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乌龙茶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12340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乌龙茶的制作方法,特别是一种品质好的乌龙茶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乌龙茶亦称青茶,半发酵茶及全发酵茶,除了与一般茶叶具有提神益思,消除疲劳、生津利尿、解热防暑、杀菌消炎、祛寒解酒、解毒防病、消食去腻、减肥健美等保健功能外,还突出表现在防癌症、降血脂、抗衰老等特殊功效。茶树是耐阴植物,具有喜光怕晒,喜温怕寒、喜湿怕涝的特性。茶树生长的影响主要跟光照、温度、水分等气候因子有关。三者综合影响着茶树的生长发育状况和茶叶品质的形成。贵州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喀斯特(出露)面积109084km2,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境内岩溶分布范围广泛,地域分异明显,构成一种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而这类复杂的地形地貌则不利于茶的栽培和生长。此外,加工技术毫无疑问也是决定乌龙茶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采用现有技术进行加工,制成的乌龙茶品质还不够好,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高,苦涩味明显。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乌龙茶的制作方法。本发明方法制成的乌龙茶品质好,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降低,无苦涩味。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乌龙茶的制作方法,包括前处理、采摘、萎凋、做青、揉捻、初干和干燥。前述的乌龙茶的制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前处理;(2)采摘:鲜叶采摘:采摘健康无病害嫩叶;(3)萎凋:将鲜叶在气温为22~28℃的晴朗下午17:30~18:30或早上8:30-10:00之间进行放置8-10h,期间每隔1h翻叶一次;然后采用波长为3.0×104-8×106nm的电磁波辐射加热20-30min;(4)做青:将萎凋后的鲜叶放入摇青机内进行3次摇青,每次摇青后自然摊凉30-60min,第一次摇青时,摇青机正转55-65圈,再发转35-45圈,每转时间为4-6s,第二次摇青时,摇青机正转85-95圈,再发转55-65圈,每转时间为6-8s,第三次摇青时,摇青机正转195-205圈,取出摇青后的茶叶片,在风速为5-10m/s下摊放2-5h,摊放厚度为15-20cm;(5)揉捻:将茶叶投入6CR-35型揉捻机中,投叶量为5kg,揉捻时间为30-40min;成条率90%以上,之后将揉捻后的茶叶解块;(6)初干:将揉捻解块后的茶叶置于锅中,锅温80-90℃,翻炒3-5min;(7)干燥:将初干后的茶叶于-5-0度下预冻1-2h后,在30-40℃、真空度70-130Pa下干燥2-4h。前述的乌龙茶的制作方法,步骤前处理为:A.选地:选择在坡度20度以下的山坡地或丘陵缓坡地,土壤pH值为4.5-6.5;B.整地:深翻80-100cm后,按每亩1000-1200kg施肥料后,浅翻20-30cm;C.栽植:无病虫害的茶苗,所述种植时间为3月中旬初至4月初;所述茶树株距20-25cm,行距60-80cm,栽植时,先用黄泥浆蘸茶苗根部,然后分级把茶苗分放在穴中,用左手扶茶苗,右手填土并填实,填土至不露须根,用手轻提茶苗,再用细土盖根须5-8cm,压实;D.