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蛙复合预混合饲料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0536阅读:1347来源:国知局
一种蛙复合预混合饲料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饲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蛙复合预混合饲料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蛙是我国重要的特种水产养殖品种,其中牛蛙和虎纹蛙是我国主要的经济蛙类,养殖过程中全程使用配合饲料。牛蛙具有个体大、生长快、易繁殖、适应性强等优良性状,已经是一个世界性的综合利用价值最高的养殖蛙种,全球每年牛蛙的消费量大约在100万吨以上,我国牛蛙年产量在12万吨左右。虎纹蛙因其风味独特、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我国虎纹蛙年产量在3万吨左右。

蛙类养殖技术较简单,生产投资不大,便于规模化养殖,为了保证蛙的产量和效益,蛙已成为养殖密度最高的品种,每平方米放养幼蛙200~300只,每造蛙的亩产量4~5万斤。

蛙本性贪吃、投喂率较高,容易造成肠道机械损伤,而且在如此高密度养殖条件下,水质极易恶化,更加剧了肠炎病的发生。肠炎病是导致蛙死亡的原因之一,严重影响养殖效益。病蛙食量明显下降或停止摄食,瘫软无力,肛门附近红肿,腹部膨大,解剖可见胃肠充血发炎。当确诊为肠炎病后,只能通过使用抗生素才可能治愈。抗生素的滥用则给健康养殖、食品安全和环境带来直接的威胁。因此,如何减少肠炎病的发生,是蛙养殖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复合预混合饲料是由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和非营养性添加剂中任何两类或两类以上的组分与载体或稀释剂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均匀混合物。复合预混合饲料是决定蛙饲料整体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在饲料基本原料及其配比、以及饲料生产工艺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调节复合预混合饲料的配方来精确控制蛙的各种生理需求,开发针对性的功能性预混料。因此,确定蛙肠道损伤的原因及机理,并据此研发的蛙复合预混合饲料,将可以在不改变饲料配方和生产工艺的基础上,有效地改善肠道健康,预防肠炎,减少肠炎病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目前蛙养殖过程中肠炎病高发的问题,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改善肠道健康、预防肠炎病的蛙复合预混合饲料。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蛙复合预混合饲料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蛙复合预混合饲料,含有酵母细胞壁、复合维生素和复合矿物盐;这三种成分是该饲料中的活性成分,此外还含有载体;

所述的载体有沸石粉和/或统糠。

所述的酵母细胞壁来源于工业用途酵母,如酿酒酵母。酵母细胞壁中含有22~26%的β-葡聚糖和14~18%的甘露聚糖,这两者能吸附病原菌并随粪便排出体外,从而阻止病原菌在肠壁上定植,减少病原菌及其分泌毒素对肠道结构的破坏。与此同时,甘露聚糖还能被消化道有益菌利用,促进有益菌繁殖,从而促进肠道健康。而配比均衡的复合维生素和复合矿物盐能满足蛙正常生长的需求,并提高蛙的免疫力。因此,这三种活性成分协同使用可改善蛙的肠道健康、预防肠炎病。

优选地,每千克蛙复合预混合饲料中含有酵母细胞壁100~200g、复合维生素20~50g、复合矿物盐20~35g。

所述的复合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3、维生素E、维生素K3、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肌醇、维生素C、烟酰胺、D-泛酸钙、叶酸和生物素。

优选地,每千克蛙复合预混合饲料中含有维生素A 400000~500000IU(1IU≈0.3μg)、维生素D3 100000~200000IU、维生素E 4500~6000mg、维生素K3 350~500mg、维生素B1600~1000mg、维生素B2 1000~1300mg、维生素B6 700~1000mg、维生素B12 2~4mg、肌醇5000~15000mg、维生素C 5000~15000mg、烟酰胺3500~4500mg、D-泛酸钙1000~2000mg、叶酸100~200mg、生物素8~10mg。含量较高的肌醇、泛酸钙和生物素,有利于上皮细胞的增殖,促进肠黏膜的修复。含量较高的烟酰胺,有利于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减少肠道的氧化损伤。各种维生素配比均衡,满足蛙正常生长的需求,并提高蛙的免疫力。

