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微生物保鲜剂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植物源复合果蔬保鲜剂。
背景技术:
:果蔬的保鲜防腐是贮藏的重要环节,如何能延长果蔬的保藏时间是贮藏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目前,我国采取的贮藏方法是化学药剂保鲜法、低温贮藏法、气调保鲜法等,其中化学药剂保鲜法比较常用,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食品安全问题,所以发展无公害型的防腐保鲜剂来控制果蔬采后病害成为一种新趋势,逐渐成为了研究热点。在果蔬贮藏中,采后病害包括软腐病、灰霉病、褐腐病、青霉病、梨灰霉病、青霉病和蒂腐病等,所以对植物病原菌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开始被应用到果蔬采摘后的病害防治中。拮抗微生物具有高效安全性,既能抑制病原菌生长,又不会对材料造成伤害。目前较为常用的抑制果蔬防腐保鲜的拮抗菌包括酵母菌、细菌和小型丝状真菌,他们可以在果蔬表皮成功繁殖,与病原菌形成竞争性抑制,分泌抗菌物质以抑制病原菌生长,同时诱导果蔬防御系统抵御病原菌入侵,从而达到延长果蔬贮藏时间的目的。在微生物保鲜剂成为贮藏研究热点的同时,植物源保鲜剂凭借其高效、天然、无毒、安全及性能稳定等优势,也已经成为国内果蔬保鲜贮藏的另外一个热点。我国拥有品种繁多的植物资源,目前已经有很多实验证实了植物中成分具有抗菌保鲜作用(包含一些香辛料和中草药),有效的增加了果蔬保藏时间,其作用机理是:植物有效成分可以抑制附着在果蔬表面微生物的活动,使其生理活动维持较低水平,降低了微生物对果蔬的侵染;同时,有效成分在果蔬表面会形成一层膜,这层膜可以降低果蔬内部水分的散失,削弱果蔬的呼吸强度,从而延长果蔬贮藏时间。然而,将微生物源保鲜剂与植物源保鲜剂共同使用,同时诱导果蔬防御系统抵御病原菌入侵,且降低果蔬的水分散失,削弱果蔬呼吸强度等,同时延长果蔬贮藏时间,用于对果蔬的保鲜作用的保鲜剂目前报道的极少。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开发一种包含微生物和植物源有效成分的复合保鲜剂,将二者的优势充分结合起来,用于果蔬采后保鲜防腐,最大限度防止果蔬在贮藏过程中发生霉变腐烂,提高果蔬采后病害的防治效果,降低果蔬内部的水分散失,延长果蔬的贮藏时间,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提供一种由微生物和植物源为原料的天然复合果蔬保鲜剂,同时提供了该复合果蔬保鲜剂的应用方法。本发明由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微生物、植物源复合果蔬保鲜剂,所述微生物、植物源复合果蔬保鲜剂由组分A和组分B制成,所述组分A由占微生物、植物源复合果蔬保鲜剂体积32%-70%的微生物发酵液和占微生物、植物源复合果蔬保鲜剂体积3%-8%的蜂胶提取液组成,其中微生物为:浓度为1×106-1×108个/mL的芽孢杆菌和浓度为1×106-1×109个/mL的酵母菌以1:5-1:20的比例混合,所述芽孢杆菌为解淀粉芽孢杆菌Lh-1(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Lh-1),酵母菌为以1:1的比例混合的间型假丝酵母(Candidaintermedia)和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laurentii);蜂胶提取液为以乙醇作为提取溶剂,常规提取方法制备的浓度为5-50g/L;所述B组分由占微生物、植物源复合果蔬保鲜剂体积12-50%的植物源有效成分混合液与占微生物、植物源复合果蔬保鲜剂体积3-10%的成膜液组成,所述植物源有效成分混合液由浓度为0.08g/mL的牡丹皮水提液、浓度为0.03g/mL的柑橘皮乙醇提取液、浓度为0.04g/mL的冬凌草乙醇提取液、浓度为0.08