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精膏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490910发布日期:2019-12-24 13:49阅读:17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保健药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精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黄精是一味常见的中药材,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记载其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黄精或多花黄精的干燥根茎,按性状不同,习称“大黄精”、“鸡头黄精”、“姜形黄精”,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黄精使用的历史悠久,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最初记载于《雷公炮制论》,在《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本草纲目》、《青阳县志》等著作上均有其在药用和食用两方面的记载,体现了黄精药食同源的特性。其主要化学成分为多糖类、甾体皂苷类、黄酮类、生物碱类、醌类化合物、木脂素类、植物甾醇、挥发性成分、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另外还有一些小分子化合物。具有滋阴补气、益脾、润肺、补肾等功效,临床上用于医治脾胃较虚弱、身体倦怠乏力、胃口欠佳、肺虚燥咳、精血缺乏及内热消渴等症。中药膏方是一种既有营养滋补作用,又有预防治疗作用的成药,又称“煎膏剂”、膏滋。是在大型复方汤剂的基础上,依据不同的人各自的体质、临床表现差异而确立不同处方,经煎煮浓缩后掺入特定辅料制成的一种稠密的半流质状或冻状的药膏。地域不同,膏方的制作方法往往不一样,且处方多变,取用也较为方面,在保持健康状况、调节机体平衡方面有不同于其他药物剂型的特别作用,在我国应用已有千余年历史。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规定煎膏剂为饮片用水煎煮,取煎煮液浓缩,加炼蜜或糖制成的半流体制剂。在需要加入药粉的时候,除非另有规定,否则一般为极细粉。黄精膏方源远流长,作为中医药的宝贵遗产、中药文化的精髓,在预防疾病方面有着特别的作用。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和保健,中药膏方业务在全国以飞快速度开展。在中医药理论体系为指导下,常用黄精与其他中药以及配料开发出功效不同黄精膏,如木瓜黄精膏、黄精桑甚膏、人参黄精膏、黄精牡蛎膏等。但现有的黄精膏由于黄精的炮制方法、加入的辅料种类不恰当和/或生产过程中药材浸泡、煎煮次数、浓缩密度的不合理,导致膏方存在质量稳定性差、对脾胃的保健效果差、感官性状不佳、保质期较短、分装困难等缺陷,严重影响了黄精膏的大规模生产和推广应用。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黄精膏存在的感官性状不佳、对脾胃的保健效果差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黄精膏及其制备方法;该黄精膏对脾胃的保健功能好,感官性状佳,且制备方法简单,易于食用和长期保存,有利于黄精膏的大规模生产和推广应用。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精膏,主要由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材料制备而成:40-60份的黄精、140-160份的白砂糖、50-70的红薯淀粉、30-50份的藕粉、5-10份的食用明胶。