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菜品生产工艺、食品保藏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82329发布日期:2018-06-27 20:54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菜品生产工艺、食品保藏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们,特别是都市上班族对于日常餐食的效率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为了最大限度地缩短就餐时间,各种方便食品以及快餐店的出现大大丰富了人们的选择。

而随着各式各样快餐的普及,相比于主要以烤制或油炸为主要烹饪方式的西式快餐,中式的各种以煎炒蒸煮为主的中式家常菜无疑更为符合广大民众的口味与就餐习惯。

但不同于西式快餐的是,西式快餐中烤制或油炸等菜品的料理过程通常耗时较短,在顾客点餐后的短短数分钟内即可完成从食品原材料或是半成品到菜品的整个制作过程,这样不仅保证了上菜的速度,顾客也能够吃到刚刚烹调出的最佳口感,因而备受青睐。而目前在中式快餐中,快餐化的中式家常菜在门市的销售过程中,在顾客点餐后,即使从菜品半成品料理成菜也常需要较长的时间,而若是进一步将成品化程度提高的话,在将菜品端上餐桌之前可能会放置较长的时间,从而将严重影响菜品的口感。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中式快餐菜色的丰富与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各种不足,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菜品生产工艺、食品保藏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食品保藏剂,包括:

60~99质量份的食用油、0.01~5质量份的食用凝固剂、0~5质量份的食品添加剂以及水。

其中,所述食用油包括:

占所述食用油总质量0~90质量份的黄油、0~60质量份的动物油脂、0~20质量份的椰油以及0~10质量份的橄榄油组成的混合物。

所述食用凝固剂包括:

硫酸钙、氯化钙、柠檬酸亚锡二钠或葡萄糖酸-δ-内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食品添加剂包括:

抗氧化剂、酸碱调节剂、稳定剂或营养强化剂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食品保藏剂还包括0~10质量份的调味剂。

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食品保藏剂的制备方法,方法步骤包括:

将60~99质量份的食用油、0.01~5质量份的食用凝固剂、0~5质量份的食品添加剂以及水在大于等于40℃的温度下均匀混合;

将混合物冷却至10℃以下以使得所述混合物凝固;

对凝固的所述混合物按照预设尺寸进行切割;

将切割后的所述混合物进行包装。

进一步地,在将所述混合物进行冷却之前,还包括:

向混合物中加入0~10质量份的调味剂,并搅拌均匀。

又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菜品生产工艺,所述工艺方法包括:

向烹调好的菜品中加入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食品保藏剂并搅拌均匀,其中,所述食品保藏剂的质量为所述菜品质量的10%~50%;

将搅拌均匀的菜品与所述食品保藏剂的混合物冷却以使得所述混合物凝固;

将凝固的菜品包装冷藏于0~4℃的冷藏设备中;

当需要食用菜品时,将冷藏状态的所述凝固的菜品加热至75~90℃。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菜品生产工艺中,通过在菜品的烹调完成后加入食品保藏剂并迅速冷藏,由于该食品保藏剂在室温或是更高的温度下通常为无味的液态物,而在低温下将产生凝固,这样一来,烹调完成的菜品也将第一时间通过食品保藏剂的凝固而被油封且凝固,避免了与外界空气或水汽的接触,从而在冷藏状态下能够长期有效地保持菜品的鲜度及口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食品保藏剂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食品保藏剂,包括:

60~99质量份的食用油、0.01~5质量份的食用凝固剂、0~5质量份的食品添加剂以及水。

其中,所述食用油包括:

占所述食用油总质量0~90质量份的黄油、0~60质量份的动物油脂、0~20质量份的椰油以及0~10质量份的橄榄油组成的混合物。

采用这样一种食用油混合物配比,经过试验验证,其熔点通常略低于室温,从而能够实现保藏剂在室温状态下基本上维持液态。

所述食用凝固剂包括:

硫酸钙、氯化钙、柠檬酸亚锡二钠或葡萄糖酸-δ-内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食品添加剂包括:

抗氧化剂、酸碱调节剂、稳定剂或营养强化剂中的至少一种。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对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并不做限定,各种已知的抗氧化剂、酸碱调节剂、稳定剂或营养强化剂均可以作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食品添加剂而被使用。例如,抗氧化剂可以采用TBHQ等,酸碱调节剂可以采用苹果酸或柠檬酸钠等,稳定剂可以采用CMC等,营养强化剂则可以采用各种矿物质微量元素或是维生素等。

进一步地,所述食品保藏剂还包括0~10质量份的调味剂。

其中,特别是针对市售的菜品,由于食品工厂的流水化生产通常执行严格的统一化标准,从而使得菜品的口味趋于一致,而对于不同的顾客人群或是不同的售贩地域,口味的差异往往也是比较大的,可以根据不同的口味要求,在菜品成型后通过该保藏剂进行一定程度的调节,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菜品口味的多样性和适应性。具体地,调味剂可以包括各种已知的调料,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不做限定。

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为了制备上述的食品保藏剂,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食品保藏剂的制备方法,方法步骤包括:

步骤1、将60~99质量份的食用油、0.01~5质量份的食用凝固剂、0~5质量份的食品添加剂以及水在大于等于40℃的温度下均匀混合。

步骤2、向混合物中加入0~10质量份的调味剂,并搅拌均匀。

步骤3、将混合物冷却至10℃以下以使得所述混合物凝固。

步骤4、对凝固的所述混合物按照预设尺寸进行切割。

步骤5、将切割后的所述混合物进行包装。

这样一种食品保藏剂在室温或是更高的温度下通常为无味的液态物,而在低温下将产生凝固,能够非常方便地用于菜品的保藏。

又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菜品生产工艺,所述工艺方法包括:

向烹调好的菜品中加入如上所述的食品保藏剂并搅拌均匀,其中,所述食品保藏剂的质量为所述菜品质量的10%~50%。

将搅拌均匀的菜品与所述食品保藏剂的混合物冷却以使得所述混合物凝固。

将凝固的菜品包装冷藏于0~4℃的冷藏设备中。

当需要食用菜品时,将冷藏状态的所述凝固的菜品加热至75~90℃。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菜品生产工艺中,通过在菜品的烹调完成后加入食品保藏剂并迅速冷藏,由于该食品保藏剂在室温或是更高的温度下通常为无味的液态物,而在低温下将产生凝固,这样一来,烹调完成的菜品也将第一时间通过食品保藏剂的凝固而被油封且凝固,避免了与外界空气或水汽的接触,从而在冷藏状态下能够长期有效地保持菜品的鲜度及口感。

特别是对于快餐店中的售卖,处于冷藏状态的凝固的菜品可以通过冷藏车配送至各个店面,进一步地,处于冷藏状态的菜品甚至能够保藏3~5天而不影响菜品质量和口感。

在顾客点餐后,取出相应数量的菜品,送入1kw的微波炉中,设置高火加热时间为1.5分钟,时间到后内部温度达到75-80℃以上,即可为顾客出餐;如顾客需外带或外送,顾客可根据产品标签提示进行微波加热操作,同样可满足产品出餐需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