g/mL的两面针水提液、浓度为0.04g/mL的黑枸杞乙醇提取液、浓度为0.08g/mL的芍药水提液、浓度为0.05g/mL的风轮菜乙醇提取液、浓度为0.1g/mL的香茅水提液混合,上述提取液占植物源有效成分混合液的体积比为:牡丹皮水提液3-30%、柑橘皮乙醇提取液1-20%、冬凌草乙醇提取液2-18%、两面针水提液1-10%、黑枸杞乙醇提取液5-35%、芍药水提液0.5-15%、风轮菜乙醇提取液0.5-10%和香茅水提液0.5-20%;所述成膜液为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5%-2%的魔芋甘聚糖与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6%的壳聚糖按体积比为1:1的比例混合。所述植物源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为:牡丹皮提取方法:20g牡丹皮装入500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蒸馏水300mL,75℃-85℃的水浴中浸泡6h,过滤,将滤液定容到250mL,即得浓度为0.08g/mL牡丹皮水提液;柑橘皮的提取方法为:10g柑橘皮粉碎,300mL浓度为75%乙醇浸泡,然后微波浸提7min,微波功率为900W,温度为75℃,料液比为1:30(g∶mL);提取液用提取物10%的活性炭脱色滤过,得到浓度为0.03g/mL的柑橘皮乙醇提取液;冬凌草的提取方法:10g冬凌草用中药粉碎机粉碎,250mL浓度为85%的乙醇浸泡1h,然后微波处理,微波功率为90W,处理80s,转入回流装置回流提取30min,提取液用提取物10%的活性炭脱色滤过,得到浓度为0.04g/mL的冬凌草乙醇提取液;两面针的提取方法:20g两面针装入500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蒸馏水300mL,75℃-85℃的水浴中浸泡6h,过滤,将滤液定容到250mL,即得浓度为0.08g/mL的两面针水提液;黑枸杞的提取方法:黑枸杞2g加入30mL浓度为50%的乙醇50℃水浴浸提1.5h,过滤后将残留物加入20mL浓度为50%的乙醇浸提1h,然后过滤,合并滤液,定容至50mL;提取液用相当于提取物10%的活性炭脱色滤过,得到浓度为0.04g/mL的黑枸杞乙醇提取液;芍药的提取方法:20g芍药根装入500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蒸馏水300mL,75℃-85℃水浴中浸泡6h,过滤,将滤液定容到250mL,即得浓度为0.08g/mL的芍药水提液;风轮菜的提取方法:风轮菜粉末10.0g,加入200mL浓度为80%的乙醇200mL超声提取30min,超声条件为:500W,40Hz;过滤得浓度为0.05g/mL的风轮菜乙醇提取液;香茅的提取方法:香茅10g用中药粉碎机粉碎,加入100mL蒸馏水于室温下浸泡48h,然后用0.22µm微孔滤膜过滤,得到浓度为0.1g/mL的香茅水提液。所述芽孢杆菌采用常规PDA培养基培养,培养方法为:A、活化:将芽孢杆菌接种于PDA平板培养基中,28℃培养12-16小时,重复传代2次;B、培养:PDB液体培养基中接种活化好的芽孢杆菌,150r/min,28℃培养36h;C、离心分离:芽孢杆菌培养液7000r/min离心10min,弃去上清液,无菌水冲洗3次,血球计数板调节浓度为1×106-1×108个/mL的菌悬液即可;所述酵母菌采用常规NYDA培养基培养,具体培养方法为:a、活化:将酵母菌接种于NYDA平板培养基中,30℃培养16-20小时,重复传代2次;b、培养:NYDB液体培养基中接种活化好的酵母菌,150r/min,30℃培养22小时;c、离心分离:酵母菌培养液7000r/min离心10min,弃去上清液,无菌水冲洗3次,血球计数板调节浓度为1×106-1×109个/mL的菌悬液即可。所制备的微生物、植物源复合果蔬保鲜剂的应用方法为:两步喷施法,第一步:先喷施组分A,待果蔬表面风干程度达80%时进行第二步喷施;第二步:喷施组分B,果蔬完全晾干后采摘贮藏果蔬;其中:组分A成膜厚度为2-25µm,组分B的成膜厚度为3-25µm,总厚度为5-50µm。