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具体是指一种鱼丸加工生产线。
背景技术:
鱼丸是福州、闽南、广州、台湾、江西抚州一带经常烹制的汉族传统名点,属于粤菜或闽菜系。包心鱼丸就是指有馅的鱼丸,像海胆仙桃、蟹籽仙桃等都属于包心鱼丸。在广东、福建、台湾、上海等地非常流行,因为它味道鲜美,多吃不腻,可作点心配料,又可作汤,是各种小吃店、火锅店的招牌菜。而提高鱼丸的加工效率和鱼丸质量,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因此,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是本实用新型的研究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鱼丸加工生产线,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鱼丸加工生产线,包括鱼丸成型装置、鱼丸蒸煮装置和鱼丸冷却装置,所述鱼丸成型装置包括球型模具,所述球型模具的一侧设有向下30-45度倾斜的送料板,所述送料板的末端下方设有所述鱼丸蒸煮装置;所述鱼丸蒸煮装置包括蒸煮池,所述蒸煮池下方设有水循环机构,蒸煮池上方设有抽风机,蒸煮池内设有向外延伸的梯形传送带;所述梯形传送带右侧设有所述鱼丸冷却装置,所述鱼丸冷却装置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方设有若干台冷风机;传送带的出料端下方设有集料桶。
进一步地,所述球型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的外表面设有相互对应的半球状凹槽,上模具上端设有一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处设有一挡片,所述挡片的一侧设有动力机构;所述上模具上方设有注浆机构,所述注浆机构包括一个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正上方设有升降气缸;连接块偏右侧的位置设有一连接通孔,所述连接通孔上端通过软管连接到外界的浆料储蓄罐,连接通孔下端通过硬管与进料口相接;所述下模具下方通过固接块铰接有一底座。
进一步地,所述蒸煮池内设有温感器,蒸煮池底部呈15-30度向下倾斜,蒸煮池池底设有若干个流水口,所述流水口在口径大小为1-2cm,流水口通过相对应的出水支管连接到所述水循环机构;所述水循环机构包括一支呈15-30度向下倾斜的水管,所述水管的出水口连接到蒸煮池的池壁上;所述水管的底部设有一个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下端设有阀门开关,水管设有排污口的右侧设有一层过滤网;所述水管的一侧设有冷水进水口,所述冷水进水口通过冷水管连接到外界的冷水源;所述水管靠近出水口处设有热水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一种鱼丸加工生产线,通过球型模具将鱼丸制作成型后,将成型鱼丸倒入下蒸煮池内;蒸煮池内设有温感器,因此,当温度低于温感器设置的温度时,热水机构会对水进行加热处理;蒸煮完毕的鱼丸从梯形传送带传送到冷却机构进行冷却处理;处理完毕后掉入传送带下方设有的集料桶内。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鱼丸生产功能一体化,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适合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现将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一种鱼丸加工生产线,包括鱼丸成型装置1、鱼丸蒸煮装置2和鱼丸冷却装置3,所述鱼丸成型装置1包括球型模具11,所述球型模具11包括上模具111和下模具112,所述上模具111和下模具112的外表面设有相互对应的半球状凹槽,上模具111上端设有一进料口113,所述进料口113处设有一挡片13,所述挡片13的一侧设有动力机构14;所述上模具111上方设有注浆机构15,所述注浆机构15包括一个连接块151,所述连接块151的正上方设有升降气缸153;连接块151偏右侧的位置设有一连接通孔152,所述连接通孔152上端通过软管16连接到外界的浆料储蓄罐(未画出),连接通孔152下端通过硬管17与进料口113相接;所述下模具112下方通过固接块铰接有一底座18;所述球型模具11的一侧设有向下30度倾斜的送料板12,所述送料板12的末端下方设有所述鱼丸蒸煮装置2;所述鱼丸蒸煮装置2包括蒸煮池21,所述蒸煮池21下方设有水循环机构4,所述蒸煮池21内设有温感器22,蒸煮池21底部呈15-30度向下倾斜,蒸煮池21池底设有若干个流水口23,所述流水口23在口径大小为1cm,流水口23通过相对应的出水支管24连接到所述水循环机构4;所述水循环机构4包括一支呈15-30度向下倾斜的水管41,所述水管41的出水口42连接到蒸煮池21的池壁上;所述水管41的底部设有一个排污口43,所述排污43下端设有阀门开关44,水管41设有排污口43的右侧设有一层过滤网45;所述水管41的一侧设有冷水进水口,所述冷水进水口通过冷水管46连接到外界的冷水源(未画出);所述水管41靠近出水口42处设有热水机构8;蒸煮池21上方设有抽风机5,蒸煮池21内设有向外延伸的梯形传送带6;所述梯形传送带6右侧设有所述鱼丸冷却装置3,所述鱼丸冷却装置3包括传送带31,所述传送带31上方设有若干台冷风机32;传送带31的出料端下方设有集料桶7。
(1)工作时,通过球型模具11将鱼丸制作成型后,升降气缸153控制控制上模具111和下模具112分开,因下模具112下方通过固接块铰接有一底座18,下模具112向右倾斜,将下模具112中的成型鱼丸倒入下蒸煮池21内;
(2)蒸煮池21内设有温感器22,因此,当温度低于温感器22设置的温度时,热水机构会对水进行加热处理;蒸煮池21池底设有若干个流水口23,所述流水口23在口径大小为1cm,因此,可以使蒸煮池21内的残渣从流水口23掉入排污口43,而鱼丸大小大于流水口23,不会掉入流水口23;
(3)蒸煮完毕的鱼丸从梯形传送带6传送到冷却机构进行冷却处理;处理完毕后掉入传送带下方设有的集料桶7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