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物料注入能量的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68822阅读:5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对物料注入能量的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物料注入能量的装置及方法,属于食品、烟草等物料的加工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1、人体细胞能量充足是健康长寿的关键

人体的基本生理结构单位是细胞,细胞本身有着特定的分裂周期和分裂次数,细胞的分裂次数是固定的,但细胞分裂周期的长短却决定着人们寿命的长短。人体细胞就象一个可以储存能量的“小电容”,细胞分裂周期的长短,是由细胞本身的能量充足程度来决定的,当细胞能量充足,由细胞的存活时间就越长,细胞分裂周期就长,人的寿命也相应延长;当细胞能量不足时,细胞存活时间有限,细胞分裂周期就短,人的寿命也会缩短。另外,细胞本身能量不足,还会引起细胞基因变异,进而产生多种疾病。因此,只要不断给细胞补充能量,让细胞在能量充足的前提下,经若干个细胞分裂周期而彻底修复已经变异的细胞,使受损的细胞得到恢复,让细胞变异、受损而引起的疾病得到治愈。

而当我们自身细胞能量充足前提下,所分裂的细胞都非常健康而有活力,可以达到细胞的自然分裂存活周期。对于自身能量特别充足的状态下,我们的细胞分裂存活周期还可以比细胞的自然分裂存活周期要更长一些。这和蓄电池充电的原理是一样的,蓄电池的使用周期是由其电容量和放电速度来决定的。当蓄电池放电完毕时,那么就必须再次充电方可重复使用。而人体细胞就是一个小电容,平时通过体液循环让带有电荷的电解质溶液在渗透的作用下进入细胞,带负电的电荷聚集的细胞膜内侧成为负极,而带正电的电荷聚集的细胞核附近,形成正极,细胞内电子运动方向是由外至内呈聚焦辐射状,是个不折不扣的可以储存能量的小电容。暂时用不完的能量以生化能的形式储存在线粒体中的三磷酸腺苷里。当整个细胞的能量处于一个比较低的阀值的时候。细胞就开始进行分裂,这就相当于蓄电池放电完毕后,要开始充电了。如果细胞线粒体内的三磷酸腺苷比较多的话,细胞内能量就比较充足,可以让细胞本身的存活时间延长一点,让细胞分裂周期延长。

所以细胞分裂周期的长短,是由细胞本身的能量充足程度来决定的。细胞能量越充足,其细胞存活时间越长,分裂周期就长,人的寿命也会在自然寿命的基础上相应延长;细胞能量不足,其细胞存活时间会缩短,细胞分裂周期就会减少,人的寿命也会缩短。

当然,由于细胞本身能量不足导致因dna复制偏差而引起的细胞基因变异,只要不断给细胞补交能量的方法,让细胞在能量充足的前提下,经过若干个细胞分裂周期,是可以彻底修复已经变异的基因的。而因此所产生器的疾病也会被彻底治愈已经受损的细胞可以得到完全恢复。

就人体而言,其实是一个由无数的可储存能量的细胞即“小电容”所组成的“大电容”。若能通过各种途径向人体细胞注入能量并将注入的能量储存起来,就可治病强身、延年益寿。因此,通过能量烟向人体输送能量,就是一种很好的能量补充途径。

2、人体从食物中摄取的生化能普遍不足

通常状况下,人体自食物中摄取生化能,通过消化系统的酶解作用,将生化能转变为生物电能,通过经脉系统和体液循环将生物电能输送到每个细胞,以作为其生命能量的来源。多余的生物能,则被合成为三磷酸腺苷,以生化能的形式储存在细胞的线粒体内,在细胞能量不足的时候,打开三磷酸腺苷磷酸键上的键能,为细胞提供能量。

而很多人不良的生活习惯,诸如饮食不定时定量,缺乏合理的膳食营养搭配,必然导致人体摄入的生化能不足;而日夜颠倒的生活方式,纵情声色烟酒,巨大的心理压力,让很多人体内的三磷酸腺苷的能量过度释放,加上环境负载的影响,让很多人体内的细胞能量都处于严重不足的状态。当人体某些脏器或系统的细胞能量低于特定阀值时,会引发比较严重的疾病,而这又会加重人体细胞能量不足的状态。可想而知,在这样细胞能量长期严重不足的状态下的细胞分裂,又怎能不产生细胞基因变异,又怎么能达到细胞的自然分裂周期呢。

3、从食物中摄取生化能的能量补充方法不是唯一的和最好的能量补充方法

目前,人体接收能量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从日照中吸收太阳能;从食物中摄取生化能;从地理环境中吸收地球磁能;通过修行练功打通经脉接收宇宙能。

由于食物受其生长条件的限制,其能量物质不足20%,大部分是营养物质,加之人体生理结构特点,单靠前两种补充能量是远远不够的,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前两种是终其一生的能量补充的唯一来源,而后两种必须要掌握特殊的知识和技能,这对绝大多数人是可望不可及的。这就是人类因能量补充不足而远未能达到理想寿命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人类一直在苦苦寻找更有效的能量补充途径。

4、把水、食物和人类接触最亲密的用具作为介质,通过把能量注入到这些介质,再由这些介质向人体补充能量

5、随着烟草行业精细化加工发展的需要,如何有效降低香烟对人体的危害,增大其有益作用,成为烟草行业最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也是增强烟草企业核心竟争力的关键。既然人们无法从根本上消除香烟,减少烟民,那么只能趋利避害,利用香烟对人体的亲密属性,发挥它的特殊正面作用。在香烟中注入能量,通过香烟向人体注入能量是变害为利的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利用核磁共振技术、纳米陶瓷技术、超导电磁铁技术,研发出一种能对固体物料注入能量,使之成为能量物料的能量注入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能量物料主要是指食物,即对与人类密切相关的食物注入能量,通过人体食用这些能量食物后,向人体输送能量,解决人体不能直接接收某些能量的问题,显而易见,食物是除水之外向人体补充能量的重要途径。所述固体食物主要指粮食(供食用的谷物、豆类和薯类等)、固体饮料(如茶叶、咖啡、奶粉类、豆粉类等)和香烟,但不限于这些固体食物和香烟。