所述菌种中,解淀粉芽孢杆菌Lh-1为申请号为201410735508.6,申请日为2014-12-08,公开(公告)号为104531559A,发明名称为《解淀粉芽孢杆菌Lh-1及其应用》的发明专利中所记载的解淀粉芽孢杆菌Lh-1,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试验田土壤中分离得到的,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8548。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间型假丝酵母和罗伦隐球酵母购买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其规格符合国家行业标准。本发明所使用的解淀粉芽孢杆菌Lh-1具有良好抑菌作用,抑菌谱广、抑菌效果稳定,曾经用于动物饲料添加剂。间型假丝酵母和罗伦隐球酵母是具有抑菌效果的酵母菌,常用于水果的采后防治,国内外多有报道,二者均可从市场购得,其规格符合国家行业标准。蜂胶含有多种成分,芦丁、槲皮素、高良姜素、咖啡酸、a-儿茶素等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特别是蜂胶里的黄酮类具有抗菌、抗氧化等作用。牡丹皮提取物可以抑制灰霉病、早疫病等多种病害的病原菌生长;柑橘皮提取物对青霉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冬凌草具有抗菌抗氧化的作用,可以推迟果实发病和降低发病率;两面针根提取物、黑枸杞提取物、芍药提取物和风轮菜提取物中具有抗菌活性以及抗氧化活性的化学成分;香茅提取物对于腐烂病菌有良好的抗菌效果。本发明组分A微生物发酵液和蜂胶提取液的混合物形成第一层保护膜,抑制生长过程中附着于果蔬表面的微生物生长繁殖,组分B植物源有效成分混合液和成膜液的混合物首先在果蔬表面形成一层薄膜,抑制果蔬的呼吸强度,减少果蔬内部的水分蒸发,保持果蔬的硬度,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果蔬受到机械损伤防止受到有害微生物的侵染。同时,植物源有效成分具有良好抑菌效果,形成了第二层保护膜,抑制采摘后附着到表面的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二者共同作用,抑制了果蔬水分的蒸发、减少了有害物质的侵害,抑制了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达到了对果蔬的保鲜功能,且安全、高效、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显著降低了果蔬贮藏的腐烂、失水,增加了货架期,延长了果蔬的寿命。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微生物、植物源复合果蔬保鲜剂,所述微生物、植物源复合果蔬保鲜剂由组分A和组分B制成,所述组分A由占微生物、植物源复合果蔬保鲜剂体积62%的微生物发酵液和占微生物、植物源复合果蔬保鲜剂体积5%的蜂胶提取液组成,其中微生物为:浓度为1×108个/mL的芽孢杆菌和浓度为1×106个/mL的酵母菌以1:5的比例混合,所述芽孢杆菌为解淀粉芽孢杆菌Lh-1(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Lh-1),酵母菌为以1:1的比例混合的间型假丝酵母(Candidaintermedia)和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laurentii);蜂胶提取液为以乙醇作为提取溶剂,常规提取方法制备的浓度为50g/L;所述B组分由占微生物、植物源复合果蔬保鲜剂体积30%的植物源有效成分混合液与占微生物、植物源复合果蔬保鲜剂体积3%的成膜液组成,所述植物源有效成分混合液由浓度为0.08g/mL的牡丹皮水提液、浓度为0.03g/mL的柑橘皮乙醇