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糖渍银杏果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899823发布日期:2018-07-10 20:17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银杏深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糖渍银杏果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银杏果又名白果,其营养丰富,含有较多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糖类,还含有少量的维生素c、核黄素、胡萝卜素、钙、磷、铁、钾、镁等微量元素以及银杏酸、白果酚、五碳多糖、脂固醇等成分,是一种药食同源的产品。我国银杏资源丰富,约占世界总量的70%,每年秋季数以万吨的银杏果大量上市。虽然新鲜的银杏果可以食用,但是市场消费量相对较小。由于银杏果保存期较短,如此多的银杏果在短时间内处理掉存在很大难度。其他果实(例如大枣、葡萄等)大量上市时也存在保存期较短、不容易及时处理的问题,但是这些果实却可以用糖或盐腌渍起来制成蜜饯或果脯,称为经济价值较高的零食食用。能否将银杏鲜果及时加工消化掉,制成附加价值高的休闲零食对国内银杏果的深加工利用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银杏果保存时间短、深加工技术欠缺的不足,提供一种糖渍银杏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得的银杏果咸甜适宜、味道独特,别具风味,极大的保留了银杏果的营养,是一种较好的休闲小零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糖渍银杏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银杏鲜果去皮后投入盐水溶液中煮熟;(2)煮熟后的果仁捞出沥干水分,将其投入到糖水溶液中充分浸渍;(3)糖渍完成后取出果仁,加热蒸发掉部分水分即得。

按照上述方案,所述盐水溶液质量分数为2-3.5%,其中还添加有质量分数为0.5-0.1%的柠檬酸,水煮时间为3-5h。采用高浓度盐水进行水煮的目的在于调节果仁的味道,同时长时间的高温盐水煮能够去掉水溶性的有毒的银杏酸,也有利于果仁中丰富的淀粉发生转变。

按照上述方案,所述糖水溶液的组成为:红糖质量分数65-80%,羧甲基纤维素质量分数为0.2%,柠檬酸质量分数为0.5-0.1%,糖渍过程中填充氮气进行保护使其自然渗糖。

按照上述方案,渗糖完成后取出果仁在氮气保护下于45℃干燥至水分含量在20-30%之间。

本发明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为:首先采用较高浓度的盐水进行调味,在于糖复合后使其口感更加独特;其次采用较高浓度的红糖溶液进行腌渍并全程使用氮气保护,最终产品颜色更加鲜艳,使消费者更有食欲;最后完善了银杏鲜果的深加工技术,提高了其附加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下实施例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定。

一种糖渍银杏果的制备方法,首先将银杏鲜果去皮去衣,接着用食盐和柠檬酸配制质量分数为3%左右的食盐水,将剥好的果仁浸没在盐水溶液中,烧开煮熟。此时可抽空配制腌渍用的红糖溶液,所述糖水溶液的组成为:红糖质量分数65-80%,羧甲基纤维素质量分数为0.2%,柠檬酸质量分数为0.5-0.1%,还可根据口味加入胡椒粉、甘草等其他辅料。煮熟后的果仁捞出沥干水分,将其投入到糖水溶液中,用氮气填充后密封在室温下充分腌渍一周左右。糖渍完成后取出果仁,将其在氮气保护下于45℃干燥至水分含量在20-30%之间。保留部分水分是避免干燥,使其吃起来更加软糯。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糖渍银杏果的制备方法,首先采用较高浓度的盐水煮熟,此时盐分可渗入果仁进行调味使原本淡而无味的果仁变得更加可口;接着采用较高浓度的红糖溶液进行腌渍并全程使用氮气保护,最终制得了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的糖渍银杏果,本发明方法简单,能够有效应对并技术处理银杏鲜果,解决了其保存时间短、银杏果食品种类少的不足。

技术研发人员:孙红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孝感市森茂激光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12.31
技术公布日:2018.07.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