本发明提供的是这样一种对物料注入能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纳米陶瓷能量管,设于该纳米陶瓷能量管上的电磁铁或超导电磁铁线圈,与电磁铁或超导电磁铁线圈相连的电磁控制器和磁场扫描器,以便物料进入纳米陶瓷能量管后,在纳米陶瓷能量管及电磁铁或超导电磁铁线圈作用下被注入能量。

所述纳米陶瓷能量管上端为进料口、下端为出料口。

所述纳米陶瓷能量管上端的进料口与料斗相连,料斗上方与进料构件出口端相连;下端的出料口与出料构件相连,以完成自动进料和出料。

所述纳米陶瓷能量管所处的磁场强度为1—25t。

所述磁场扫场器的磁场强度扫场范围为1—25t。

所述纳米陶瓷能量管内设置内管,并在纳米陶瓷能量管与内管之间设置红外线发射器,以便物料进入内管后,在纳米陶瓷能量管、电磁铁或超导电磁铁线圈及红外线发射器协同作用下,对物料注入能量。

所述内管上端与料斗相连,料斗上方与进料构件出口端相连;下料管下端与出料构件相连,以完成自动进料和出料。

所述进料构件为输送带、或者为螺旋给料器,或者为其它进料输送设备;所述出料构件为输送带、或者为包装机或者为定量输送装置或者为其它出料输送设备。

所述红外发射器与红外线控制器相连,其中:红外发射器为常规设备,优选红外线加热管或空心阴极灯或无极放电灯或碳纤维管;红外线控制器为常规产品,用以控制红外线的发射频谱、能发射氢原子的特征频谱;

所述红外线加热管是采用透明或半透明石英玻璃作为灯管外壳,可以产生近红外或远红外辐射线谱;

所述空心阴极灯是一种特殊的低压放电锐线光源,可以发射出需要的元素光谱辐射气态中的氢原子外层电子,产生共振,引起电子的能级跃迁,红外线频谱被注入到物料中;所述无极放电灯为常规产品,该无极放电灯由发生器和耦合器相连组成;

所述碳纤维管为常规产品,是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预浸入苯乙基聚脂经加热固化拉挤(缭绕)而成。

所述红外发射器发射的红外线波长为1—30µm。

所述纳米陶瓷能量管由下列质量比的组分组成:添加剂10~80%,高岭土20~90%;

并经过下列常规陶瓷烧结工艺:

1)将添加剂、高岭土用水混合后,按常规制成中空管段,得坯料;

2)将步骤1)的坯料经常规纳米陶瓷烧结工艺,制得纳米陶瓷能量管。

所述添加剂的粒度为1~100nm,包括下列质量比的组分:

sio20.05~99.86%

al2o30.01~99.51%

tio20.01~99.51%

红外陶瓷粉0.01~99.81%

余量为钙、钠、镁、铜、铁、锌、钴、锰、铬、硒、碘、氟、钼、钒、锡、锶、锆、银、硼、铷、砷、镍、钴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

或者

al2o30.01~99.51%

zno0.01~99.51%

cao0.02~99.75%

红外陶瓷粉0.01~99.81%

余量为钙、钠、镁、钛、铜、铁、锌、钴、锰、铬、硒、碘、氟、钼、钒、锡、锶、银、硼、铷、砷、镍、钴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

或者

al2o30.02~99.75%

sio20.05~99.86%

mgo0.01~99.51%

fe2o30.01~99.51%

红外陶瓷粉0.01~99.81%

余量为钙、钠、钛、铜、锌、钴、锰、铬、硒、碘、氟、钼、钒、锡、锶、锆、银、硼、铷、砷、镍、钴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

或者

sio20.05~99.86%

al2o30.02~99.75%

tio20.01~99.51%

zno0.01~99.51%

mgo0.01~99.51%

fe2o30.01~99.51%

余量为钙、钠、铜、钴、锰、铬、硒、碘、氟、钼、钒、锡、锶、硼、铷、砷、镍、钴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

所述高岭土为常用的市购产品。

进一步地,所述添加剂包括下列质量比的组分:

sio20.1~95%

al2o30.2~91%

tio20.2~91%

红外陶瓷粉0.1~92%

余量为钙、钠、镁、铜、铁、锌、钴、锰、铬、硒、碘、氟、钼、钒、锡、锶、锆、银、硼、铷、砷、镍、钴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

或者

al2o30.2~95%

zno0.1~92%

cao0.2~95%

红外陶瓷粉0.1~92%

余量为钙、钠、镁、钛、铜、铁、锌、钴、锰、铬、硒、碘、氟、钼、钒、锡、锶、银、硼、铷、砷、镍、钴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

或者

al2o30.5~92%

sio21.5~94%

mgo0.1~88%

fe2o30.2~90%

红外陶瓷粉0.1~92%

余量为钙、钠、钛、铜、锌、钴、锰、铬、硒、碘、氟、钼、钒、锡、锶、锆、银、硼、铷、砷、镍、钴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

或者

sio21.5~90%

al2o30.5~87%

tio20.2~84%

zno0.2~84%

mgo0.1~84%

fe2o30.1~84%

余量为钙、钠、铜、钴、锰、铬、硒、碘、氟、钼、钒、锡、锶、硼、铷、砷、镍、钴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