提取液、浓度为0.04g/mL的冬凌草乙醇提取液、浓度为0.08g/mL的两面针水提液、浓度为0.04g/mL的黑枸杞乙醇提取液、浓度为0.08g/mL的芍药水提液、浓度为0.05g/mL的风轮菜乙醇提取液、浓度为0.1g/mL的香茅水提液混合,上述提取液占植物源有效成分混合液的体积比为:牡丹皮水提液6%、柑橘皮乙醇提取液20%、冬凌草乙醇提取液18%、两面针水提液1%、黑枸杞乙醇提取液25%、芍药水提液2%、风轮菜乙醇提取液10%和香茅水提液18%;所述成膜液为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魔芋甘聚糖与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6%壳聚糖按体积比为1:1的比例混合。所述植物源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为:牡丹皮提取方法:20g牡丹皮装入500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蒸馏水300mL,75℃-85℃的水浴中浸泡6h,过滤,将滤液定容到250mL,即得浓度为0.08g/mL牡丹皮水提液;柑橘皮的提取方法为:10g柑橘皮粉碎,300mL浓度为75%乙醇浸泡,然后微波浸提7min,微波功率为900W,温度为75℃,料液比为1:30(g∶mL);提取液用提取物10%的活性炭脱色滤过,得到浓度为0.03g/mL的柑橘皮乙醇提取液;冬凌草的提取方法:10g冬凌草用中药粉碎机粉碎,250mL浓度为85%的乙醇浸泡1h,然后微波处理,微波功率为90W,处理80s,转入回流装置回流提取30min,提取液用提取物10%的活性炭脱色滤过,得到浓度为0.04g/mL的冬凌草乙醇提取液;两面针的提取方法:20g两面针装入500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蒸馏水300mL,75℃-85℃的水浴中浸泡6h,过滤,将滤液定容到250mL,即得浓度为0.08g/mL的两面针水提液;黑枸杞的提取方法:黑枸杞2g加入30mL浓度为50%的乙醇50℃水浴浸提1.5h,过滤后将残留物加入20mL浓度为50%的乙醇浸提1h,然后过滤,合并滤液,定容至50mL;提取液用相当于提取物10%的活性炭脱色滤过,得到浓度为0.04g/mL的黑枸杞乙醇提取液;芍药的提取方法:20g芍药根装入500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蒸馏水300mL,75℃-85℃水浴中浸泡6h,过滤,将滤液定容到250mL,即得浓度为0.08g/mL的芍药水提液;风轮菜的提取方法:风轮菜粉末10.0g,加入200mL浓度为80%的乙醇200mL超声提取30min,超声条件为:500W,40Hz;过滤得浓度为0.05g/mL的风轮菜乙醇提取液;香茅的提取方法:香茅10g用中药粉碎机粉碎,加入100mL蒸馏水于室温下浸泡48h,然后用0.22µm微孔滤膜过滤,得到浓度为0.1g/mL的香茅水提液。所述菌种中,解淀粉芽孢杆菌Lh-1为申请号为201410735508.6,申请日为2014-12-08,公开(公告)号为104531559A,发明名称为《解淀粉芽孢杆菌Lh-1及其应用》的发明专利中所记载的解淀粉芽孢杆菌Lh-1,解淀粉芽孢杆菌Lh-1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试验田土壤中分离得到的,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8548。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间型假丝酵母和罗伦隐球酵母购买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其规格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其中:解淀粉芽孢杆菌Lh-1采用常规的PDA斜面培养基4℃保存,PDA培养基为:去皮马铃薯200g,蔗糖20g,琼脂20g,水1000mL,自然pH。