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银花香红茶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8351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金银花香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处理、采摘、晒青、摇青、萎凋、并筛回软、揉捻、发酵、烘焙和包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银花香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前处理:将新种茶园深翻80-100cm,按每亩800-900kg施基肥和100-200kg微生物肥料后,浅翻20-30cm;再按映金银花与茶树的密度比为25-35:100套种金银花;

(2)采摘:采一芽二叶或一芽三叶鲜叶为原料;

(3)晒青:把鲜叶均匀摊放在竹笳篱,摊放厚度为10-12cm,在16:00-19:00置于阳光下,摊凉30-90min;

(4)摇青:采用竹制圆筒摇青机分4次摇青,中间依次静置25-35、55-65、85-95分钟,第一次摇145-155转;第二次摇295-305转;第三次摇495-505转,每转2-4s,第四次,不摇青,自然放置8-12小时;所述摇青机转速为1200转每分钟;

(5)萎凋:将摇完青的鲜叶重新薄摊在竹筛上,在室内进行自然萎凋7-10小时后,在早晨9:00-10:00或下午17:00-18:00阳光下萎凋至萎凋叶含水量为45-65%;

(6)并筛回软:将萎凋叶进行并筛后,阴凉处放置0.5-2.5h;

(7)揉捻:将茶叶放入揉捻机中,不加压揉捻1-3次,每次30-45min,投叶量为5-15kg;

(8)发酵:摊叶厚度15-20cm,发酵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为90%-110%,发酵时间2-4h;

(9)烘焙:在70-80℃烘焙温度下,烘焙1-1.5h;

(10)包装:烘焙后立即趁热包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银花香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前处理中,所述基肥主要由按重量份计算的尿素10-30份、四硼酸钠0.1-1.6份、硫酸铜0.01-0.16份、氯化镁0.01-0.12份、稻壳5-25份、生石灰1-20份、油菜籽10-20份、木屑10-20份、秸秆粉末10-20份和中药渣20-40份,按下述方法制成:取尿素、四硼酸钠、硫酸铜、氯化镁、稻壳、生石灰、油菜籽、木屑和秸秆粉末,干燥后,粉碎成细颗粒,细颗粒与中药渣混匀,造粒,筛分,烘干,冷却,包膜,即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银花香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肥主要由按重量份计算的尿素20份、四硼酸钠0.8份、硫酸铜0.08份、氯化镁0.06份、稻壳15份、生石灰10份、油菜籽15份、木屑15份、秸秆粉末15份和中药渣30份,按下述方法制成:取尿素、四硼酸钠、硫酸铜、氯化镁、稻壳、生石灰、油菜籽、木屑和秸秆粉末,干燥后,粉碎成细颗粒,细颗粒与中药渣混匀,造粒,筛分,烘干,冷却,包膜,即得。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金银花香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渣主要由按重量份计算的黄芪5-15份、苦楝皮1-6份、川楝子1-4份、酸枣仁5-15份、椿皮10-20份、茯苓10-20份和山茱萸10-20份,按下述方法制成:取黄芪、苦楝皮、川楝子、酸枣仁、椿皮、茯苓和山茱萸,浸泡2-3h后,加6-8倍量水煎煮3-5h,过滤,滤渣干燥后,粉碎成细颗粒,即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银花香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渣主要由按重量份计算的黄芪10份、苦楝皮3份、川楝子2份、酸枣仁10份、椿皮15份、茯苓15份和山茱萸15份,按下述方法制成:取黄芪、苦楝皮、川楝子、酸枣仁、椿皮、茯苓和山茱萸,浸泡2.5h后,加7倍量水煎煮4h,过滤,滤渣干燥后,粉碎成细颗粒,即得。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银花香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前处理中,所述微生物肥料由按重量份计算的根瘤菌肥料10-20份、固氮菌肥料20-30份、磷细菌肥料25-35份和硝酸盐细菌肥料15-25份混合而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金银花香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肥料由按重量份计算的根瘤菌肥料15份、固氮菌肥料25份、磷细菌肥料30份和硝酸盐细菌肥料20份混合而成。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银花香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摇青为:采用竹制圆筒摇青机分4次摇青,中间依次静置30、60、90分钟,第一次摇150转;第二次摇300转;第三次摇500转,每转3s,第四次,不摇青,自然放置10小时。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银花香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揉捻为:将茶叶放入揉捻机中,不加压揉捻2次,每次38min,投叶量为10kg。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