进一步地,所述添加剂包括下列质量比的组分:

sio21~81%

al2o32~83%

tio22~83%

红外陶瓷粉1~81%

余量为钙、钠、镁、铜、铁、锌、钴、锰、铬、硒、碘、氟、钼、钒、锡、锶、锆、银、硼、铷、砷、镍、钴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

或者

al2o32~88%

zno1~83%

cao2~83%

红外陶瓷粉1~81%

余量为钙、钠、镁、钛、铜、铁、锌、钴、锰、铬、硒、碘、氟、钼、钒、锡、锶、银、硼、铷、砷、镍、钴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

或者

al2o35~78%

sio215~86%

mgo1~72%

fe2o32~75%

红外陶瓷粉1~81%

余量为钙、钠、钛、铜、锌、钴、锰、铬、硒、碘、氟、钼、钒、锡、锶、锆、银、硼、铷、砷、镍、钴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

或者

sio215~89%

al2o31~80%

tio25~87%

zno1~80%

mgo2~82%

fe2o32~82%

余量为钙、钠、铜、钴、锰、铬、硒、碘、氟、钼、钒、锡、锶、硼、铷、砷、镍、钴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一种基于能量注入装置对物料注入能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物料注入能量的装置如上所述,经过下列步骤:

a、将物料经料斗送入内管后,启动红外线发射器,使物料处于纳米陶瓷能量管及红外线环境中,随着红外线的照射温度升高,让物料在纳米陶瓷能量管和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波长为1—30µm的环境中初步注入能量;

b、开启电磁铁或超导电磁铁线圈,同时启动磁场扫场器,在1—25t的磁场强度下,以从高到低减少磁场强度、再从低到高增加磁场强度的方式,或者以从低到高增加磁场强度、再从高到低减少磁场强度的方式,进行往复磁场扫场,通过改变磁场强度进一步对物料注入能量,如此往复1—5次,每次1—100秒,得注入能量的物料后经出料口送出;

或者

a1、物料经料斗进入下料管,开启电磁铁或超导电磁铁线圈,同时启动磁场扫场器,在1—25t的磁场强度下,以从高到低减少磁场强度、再从低到高增加磁场强度的方式,或者以从低到高增加磁场强度、再从高到低减少磁场强度的方式,进行往复磁场扫场,通过改变磁场强度对物料注入能量,如此往复1—5次,每次1—100秒,得注入能量的物料后经出料口送出。

本发明提供的能量物料的形成原理如下:

a、将物料置于磁场强度为1—25t的超导磁场、纳米陶瓷能量管的射频波环境和红外线环境中,使物料中的氢原子核(1h)、碳原子(13c)、氮原子(15n)等自旋核原子在强磁场的作用下,产生围绕磁场的轴向进动和自转,纳米陶瓷能量管发射的射频波照射在这些自旋核原子上,随着磁场扫场器的扫场(即从高到低或从低到高地逐步均匀减少或增加磁场强度的方式),使这些自旋核原子绕轴进动的速度也随着磁场强度的变化而变化,当原子的绕轴进动频率与纳米陶瓷能量管发射的射频波频率相同时,这些原子产生共振吸收纳米陶瓷能量管发射来的射频波而发生原子核能级的跃迁,同时产生吸收光谱,此时纳米陶瓷能量管的射频波频谱就被注入到这些自旋核原子中。

b、本发明提供的纳米陶瓷能量管除发射射频波外还能同时发射红外线,发射的红外线照射在物料各组成原子的电子上,由于红外波的频率范围与氢电子绕核旋转的频率同属于一个波段,并随着温度的升高,具有热敏性的若干粒纳米陶瓷能量管发射的红外线频率会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进行温度扫场,当红外线频率与各组成原子的电子绕核旋转的频率相同时,发生共振现象,各组成原子的电子吸收红外线而发生电子能级的跃迁,同时产生吸收光谱,此时纳米陶瓷能量管的红外波能量就被注入到物料中。

c、本发明提供的纳米陶瓷能量管由于具有较高的热敏性和较宽频率范围,并且纳米陶瓷能量管相当于有无数原子核构成的无数个射频发射器和红外波发射器,n个纳米陶瓷能量物组成n道无数个射频发射器和红外波发射器,对容器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核和围绕核旋转的电子同时照射和共振的方法,能对多个氢原子和氢电子分别注入射频能谱和红外线能谱,大大提高了注入效率。

d、本发明除了能由纳米陶瓷能量管发射红外线外,在内管和纳米陶瓷能量管之间还设置了红外发射器,能按需要发射特殊波段的红外线,实现调控注入。

e、本发明提供的对物料注入能量的装置大多位于包装机贮料缓冲管的位置,因此,本发明的装置大多与包装机紧密相连,注入完能量的物料很快就进入定量包装,如把包装袋设计成屏蔽电磁波的包装袋,可以减少驰豫现象,避免注入能量的消失。

f、核磁共振的安全性

医疗核磁共振技术长期用于人体成像的实践证明,磁场强度在0~25t范围,对应于最大磁场强度(25t)所产生的共振电磁波频率为1000mhz,仍属于射频范围,没有放射性,对人体是绝对安全的。据了解,目前世界上既没有任何关于使用核磁共振检查引起的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发生率增高的现象。

本发明提供的对物料注入能量的方法及应用,其基本原理如下:

一、核磁共振原理注入射频能谱

a1、现有的核磁共振技术用于人体成像的原理如下:将人体送入磁场中,用射频脉冲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引起氢质子共振,并吸收能量跃迁到高一能级,同时发出特定频率的电磁波,射频接收器收录这些电磁波,经计算机处理获得图像。在人体成像中,由于核磁共振现象直接反映人体内水分子中质子的周围环境和分子结构中的位置,这就提供了分子水平上的生理状态和信息,从而可以对人体内的水肿、感染、炎症、变性等进行早期的诊断。

b1、物质成份分析运用中采用的核磁共振分析仪,是用被分析元素质子产生共振的特征频率的电磁波去辐射磁场中的被测物质的质子,经扫描或扫场产生核磁共振,通过检测共振时产生的能量频谱的强度来定量分析该元素成分的含量。

c1、被测物质的原子核在磁场的作用下,会产生围绕磁场的轴向旋转和自转,此时用适宜频率的电磁波照射,就会吸收能量,发生原子核能级的跃迁,同时产生吸收光谱。

d1、原子核是质子与中子的组合体,是带正电荷的质子,本身有自旋现象,并且在沿着自旋方向上存在一个核磁矩和角动量p,两者均为矢量,方向相同,它们的关系是为磁旋比,γ代表核的特性。核的自旋角动量p是量子化的,可用自旋量子数表征:

式中自旋量子数i可以为0,1/2,3/2……等值,h为普郎克常数。1h的自旋量子数为1/2,自旋量子数与质子数和原子序数有关:当i=1/2的原子核,因核电荷呈球体均匀分布,自旋时有磁矩产生,可产生共频信号。在外磁场中的原子核,由于本身自旋而产生磁场,并与外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一个以外磁场方向为轴线的回旋运动,称为进动或拉摩尔进动。这样原子核一面自旋,一面绕磁场方向回旋,类似于陀螺的运动。自旋核的角速度w0=2πv0,v0为进动频率,在外加磁场中,能级的能量e可由下式确定:即,当时,m有两个取向:,则质子的高能级与低能级之间的能量差为△e=2µb0,当△e=hv0进动核便与辐射电磁波相互作用(见图3),即发生共振,v0为电磁波频率也是核的进动频率,所以,在给定的磁场作用下,质子的进动频率是一定的,若此时采用固定磁场强度,改变射频频率的扫频方式辐射质子,当射频频率与质子进动频率相同时,即注入的能量满足"共振条件",该质子就会有效地吸收射頻的能量,跃迁到高能级;

e1、或者采用固定射频频率,改变磁场强度,当磁场强度产生的

质子进动频率与射频率相同时,即注入的能量满足"共振条件",该质子就会有效地吸收射頻的能量,跃迁到高能级。

f1、处在两种能级上的原子核分布应满玻耳兹曼方程ni/n0=e一△eikt,ni,n0分別为在高能级和低能级上的核总数,当ni=n0达到动态饱包时,注入能量完成。

g1、和以上同理,在本发明提供的能量注入器中,物料置于外磁场中,物料中的1h、13c和15n等自旋原子会产生绕磁场方向的进动和自旋,自旋原子的进动频率v0=vb0/2π,此时用纳米陶瓷能量管发出的电磁波辐射这些自旋原子,辐射频率为v1,当扫场改变b0时,满足v0=v1的条件就产生自旋原子的核磁共振,质子吸收纳米陶瓷的电磁波能量跃迁到高一级的能量,即对自旋原子注入了能量;

二、原子吸收光谱原理注入红外频谱

a2、通常原子处于基态,对于每种元素,其原子的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所需能量是一定的,这种特定的能量称为特征谱线。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利用空心阴极灯作为光源,发射某一元素特征波长,通过原子以后,原子对该特征波长光产生吸收,根据光的吸收程度计算元素原子浓度。

仪器从光源辐射出具有待测元素特征谱线的光,通过试样中待测元素基态原子所吸收,由辐射特征谱线光被减弱的程度来测定试样中待测元素的含量。

b2、各原子中,绕原子核旋转的电子能级是不连续的,这些不连续的能量值叫能级,能级公式如下:

①能级公式:e(n)=e(1)/n^2

②半径公式:r(n)=n^2*r(1)

在绕氢原子核旋转的电子光谱中,n=2,3,4,5,…向n=1跃迁发光形成赖曼线系n=3,4,5,6…向n=2跃迁发光形成巴耳末线系;

n=4,5,6,7…向n=3跃迁发光形成帕邢线系;

n=5,6,7,8……向n=4跃迁发光形成布喇开线系,

其中只有巴耳末线系的前4条谱线落在可见光区域内。

③能量最低的能级叫做基态,其他能级叫做激发态。当电子‘远离’原子核,不再受原子核的吸引力的状态叫做电离态,电离态的能级为0,电子由基态跃迁到电离态时,吸收的能量最大。

三、在本发明提供的对物料注入能量的装置和方法中,应用以上两方面的理论,实现对物料的能量注入:

a3物料置于外磁场中,物料中的自旋核原子(1h、13c、15n、19f、31p等)会产生自旋,以1h为例,1h的自旋频率v0=vb0/2π,此时用纳米陶瓷能量管发出的电磁波辐射这些氢质子,辐射频率为v1,当扫场改变b0时,满足v0=v1的条件就产生氢质子的核磁共振,质子吸收纳米陶瓷的电磁波能量跃迁到高一级的能量,即对氢质子注入了能量;同样,13c和5n也会共振,但其共振要求的磁场强度要比1h大得多,下面给出几个自旋核的丰度:

元素核天然丰度(%)

1h99.98

13c1.108

15n0.365

19f100

31p100

含有1h、13c、15n、19f、31p等五种原子的气体、液体、固体物质,在一定的磁场作用下,都可以满足共振条件,被注入能量。

本发明针对的物料为粮食、固体饮料和香烟,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糖、脂肪、淀粉、维生素等,这些成分主要是由碳、氢、氧、氧、磷、硫、氯、钾、钠、钙和镁这些常量元素组成,并含有微量元素。

香烟的主要成分为:

(1)可溶性单糖:10~25%;

(2)不溶性多糖:10~30%;

(3)蛋白质:5~15%;

