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翘工艺花茶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397663发布日期:2019-08-09 23:34阅读:47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工艺花茶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翘工艺花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工艺花茶本身,既是一种日常保健性饮品,又是一种极具观赏性的工艺品。花茶置于水中,吸水,下沉,绽放,细嗅芬芳沁人心脾。是一种适应于高速生活的健康理念。目前,已知国内使用最多的花茶加工方法是窨制工艺。同时这也是传统茶的加工方法。高档茶坯为增加花香浓度,需再窨2~3次,每次基本相同,仅在用花量和温度、时间、水分含量等方面略有不同。

近年来,为了改变传统制茶工艺的缺点,我国专业人士不断地进行了尝试改变,最终研究表明采用摊放、杀青、干燥等技术来改变茶的香气便可进而达到改变茶水滋味的目的。在鲜花问题处理上,窖制花茶时,一般选择花骨朵大、丰满、颜色鲜艳、无病虫害的鲜花,且在制作工艺花茶前要先进行摊花、堆花等一系列的鲜花处理技术,这样便能做出高质量的工艺花茶。

目前国内的花茶市场上的工艺花茶虽制作工艺较为完善,但花茶品种较少,不同种类鲜花以相同手法制作出的花茶质量口感没有保障。花茶的主要生产地以安徽、云南、甘肃等省区农村的部分工厂或作坊为主,花卉种类也多是当地的部分代表花卉,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单种花茶其所具有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也没有详尽的表述,消费者不能很好地通过引用花茶来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进行益补,盲目性很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翘工艺花茶及其制作方法,将连翘花这一我国北方常见花卉制作成工艺花茶,质量口感得到保障,为我国工艺花茶制作领域的空白做填充,使消费者了解连翘的医用与药用价值,在今后的花茶选择上有更多的针对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针对花茶原料的使用价值以及开发价值的特点,以北方广泛种植的连翘(学名:forsythiasuspensa.)为原料,提供一种连翘工艺花茶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鲜花采摘;

(2)冲洗:用清水洗掉花朵表面的灰尘;

(3)摊晾:在阴凉处摊晾20-30分钟;

(4)杀青:在50℃-70℃下杀青10-70min;

(5)冷却:杀青后将花茶取出进行自然回潮180-540min;

(6)干燥:冷却后的花茶进行第一次烘干,自然回潮;回潮后第二次烘干,自然回潮;

(7)包装贮藏:将制作好的工艺花茶用不透光的、密封的专用食品包装材料真空包装。

优选地,上述的连翘工艺花茶的制作方法,步骤(1)鲜花采摘时间为清晨。

优选地,上述的连翘工艺花茶的制作方法,步骤(2)采用流速为0.05-0.1m/s的清水洗掉花朵表面的灰尘。

优选地,上述的连翘工艺花茶的制作方法,步骤(4)在50℃-70℃下杀青40-60min。

优选地,上述的连翘工艺花茶的制作方法,步骤(4)在60℃下杀青60min。

优选地,上述的连翘工艺花茶的制作方法,步骤(5)自然回潮时间为360min。

本发明还提供了采用上述的连翘工艺花茶的制作方法制作得到的连翘工艺花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连翘工艺花茶的制作方法,针对连翘这一种花卉进行了工艺花茶制作流程及注意事项的研究,采用摊放、杀青、干燥等技术,通过实验将不同条件下的制作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了最终、最优化的标准技术流程,为连翘工艺花茶的制作提供了数据支持,为我国工艺花茶制作领域的空白做填充,使消费者了解连翘的医用与药用价值,在今后的花茶选择上有更多的针对性。制作得到的连翘工艺花茶,质量口感得到保障,是具有我国北方地域特色的工艺花茶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连翘早春先叶开花,花开香气淡艳,满枝金黄,艳丽可爱。本发明针对连翘这一种花卉进行了工艺花茶制作流程及注意事项的研究,采用摊放、杀青、干燥等技术,通过实验将不同条件下的制作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具体步骤:

鲜花采摘:将连翘分别于清晨5点到6点、中午11点到12点、傍晚3点到4点采集半开放、完全开放的花朵,带回实验室进行加工;

冲洗:用小流速清水洗掉花朵表面的灰尘;例如采用流速为0.05-0.1m/s的清水;连翘叶片较厚,可选用0.1m/s流速的清水;

摊晾:在阴凉处摊晾20分钟;

杀青:通过预实验了解三种花茶最适宜杀青时间的大致区别,后根据预实验结果进行分组杀青,能有效钝化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抑制茶多酚等酶促氧化,蒸发花瓣的水份,使花香更好的释放;杀青为工艺中的关键工序,鲜叶通过杀青,酶的活性钝化,内含的各种化学成分,基本上是在没有酶影响的条件下,由热力作用进行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形成了连翘花茶的品质特征。

冷却:杀青后将花茶取出进行自然回潮过程,使花瓣内外的水份重新分布平衡,利于水份顺利挥发;

干燥:冷却后的花茶进行第一次烘干,100℃,1-2min,高温杀菌,自然回潮2-3小时;回潮后第二次烘干,50-60℃,20-40min,自然回潮,使其含水量在5%以下;

包装贮藏:将制作好的工艺花茶用不透光的、密封的专用食品包装材料真空包装;

数据分析:根据花茶实验得到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

具体实验分析数据如下:

1.连翘采摘时间及花朵开放程度的研究数据如表1所示:

表1.连翘采摘时间及花朵开放程度对比表

由表1数据可知,连翘花采收于清晨最好,气温不高,水分未失太多,鲜花不易萎蔫。中午过后气温升高,使得鲜花易枯萎。

2.连翘在不同杀青温度、杀青时间的影响下未做自然回潮处理时花朵香味、花瓣色泽的不同变化情况对比如表2所示:

表2.预实验不同杀青温度、时间的花朵对比

3.参考上述实验,连翘在50℃-70℃时实验效果最好。再对其进行进一步实验,对比在这一区区间段内不同杀青温度、杀青时间的影响下不同时间段的自然回潮处理时花朵香味、花瓣色泽的不同变化情况。如表3所示:

表3.不同杀青温度、时间及自然回潮对比

由表3可知,连翘花杀青时控制的最佳温度为60℃,使连翘花花香更好的释放。低温能使其水分更好地挥发,时间控制在60min,自然回潮控制在360min,这是最佳的,使花瓣内外的水分重新分布和平衡,有利于水的顺利蒸发。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