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溶解性、消除豆腥味的大豆分离蛋白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1078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提高溶解性、消除豆腥味的大豆分离蛋白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一次提取、分离:将低温脱脂豆粕与水按质量比为1:10-15的比例混合,调节pH值至6-7,加入异VC钠或L-半胱氨酸,低速搅拌浸提30-60min;一次提取完成后,进行固液分离;得一次提取后的液相和一次提取后的固相;

(2)酸沉:提取后的液相,调节pH至4.0-4.5,进行沉降,沉降时间为5-20min;得酸沉液;

(3)凝乳分离:酸沉液进行离心分离,得酸沉后固相和酸沉后液相,酸沉后固相含水率小于等于55.0%;

(4)中和:酸沉后固相加入碱液搅拌均匀,调节成pH至6-8的蛋白浆液,蛋白浆液溶解老化40-60min,得老化后蛋白浆液;

(5)酶解:老化后蛋白浆液升温至30-60℃,然后加入老化后蛋白浆液溶质重量0.1‰-5‰的蛋白酶,混合均匀后保持10-40min,得水解蛋白浆液;

(6)一次杀菌闪蒸:水解蛋白浆液进行高温瞬时杀菌,然后进行真空闪蒸降温脱腥,然后进行离心分离,得一次闪蒸液;

(7)二次杀菌闪蒸:一次闪蒸液再进行二次高温瞬时杀菌,然后进行真空闪蒸降温脱腥,得二次闪蒸液;

(8)二次闪蒸液经高压均质,然后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大豆分离蛋白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溶解性、消除豆腥味的大豆分离蛋白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一次提取后的固相进行二次提取,具体如下:一次提取的固相中加入一次提取固相重量4-8倍的水进行低速搅拌二次浸提5-20min,二次提取完成后,进行固液分离,得二次提取后的液相和二次提取后的固相,合并混合一次提取后的液相和二次提取后的液相进行酸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溶解性、消除豆腥味的大豆分离蛋白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一次提取与二次提取温度为10-35℃,搅拌速度为60-70r/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溶解性、消除豆腥味的大豆分离蛋白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异VC钠或L-半胱氨酸的加入量为低温脱脂豆粕重量的0.5-5.0‰,优选的,异VC钠或L-半胱氨酸的加入量为低温脱脂豆粕重量的0.8-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溶解性、消除豆腥味的大豆分离蛋白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一次提取时间为40-60min,二次提取时间为10-2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溶解性、消除豆腥味的大豆分离蛋白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用液体NaOH调节pH值至6-7,步骤(2)酸沉采用质量浓度25-35%的盐酸调节pH至4.0-4.5,优选的,沉降时间为5-10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溶解性、消除豆腥味的大豆分离蛋白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的中和为:酸沉后固相加入酸沉后固相重量3-5倍的稀碱液搅拌均匀,调节成pH至6-8的蛋白浆液,蛋白浆液溶解老化50-60min;所述的稀碱液为pH11-13的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温度10-3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溶解性、消除豆腥味的大豆分离蛋白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的蛋白酶为碱性蛋白酶和/或中性蛋白酶,蛋白酶酶活为4万u/g,蛋白酶的加入量为老化后蛋白浆液溶质重量的0.3‰-1.5‰,酶解温度40-50℃,酶解时间20-30min。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溶解性、消除豆腥味的大豆分离蛋白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一次杀菌闪蒸、二次杀菌闪蒸条件相同,高温杀菌时间为2-30s,杀菌温度110-160℃,闪蒸温度为50-90℃,闪蒸时间1-5min,闪蒸真空度为-0.08~-0.1Mpa。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溶解性、消除豆腥味的大豆分离蛋白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一次杀菌闪蒸后以转速为1000-2000r/min进行离心分离,步骤(8)高压均质压力大于300bar,喷雾干燥进风温度为180-200℃,出风温度为70-80℃;优选的,高压均质压力为350-500bar。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