(4)有机酸:12~16%

(5)矿物质:约10%;

(6)烟碱:0.5~3%;

(7)水分11~13.5%

(8)游离碱:微量

(9)焦油微量

香烟成分主要是由n、c、h、o等原子组成的有机物,15n、13c、1h等原子在香烟成分中占据主流,烟碱、游离碱、焦油等物质不超过总成分的5%,采用核磁共振、电磁超导技术,超导强磁场减小了固态物质化学位移对核磁共振的影响,纳米陶瓷的射频能谱注入物料的吸收系数是比较高的。

b3、物料在纳米陶瓷发射的射频和红外线或/和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红外线照射下,物料成分中各原子中的电子会对其特征波长的红外线辐射产生吸收现象,以氢电子为例,辐射等同其能级差的光子会被氢原子吸收,得到其吸收光谱的暗线。这种吸收光源的频谱产生能量注入的现象,与上述自旋核原子在磁场环境下,吸收射频波产生核磁共振注入能量的现象区别在于:前者是针对在有磁场条件下才能产生进动的自旋核原子产生共振,对自旋核原子注入能量;后者是针对围绕原子核旋转的电子的自旋产生共振对电子注入能量,不需要在磁场环境下也能发生;两者的能量级别和频率差别较大,自旋核原子核磁共振的频率在1~1000mhz;氢电子依其发现谱线所在的能量区段可将其划分为莱曼系、巴耳末系、帕邢系、布拉开系、芬德系和汉弗莱系……,波长在1~30μm范围内。

四、红外线对人体的作用

红外线进入人体后会引起人体细胞的原子和分子的共振,透过共鸣吸收,分子之间摩擦生热形成热反应,促使皮下深层温度上升,并使微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有利于清除血管囤积物及体内有害物质,将妨害新陈代谢的障碍清除,重新使组织复活,促进酵素生成,达到活化组织细胞、防止老化、强化免疫系统的目的。所以远红外线对于血液循环和微循环障碍引起的多种疾病均具有改善和防治作用。此外,对人体内的一些有害物质,例如食品中的重金属和其它有毒物质、乳酸、游离脂肪酸、脂肪和皮下脂肪、钠离子、尿酸、积存在毛细孔中化妆品残余物等,就能够借助代谢的方式,不必透过肾脏,直接从皮肤和汗水一起排出,可避免增加肾脏的负担。

五、香烟的危害作用

吸烟危害健康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不同的香烟点燃时所释放的化学物质有所不同,但主要数焦油和一氧化碳等化学物质影响为大。香烟点燃后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大致分为六大类:

(1)醛类、氮化物、烯烃类,这些物质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2)尼古丁类,可刺激交感神经,让吸烟者形成依赖。

(3)胺类、氰化物和重金属,这些均属毒性物质。

(4)苯丙芘、砷、镉、甲基肼、氨基酚、其它放射性物质。这些物质均有致癌作用。

(5)酚类化合物和甲醛等,这些物质具有加速癌变的作用。

(6)一氧化碳能减低红细胞将氧输。送到全身的能力。

香烟中本身已含有了大量的致癌物质或有毒物质,已知的至少有250种,但现在最值得担心的是钋210,这是一种具有放射性的物质,如果每天抽1包半的香烟,一年下来,受到的辐射量相当于做了300次x光胸透片。

本发明的优点及效果:

1、本发明成功地解决了向固体物料注入能量的技术难题

本发明采用核磁共振技术、原子吸收光谱技术、电磁超导技术,成功地解决了向固体物料注入能量频谱,从而使固体物料这种对人体本来就十分重要的生命物质,注入能量后,就更显重要,成为一种人体同时补充营养和能量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2、本发明不仅能对固体物料注入射频频谱,还能同时注入红外线频谱,由于两个波段的频谱都是与人体内细胞分子、原子和电子的振动频率接近,“生命光波”经食物和烟雾渗入体内之后,有效而且全方位地对人体细胞补充能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3、香烟中注入能量后,由于能量频谱主要在射频和红外线波段,与放射性波段相去甚远,不能起到减小致癌物作用,但与烟碱、一氧化碳、醛类、氮化物、尼古丁、烯烃类同属于一个波段,因此能起到平滑尖峰脉冲的作用,减小这些物质引起的辛辣刺激味道和有害作用。

4、本发明提供的纳米陶瓷能量物由于原子本身具有能量,能发射射频波和红外线,并具有较高的热敏性和较宽频率范围,纳米陶瓷能量物相当于有无数原子核构成的无数个射频波和红外波发射器,能对食品物料中n个原子同时注入能量,因此,注入效率是比较高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氢核在外磁场(b0)中的两种取向示意图;

图4为香烟物料的核磁共振测试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本发明提供的对物料注入能量的装置,包括纳米陶瓷能量管1,设于该纳米陶瓷能量管1上的超导电磁铁线圈2,与超导电磁铁线圈2相连的电磁控制器8和磁场扫描器7,所述纳米陶瓷能量管1内设置内管3,并在纳米陶瓷能量管1与内管3之间设置红外线发射器4,所述内管3上端与料斗5相连,料斗5上方与进料输送带6出口端相连,内管3下端与出料输送带10相连,出料输送带10输出端与卷烟机9相连,所述纳米陶瓷能量管1所处的磁场强度为1—25t,所述磁场扫场器7的磁场强度扫场范围为1—25t;

