉末:按重量份数,取荠菜、铺地蜈蚣、千斤拔、千针万线草、蒲桃壳、琴叶榕、香薷、倒生根、菥蓂、人参、虾须豆、霞天膏,洗净并除杂,除杂后加水提取3次,加水量依次为15倍、12倍、8倍,第一次煎煮2-2.5小时,第二次煎煮1-1.5小时,第三次煎煮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真空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1.3的稠膏,喷雾干燥,干燥后使用粉碎机粉碎,制得中药粉末,备用;

(2)制备肉粉:按重量比,选取新鲜的兔肉、鸡肉、鸭肉、鹅肉、牛肉,清洗干净,沥干水分,将兔肉用盐腌制10-15天,将鸡肉用盐腌制7-10天,将鸭肉用盐腌制13-16天,将鹅肉用盐腌制10-14-天,将牛肉用盐腌制10-15天,腌制完成后取出,分别切成块状,混合均匀,使用油煎炸至九成熟,然后于65-75℃的真空条件下干燥,干燥至水分低于5%,然后使用粉碎机进行粉碎,制得肉粉,备用;

(3)制备辣椒粉:按重量比,选取新鲜的小米椒、涮涮辣、朝天椒、甜椒、五彩椒,自然晾干,晾干后分别进行粉碎,粉碎后混合均匀,然后使用植物油煎炸8-10分钟,过滤,取滤渣,晾干,制得辣椒粉,备用;

(4)混合、塑封:按重量比,将中药粉末、肉粉、辣椒粉置于混合机内,混合30分钟,取出,装袋塑封,制得一种荠菜和脾炖肉调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