培养方法为:活化:将解淀粉芽孢杆菌Lh-1接种于PDA平板培养基中,28℃培养12-16小时,重复传代2次。培养:PDB液体培养基(去皮马铃薯200g,蔗糖20g,水1000mL,自然pH),用接种环接种活化好的解淀粉芽孢杆菌Lh-1于PDB液体培养基中,150r/min,28℃培养36h。离心分离:将解淀粉芽孢杆菌Lh-1的培养液7000r/min离心10min,弃上清,用无菌水冲洗3次,用血球计数板调节成浓度为1×108个/mL的菌悬液。间型假丝酵母和罗伦隐球酵母购买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采用常规NYDA斜面培养基4℃保存,NYDA培养基为:牛肉膏0.8%,酵母浸出物0.5%,葡萄糖1%,琼脂2%。培养方法为:活化:将间型假丝酵母和罗伦隐球酵母分别接种于NYDA平板培养基中,30℃培养16-20小时,重复传代2次。培养:NYDB液体培养基(葡萄糖20g溶解于100mL蒸馏水中,酵母浸出物5g和牛肉膏8g溶解于900mL蒸馏水中,两瓶溶液于121℃高压蒸汽灭菌20min,用时将两瓶溶液混匀使用),用接种环分别接种活化好的间型假丝酵母和罗伦隐球酵母于NYDB液体培养基中,150r/min,30℃培养22小时。离心分离:将间型假丝酵母和罗伦隐球酵母的培养液7000r/min离心10min,弃上清,用无菌水冲洗3次,用血球计数板调节成浓度为1×106个/mL的酵母菌悬液。所制备的微生物、植物源复合果蔬保鲜剂的应用方法为:两步喷施法,第一步:先喷施组分A,待果蔬表面风干程度达80%时进行第二步喷施;第二步:喷施组分B,果蔬完全晾干后采摘贮藏果蔬。选择长势一致,成熟度相似的草莓植株进行实验,设置对照组和三个处理组。对照组为草莓果实成熟后直接采摘装盒,低温冷藏10d;处理组1:在草莓果实有75%成熟时候喷洒组分A,组分A成膜厚度为2µm,等到草莓表面自然风干时进行采摘装盒,低温冷藏10d;处理组2:在草莓果实有75%成熟时候喷洒组分B,组分B的成膜厚度为3µm,等到草莓表面自然风干时进行采摘装盒,低温冷藏10d;处理组3:在草莓果实有75%成熟时候喷洒组分A,组分A成膜厚度为2µm,等到草莓表面自然风干时接着喷洒组分B,组分B的成膜厚度为3µm,总厚度为5µm,待再次风干后进行采摘装盒,低温冷藏10d。实验结果见表1。结果显示,组分A与组分B二者共同使用,低温冷藏10天后好果率达到94.7%,显著提高草莓的保鲜效果,且失重率仅为2.0%,明显降低草莓的失水率。表1好果率失重率对照组80.3%7.4%处理组1(A)90.6%2.5%处理组2(B)91.0%2.6%处理组3(A+B)94.7%2.0%实施例2:一种微生物、植物源复合果蔬保鲜剂,所述微生物、植物源复合果蔬保鲜剂由组分A和组分B制成,所述组分A由占微生物、植物源复合果蔬保鲜剂体积32%的微生物发酵液和占微生物、植物源复合果蔬保鲜剂体积8%的蜂胶提取液组成,其中微生物为:浓度为1×107个/mL的芽孢杆菌和浓度为1×107个/mL的酵母菌以1:10的比例混合,所述芽孢杆菌为解淀粉芽孢杆菌Lh-1(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Lh-1),酵母菌为以1:1的比例混合的间型假丝酵母(Candidaintermedia)和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laurentii);蜂胶提取液为以乙醇作为提取溶剂,常规提取方法制备的浓度为40g/L;所述B组分由占微生物、植物源复合果蔬保鲜剂体积50%的植物源有效成分混合液与占微生物、植物源复合果蔬保鲜剂体积10%的成膜液组成,所述植物源有效成分混合液由浓度为0.08g/mL的牡丹皮水提液、浓度为0.03g/mL的柑橘皮乙醇提取液、浓度为0.04g/mL的冬凌草乙醇提取液、浓度为0.08g/mL的两面针水提液、浓度为0.04g/mL的黑枸杞乙醇提取液、浓度为0.08g/mL的芍药水提液、浓度为0.05g/mL的风轮菜乙醇提取液、浓度为0.1g/mL的香茅水提液混合,上述提取液占植物源有效成分混合液的体积比为:牡丹皮水提液3%、柑橘皮乙醇提取液18%、冬凌草乙醇提取液16%、两面针水提液7%、黑枸杞乙醇提取液35%、芍药水提液0.5%、风轮菜乙醇提取液0.5%和香茅水提液20%;所述成膜液为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8%魔芋甘聚糖与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6%壳聚糖按1:1的比例混合。