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茶叶分级杀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2916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式茶叶分级杀青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式茶叶分级杀青装置。



背景技术:

杀青是绿茶、黄茶、黑茶、乌龙茶和部分红茶等的初制工序之一,其主要目的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并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

现有的杀青装置主要为滚筒杀青装置,该装置采用传统加热方式将金属筒体加热到120℃以上,并在不断的滚动中进行杀青。但是,目前的杀青装置不具备分级的功能,使得分级和杀青无法同时进行。

专利号为“ZL201520635703.1”的实用新型专利介绍了一种茶叶分级翻炒机,该翻炒机包括投料口、分选机、一级筛网、二级筛网、排污口、大茶叶传输管、小茶叶传输管、翻炒装置、大茶叶翻炒筒、加热器和小茶叶翻炒筒,所述的分选机内倾斜设有一级筛网和二级筛网,分选机下端设有排污口,一级筛网的最低端与大茶叶传输管连接,大茶叶传输管另一端与翻炒装置中的大茶叶翻炒筒连接,二级筛网的最低端与小茶叶传输管连接,小茶叶传输管另一端与翻炒装置中的小茶叶翻炒筒连接,大茶叶翻炒筒内侧设有加热器。

上述实用新型在杀青前添加了分级装置对茶叶进行分级,虽然实现了分级杀青以及大小茶叶同时杀青的目的,但是分级和杀青分开进行,不利于快速杀青以实现节约时间和减少成本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茶叶分级和杀青不能同时进行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式茶叶分级杀青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立式茶叶分级杀青装置,包括箱体和竖立安装在箱体内并可在箱体内转动的转筒,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进料漏斗,箱体的底部设有集料口,转筒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位于进料漏斗的正下方,转筒的底部设有出料口和出料口盖,所述出料口位于集料口的正上方;所述转筒内水平安装有与转筒内径配合的一级滤网和二级滤网,所述二级滤网位于一级滤网的下方,所述二级滤网下方设有出料装置;所述箱体上还设有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茶叶从进料漏斗进入,通过进料口后在重力作用下落在一级滤网上,并使转筒旋转,同时启动加热装置。在转筒旋转的作用下,不能通过一级滤网的大茶叶留在一级滤网上,小茶叶穿过一级滤网落在二级滤网上,从而实现对大小茶叶分级的目的。此外,茶叶渣穿过二级滤网后可经出料装置排出。分级过程中,加热装置同时对大小茶叶进行杀青,使得茶叶分级和杀青可同时进行。

所述加热装置为微波发生器。微波具有加热速度快、热量损失小、操作方便等特点,可提高杀青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还可对茶叶进行杀菌。

所述转筒的上下端连接有转轴,转轴通过轴承固定于箱体上,可在箱体不转的情况下使转筒保持旋转。

所述转轴还连接有电机,电机用于控制转筒旋转。

所述一级滤网和二级滤网均由两个分离的半圆组成,半圆的底部设有支撑杆,支撑杆依次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水平伸出转筒侧壁并通过固定装置使半圆水平固定。将所述一级滤网和二级滤网分离成两个半圆,便于安装和拆卸。

所述固定装置为L型挂钩,挂钩的一端通过销钉可旋转地固定在转筒的侧壁上,挂钩的另一端与连接板伸出转筒侧壁的一端水平卡接。在完成茶叶的分级杀青工作后,断开挂钩与二级滤网连接板的连接后,二级滤网的两个半圆在重力作用下向下倾斜,使位于二级滤网上的小茶叶落入二级滤网下方的出料装置,即可对小茶叶进行收集工作。同理,完成小茶叶的收集工作后,断开挂钩与一级滤网的连接板后,即可对大茶叶进行收集。

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倒立放置的锥度辊筒,所述锥度辊筒的大端直径与转筒的内径一致,锥度辊筒的小端下方设有倾斜放置的出料板。倒立放置且大端直径与转筒内径一致的锥度辊筒可保证一级滤网和二级滤网上的所有茶叶均落入锥度辊筒,然后经锥度辊筒的小端进入出料板。

所述出料板的最低端指向出料口,保证出料板上的所有茶叶最终进入出料口后经出料口正下方的集料口进行收集。

所述出料口盖为橡胶软塞,橡胶软塞在转筒工作时,可对出料口进行密封,避免茶叶渣撒入箱体,完成分级杀青工作后,可取出橡胶软塞,分别收集茶叶渣、小茶叶和大茶叶。

所述集料口的下方设有集料箱,集料箱用于存放杀青完成后的茶叶,以备后续工序使用。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立式杀青转筒中设置一级滤网和二级滤网,对大小茶叶进行有效分级的同时完成杀青工作,使得茶叶的分级和杀青可同时进行,可节省工序、节约时间和成本、提高杀青的工作效率;

