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桃油高效加工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319678阅读:5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核桃深加工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核桃油高效加工的方法。
背景技术
:核桃油是以核桃仁为主要加工原料压榨而成的植物油,其油脂含量在65%-70%,位于木本油料之首,采用现代工艺精制而成的核桃油,被国际市场誉为“东方橄榄油”,核桃油食用新鲜纯正、营养丰富、口感清淡,脂肪酸结构与母乳相似,易被消化吸收,与现代健康保健生活理念一致,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核桃油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92%以上、亚油酸≥56%、亚麻酸≥14%,并富含天然维生素a和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长期食用具有强身健体、提高免疫力、滋润皮肤、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提高内分泌等功效,具有较高食用保健价值。由于核桃产量较少,核桃油生产属于小榨油类,一般采用机械压榨,其压榨温度低,工艺简单,能够较好的保持核桃中营养成分,但是其出油率相对较低在60%左右,造成生产成本和资源浪费;采用有机溶剂萃取工艺,提取率高,加工周期短,但是会造成有毒性有机溶剂残留,并且核桃油中营养成分受到破坏;而使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方法,虽然提取率高,营养成分丰富,但是其工艺复杂,设备价格昂贵,并且所要提供的动力成本较高,不适宜小榨油类生产。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针对现有的问题:采用机械压榨,其压榨温度低,工艺简单,能够较好的保持核桃中营养成分,但是其出油率相对较低在60%左右,造成生产成本和资源浪费;采用有机溶剂萃取工艺,提取率高,加工周期短,但是会造成有毒性有机溶剂残留,并且核桃油中营养成分受到破坏;而使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方法,虽然提取率高,营养成分丰富,但是其工艺复杂,设备价格昂贵,并且所要提供的动力成本较高,不适宜小榨油类生产。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桃高效加工的方法。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核桃油高效加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将核桃仁粉化后置于蒸锅中进行低温蒸制,加热蒸煮中可促进油脂与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分离,提高核桃油的提取率,温度60-64℃,压强0.7-0.9mpa,时间30-35min,然后超声波振荡16-20min,其产生的振荡波可提高油脂从其他结合成分中析出,反复进行低温蒸制和超声波振荡3-4次,制得蒸制核桃粉;(2)酶解:向蒸制核桃粉中加入处理液,其中含有多种抗氧化成分,可降低核桃粉加工中氧化现象,提高核桃油品质,在43-47℃水浴锅中加热32-35min,得核桃混合液,再向核桃混合液中加入混合酶进行酶解反应,可使核桃细胞内油脂和营养成分释放,温度27-30℃,时间3-4h,并使用频率为25-28khz和35-40khz超声波振荡,频率交替频次1次/5min,时间16-20min/h,促进混合酶与核桃粉接触机率,提高酶解效率,制得酶解核桃混合液;(3)发酵:向酶解核桃混合液中加入混合菌剂,置于发酵罐进行发酵,温度25-30℃,先在真空度60%-70%的条件下发酵8-10h,再在真空度为100%条件下发酵14-16h,低温烘干至水分含量23%-26%,制得发酵核桃粉;菌剂发酵中可对核桃粉进行降解作用,促进核桃粉中油脂析出,提稿核桃油提取率;(4)二次蒸煮:将发酵核桃粉进行二次蒸煮,温度69-73℃,在压强0.7-0.9mpa条件下处理65-70min,然后将压强提升至2-3mpa处理35-40min,装模压制成饼状,制得核桃饼;通过加热和加压方法提高水蒸汽渗透能力,使油脂运动能力加剧分离,促进核桃粉中油脂析出;(5)压榨:将核桃饼放入竖式压榨机中进行机械压榨,每次核桃饼数量6-8块,温度40-44℃,压榨速度为20-30mm/8min,压强为20-30mpa,制得核桃油。