茶树修剪:在苗高30-40cm时,在离地15cm-20cm处剪去顶端新梢,修剪时只剪主枝,不剪侧枝;第二次在第一次剪口上提高15cm-20cm,剪去上部枝梢,剪后茶树高度为30cm-40cm;第三次用篱剪在离地面40cm-50cm处水平剪除上部枝梢,并用整枝剪将根颈和树蓬内的下垂枝、弱枝剪去;E.中耕除草:每个月除草3-4次,除草深度为5-8cm;F.追肥:在5-7月份,分3-5次施腐熟淡粪水,每次施1500-2250kg/hm2。前述的乌龙茶的制作方法,整地中:所述肥料按重量份计算主要由氯化钾5-15份、尿素25-35份、氯化铵5-15份、硫酸铵5-15份、磷矿粉1-10份、磷酸钾1-10份、钼酸铵2-4份、草炭土10-12份、亚硒酸钠1-2份和中药渣20-30份按下述方法进行制作:取氯化钾、尿素、氯化铵、硫酸铵、磷矿粉、磷酸钾、钼酸铵、草炭土、亚硒酸钠,干燥后,粉碎成细颗粒,细颗粒与中药渣混匀,造粒,筛分,烘干,冷却,包膜,即得。前述的乌龙茶的制作方法,所述肥料按重量份计算主要由氯化钾10份、尿素30份、氯化铵10份、硫酸铵10份、磷矿粉5份、磷酸钾5份、钼酸铵3份、草炭土11份、亚硒酸钠1.5份和中药渣25份,按下述方法进行制作:取氯化钾、尿素、氯化铵、硫酸铵、磷矿粉、磷酸钾、钼酸铵、草炭土、亚硒酸钠,干燥后,粉碎成细颗粒,细颗粒与中药渣混匀,造粒,筛分,烘干,冷却,包膜,即得。前述的乌龙茶的制作方法,所述中药渣按重量份计算,主要由丹参10-20份、瓜萎5-15份、桃仁5-15份、麦冬5-15份、五味子10-20份、红花1-10份和赤芍1-10份按下述方法进行制作:取丹参、瓜萎、桃仁、麦冬、五味子、红花和赤芍,浸泡4-6h后,加8-10倍量水煎煮5-7h,过滤,滤渣干燥后,粉碎成细颗粒,即得。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乌龙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渣按重量份计算,主要由丹参15份、瓜萎10份、桃仁10份、麦冬10份、五味子15份、红花5份和赤芍5份按下述方法进行制作:取丹参、瓜萎、桃仁、麦冬、五味子、红花和赤芍,浸泡5h后,加9倍量水煎煮6h,过滤,滤渣干燥后,粉碎成细颗粒,即得。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乌龙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追肥中,所述粪水按重量份计算由尿素4-6份、牛粪200-300份、猪粪200-300份和水950-1050份混合而成。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乌龙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粪水按重量份计算由尿素5份、牛粪250份、猪粪250份和水1000份混合而成。实验例1.其他理化成分检测申请人对重要成分,游离氨基酸、茶多酚进行了检测,具体如下:1检测项目:1.1本发明乌龙茶:按实施例1进行制作;1.2对比乌龙茶:整地时,所施的肥料种不含中药渣;2试验方法2.1理化成分检测:茶多酚和咖啡碱。2.2数据处理数据结果采用SAS9.1版分析。2.3结果结果见表1。表1理化成分检测结果(%)检测项目咖啡碱茶多酚对比乌龙茶12.3316.25本发明乌龙茶8.3215.32结论,本发明工艺制成的茶叶品质好,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降低,茶叶品质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制成的茶叶茶叶品质好,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降低,无苦涩味。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乌龙茶的制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前处理A.选地:选择在坡度20度以下的山坡地或丘陵缓坡地,土壤pH值为4.5-6.5;B.