所述红外发射器4与红外线控制器相连,其中:红外发射器为常规设备,优选红外线加热管或空心阴极灯或无极放电灯或碳纤维管,所发射的红外线波长为1—30µm;红外线控制器为常规产品,用以控制红外线的发射频谱、能发射氢原子的特征频谱;所述红外线加热管是采用透明或半透明石英玻璃作为灯管外壳可以产生近红外或远红外辐射线谱;所述空心阴极灯是一种特殊的低压放电锐线光源,可以发射出需要的元素光谱辐射气态中的氢原子外层电子,产生共振,引起电子的能级跃迁,红外线频谱被注入到物料氢电子中;所述无极放电灯为常规产品,该无极放电灯由发生器和耦合器相连组成;所述碳纤维管为常规产品,是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预浸入苯乙基聚脂经加热固化拉挤(缭绕)而成。

如图2,本发明提供的另一对物料注入能量的装置,包括纳米陶瓷能量管1,设于该纳米陶瓷能量管1上的超导电磁铁线圈2,与超导电磁铁线圈2相连的电磁控制器8和磁场扫描器7,所述纳米陶瓷能量管1上端连接料斗5、下端为出料口11。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图1所示的装置对物料具体是对烟丝注入能量的方法,其中所述纳米陶瓷能量管由下列质量比的组分组成:添加剂50%,高岭土50%;所述添加剂的粒度为1~100nm,包括下列质量比的组分:

sio28%

al2o386%

tio22%

红外陶瓷粉3%

余量1%为钙、钠、镁、铜、铁、锌、钴、锰、铬、硒、碘、氟、钼、钒、锡、锶、锆、银、硼、铷、砷、镍、钴这23种元素,每一种元素的含量均为0.04%;

并经过下列常规纳米陶瓷烧结工艺制得纳米陶瓷能量物:

1)将添加剂、陶土用水混合后,按常规制成上下敞开的圆柱形,得坯料;

2)将步骤1)的坯料经常规纳米陶瓷烧结工艺,制得纳米陶瓷能量物;

所述高岭土为江西省景德镇所产高岭土原料,其主要成分为:al2o3·2sio2·2h2o,重量百分比含量依次为:al2o339.50%;sio246.54%;h2o13.96%;

纳米陶瓷能量物发出的射频波频率为40-240mhz、红外线波长为25~30µm;

对烟注入能量的方法经过下列步骤:

a、将烟经料斗送入内管后,启动红外线发射器,使烟丝处于纳米陶瓷能量管及红外线环境中,随着红外线的照射温度升高,让烟丝在纳米陶瓷能量管和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波长为25~30µm的环境中初步注入能量;

b、开启电磁铁或超导电磁铁线圈,同时启动磁场扫场器,在1—25t的磁场强度下,以从高到低减少磁场强度、再从低到高增加磁场强度的方式,进行往复磁场扫场,通过改变磁场强度进一步对烟丝注入能量,如此往复3次,每次100秒,得注入能量的烟丝后经出料口送出。

将所得能量烟丝进行下列检测:

a、射频能量频谱的检测

在一超导磁场中,把一射频接收器和放大器的接收线圈绕在玻璃试管的管壁上,该射频接收器和放大器与记录器或示波器相连,再在管壁上绕有接收线圈的该玻璃试管外围设置射频发生器的发射线圈,并使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相互垂直,射频发生器与射频扫描器相连,如图3所示;在玻璃试管中加入本实例被注入能量前的烟丝,通过调整磁场扫描器强度,在范围1~25t内从低到高或从高到低连续调整磁场强度,当在记录器或示波器上发现有较强较大的波谱连续出现时,说明发生了共振现象,共振只出现在三个磁场强度上,分别对应1h、13c和15n基态原子产生共振的磁场强度;将玻璃试管中的烟丝取出,换成待测的能量烟丝,通过调整磁场强度,在范围1~25t内从低到高或从高到低连续调整磁场强度进行扫场,发现不只是三点磁场强度产生共振,在某个磁场段出现有较强较大的连续频谱,说明在此磁场强度范围内产生了多起共振,证明烟丝已具有了能量。

b、红外线频谱的检测:

根据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测量原理:仪器从光源辐射出具有待测元素特征谱线的光,通过试样时被待测元素基态原子所吸收,由辐射特征谱线光被减弱的程度来测定试样中待测元素的含量。可用此原理定性测出小分子能量水的特征谱线,具体方法如下:

分别在两个玻璃试管中加入本实例被注入能量前后的烟丝试样,送入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点燃试管中的烟丝,在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空心阴极灯上按氢原子光谱的能级公式从基态开始从小到大设置n值,用与n值能级跃迁到n+1能级相对应的氢的特征光谱辐射实例被注入能量前后玻璃试管中的烟雾,如当辐射的光谱被烟雾原子吸收时,此时光谱仪测出的反射光会变暗,由此得知道对应的n值和所处的能级。把实例被注入能量前后的n值进行对比,就可知实例被注入能量前后烟丝的能级差,下面给出能级公式:

能级公式:e(n)=e(1)/n^2

在氢光谱中,n=2,3,4,5,…向n=1跃迁发光形成赖曼线系n=3,4,5,6…向n=2跃迁发光形成巴耳末线系;

n=4,5,6,7…向n=3跃迁发光形成帕邢线系;

n=5,6,7,8……向n=4跃迁发光形成布喇开线系,

其中只有巴耳末线系的前4条谱线落在可见光区域内。

当无透射光时,说明n大于4,已经处于较高能级。

测得实施例1的能量烟丝的共振磁场强度范围在2-12t之间,n=2,证明实例烟丝注有40-240mhz的射频频谱,有红外线频谱。

抽烟的人抽过本实施例1的能量烟后,均感到原有香烟中的辛辣刺激味道明显减少。

实施例2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图1所示的装置对物料具体是对烟丝注入能量的方法,其中所述纳米陶瓷能量管由下列质量比的组分组成:添加剂10%,高岭土90%,其中,所述添加剂的粒度为1~100nm,包括下列质量比的组分:

al2o30.02%

zno95%

cao0.6%

红外陶瓷粉3.78%

余量0.6%为钙、钠、镁、钛、铜、铁、锌、钴、锰、铬、硒、碘、氟、钼、钒、锡、锶、银、硼、铷、砷、镍、钴这23种元素,每一种元素的含量均为0.03%;

