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诱食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11884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饲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诱食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诱食剂指用于改善饲料适口性、增进饲养动物食欲的添加剂。饲料营养、采食量和消化吸收是保证畜禽健康生长和高效生产的三个要素。然而饲料界人士所关注的主要是饲料中的养分含量如何满足畜禽的营养需要量而常常忽视隐含于两者之间的一个关键因素——采食量。大量研究表明:饲料转化效率、动物生长潜能发挥、生产繁殖性能都与采食量密切相关,而饲料的适口性又影响着采食量,实际上任何配方都是以一定的采食量为基础设计的,饲料适口性不好,采食量下降,势必影响摄入养分的总量,无疑也会影响到饲料的效果。在畜牧生产中,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不仅要求保证日粮中的营养物质,还要求饲料有良好的适口性和足够的采食量,才能保证畜禽对养分的总需求,因此,人们通常在饲料中加入诱食剂以改善饲料的适口性,从而提高畜禽的采食量。饲用诱食剂是由刺激味觉成分和辅助制剂组成的,因饲用动物的生活环境、生理特点、感受器官及味道的传播介质不同而有所区别。饲用诱食剂的作用对象是动物,不同家畜、家禽不仅口味喜好常常相差甚远,同时感官灵敏度对某味道的生理阈值也差别很大,而现有的诱食剂仍然存在不满足动物自身偏好风味的问题,只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采食;辅助制剂虽不是诱食剂的有效成分,它的品种选择和比重、粒度等理化性质不仅会影响吸附平衡和稳定性,还会影响在掺入饲料时的均匀程度,而其掺入的均匀程度将会影响采食量。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不足,提供一种模拟纯正奶粉风味的诱食剂,改善和协调饲料风味、提高饲料适口性。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所述诱食剂的制备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诱食剂,包括下述重量份组成的各原料组分:奶油内酯5~150份,绵糖5~80份,果糖5~80份,脂肪酶0.5~10份,乙基麦芽酚0.5~20份,载体300~1200份。其中,所述奶油内酯基本上由1~5‰脂肪酶和余量的黄油酯化反应制得。所述载体包括二氧化硅、葡萄糖、石粉中一种或几种。本发明采用奶油内酯作为诱食剂中的刺激味觉成分,并采用上述配比,符合动物的嗅觉、味觉偏好和胃肠道特点,能够有效吸引动物采食和促进胃肠道吸收。黄油和脂肪酶经过酯化反应,使其中的奶香气味得到更好的释放,有利于减少黄油的用量,而且其味道更加符合动物的嗅觉和味觉偏好,经过反应黄油中的脂肪成分被脂肪酶酶解,有利于促进动物对营养成分的吸收,从而降低料肉比。各原料经过脂肪酶的发酵作用,使得诱食剂具有纯正的奶粉气味。乙基麦芽酚的加入进一步改善和增强诱食剂的奶香味使其味道更接近动物的偏好,且能延长诱食剂的储存期。绵糖和果糖作为天然甜味成份,口感纯正,绵糖颗粒小、水分多、溶化快,在单位面积舌部味蕾上糖分浓度高,味觉感到的甜度大,果糖甜度高,二者与乙基麦芽酚之间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绵糖和果糖的甜味可以掩盖乙基麦芽酚微苦、微辣、发涩的味道,于此同时乙基麦芽酚又对含有绵糖和果糖成分的诱食剂起着增甜作用,总体甜度大约相当于蔗糖甜度的350倍,符合动物的嗅觉和味觉偏好,大大提高动物的采食量,降低饲料成本。另外,果糖具有良好的吸湿性,有利于诱食剂的保存。优选地,所述诱食剂包括下述重量份组成的各原料组分:奶油内酯10~100份,绵糖10~50份,果糖10~50份,酶1~5份,乙基麦芽酚1~10份,载体500~900份。一种制备所述诱食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脂肪酶和黄油酯化反应制得奶油内酯;s2.