2.将一级滤网和二级滤网分离成两个半圆,便于安装和拆卸;

3.将一级滤网和二级滤网的固定装置设计为L型挂钩,挂钩的一端通过销钉可旋转地固定在转筒的侧壁上,挂钩的另一端与连接板伸出转筒侧壁的一端水平卡接。在完成茶叶的分级杀青工作后,断开挂钩与连接板的连接后,即可分别对大小茶叶进行收集;

4.采用微波杀青,操作简单、可提高杀青效率,还可对茶叶进行杀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级滤网和二级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级滤网和二级滤网的固定装置示意图。

图中标记:1-集料箱,2-集料口,3-出料口盖,4-出料口,5-转筒,6-箱体,7-进料口,8-进料漏斗,9-转轴,10-加热装置,11-一级滤网,12-二级滤网,13-锥度辊筒,14-出料板,15-电机,16-支撑杆,17-连接杆,18-连接板,19-挂钩,20-销钉。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结合图1、图2和图3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立式茶叶分级杀青装置,包括箱体6和竖立安装在箱体6内并可在箱体6内转动的转筒5,所述箱体6的顶部设有进料漏斗8,箱体6的底部设有集料口2,转筒5的顶部设有进料口7,所述进料口7位于进料漏斗8的正下方,转筒5的底部设有出料口4和出料口盖3,所述出料口4位于集料口2的正上方;所述转筒5内水平安装有与转筒5内径配合的一级滤网11和二级滤网12,所述二级滤网12位于一级滤网11的下方,所述二级滤网12下方设有出料装置;所述箱体6上还设有加热装置1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茶叶从进料漏斗8进入,通过进料口7后在重力作用下落在一级滤网11上,并使转筒5旋转,同时启动加热装置10。在转筒5旋转的作用下,不能通过一级滤网11的大茶叶留在一级滤网11上,小茶叶穿过一级滤网11落在二级滤网12上,从而实现对大小茶叶分级的目的。此外,茶叶渣穿过二级滤网12后可经出料装置排出。分级过程中,加热装置10同时对大小茶叶进行杀青,使得茶叶分级和杀青可同时进行。

实施例2

基于实施例1,加热装置10为微波发生器。微波具有加热速度快、热量损失小、操作方便等特点,可提高杀青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还可对茶叶进行杀菌。

实施例3

基于实施例1,转筒5的上下端连接有转轴9,转轴9通过轴承固定于箱体6上,可在箱体6不转的情况下使转筒5保持旋转。转轴9还连接有电机15,电机15用于控制转筒5旋转。

实施例4

基于实施例1,一级滤网11和二级滤网12均由两个分离的半圆组成,半圆的底部设有支撑杆16,支撑杆16依次连接有连接杆17、连接板18,所述连接板18水平伸出转筒5侧壁并通过固定装置使半圆水平固定。将所述一级滤网11和二级滤网12分离成两个半圆,便于安装和拆卸。

实施例5

基于实施例4,固定装置为L型挂钩19,挂钩19的一端通过销钉20可旋转地固定在转筒5的侧壁上,挂钩19的另一端与连接板18伸出转筒5侧壁的一端水平卡接。在完成茶叶的分级杀青工作后,断开挂钩19与二级滤网12连接板18的连接后,二级滤网12的两个半圆在重力作用下向下倾斜,使位于二级滤网12上的小茶叶落入二级滤网12下方的出料装置,即可对小茶叶进行收集工作。同理,完成小茶叶的收集工作后,断开挂钩与一级滤网11的连接板18后,即可对大茶叶进行收集。

实施例6

基于实施例5,出料装置包括倒立放置的锥度辊筒13,所述锥度辊筒13的大端直径与转筒5的内径一致,锥度辊筒13的小端下方设有倾斜放置的出料板14。倒立放置且大端直径与转筒5内径一致的锥度辊筒13可保证一级滤网11和二级滤网12上的所有茶叶均落入锥度辊筒13,然后经锥度辊筒13的小端进入出料板14。

出料板14的最低端指向出料口4,保证出料板14上的所有茶叶最终进入出料口4后经出料口4正下方的集料口2进行收集。

出料口盖3为橡胶软塞,橡胶软塞在转筒5工作时,可对出料口4进行密封,避免茶叶渣撒入箱体6,完成分级杀青工作后,可取出橡胶软塞,分别收集茶叶渣、小茶叶和大茶叶。

集料口2的下方设有集料箱1,集料箱1用于存放杀青完成后的茶叶,以备后续工序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