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豆红曲食品糖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4642阅读:15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糖果,具体涉及一种纳豆红曲食品糖果。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令人担忧的内源性慢性疾病也呈日益上升的趋势严重的威胁到人民的生命与健康,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公布数字显示: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人数逐年上升,心脑血管病造成的死亡人数占人口总死亡率42%,平均每小时死亡680人,高于多数欧美国家及日本,已成为心脑血管病高发国。2017年2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中将心脑血管疾病与癌症作为两大重点严重慢性病进行防治,提出“每个人都是自我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全面实施对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发现高血压患者和高危人群,及时提供干预”。

纳豆粉中的纳豆激酶是一种蛋白质分解酶,由275个氨基酸按照固定排列方式组成,分子量为27728道尔顿,有极强的分解血栓的功能。红曲是红曲霉菌以大米作为培养基,运用现代工艺发酵提取的活性生物菌而制成的功能性食品,含有六种能够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分解甘油三酯的有效物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纳豆红曲食品糖果,能有效地防治血管粥样硬化的发生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辅助降血脂、溶血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如下重量份原料:纳豆粉5-10%、红曲原粉40-60%、麦芽糊精30-50%;可添加或不添加配方料5-20%;所述的配方料包含玉米淀粉、硬脂酸镁、富铬酵母。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纳豆红曲食品糖果,通过纯天然发酵技术的红曲粉以及纳豆粉,能有效提高了成分利用率,协同增效,无毒副作用、易于人体吸收、食用方便,有利于防治血管粥样硬化的发生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具有辅助降血脂、溶血栓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它包含如下重量份原料:纳豆粉8%、红曲原粉60%、麦芽糊精32%。

它的制备方法为:取8%的纳豆粉、60%的红曲原粉、32%的麦芽糊精,搅拌均匀成混合粉剂,压制成颗粒状或者片剂糖果。

实施例二:它包含如下重量份原料:纳豆粉5%、红曲原粉55%、麦芽糊精30%、配方料10%;

它的制备方法为:取5%的纳豆粉、55%的红曲原粉、30%的麦芽糊精,10%的配方料,搅拌均匀成混合粉剂,压制成颗粒状或者片剂糖果。

《中国药典》记载红曲性味甘温,具有消食和胃,活血止痛,健脾,燥胃,用于饮食停滞,胸膈满闷,消化不良等功效;《中国药典》记载纳豆气香,味微甘,具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用于感冒、寒热头痛,烦燥胸闷,虚烦不眠等功效。

食用者可直接食用,或用温水送服,可防治血管粥样硬化的发生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具有辅助降血脂、溶血栓效果。

将纳豆红曲制成食品糖果的形式,提供一种防治阻断微血栓形成的不同途径,建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防线,并且口感好,便于携带。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纳豆红曲食品糖果,它包含如下重量份原料:纳豆粉5‑10%、红曲原粉40‑60%、麦芽糊精30‑50%;可添加或不添加配方料5‑20%;所述的配方料包含玉米淀粉、硬脂酸镁、富铬酵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纯天然发酵技术的红曲粉以及纳豆粉,能有效提高了成分利用率,协同增效,无毒副作用、易于人体吸收、食用方便,有利于防治血管粥样硬化的发生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具有辅助降血脂、溶血栓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千济方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27
技术公布日:2017.09.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