将步骤s1制得奶油内酯和除载体外的其他原料恒温搅拌混合后密闭放置陈化;s2.用载体对步骤s2陈化后的混合物进行混合吸附,得诱食剂。本发明先将除载体外的原料搅拌混合密闭放置陈化后再用载体对其进行吸附,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均匀性,使得每颗诱食剂的香味均匀,从而使加入本发明诱食剂的饲料的诱食效果更佳。进一步地,步骤s1中,酯化反应在50~70℃反应6~8h,有利于促进脂肪酶与黄油之间的酯化反应,促进香气的释放,减少奶油内酯的用量,既提高了采食量又有利于节约成本,同时还有利于促进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步骤s2中,将除载体外的原料按照先固体后液体的顺序投料混合。由于固体溶解需要时间,所以需要按照先固体后液体的顺序投料,固体原料溶解后与液体原料液液相融,有利于各原料充分混合均匀。步骤s2中,恒温搅拌混合4~10h。原料搅拌混合过程中奶油内酯与酶进行发酵,为了发酵完全,搅拌时间不宜过短;搅拌时间过长一方面延长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发酵完成后需要一段时间进行陈化,搅拌不利于陈化的进行。步骤s2中,均匀混合完毕后将混合物密闭放置陈化12h以上。混合完毕后需要有一段时间的陈化,除去沉淀中包藏的杂质,时间过短不利于杂质的去除。步骤s3中,先用10~70wt%的载体对步骤s1得到的陈化后的混合物进行混合吸附,再用余下的载体进行二次混合,完成混合后即得诱食剂。步骤s3中,先用10~70wt%的载体对步骤s1得到的陈化后的混合物进行混合吸附2~10min,再用余下的载体进行二次混合5~10min。为了使陈化后的液体混合物与载体均匀混合,混合过程分两次进行,使得混合更为均匀,降低变异系数。步骤s3中,完成混合后振动过筛得诱食剂。混合物与载体混合后振动过筛,避免刚刚生产出来的诱食剂颗粒之间发生粘结,从而提高其与饲料混合的均匀程度,进而增加动物采食量,提高增重,提高饲料利用率,给养殖场降低饲料成本,提高效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奶油内酯作为诱食剂中的刺激味觉成分,并采用上述配比,符合动物的嗅觉、味觉偏好和胃肠道特点,能够有效吸引动物采食和促进胃肠道吸收。奶油内酯经过与酶的发酵作用,使得诱食剂具有纯正的奶粉气味,添加入饲料中,改善和协调饲料风味,提高饲料适口性,引诱动物采食,明显增加采食量,提高增重,采用本发明的诱食剂时不需要添加味精类、奶味类、甜味类产品,同时给饲料厂及养殖场降低饲料成本,提高效益。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但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定。实施例1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诱食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奶油内酯55份,绵糖30份,果糖30份,酶3份,乙基麦芽酚5.5份,载体700份。其中,所述奶油内酯基本上由3‰脂肪酶和余量的黄油酯化反应制得。所述载体包括二氧化硅、葡萄糖、石粉。所述的诱食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脂肪酶和黄油在60℃下酯化反应7h制得奶油内酯;s2.按所述配比备好原料,将步骤s1制得的奶油内酯和除载体外的其他原料按照先固体后液体的顺序投入反应釜中,恒温搅拌混合7h,均匀混合完毕后将混合物密闭放置陈化12h;s2.先用40wt%的载体对步骤s1陈化后的混合物进行混合吸附6min,再用余下的载体进行二次混合7.5min,完成混合后放料并经振动筛过筛得诱食剂。实施例2本实施例除了各原料组分的重量份组成不同外,其他同实施例1。所述诱食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奶油内酯10份,绵糖10份,果糖10份,酶1份,乙基麦芽酚1份,载体500份。实施例3本实施例除了各原料组分的重量份组成不同外,其他同实施例1。