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针菇渣的发酵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00527阅读:43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针菇渣的发酵方法,具体还涉及食用菌菌渣的综合利用。



背景技术:

食用菌由于其含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能量、富含矿质元素和维生素,已成为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进入80年代后,我国的食用菌发展极为迅速,已成为食用菌超级大国。随着食用菌的发展,食用菌的菌渣即栽培食用菌后的废料也越来越多,我国每年产生的菌渣至少有400万吨,由于大多数栽培人员对菌渣的营养价值不太了解,食用菌的菌渣往往被随地丢弃或燃烧,菌渣中尚含有大量的菌丝体,仍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霉菌和害虫极易在其中繁衍增殖,一方面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由于霉菌和害虫的生长,势必会增加空气中霉菌孢子和害虫的数量,造成空气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金针菇渣的发酵方法,本发明方法生产成本低、技术工艺要求低、生产灵活机动、使用方便快捷,所得发酵产物营养丰富、稳定性好、运输方便,可用作肥料、饲料的主要原料,可适应市场变化,产品的多样性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金针菇渣的发酵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 选择完整无污染、出菇 5 次后剩余的金针菇渣,晒干或烘干,剔除杂质,用粉碎机粉碎为1-5mm 粒径,用石灰水调节 pH=7.2,然后加水调节湿度至35%;

S2. 制备细菌菌液:首先将胶冻芽孢杆菌菌种进行种子培养,接种量为 3%,温度为26-30℃之间,培养 7-10 天,得到种细菌液;然后,进行发酵培养,把发酵培养基和占总重量的5-10% 的豆渣混合,将 pH 值调至 7.2,然后在 110℃下高温灭菌 20 分钟,待冷却后,接入种细菌液,接种量为5-8%,在温度31-38℃,厌氧环境下培养 1.5-3天,培养液由无色变为黄色,获得黄色的混合菌液;

S3.发酵:将黄色的混合菌液的浓度调节至10^8cfu/ml,按照每千克金针菇渣接入12-27mL混合菌液的比例,将经步骤S1处理的金针菇渣与步骤S2所得的混合菌液混合均匀,并转移至发酵罐中与罐内培养基进行发酵得到发酵产物;所述培养基以重量百分比计为葡萄糖 6份-16份、豆渣酶解产物7份-18份、酵母膏 0.75份-1.25份、糖蜜 0.33份-0.75份、硫酸铵 2份-5份、磷酸氢二钾 0.3份-0.5份、磷酸二氢钾 0.5份、余量为水;发酵条件:温度 28℃ -32℃,通气比 1:1,发酵周期 40h—120h 。

进一步的,所述豆渣酶解产物的制备方法为:将豆渣粉碎,过200目筛,以1:3的料水比混合,加入3%-5% 5000U/g的胃蛋白酶,调节pH至2.5,酶解2h,即得所述豆渣酶解产物。

进一步的,所述发酵罐培养基以重量百分比计为:葡萄糖 6份、豆渣酶解产物12份、酵母膏 1.25份、糖蜜 0.33份、硫酸铵2份、磷酸氢二钾 0.5份、磷酸二氢钾 0.5份、余量为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生产成本低、技术工艺要求低、生产灵活机动、使用方便快捷,所得发酵产物营养丰富、稳定性好、运输方便,可用作肥料、饲料的主要原料,可适应市场变化,产品的多样性强,加强企业产品的更新换代能力,延长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增大了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金针菇渣的发酵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 选择完整无污染、出菇 5 次后剩余的金针菇渣,晒干或烘干,剔除杂质,用粉碎机粉碎为1-5mm 粒径,用石灰水调节 pH=7.2,然后加水调节湿度至35%;

S2. 制备细菌菌液:首先将胶冻芽孢杆菌菌种进行种子培养,接种量为 3%,温度为28℃之间,培养8天,得到种细菌液;然后,进行发酵培养,把发酵培养基和占总重量的8% 的豆渣混合,将 pH 值调至 7.2,然后在 110℃下高温灭菌 20 分钟,待冷却后,接入种细菌液,接种量为7%,在温度35℃,厌氧环境下培养 2天,培养液由无色变为黄色,获得黄色的混合菌液;

S3.发酵:将黄色的混合菌液的浓度调节至10^8cfu/ml,按照每千克金针菇渣接入19mL混合菌液的比例,将经步骤S1处理的金针菇渣与步骤S2所得的混合菌液混合均匀,并转移至发酵罐中与罐内培养基进行发酵得到发酵产物;所述培养基以重量份数计为葡萄糖 6份-16份、豆渣酶解产物7份-18份、酵母膏 0.75份-1.25份、糖蜜 0.33份-0.75份、硫酸铵 2份-5份、磷酸氢二钾 0.3份-0.5份、磷酸二氢钾 0.5份、余量为水;发酵条件:温度 30℃,通气比 1:1,发酵周期 72h 。