整地:深翻80-100cm后,按每亩1000-1200kg施肥料后,浅翻20-30cm;所述肥料主要由氯化钾10kg、尿素30kg、氯化铵10kg、硫酸铵10kg、磷矿粉5kg、磷酸钾5kg、钼酸铵3kg、草炭土11kg、亚硒酸钠1.5kg和中药渣25kg,按下述方法进行制作:取氯化铵、硫酸铵、磷矿粉、磷酸钾、钼酸铵、草炭土、亚硒酸钠,干燥后,粉碎成细颗粒,细颗粒与中药渣混匀,造粒,筛分,烘干,冷却,包膜,即得;所述中药渣主要由丹参15kg、瓜萎10kg、桃仁10kg、麦冬10kg、五味子15kg、红花5kg和赤芍5kg按下述方法进行制作:取丹参、瓜萎、桃仁、麦冬、五味子、红花和赤芍,浸泡5h后,加9倍量水煎煮6h,过滤,滤渣干燥后,粉碎成细颗粒,即得;C.栽植:无病虫害的茶苗,所述种植时间为3月中旬初至4月初;所述茶树株距20-25cm,行距60-80cm,栽植时,先用黄泥浆蘸茶苗根部,然后分级把茶苗分放在穴中,用左手扶茶苗,右手填土并填实,填土至不露须根,用手轻提茶苗,再用细土盖根须5-8cm,压实;D.茶树修剪:在苗高30-40cm时,在离地15cm-20cm处剪去顶端新梢,修剪时只剪主枝,不剪侧枝;第二次在第一次剪口上提高15cm-20cm,剪去上部枝梢,剪后茶树高度为30cm-40cm;第三次用篱剪在离地面40cm-50cm处水平剪除上部枝梢,并用整枝剪将根颈和树蓬内的下垂枝、弱枝剪去;E.中耕除草:每个月除草4次,除草深度为5-8cm;F.追肥:在7月份,分5次施腐熟淡粪水,每次施2250kg/hm2;所述粪水由尿素5kg、牛粪250kg、猪粪250kg和水1000kg混合而成;(2)采摘:鲜叶采摘:采摘健康无病害嫩叶;(3)萎凋:将鲜叶在气温为22~28℃的晴朗下午17:30~18:30之间进行放置9h,期间每隔1h翻叶一次;然后采用波长为3.0×105nm的电磁波辐射加热25min;(4)做青:将萎凋后的鲜叶放入摇青机内进行3次摇青,每次摇青后自然摊凉45min,第一次摇青时,摇青机正转60圈,再发转40圈,每转时间为5s,第二次摇青时,摇青机正转80圈,再发转60圈,每转时间为7s,第三次摇青时,摇青机正转200圈,取出摇青后的茶叶片,在风速为8m/s下摊放4h,摊放厚度为15-20cm;(5)揉捻:将茶叶投入6CR-35型揉捻机中,投叶量为5kg,揉捻时间为35min;成条率90%以上,之后将揉捻后的茶叶解块;(6)初干:将揉捻解块后的茶叶置于锅中,锅温80-90℃,翻炒4min;(7)干燥:将初干后的茶叶于-5-0度下预冻1.5h后,在30-40℃、真空度70-130Pa下干燥3h。实施例2.一种乌龙茶的制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前处理A.选地:选择在坡度20度以下的山坡地或丘陵缓坡地,土壤pH值为4.5-6.5;B.整地:深翻80-100cm后,按每亩1200kg施肥料后,浅翻20-30cm;所述肥料主要由氯化钾15kg、尿素35kg、氯化铵15kg、硫酸铵15kg、磷矿粉10kg、磷酸钾10kg、钼酸铵4kg、草炭土12kg、亚硒酸钠2kg和中药渣30kg按下述方法进行制作:取氯化钾、尿素、氯化铵、硫酸铵、磷矿粉、磷酸钾、钼酸铵、草炭土、亚硒酸钠,干燥后,粉碎成细颗粒,细颗粒与中药渣混匀,造粒,筛分,烘干,冷却,包膜,即得;所述中药渣主要由丹参20kg、瓜萎15kg、桃仁15kg、麦冬15kg、五味子20kg、红花10kg和赤芍10kg按下述方法进行制作:取丹参、瓜萎、桃仁、麦冬、五味子、红花和赤芍,浸泡6h后,加10倍量水煎煮7h,过滤,滤渣干燥后,粉碎成细颗粒,即得;C.栽植:无病虫害的茶苗,所述种植时间为3月中旬初至4月初;所述茶树株距20-25cm,行距60-80cm,栽植时,先用黄泥浆蘸茶苗根部,然后分级把茶苗分放在穴中,用左手扶茶苗,右手填土并填实,填土至不露须根,用手轻提茶苗,再用细土盖根须5-8cm,压实;D.茶树修剪:在苗高30-40cm时,在离地15cm-20cm处剪去顶端新梢,修剪时只剪主枝,不剪侧枝;第二次在第一次剪口上提高15cm-20cm,剪去上部枝梢,剪后茶树高度为30cm-40cm;第三次用篱剪在离地面40cm-50cm处水平剪除上部枝梢,并用整枝剪将根颈和树蓬内的下垂枝、弱枝剪去;E.中耕除草:每个月除草4次,除草深度为5-8cm;F.