所述植物源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同实施例1所述方法。所述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同实施例1所述方法。选择长势一致,成熟度相似的番茄植株进行实验,设置对照组和三个处理组。对照组为番茄果实成熟后直接采摘,常温储藏15d;处理组1:在番茄果实表面有80%变红时候喷洒组分A,组分A成膜厚度为15µm,等到番茄表面自然风干时进行采摘,常温储藏15d;处理组2:在番茄果实表面有80%变红时候喷洒组分B,组分B的成膜厚度为15µm,等到番茄表面自然风干时进行采摘,常温储藏15d;处理组3:在番茄果实表面有80%变红时候喷洒组分A,组分A成膜厚度为15µm,等到番茄表面自然风干后接着喷洒组分B,组分B的成膜厚度为15µm,总厚度为30µm,待再次风干后进行采摘,常温储藏15d。实验结果见表2,结果显示:组分A与组分B二者共同使用,常温储藏15天后腐烂率降低至20.6%,显著提高了番茄的保鲜效果,且失重率仅为2.0%,明显降低了番茄的失水率。表2腐烂率失重率对照组95.1%10.9%处理组1(A)53.9%3.3%处理组2(B)56.4%3.6%处理组3(A+B)20.6%2.0%实施例3:一种微生物、植物源复合果蔬保鲜剂,所述微生物、植物源复合果蔬保鲜剂由组分A和组分B制成,所述组分A由占微生物、植物源复合果蔬保鲜剂体积70%的微生物发酵液和占微生物、植物源复合果蔬保鲜剂体积3%的蜂胶提取液组成,其中微生物为:浓度为1×106个/mL的芽孢杆菌和浓度为1×109个/mL的酵母菌以1:20的比例混合,所述芽孢杆菌为解淀粉芽孢杆菌Lh-1(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Lh-1),酵母菌为以1:1的比例混合的间型假丝酵母(Candidaintermedia)和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laurentii);蜂胶提取液为以乙醇作为提取溶剂,常规提取方法制备的浓度为5g/L;所述B组分由占微生物、植物源复合果蔬保鲜剂体积21%的植物源有效成分混合液与占微生物、植物源复合果蔬保鲜剂体积6%的成膜液组成,所述植物源有效成分混合液由浓度为0.08g/mL的牡丹皮水提液、浓度为0.03g/mL的柑橘皮乙醇提取液、浓度为0.04g/mL的冬凌草乙醇提取液、浓度为0.08g/mL的两面针水提液、浓度为0.04g/mL的黑枸杞乙醇提取液、浓度为0.08g/mL的芍药水提液、浓度为0.05g/mL的风轮菜乙醇提取液、浓度为0.1g/mL的香茅水提液混合,上述提取液占植物源有效成分混合液的体积比为:牡丹皮水提液30%、柑橘皮乙醇提取液15%、冬凌草乙醇提取液2%、两面针水提液10%、黑枸杞乙醇提取液5%、芍药水提液15%、风轮菜乙醇提取液8%和香茅水提液15%;所述成膜液为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8%魔芋甘聚糖与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6%壳聚糖按1:1的比例混合。所述植物源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同实施例1所述方法。所述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同实施例1所述方法。选择长势一致,成熟度相似的黄瓜植株进行实验,设置对照组和三个处理组。