步骤(2)所述的处理液,其各配制成分质量计份为:水100-110份、维生素a4-6份、竹沥汁3-5份、维生素c2-4份、茶叶碱1-2份;其加入量为核桃粉质量的2-3倍。步骤(2)所述的混合酶,其中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质量配比为2-3:1-2:1,其加入量为核桃粉质量的3%-4%。步骤(3)所述的混合菌剂,其中乳酸菌:米曲霉菌:枯草杆菌质量配比为2:3:1-2,其加入量为酶解核桃混合液质量的3%-5%。步骤(3)所述的低温烘干,其温度为42-46℃,时间30-40min。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预处理方法,先将核桃粉进行低温蒸煮,加热蒸煮中可促进油脂与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分离,提高核桃油的提取率,并且低温蒸煮可避免核桃中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失活,然后使用超声波振荡其产生的振荡波可提高油脂从其他结合成分中析出,提高核桃油提取率。酶解方法,向核桃粉中加入处理液,其中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c和茶叶碱等抗氧化成分,通过蒸煮方法渗透至核桃粉内可降低核桃粉加工中氧化变质,提高核桃油品质;而混合酶中纤维素酶和果胶可使核桃细胞内油脂和营养成分释放,并且采用两个频率超声波振荡产生不规则振荡波促进混合酶与核桃粉接触机率,提供酶解效率。发酵方法,通过混合菌剂发酵中对核桃粉的降解作用,促进核桃粉中油脂析出,并且可提高蛋白质转化为氨基酸成分,提高核桃油提取率和营养吸收率;而采用两个阶段真空度进行发酵,可促进发酵菌种需氧型和厌氧型菌种生长繁殖,提高发酵中对核桃粉的降解作用水平。二次蒸煮方法,经酶解和发酵处理的核桃粉植物细胞内油脂成分得以释放,但是会与蛋白质、糖类等成分产生聚合,通过加热和加压方法提高水蒸汽渗透能力,使油脂运动能力加剧出现分离,提高了核桃油的提取率,并且避免高温方法对营养成分的破坏。压榨方法,保持核桃饼一定温度压榨可提高核桃油出油率,采用缓慢压榨速度和加压方式,可促进核桃粉中油脂缓慢均匀析出。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核桃油高效加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将核桃仁粉化后置于蒸锅中进行低温蒸制,加热蒸煮中可促进油脂与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分离,提高核桃油的提取率,温度61℃,压强0.72mpa,时间31min,然后超声波振荡17min,其产生的振荡波可提高油脂从其他结合成分中析出,反复进行低温蒸制和超声波振荡3次,制得蒸制核桃粉;(2)酶解:向蒸制核桃粉中加入处理液,其中含有多种抗氧化成分,可降低核桃粉加工中氧化现象,提高核桃油品质,在44℃水浴锅中加热33min,得核桃混合液,再向核桃混合液中加入混合酶进行酶解反应,可使核桃细胞内油脂和营养成分释放,温度28℃,时间3.5h,并使用频率为26khz和36khz超声波振荡,频率交替频次1次/5min,时间17min/h,促进混合酶与核桃粉接触机率,提高酶解效率,制得酶解核桃混合液;(3)发酵:向酶解核桃混合液中加入混合菌剂,置于发酵罐进行发酵,温度26℃,先在真空度62%的条件下发酵8.5h,再在真空度为100%条件下发酵14.5h,低温烘干至水分含量24%,制得发酵核桃粉;菌剂发酵中可对核桃粉进行降解作用,促进核桃粉中油脂析出,提稿核桃油提取率;(4)二次蒸煮:将发酵核桃粉进行二次蒸煮,温度70℃,在压强0.74mpa条件下处理66min,然后将压强提升至2.3mpa处理36min,装模压制成饼状,制得核桃饼;通过加热和加压方法提高水蒸汽渗透能力,使油脂运动能力加剧分离,促进核桃粉中油脂析出;(5)压榨:将核桃饼放入竖式压榨机中进行机械压榨,每次核桃饼数量7块,温度41℃,压榨速度为22mm/8min,压强为22mpa,制得核桃油。步骤(2)所述的处理液,其各配制成分质量计份为:水104份、维生素a4.2份、竹沥汁3.4份、维生素c2.6份、茶叶碱1.2份;其加入量为核桃粉质量的2倍。