追肥:在7月份,分5次施腐熟淡粪水,每次施2250kg/hm2;所述粪水由尿素5kg、牛粪250kg、猪粪250kg和水1000kg混合而成;所述粪水由尿素6kg、牛粪300kg、猪粪300kg和水1050kg混合而成;(2)采摘:鲜叶采摘:采摘健康无病害嫩叶;(3)萎凋:将鲜叶在气温为22~28℃的晴朗早上8:30-10:00之间进行放置10h,期间每隔1h翻叶一次;然后采用波长为8×106nm的电磁波辐射加热30min;(4)做青:将萎凋后的鲜叶放入摇青机内进行3次摇青,每次摇青后自然摊凉60min,第一次摇青时,摇青机正转65圈,再发转45圈,每转时间为6s,第二次摇青时,摇青机正转95圈,再发转65圈,每转时间为8s,第三次摇青时,摇青机正转205圈,取出摇青后的茶叶片,在风速为10m/s下摊放5h,摊放厚度为15-20cm;(5)揉捻:将茶叶投入6CR-35型揉捻机中,投叶量为5kg,揉捻时间为40min;成条率90%以上,之后将揉捻后的茶叶解块;(6)初干:将揉捻解块后的茶叶置于锅中,锅温80-90℃,翻炒5min;(7)干燥:将初干后的茶叶于-5-0度下预冻2h后,在30-40℃、真空度70-130Pa下干燥4h。实施例3.一种乌龙茶的制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前处理A.选地:选择在坡度20度以下的山坡地或丘陵缓坡地,土壤pH值为4.5-6.5;B.整地:深翻80-100cm后,按每亩1000-1200kg施肥料后,浅翻20-30cm;所述肥料主要由氯化钾5kg、尿素25kg、氯化铵5kg、硫酸铵5kg、磷矿粉1kg、磷酸钾1kg、钼酸铵2kg、草炭土10kg、亚硒酸钠1kg和中药渣20kg按下述方法进行制作:取氯化钾、尿素、氯化铵、硫酸铵、磷矿粉、磷酸钾、钼酸铵、草炭土、亚硒酸钠,干燥后,粉碎成细颗粒,细颗粒与中药渣混匀,造粒,筛分,烘干,冷却,包膜,即得;所述中药渣主要由丹参10kg、瓜萎5kg、桃仁5kg、麦冬5kg、五味子10kg、红花1kg和赤芍1kg按下述方法进行制作:取丹参、瓜萎、桃仁、麦冬、五味子、红花和赤芍,浸泡4h后,加8倍量水煎煮5h,过滤,滤渣干燥后,粉碎成细颗粒,即得;C.栽植:无病虫害的茶苗,所述种植时间为3月中旬初至4月初;所述茶树株距20-25cm,行距60-80cm,栽植时,先用黄泥浆蘸茶苗根部,然后分级把茶苗分放在穴中,用左手扶茶苗,右手填土并填实,填土至不露须根,用手轻提茶苗,再用细土盖根须5-8cm,压实;D.茶树修剪:在苗高30-40cm时,在离地15cm-20cm处剪去顶端新梢,修剪时只剪主枝,不剪侧枝;第二次在第一次剪口上提高15cm-20cm,剪去上部枝梢,剪后茶树高度为30cm-40cm;第三次用篱剪在离地面40cm-50cm处水平剪除上部枝梢,并用整枝剪将根颈和树蓬内的下垂枝、弱枝剪去;E.中耕除草:每个月除草3-4次,除草深度为5-8cm;F.追肥:在5-7月份,分3-5次施腐熟淡粪水,每次施1500-2250kg/hm2;所述粪水由尿素5kg、牛粪250kg、猪粪250kg和水1000kg混合而成;所述粪水由尿素4kg、牛粪200kg、猪粪200kg和水950kg混合而成;(2)采摘:鲜叶采摘:采摘健康无病害嫩叶;(3)萎凋:将鲜叶在气温为22~28℃的晴朗早上8:30-10:00之间进行放置8h,期间每隔1h翻叶一次;然后采用波长为3.0×104nm的电磁波辐射加热20min;(4)做青:将萎凋后的鲜叶放入摇青机内进行3次摇青,每次摇青后自然摊凉30min,第一次摇青时,摇青机正转55圈,再发转35圈,每转时间为4s,第二次摇青时,摇青机正转85圈,再发转55圈,每转时间为6s,第三次摇青时,摇青机正转195圈,取出摇青后的茶叶片,在风速为5m/s下摊放2h,摊放厚度为15-20cm;(5)揉捻:将茶叶投入6CR-35型揉捻机中,投叶量为5kg,揉捻时间为30min;成条率90%以上,之后将揉捻后的茶叶解块;(6)初干:将揉捻解块后的茶叶置于锅中,锅温80-90℃,翻炒3min;(7)干燥:将初干后的茶叶于-5-0度下预冻1h后,在30-40℃、真空度70-130Pa下干燥2h。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