本发明黄精膏不仅通过黄精与红薯粉、藕粉的合理配伍,使黄精膏对脾胃的保健功能得到显著增强,能有效预防、治疗脾胃疾病;还利用添加的白砂糖和食用明胶,使膏方成形性更好,且有淡淡的香甜味,感官性状得到显著改善,便于密封分装和食用,保质期更长,从而有利于黄精膏的大规模生产和推广应用。其中,红薯粉性味甘、平,无毒,含有大量粘蛋白,有健脾理气、止腹泻,补肾益肺的功效;优点:红薯粉便于运输和贮藏;红薯粉可以增加黄精膏的稠度,使所得的膏更易成形;可以减少黄精膏的检查项目,如:可以避免检查相对密度,不溶物检查项目也得到简化。其中,白砂糖味甘、性平,主要成分是蔗糖。其颗粒为均匀结晶状,洁白的颜色,纯正的甜味。白砂糖有止汗养阴、益气补中、润肺和胃的保健功能,廉价易得,定量取用方便,起到矫味和粘合效果,且添加量更小,对减小细菌的滋生具有积极作用。其中,藕粉味甘、性平,富含黏液蛋白和膳食纤维、鞣质,有促进消化、养血补益、益胃健脾等功能,主治食欲不振、心烦肺热、口渴焦躁、脾胃欠佳等;富含铁、钙等人体必需的微量金属元素,也含有大量植物蛋白质、维生素及淀粉,可助消化、防便秘,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提升机体的免疫力。藕粉可以增加黄精膏的粘稠度,有助于黄精膏成形;藕粉与黄精配伍,在补益、补虚的同时增加食欲,增加保健功效。其中,食用明胶是食品工业最常见的添加剂之一,常作为赋形剂、添加剂。是利用新鲜的动物皮、骨经分类、脱脂、漂洗、中和等十几道工序制得的胶原蛋白质,是淡黄色小块状或粉末,无臭、无味;能辅助黄精膏快速成型,提高黄精膏感官性状。其中,优选的,所述黄精膏主要由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材料制备而成:50份的黄精、150份的白砂糖、60的红薯淀粉、40份的藕粉、8份的食用明胶;优选的黄精膏原材料配比,制备得到的黄精膏感官性状最好,对脾胃的保健效果最佳。其中,优选的,所述的黄精为四蒸四晒黄精;优选的四蒸四晒黄精不仅消减掉了麻味,降低了对咽喉的刺激性,使黄精膏的感官性状更好;而且,通过四蒸四晒的炮制处理,增加了黄精中药用成分在提取时的溶出率,使黄精膏中的药用成分含量更高,黄精膏的保健效果更好。其中,所述四蒸四晒黄精的制备方法为:(1)将新鲜的黄精去除杂质及须根,洗净晾干,在30-50℃的温度下干燥至水分含量25-40%,取出切成厚度为5-10mm的片,然后在40℃的条件下干燥至水分含量15-24%;(2)将步骤1中干燥好的黄精片在蒸制容器内蒸4-8h,取出后,在55-80℃的热风中干燥至水分含量12-18%,即得一蒸一晒黄精;(3)重复上述步骤2操作3次,即得四蒸四晒黄精。其中,进一步,步骤1,黄精切片厚度5-9mm,优选地,切片厚度6-8mm。进一步,黄精蒸制过程中,前2次蒸制采用武火进行清蒸,后2次采用文火进行清蒸,总共蒸制4次。优选地,武火清蒸过程中,蒸制容器内蒸汽温度≥100℃。优选地,文火清蒸过程中,蒸制容器内蒸汽温度98-100℃。进一步,步骤2,干燥好的黄精切片置于蒸制容器内,蒸5-7h,然后在57-65℃热风干燥至水分含量12-18%,即得一蒸一晒黄精。进一步,步骤2-3中,每一次蒸制黄精后,干燥使其水分含量降低的程度逐渐升高,即第一次蒸制后干燥黄精水分达到12-18%,第二次蒸制后干燥黄精水分含量低于第一次,第三次低于第二次,第四次低于第三次。第四次蒸制后干燥黄精水分含量至7-12%。每一次蒸制的时候黄精中胶质、细胞液、胶液质等成分逐渐被蒸制释放出来,经过连续的蒸制、干燥处理,实现对于黄精中副作用成分的更好清除,对于多糖、5-hmf、薯蓣皂苷元等成分的转化或释放。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更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精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黄精用9-11倍量的水浸泡3-5h后,加热煮沸1-2h,过滤,取滤液;将滤渣用7-9倍量的水重复煎煮2次,每次加热煮沸1-2h小时,过滤,取滤液;合并3次所得滤液,并浓缩至原体积的1/6,得到黄精清膏,备用;将白砂糖用0.4-0.8倍量的水溶解,加热搅拌至金黄色,得炼糖,备用;将藕粉用冷水溶解搅拌成浆,再加入沸水搅拌成粘稠的糊状物,得藕粉糊,备用;将食用明胶用水溶胀后,加热形成明胶溶液,备用;(2)在加热条件下,将炼糖加入到黄精清膏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再加入红薯淀粉,搅拌混合均匀;停止加热,依次加入藕粉糊和明胶溶液,搅拌混合均匀后,冷却,得到黄精膏。