步骤(2)所述的混合酶,其中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质量配比为2:1:1,其加入量为核桃粉质量的3.2%。步骤(3)所述的混合菌剂,其中乳酸菌:米曲霉菌:枯草杆菌质量配比为2:3:1,其加入量为酶解核桃混合液质量的3.4%。步骤(3)所述的低温烘干,其温度为43℃,时间33min。实施例2: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比较,步骤变化在以下方面:步骤(1)预处理,其方法为:先在温度63℃、压强0.86mpa条件下低温蒸煮34min,然后超声波振荡19min,反复进行低温蒸制和超声波振荡4次。步骤(2)所述的处理液,其各配制成分质量计份为:水109份、维生素a5.7份、竹沥汁4.5份、维生素c3.7份、茶叶碱1.8份;其加入量为核桃粉质量的3倍。步骤(2)所述的酶解反应,其参数为:温度29℃,时间4h,并使用频率为27khz和37khz超声波振荡,频率交替频次1次/5min,时间19min/h。步骤(2)所述的混合酶,其中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质量配比为3:2:1,其加入量为核桃粉质量的3.8%。步骤(3)所述的发酵,其参数为:温度29℃,先在真空度68%的条件下发酵9.5h,再在真空度为100%条件下发酵15.5h。步骤(3)所述的混合菌剂,其中乳酸菌:米曲霉菌:枯草杆菌质量配比为2:3:2,其加入量为酶解核桃混合液质量的4.8%。步骤(3)所述的低温烘干,其温度为45℃,时间37min。步骤(4)所述的二次蒸煮,其参数为:温度72℃,在压强0.87mpa条件下处理69min,然后将压强提升至2.8mpa处理39min。步骤(5)所述的机械压榨,其参数为:核桃饼数量8块,温度43℃,压榨速度为26mm/8min,压强为27mpa。对比1:本对比1与实施例1比较,未进行步骤(1)预处理方法,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2:本对比2与实施例1比较,未进行步骤(2)中处理液使用,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3:本对比3与实施例1比较,未进行步骤(2)中酶解反应,其他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4:本对比4与实施例2比较,未进行步骤(3)中发酵,其他步骤与实施例2相同。对比5:本对比5与实施例2比较,未进行步骤(4)中二次蒸煮,其他步骤与实施例2相同。对照组:对照组对核桃粉采用高温蒸煮、压榨制得核桃油,未使用预处理、处理液、酶解反应、发酵和二次蒸煮方法。对实施例1、实施例2、对比1、对比2、对比3、对比4、对比5及对照组实验方案,统计核桃油压榨提取率、亚油酸含量、亚麻油含量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进行比较。实验数据:项目压榨提取率%亚油酸含量%亚麻油含量%不饱和脂肪酸含量g/100g实施例193.467.316.567.8实施例292.766.916.767.4对比187.864.915.765.2对比293.165.615.966.0对比386.864.515.664.7对比484.263.315.563.5对比587.964.916.065.2对照组67.954.712.454.2综合结果:本发明方法所生产的核桃油,与对照组比较,压榨提取率提高25.5%,亚油酸含量提高12.6%,亚麻油含量提高4.1%,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提高13.6g/100g。使用预处理方法可提高压榨提取率为5.6%,亚油酸含量提高2.4%,亚麻油含量提高2.6%;而使用处理液,其亚油酸含量提高1.7%,亚麻油含量提高0.6%,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提高1.8g/100g;而使用酶解、发酵和二次蒸煮方法,压榨提取率提高6.6%、8.5%、4.8%,亚油酸含量提高2.8%、3.6%、2.0%,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提高3.1g/100g、3.9g/100g、2.2g/100g。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