所述诱食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奶油内酯100份,绵糖50份,果糖50份,酶5份,乙基麦芽酚10份,载体900份。实施例4本实施例除了各原料组分的重量份组成不同外,其他同实施例1。所述诱食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奶油内酯5份,绵糖5份,果糖5份,酶0.5份,乙基麦芽酚0.5份,载体300份。实施例5本实施例除了各原料组分的重量份组成不同外,其他同实施例1。所述诱食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奶油内酯150份,绵糖80份,果糖80份,酶10份,乙基麦芽酚20份,载体1200份。实施例6本实施例除了载体的组成不同外,其他同实施例1。所述载体包括二氧化硅、葡萄糖。实施例7本实施例除了载体的组成不同外,其他同实施例1。所述载体包括二氧化硅、石粉。实施例8本实施例除了载体的组成不同外,其他同实施例1。所述载体包括葡萄糖、石粉。实施例9本实施例除了奶油内酯反应原料的比例不同外,其他同实施例1。所述奶油内酯基本上由1‰脂肪酶和余量的黄油酯化反应制得。实施例10本实施例除了奶油内酯反应原料的比例不同外,其他同实施例1。所述奶油内酯基本上由5‰脂肪酶和余量的黄油酯化反应制得。实施例11本实施例除了诱食剂的制备步骤不同外,其他同实施例1。s1.将脂肪酶和黄油在50℃下酯化反应6h制得奶油内酯;s2.按所述配比备好原料,将步骤s1制得的奶油内酯和除载体外的其他原料按照先固体后液体的顺序投入反应釜中,恒温搅拌混合4h,均匀混合完毕后将混合物密闭放置陈化10h以上;s3.先用10wt%的载体对步骤s2陈化后的混合物进行混合吸附2min,再用余下的载体进行二次混合10min,完成混合后放料并经振动筛过筛得诱食剂。实施例12本实施例除了诱食剂的制备步骤不同外,其他同实施例1。s1.将脂肪酶和黄油在70℃下酯化反应8h制得奶油内酯;s2.按所述配比备好原料,将步骤s1制得的奶油内酯和除载体外的其他原料按照先固体后液体的顺序投入反应釜中,恒温搅拌混合10h,均匀混合完毕后将混合物密闭放置陈化15h;s3.先用70wt%的载体对步骤s2陈化后的混合物进行混合吸附10min,再用余下的载体进行二次混合5min,完成混合后放料并经振动筛过筛得诱食剂。试验方法1、方法:挑选品种相同、体重相近、52天龄的健康外三元仔猪112头,随机分成14个组,包括13个试验组和1个空白对照组,每组8头猪,在试验组1的饲料中添加实施例1的诱食剂,在试验组2的饲料中添加实施例2的诱食剂,以此类推,在试验组3~13中分别添加实施例3~13的诱食剂,空白对照组不添加诱食剂。诱食剂的添加量为500g/吨,试验进行3周。2.试验结果始重/kg终重/kg日均增重/g日均采食量/g料肉比(f/g)试验组129.9350.68987.791941.311.97试验组231.3251.60965.351918.291.99试验组330.5450.74961.831902.491.98试验组430.6050.20933.331903.632.04试验组529.7549.73951.401917.012.01试验组630.9651.50978.281962.102.01试验组730.7250.60946.841919.062.03试验组831.2851.04941.101963.912.09试验组930.2249.30908.421871.812.06试验组1030.5149.86921.631886.992.05试验组1130.4449.61912.891902.072.08试验组1230.3350.41956.321938.742.03对照组30.6646.76766.671706.262.23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中实施例1~13的诱食剂对仔猪采食量的提高具有明显的贡献,添加了实施例1~13诱食剂的试验组的仔猪的日均采食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日均增重和料肉比也具有明显优势,在促进仔猪采食的同时也促进了饲料的消化利用,提高养殖效益。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