纳米陶瓷能量管的制备及所述高岭土同实施例1;

纳米陶瓷能量物发出的射频波频率为360-440mhz、红外线波长为20~25µm;

对烟注入能量的方法经过下列步骤:

a、将烟经料斗送入内管后,启动红外线发射器,使烟丝处于纳米陶瓷能量管及红外线环境中,随着红外线的照射温度升高,让烟丝在纳米陶瓷能量管和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波长为4µm的环境中初步注入能量;

b、开启电磁铁或超导电磁铁线圈,同时启动磁场扫场器,在1—25t的磁场强度下,以从高到低减少磁场强度、再从低到高增加磁场强度的方式,进行往复磁场扫场,通过改变磁场强度进一步对烟丝注入能量,如此往复4次,每次90秒,得注入能量的烟丝后经出料口送出。

将所得能量烟丝按实施例1的装置和方法进行检测,测得本实施例2的烟丝的共振磁场强度范围在18-22t区间,n=3,证明实例烟丝注有360-440mhz的射频频谱,有红外线频谱。

抽烟的人抽过本实施例2的能量烟后,均感到原有香烟中的辛辣刺激味道明显减少。

实施例3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图2所示的装置对物料具体是对咖啡注入能量的方法,其中所述纳米陶瓷能量管由下列质量比的组分组成:添加剂60%,高岭土40%,其中,所述添加剂的粒度为1~100nm,包括下列质量比的组分:

al2o30.05%

sio298.55%

mgo0.1%

fe2o30.2%

红外陶瓷粉0.1%

余量1%为钙、钠、钛、铜、锌、钴、锰、铬、硒、碘、氟、钼、钒、锡、锶、锆、银、硼、铷、砷、镍、钴这22种元素,每一种元素的含量为0.045%;

纳米陶瓷能量粒的制备及所述高岭土同实施例1;

纳米陶瓷能量物发出的射频波频率为350~600mhz、红外线波长为15~20µm;

对咖啡注入能量的方法如下:

a1、咖啡物料经料斗进入下料管,开启电磁铁或超导电磁铁线圈,同时启动磁场扫场器,在1—25t的磁场强度下,以从低到高增加磁场强度、再从高到低减少磁场强度的方式,进行往复磁场扫场,通过改变磁场强度对咖啡物料注入能量,如此往复3次,每次80秒,得注入能量的咖啡后经出料口送出。

将所得能量咖啡按实施例1的装置和方法进行检测,测得本实施例2的咖啡的共振磁场强度范围在16-24.5t区间,证明该咖啡注有300~460mhz的射频频谱,因咖啡中红外线频谱的检测目前技术还未解决,因此暂无数据。

实施例4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图2所示的装置对物料具体是对奶粉注入能量的方法,其中所述纳米陶瓷能量管由下列质量比的组分组成:添加剂40%,高岭土60%,其中,所述添加剂的粒度为1~100nm,包括下列质量比的组分:

sio215%

al2o325%

tio25%

zno20%

mgo12%

fe2o321%

余量2%为钙、钠、铜、钴、锰、铬、硒、碘、氟、钼、钒、锡、锶、硼、铷、砷、镍、钴这18种元素,且前10种元素的含量分别为0.12%,后8种元素的含量分别为0.1%。

纳米陶瓷能量粒的制备及所述高岭土同实施例1;

纳米陶瓷能量物发出的射频波频率为150~320mh、红外线波长为10~15µm;

对奶粉注入能量的方法如下:

a1、奶粉经料斗进入下料管,开启电磁铁或超导电磁铁线圈,同时启动磁场扫场器,在1—25t的磁场强度下,以从低到高增加磁场强度、再从高到低减少磁场强度的方式,进行往复磁场扫场,通过改变磁场强度对奶粉注入能量,如此往复1次,扫描时间为100秒,得注入能量的奶粉后经出料口送出。

将所得能量奶粉按实施例1的装置和方法进行检测,测得本实施例4的奶粉的共振磁场强度范围在7.5-16t区间,证明实例奶粉注有150~320mh的射频频谱,因奶粉中红外线频谱的检测目前技术还未解决,因此暂无数据。

实施例5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图1所示的装置对物料具体是对烟丝注入能量的方法,其中所述纳米陶瓷能量管由下列质量比的组分组成:添加剂10%,高岭土90%,其中,所述添加剂的粒度为1~100nm,包括下列质量比的组分:

al2o350%

sio220%

mgo23%

fe2o31%

红外陶瓷粉5%

余量1%为钙、钠、钛、铜、锌、钴、锰、铬、硒、碘、氟、钼、钒、锡、锶、锆、银、硼、铷、砷、镍、钴这22种元素,前20种每一种元素的含量平均为0.04%,后两种每种元素含量平均0.06;

纳米陶瓷能量管的制备及所述高岭土同实施例1;

纳米陶瓷能量物发出的射频波频率为50~220mhz、红外线波长为5~10µm;

对烟注入能量的方法经过下列步骤:

a、将烟经料斗送入内管后,启动红外线发射器,使烟丝处于纳米陶瓷能量管及红外线环境中,随着红外线的照射温度升高,让烟丝在纳米陶瓷能量管和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波长为5~10µm的环境中初步注入能量;

b、开启电磁铁或超导电磁铁线圈,同时启动磁场扫场器,在1—25t的磁场强度下,以从高到低减少磁场强度、再从低到高增加磁场强度的方式,进行往复磁场扫场,通过改变磁场强度进一步对烟丝注入能量,如此往复1次,每次50秒,得注入能量的烟丝后经出料口送出。

