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砖茶连续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3861阅读:2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砖茶连续生产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一种砖茶连续生产设备,涉及青砖茶制备工艺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青砖茶的压制中,除了常规的长方体型还出现了青砖礼品茶,其具有较高的观赏及收藏价值。与常规青砖茶相比,青砖礼品茶图案更加丰富、细腻,但相对来说需要的保压时间也更长。传统方法是用石块等重物压在模具上,压力低、耗时长、压力不均且有潜在安全隐患;现有技术是青砖茶放置在压机内保压但这种方法占用机器,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砖茶连续生产设备,达到半自动化控制的程度。半自动机械操作,加速了工艺模砖茶的生产,减少了工艺模砖茶的生产周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砖茶连续生产设备,包括压膜装置、模具调动装置及环形轨道;所述压膜装置包括压机,压机上设有压膜平台、装料平台;所述模具调动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滑动设有机架,机架通过滚珠丝杠机构驱动;所述机架上滑动设有带强磁块的滑座,滑座通过机架上的卷扬机带动上下移动;所述模具调动装置位于环形轨道内圈,压膜装置位于环形轨道外圈,环形轨道边缘另一侧还设有脱模装置。

所述环形轨道与压膜平台之间设有过渡托板。

所述滑座上设有光电开关,光电开关、强磁块、卷扬机及滚珠丝杠机构的驱动电机均与主控箱连接。

在该条生产线上所用的模具包括底板、模框及压膜,其中,模框放置在底板上,压膜置于模框内,底板上对应设有铰接的螺栓,螺栓穿过压膜上端的U型槽,通过蝶形螺母锁紧。

所述底板、模框及压膜横截面均为圆形,且压膜内部为中空结构。

本实用新型一种砖茶连续生产设备,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整个生产线除了茶叶装模部分,其余都是机械半自动操作,大大节约了时间。

2)、生产线配上环形轨道,使得生产可以连续不间断的进行,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生产周期。

3)、环形轨道与压模台面之间设置有过渡托板,防止压模碰撞压机,利于人员操作方便和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模具调动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模具的示意图。

图中:压膜装置1,模具调动装置2,环形轨道3,压机4,压膜平台5,装料平台6,底座7,机架8,滚珠丝杠机构9,滑座11,强磁块10,卷扬机12,脱模装置13,驱动电机14,蒸茶笼15,底板16,模框17,压膜18,螺栓19,茶砖20,压板21。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砖茶连续生产设备,包括压膜装置1、模具调动装置2及环形轨道3;所述模具调动装置2位于环形轨道3内圈,压膜装置1位于环形轨道3外圈,环形轨道3边缘另一侧还设有脱模装置13,环形轨道3在电机作用下间歇旋转运动。在该条生产线上所用的模具包括底板16、模框17及压膜18,其中,模框17放置在底板16上,压膜18置于模框17内,底板16上对应设有铰接的螺栓19,螺栓19穿过压膜18上端的U型槽,通过蝶形螺母锁紧,压好茶砖的模具或空模具均均放置在环形轨道3上,并随环形轨道3间歇转动。所述压膜装置1包括压机4,压机4上设有压膜平台5、装料平台6,将带底板16的模框17放置在装料平台6上,将蒸茶笼15中蒸好的茶叶倒入到模框17中,然后放入压板21、木桩,推到压膜平台5处,压机4的压头作用在木桩上,实现对茶叶压制,并形成茶砖20。所述模具调动装置2包括底座7,底座7上滑动设有机架8,机架8一端与滚珠丝杠机构9连接,滚珠丝杠机构9通过齿轮传动机构与电机连接,这样通过滚珠丝杠机构可带动机架8前后伸缩(滚珠丝杠机构为现有技术,不在此一一赘述);所述机架8上滑动设有带强磁块10(电磁铁)的滑座11,滑座11通过机架8上的卷扬机12带动上下移动,为了保证卷扬机上的钢丝绳定向带动,可在机架8前端设置定滑轮,这样避免滑座11因钢丝绳方向变化而导致受力不均。这样,通过卷扬机带动强磁块10上下移动。而强磁块10为电磁铁,电磁铁的通电与否由主控箱控制,滑座11上设有光电开关,光电开关可对环形轨道3上的空茶砖模具(带底板的模框与压膜分开且相邻放置)进行检测。当环形轨道3每隔单位时间旋转一定角度时,模具调动装置2通过可前后移动的滚珠丝杠机构及上下移动机构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并使强磁块10通电,将带底板的模框移动到装料平台6进行人工装料,同时模具调动装置2复位,装好料后,通过人工将模框移动到压膜装置处进行压膜,压好后一定时间后,环形轨道3旋转一定角度,模具调动装置2再次动作,将压膜吸住并放入到模框中,电磁铁断电,模具调动装置2复位。人工将螺栓锁紧,实现保压,然后将带茶砖的模具推到环形轨道3上,当转到脱模装置13处时进行脱模处理,脱模装置采用常规的压机,人工将模具移动到平台上,旋松螺栓,去掉底板并在模框下方放垫板(未超过模框内圈,避免茶砖压出时受损),抬出压膜后在模腔内放入木桩,再通过液压机动力出砖,出砖后,再将带底板的模框17和压膜分别放在环形轨道定位空间,并旋转,供后面压膜循环使用。为了保证均匀,可将环形轨道进行N等分,并设置N个工位,这样只要压膜处、脱模处与模具调动协调一致,就可保证连续性。

所述环形轨道3与压膜平台5之间设有过渡托板。由此保证工人移动时平滑过渡,避免直接搬运带来的劳动强度。

所述滑座11上设有光电开关,光电开关、强磁块10、卷扬机12及滚珠丝杠机构9的驱动电机14均与主控箱连接。由此保证驱动环形轨道的电机、强磁块上下前后移动的电机协调一致,保证在压膜前后的送模准确。

所述底板16、模框17及压膜18横截面均为圆形,且压膜18内部为中空结构,模具均采用钢制。圆形结构由于周向结构一致,在摆放时比较任意,因此操作时无需考虑摆放的方位,使员工操作方便。而由于压膜起到的主要作用就是将压好茶砖锁紧在模框内进行保压,方便后续进行退钻操作,因此只需要压紧即可,所以将内部挖空,这样避免压模过重,节省体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