进一步的,所述豆渣酶解产物的制备方法为:将豆渣粉碎,过200目筛,以1:3的料水比混合,加入4% 5000U/g的胃蛋白酶,调节pH至2.5,酶解2h,即得所述豆渣酶解产物。

进一步的,所述发酵罐培养基以重量百分比计为:葡萄糖 6份、豆渣酶解产物12份、酵母膏 1.25份、糖蜜 0.33份、硫酸铵2份、磷酸氢二钾 0.5份、磷酸二氢钾 0.5份、余量为水。

实施例2

一种金针菇渣的发酵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 选择完整无污染、出菇 5 次后剩余的金针菇渣,晒干或烘干,剔除杂质,用粉碎机粉碎为1-5mm 粒径,用石灰水调节 pH=7.2,然后加水调节湿度至35%;

S2. 制备细菌菌液:首先将胶冻芽孢杆菌菌种进行种子培养,接种量为 3%,温度为28℃之间,培养 8 天,得到种细菌液;然后,进行发酵培养,把发酵培养基和占总重量的5% 的豆渣混合,将 pH 值调至 7.2,然后在 110℃下高温灭菌 20 分钟,待冷却后,接入种细菌液,接种量为5%,在温度35℃,厌氧环境下培养 1.5天,培养液由无色变为黄色,获得黄色的混合菌液;

S3.发酵:将黄色的混合菌液的浓度调节至10^8cfu/ml,按照每千克金针菇渣接入12-27mL混合菌液的比例,将经步骤S1处理的金针菇渣与步骤S2所得的混合菌液混合均匀,并转移至发酵罐中与罐内培养基进行发酵得到发酵产物;所述培养基以重量百分比计为葡萄糖 6份-16份、豆渣酶解产物7份-18份、酵母膏 0.75份-1.25份、糖蜜 0.33份-0.75份、硫酸铵 2份-5份、磷酸氢二钾 0.3份-0.5份、磷酸二氢钾 0.5份、余量为水;发酵条件:温度 30℃,通气比 1:1,发酵周期 100h 。

进一步的,所述豆渣酶解产物的制备方法为:将豆渣粉碎,过200目筛,以1:3的料水比混合,加入3%5000U/g的胃蛋白酶,调节pH至2.5,酶解2h,即得所述豆渣酶解产物。

进一步的,所述发酵罐培养基以重量百分比计为:葡萄糖 6份、豆渣酶解产物7份、酵母膏 1.25份、糖蜜 0.33份、硫酸铵2份、磷酸氢二钾 0.5份、磷酸二氢钾 0.5份、余量为水。

实施例3

一种金针菇渣的发酵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 选择完整无污染、出菇 5 次后剩余的金针菇渣,晒干或烘干,剔除杂质,用粉碎机粉碎为1-5mm 粒径,用石灰水调节 pH=7.2,然后加水调节湿度至35%;

S2. 制备细菌菌液:首先将胶冻芽孢杆菌菌种进行种子培养,接种量为 3%,温度为28℃之间,培养 8天,得到种细菌液;然后,进行发酵培养,把发酵培养基和占总重量的10% 的豆渣混合,将 pH 值调至 7.2,然后在 110℃下高温灭菌 20 分钟,待冷却后,接入种细菌液,接种量为8%,在温度35℃,厌氧环境下培养 3天,培养液由无色变为黄色,获得黄色的混合菌液;

S3.发酵:将黄色的混合菌液的浓度调节至10^8cfu/ml,按照每千克金针菇渣接入12-27mL混合菌液的比例,将经步骤S1处理的金针菇渣与步骤S2所得的混合菌液混合均匀,并转移至发酵罐中与罐内培养基进行发酵得到发酵产物;所述培养基以重量百分比计为葡萄糖 6份-16份、豆渣酶解产物7份-18份、酵母膏 0.75份-1.25份、糖蜜 0.33份-0.75份、硫酸铵 2份-5份、磷酸氢二钾 0.3份-0.5份、磷酸二氢钾 0.5份、余量为水;发酵条件:温度32℃,通气比 1:1,发酵周期84h 。

进一步的,所述豆渣酶解产物的制备方法为:将豆渣粉碎,过200目筛,以1:3的料水比混合,加入5% 5000U/g的胃蛋白酶,调节pH至2.5,酶解2h,即得所述豆渣酶解产物。

进一步的,所述发酵罐培养基以重量百分比计为:葡萄糖 6份、豆渣酶解产物18份、酵母膏 1.25份、糖蜜 0.33份、硫酸铵2份、磷酸氢二钾 0.5份、磷酸二氢钾 0.5份、余量为水。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对于本发明中所有未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均可通过本领域任一现有技术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