将所得能量烟丝按实施例1的装置和方法进行检测,测得本实施例2的烟丝的共振磁场强度范围在2.5-11t区间,n>4,证明实例烟丝注有50~220mhz的射频频谱,有红外线频谱。

抽烟的人抽过本实施例5的能量烟后,均感到原有香烟中的辛辣刺激味道明显减少。

实施例6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图1所示的装置对物料具体是对烟丝注入能量的方法,其中所述纳米陶瓷能量管由下列质量比的组分组成:添加剂10%,高岭土90%,其中,所述添加剂的粒度为1~100nm,包括下列质量比的

sio215%

al2o325%

tio213%

zno22%

mgo22%

fe2o31%

余量2%为钙、钠、铜、钴、锰、铬、硒、碘、氟、钼、钒、锡、锶、硼、铷、砷、镍、钴这18种元素,且前10种元素的含量分别为0.12%,后8种元素的含量分别为0.1%;

纳米陶瓷能量管的制备及所述高岭土同实施例1;

纳米陶瓷能量物发出的射频波频率为240~280mhz、红外线波长为1~5µm;

对烟注入能量的方法经过下列步骤:

a、将烟经料斗送入内管后,启动红外线发射器,使烟丝处于纳米陶瓷能量管及红外线环境中,随着红外线的照射温度升高,让烟丝在纳米陶瓷能量管和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的波长为1~5µm的环境中初步注入能量;

b、开启电磁铁或超导电磁铁线圈,同时启动磁场扫场器,在1—25t的磁场强度下,以从高到低减少磁场强度、再从低到高增加磁场强度的方式,进行往复磁场扫场,通过改变磁场强度进一步对烟丝注入能量,如此往复5次,每次20秒,得注入能量的烟丝后经出料口送出。

将所得能量烟丝按实施例1的装置和方法进行检测,测得本实施例的烟丝的共振磁场强度范围在12-14t区间,n>4,证明实例烟丝注有240~280mhz的射频频谱,有红外线频谱。

抽烟的人抽过本实施例6的能量烟后,均感到原有香烟中的辛辣刺激味道明显减少。

对上述实施例1-6所得能量烟、咖啡、奶粉的物理测试技术目前还有难度,只能通过人体饮用后的感官感受作出评估,总体感受是:饮用后精神振奋,迅速消除疲劳,记忆力明显增强,思维敏捷,精力充沛,饮用一段时间后,血压、血脂和胆固醇稳定,有心率过速的患者,感觉有缓减,长期饮用综合效果更为显著。抽烟的人感到原有香烟中的辛辣刺激味道明显减少。

一)为证明本发明提供的能量饮品所具有的功效,经过50人饮用试验,具体如下:

将平均年龄42岁、男28人、女22人共50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二组,其中对照组20人,试验组30人,对照组饮用普通咖啡一个月,试验组饮用本发明实施例3的能量咖啡一个月,试验期间两组均停服一切药物,不饮酒,食物清淡,1个月后的第一天,二组均到医院进行化验,对照组化验结果与之前的化验结果相比变化不大,但试验组的化验结果与之前的化验结果相比,变化较大,试验组30人的平均值如下:

化验项目饮前结果饮后结果

总胆红素15.413.6

直接胆红素3.33.8

间接胆红素12.19.8

总蛋白73.570.7

白蛋白47.345.1

球蛋白26.225.6

白球比1.81.76

谷丙转氨酶43.029.0

谷草转氨酶30.021.0

总胆汁酸1.73.9

血清总胆固醇6.74.59

甘油三脂1.931.54

高密度胆固醇1.141.11

低密度胆固醇4.283.00

尿素5.76.8

肌肝92.0107.0

尿酸533.0535.0

葡萄糖5.35.9

糖化血红蛋白6.96.1

从化验结果看,饮用能量咖啡对人的身体状况的改善是明显的,其中:谷丙转氨酶由43.0降至29.0、谷草转氨酶由30.0降至21.0、血清总胆固醇由6.7降至4.59、甘油三脂由1.93降至1.54、高密度胆固醇由1.14降至1.11、低密度胆固醇由4.28降至3.00,进一步验证能量咖啡的优点,随着饮用时间的推移,以上指标将进一步得到改善,对人体延年益寿的作用将更加显著。

二)为证明本发明提供的能量饮品所具有的功效,经过30人饮用试验,具体如下:

饮用本发明实施例4的能量奶粉,试验期间均停服一切药物,不饮酒,食物清淡,一个月后的第一天,到医院进行化验,化验结果与之前的化验结果相比,变化较大,30人的平均值如下:

化验项目饮前结果饮后结果

总胆红素15.914.2

直接胆红素4.23.9

间接胆红素13.09.8

总蛋白7.570.1

白蛋白47.843.2

球蛋白26.625.7

白球比1.91.78

谷丙转氨酶42.628.3

谷草转氨酶31.420.2

总胆汁酸1.61.8

血清总胆固醇6.54.25

甘油三脂1.951.32

高密度胆固醇1.191.07

低密度胆固醇4.472.95

尿素5.66.5

肌肝92.0106.0

尿酸465.0433.0

葡萄糖5.75.2

糖化血红蛋白6.55.8

从化验结果看,饮用能量奶粉对人的身体状况的改善是明显的,其中:谷丙转氨酶由42.6降至28.3谷草转氨酶由31.4降至20.2、血清总胆固醇由6.5降至4.25、甘油三脂由1.95降至1.32、高密度胆固醇由1.19降至1.07、低密度胆固醇由4.47降至2.95,进一步验证能量奶粉的优点,随着饮用时间的推移,以上指标将进一步得到改善,对人体延年益寿的作用将更加显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