所述的复合矿物盐包括钾、镁、铁、锰、碘、铜、锌、硒和钴的盐类化合物。

优选地,每千克蛙复合预混合饲料中含有钾5000~10000mg、镁3000~4000mg、铁8500~9500mg、锰900~1500mg、碘200~400mg、铜450~600mg、锌2500~4000mg、硒20~45mg、钴50~150mg。含量较高的碘和钴,有利于甲状腺功能的维持,避免蛙饲料常用原料菜粕中的抗营养因子芥子油苷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甲状腺与消化道功能密切相关,其功能异常将导致肠胃功能异常,增加胃炎、肠炎发生几率。各种矿物盐配比均衡,满足蛙正常生长的需求,并提高蛙的免疫力。

上述的蛙复合预混合饲料可作为牛蛙、虎纹蛙幼蛙的配合饲料;

使用时,本发明的蛙复合预混合饲料占配合饲料总质量的1~2%。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本发明的蛙复合预混合饲料中添加了酵母细胞壁,再通过与本发明特定比例的复合维生素和复合矿物盐混合,明显促进肠道健康,减少肠炎的发生。而且酵母细胞壁的添加量少,相当于每千克配合饲料中仅添加1~2克(这是换算成饲料中的用量),即可获得良好效果。

(2)本发明的蛙复合预混合饲料作为蛙饲料的常规组分添加,对肠道健康的维护贯穿在蛙的日常生活中,避免肠道问题日积月累发展为肠炎病,大大减少因肠炎病导致的抗生素滥用现象。

(3)本发明的蛙复合预混合饲料可以直接代替饲料生产企业目前通用的蛙多维多矿或蛙预混料而不需要改变其原有的饲料配方和/或工艺,这一做法降低了饲料企业因改变饲料配方和/或工艺所造成的饲料质量改变及养殖户不认可等诸多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试验组牛蛙的肠道切片图(×40倍)。

图2是实施例1对照组牛蛙的肠道切片图(×40倍)。

图3是实施例2试验组牛蛙的肠道切片图(×100倍)。

图4是实施例2对照组牛蛙的肠道切片图(×100倍)。

图5是实施例3试验组泰国虎纹蛙的肠道切片图(×40倍)。

图6是实施例3对照组泰国虎纹蛙的肠道切片图(×40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以表1所示配方配制饲料,并添加1%的本发明蛙复合预混合饲料1。所配制饲料饲养初始重约40g的牛蛙63天,该组牛蛙成活率高(91%),肠道健康,表现为绒毛细长且排列紧密(如图1所示)。

而相同的养殖条件下,使用相同饲料配方但采用普通的预混料(蛙多维多矿)的对照组饲料的养殖效果为,成活率只有62%,绒毛稀疏短小(如图2所示)。

经统计,上述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本发明复合预混料饲料明显促进蛙肠道健康。

实施例2

以表1所示配方配制饲料,并添加1%的本发明蛙复合预混合饲料2。所配制饲料饲养初始重约40g的牛蛙63天,该组牛蛙成活率高(83%),肠道健康,表现为肠壁皱褶明显、绒毛结构完整(如图3所示)。

而相同的养殖条件下,使用相同饲料配方但采用普通的预混料(蛙多维多矿)的对照组饲料的养殖效果为,成活率只有53%,肠道发红充血、绒毛水肿且有炎性细胞聚集(如图4所示)。

经统计,上述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本发明复合预混料饲料明显促进蛙肠道健康。

实施例3

以表1所示配方配制饲料,并添加1%的本发明蛙复合预混合饲料3。所配制饲料饲养初始重约40g的泰国虎纹蛙63天,该组蛙成活率高(87%),肠道健康,肠壁厚,浆膜层、肌层、粘膜下层结构完整(如图5所示)。

而相同的养殖条件下,使用相同饲料配方但采用普通的预混料(蛙多维多矿)的对照组饲料的养殖效果为,成活率只有48%,浆膜层、肌层、粘膜下层缺失(如图6所示)。

经统计,上述添加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本发明复合预混料饲料明显促进蛙肠道健康。

表1实施例中的饲料及预混料配方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