对照组为黄瓜果实成熟后直接采摘,常温储藏8d;处理组1:在黄瓜果实78%成熟时候喷洒组分A,组分A成膜厚度为25µm,等到黄瓜表面自然风干时进行采摘,常温储藏8d;处理组2:在黄瓜果实78%成熟时候喷洒组分B,组分B的成膜厚度为25µm,等到黄瓜表面自然风干时进行采摘,常温储藏8d;处理组3:在黄瓜果实78%成熟时候喷洒组分A,组分A成膜厚度为25µm,等到黄瓜表面自然风干后接着喷洒组分B,组分B的成膜厚度为25µm,总厚度为50µm。待再次风干后进行采摘,常温储藏8d。实验结果见表3,结果显示:组分A与组分B二者共同使用,低温冷藏8天后黄瓜的腐烂率降低至0.5%,显著提高了黄瓜的保鲜效果,且失重率仅为1.0%,明显降低了黄瓜的失水率。表3腐烂率失重率对照组30.2%3.9%处理组1(A)3.2%2.3%处理组2(B)2.9%2.6%处理组3(A+B)0.5%1.0%实施例4:一种微生物、植物源复合果蔬保鲜剂,所述微生物、植物源复合果蔬保鲜剂由组分A和组分B制成,所述组分A由占微生物、植物源复合果蔬保鲜剂体积70%的微生物发酵液和占微生物、植物源复合果蔬保鲜剂体积8%的蜂胶提取液组成,其中微生物为:浓度为1×106个/mL的芽孢杆菌和浓度为1×108个/mL的酵母菌以1:15的比例混合,所述芽孢杆菌为解淀粉芽孢杆菌Lh-1(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Lh-1),酵母菌为以1:1的比例混合的间型假丝酵母(Candidaintermedia)和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laurentii);蜂胶提取液为以乙醇作为提取溶剂,常规提取方法制备的浓度为25g/L;所述B组分由占微生物、植物源复合果蔬保鲜剂体积12%的植物源有效成分混合液与占微生物、植物源复合果蔬保鲜剂体积10%的成膜液组成,所述植物源有效成分混合液由浓度为0.08g/mL的牡丹皮水提液、浓度为0.03g/mL的柑橘皮乙醇提取液、浓度为0.04g/mL的冬凌草乙醇提取液、浓度为0.08g/mL的两面针水提液、浓度为0.04g/mL的黑枸杞乙醇提取液、浓度为0.08g/mL的芍药水提液、浓度为0.05g/mL的风轮菜乙醇提取液、浓度为0.1g/mL的香茅水提液混合,上述提取液占植物源有效成分混合液的体积比为:牡丹皮水提液30%、柑橘皮乙醇提取液1%、冬凌草乙醇提取液18%、两面针水提液10%、黑枸杞乙醇提取液20%、芍药水提液15%、风轮菜乙醇提取液5.5%和香茅水提液0.5%;所述成膜液为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5%魔芋甘聚糖与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6%壳聚糖按1:1的比例混合。所述植物源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同实施例1所述方法。所述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同实施例1所述方法。选择长势一致,成熟度相似的苹果植株进行实验,设置对照组和三个处理组。对照组为苹果果实成熟后直接采摘,常温储藏30d;处理组1:在苹果果实76%成熟时候喷洒组分A,组分A成膜厚度为8µm,等到苹果表面自然风干时进行采摘,常温储藏30d;处理组2:在苹果果实76%成熟时候喷洒组分B,组分B的成膜厚度为8µm,等到苹果表面自然风干时进行采摘,常温储藏30d;处理组3:在苹果果实76%成熟时候喷洒组分A,组分A成膜厚度为8µm,等到苹果表面自然风干后接着喷洒组分B,组分B的成膜厚度为8µm,总厚度为16µm,待再次风干后进行采摘,常温储藏30d。实验结果见表4,结果显示:组分A与组分B二者共同使用,常温储藏30天后苹果的腐烂率降低至2.5%,显著提高了苹果的保鲜效果,且失重率仅为0.8%,明显降低了苹果的失水率。表4腐烂率失重率对照组40.8%10.8%处理组1(A)10.7%5.7%处理组2(B)9.8%4.9%处理组3(A+B)2.5%0.8%当前第1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