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的烘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58166阅读:1908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用菌的烘干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用菌的烘干方法。



背景技术:

食用菌营养丰富,是高蛋白、低脂肪,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和多糖等营养成分,经常食用食用菌能很好地促进人体对其他食物营养的吸收,用其来煲汤效果更好,干的食用菌用来煲汤其汤味更浓郁。目前食用菌在烘干时只是将食用菌单独进行烘干,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在食用菌烘烤的过程中加入柏树枝一起烘烤,会使得烘干后的食用菌带有柏树香味,炖出来的汤味也较传统食用菌炖出来的汤味更加鲜美。但在实际烘烤过程中发现,将柏树枝和食用菌一起烘烤后,柏树枝的气味过重影响了食用菌的味道;且每烘烤完一批食用菌后,柏树枝也会随之被烤干气味被释放完全,无法二次使用;烘烤完毕后还需将干枯碎裂的柏树枝从食用菌中分离出来。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烘烤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食用菌的烘干方法,以达到食用菌和柏树枝在一起烘烤过程中,能延长柏树枝使用周期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食用菌的烘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准备一烘烤装置,该烘烤装置,包括呈方形的箱体,所述箱体的箱口对应两内侧壁上分别横向设有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之间留有间隙,箱体位于第一挡块的外侧壁上设有容纳室,所述箱体侧壁上设有连通容纳室的蒸气口,该蒸气口靠近第一挡板,所述箱体侧壁内还设有真空腔,该真空腔位于蒸气口下方;所述箱体底壁内设有回流腔室,所述回流腔室一侧与容纳室连通,所述回流腔室的另一侧设有用于连通箱体的回流孔;所述箱体内滑动连接有梳理单元,所述梳理单元包括伸缩轴,所述伸缩轴上设有梳理框,所述梳理框的底边与箱体底壁相抵,梳理框上横向设置有数条钢丝,相邻两钢丝之间的间距为5-8cm;

步骤2:将待烘烤食用菌放置到箱体内,并将新鲜柏树枝放置到容纳室中;

步骤3:启动烘烤箱,将烘烤箱的温度设置为55-65℃,梳理单元的伸缩频率设置为40-50次/分钟,烘烤50-65min;

步骤4:将烘烤箱的温度设置为45-55℃,梳理单元的伸缩频率设置为50-60次/分钟,烘烤80-110min后,取出烘干食用菌。

本方案的原理在于:将食用菌置于箱体中,再将柏树枝置入到容纳室中,启动烘烤箱,对食用菌进行烘烤,并启动伸缩轴带动梳理单元不停翻动被烘烤的食用菌,避免靠近箱体周壁的食用菌被烤煳。烘烤至7-10min后,从食用菌中产生的水蒸气部分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间隙中排放出去,另一部分沿蒸汽孔进入到容纳室中,放置在容纳室中的柏树枝利用蒸汽的热量释放气味,并沿回流腔室进入到箱体内,使烘烤出来的食用菌带有柏树枝的香气。

本方案的优点在于:步骤1中在容纳室和箱体之间设置真空腔,是为了避免烘烤箱的温度直接对柏树枝进行烘烤,而导致柏树枝迅速干化,柏树枝的气味大量释放使食用菌上的柏树味过重,因此在步骤3和步骤4中,在对食用菌进行烘烤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部分蒸汽对柏树枝进行加热,由于蒸气进入到容纳室的口径小,因此进入到容纳室的蒸汽不多,从而使柏树枝释放的气味不重,且蒸汽中含有水分不易导致柏树枝干化延长使用周期;本方案中在箱口的两侧壁分别设置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一方面在烘烤过程中,部分热量从两个挡板之间的间隙排放出去,而部分热量在两个挡板的作用下延长排放路径和时间,提高烘烤效率,另一方面第一挡板还起到导向的作用,将蒸汽从蒸汽口中引入到容纳室中。

优选方案1:作为基础方案的改进,所述伸缩轴的伸缩频率为40-60次/分钟,通过上述设置,梳理单元带动箱体中的食用菌来回翻滚,从而使食用菌受热均匀,避免下方的食用菌受热快而造成煳化的问题。

优选方案2:作为优选方案1的改进,所述梳理框底部设有导向条,该导向条的前后两端面均为向上倾斜的斜面,通过上述设置,当梳理框来回运动时,食用菌沿导向条的斜面翻滚到梳理框的后方。

优选方案3:作为基础方案或优选方案2的改进,所述回流腔室连通容纳室的侧壁上安装有过滤网,以避免柏树枝进入到回流腔室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烘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梳理单元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箱体1、第一挡块2、第二挡块3、蒸气口4、真空腔5、容纳室6、回流腔室7、回流孔8、伸缩轴9、梳理框10、导向条11、钢丝12。

食用菌的烘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准备一烘烤装置,该烘烤装置基本如附图1所示:包括呈方形的箱体1,箱体1的箱口处的左右两内侧壁上分别横向安装有第一挡块2和第二挡块3,第一挡块2和第二挡块3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的范围在5-7cm。箱体1位于第一挡块2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用于放置柏树枝的容纳室6,箱体1右侧壁上开设有连通容纳室6和箱体1的蒸气口4,该蒸气口4靠近第一挡板。箱体1侧壁内还设有真空腔5,该真空腔5位于蒸气口4下方;箱体1底壁内设有回流腔室7,回流腔室7的右侧与容纳室6连通,且回流腔室7的右侧壁上安装有过滤网,以避免柏树枝进入到回流腔室7中。回流腔室7的上侧壁上开设有数个用于连通箱体1的回流孔8。

如图2所示,箱体1内水平滑动连接有梳理单元,梳理单元包括伸缩轴9,伸缩轴9上设有梳理框10,梳理框10的底边与箱体1底壁相抵,梳理框10底部设有导向条11,该导向条11的左右两端面均为向上倾斜的斜面,当梳理框10来回运动时,食用菌沿导向条11的斜面翻滚到梳理框10的后方。梳理框10上横向水平固定连接有数条钢丝12,相邻两钢丝12之间的间距为6cm。伸缩轴9的伸缩频率为55次/分钟,如此梳理单元带动箱体1中的食用菌来回翻滚,从而使食用菌受热均匀。

步骤2:将待烘烤食用菌放置到箱体1内,并将柏树枝放置到容纳室6中;

步骤3:启动烘烤箱,将烘烤箱的温度设置为55-65℃,梳理单元的伸缩频率设置为40-50次/分钟,烘烤50-65min。此过程中,从食用菌中产生的水蒸气部分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间隙中排放出去,另一部分沿蒸汽孔进入到容纳室6中,放置在容纳室6中的柏树枝利用蒸汽的热量释放气味,并沿回流腔室7进入到箱体1内,使烘烤出来的食用菌带有柏树枝的香气;

步骤4:将烘烤箱的温度设置为45-55℃,梳理单元的伸缩频率设置为50-60次/分钟,烘烤80-110min后,取出烘干食用菌。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本技术:
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用菌的烘干方法,将待烘烤食用菌放置到箱体内,并将新鲜柏树枝放置到容纳室中;启动烘烤箱,将烘烤箱的温度设置为55‑65℃,梳理单元的伸缩频率设置为40‑50次/分钟,烘烤50‑65min;将烘烤箱的温度设置为45‑55℃,梳理单元的伸缩频率设置为50‑60次/分钟,烘烤80‑110min后,取出烘干食用菌。通过实施本技术方案,达到了食用菌和柏树枝在一起烘烤过程中,能延长柏树枝使用周期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罗章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兴致臻现代农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18
技术公布日:2017.12.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