其中,优选的,步骤(1)中,藕粉中加入的水总量为藕粉重量的3-5倍;冷水与沸水的比例为1-2︰1-2;优选的加水量,藕粉不易成团,使得到的藕粉糊粘度适中,口感更好,制备得到的黄精膏的感官性状更好。其中,步骤(1)步骤1中所述的原体积是指合并三次所得黄精滤液后的总体积。其中,优选的,步骤(1)中,食用明胶中加入的水量为食用明胶的0.5-1倍;加热温度为75℃;优选的加水量和加热温度,食用明胶的溶解性最好,得到的明胶溶液粘度适中,制备得到的黄精膏的感官性状更好。其中,优选的,步骤(2)中,加热的温度为90-100℃;优选的加热温度条件,炼糖和红薯淀粉的溶解性更好,制备得到的黄精膏的感官性状更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黄精膏通过合理配伍,使黄精膏对脾胃的保健功能得到显著增强,能有效预防、治疗脾胃疾病。2、本发明黄精膏利用添加的白砂糖和食用明胶,使膏方成形性更好,且有淡淡的香甜味,感官性状得到显著改善(感官性状得分80以上),便于密封分装和食用,保质期更长。3、本发明黄精膏优选的四蒸四晒黄精不仅消减掉了麻味,降低了对咽喉的刺激性,使黄精膏的感官性状更好;黄精中药用成分在提取时的溶出率更高,黄精膏中的药用成分含量更高,黄精膏的保健效果更好。4、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可靠,制备得到的黄精膏对脾胃的保健功能好,感官性状佳,适合黄精膏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
发明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1:(1)将50g的四蒸四晒黄精用10倍量的水浸泡4h后,加热煮沸1h,过滤,取滤液;将滤渣用8倍量的水重复煎煮2次,每次加热煮沸2h小时,过滤,取滤液;合并3次所得滤液,并浓缩至原体积的1/6,得到黄精清膏,备用;将150g的白砂糖用0.5倍量的水溶解,加热搅拌至金黄色,得炼糖,备用;将40g的藕粉用80g的冷水溶解搅拌成浆,再加入80g的沸水搅拌成粘稠的糊状物,得藕粉糊,备用;将8g的食用明胶用8g的水溶胀后,加热到75℃搅拌溶解形成明胶溶液,备用;(2)在加热条件下,将炼糖加入到黄精清膏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再加入60g的红薯淀粉,搅拌混合均匀;停止加热,依次加入藕粉糊和明胶溶液,搅拌混合均匀后,冷却,得到黄精膏。实施例2:(1)将40g的四蒸四晒黄精用9倍量的水浸泡3h后,加热煮沸2h,过滤,取滤液;将滤渣用7倍量的水重复煎煮2次,每次加热煮沸2h小时,过滤,取滤液;合并3次所得滤液,并浓缩至原体积的1/6,得到黄精清膏,备用;将140g的白砂糖用0.8倍量的水溶解,加热搅拌至金黄色,得炼糖,备用;将30g的藕粉用60g的冷水溶解搅拌成浆,再加入30g的沸水搅拌成粘稠的糊状物,得藕粉糊,备用;将5g的食用明胶用5g的水溶胀后,加热到75℃搅拌溶解形成明胶溶液,备用;(2)在加热条件下,将炼糖加入到黄精清膏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再加入50g的红薯淀粉,搅拌混合均匀;停止加热,依次加入藕粉糊和明胶溶液,搅拌混合均匀后,冷却,得到黄精膏。实施例3:(1)将60g的四蒸四晒黄精用11倍量的水浸泡5h后,加热煮沸1h,过滤,取滤液;将滤渣用9倍量的水重复煎煮2次,每次加热煮沸1h小时,过滤,取滤液;合并3次所得滤液,并浓缩至原体积的1/6,得到黄精清膏,备用;将160g的白砂糖用0.4倍量的水溶解,加热搅拌至金黄色,得炼糖,备用;将50g的藕粉用125g的冷水溶解搅拌成浆,再加入125g的沸水搅拌成粘稠的糊状物,得藕粉糊,备用;将10g的食用明胶用10g的水溶胀后,加热到75℃搅拌溶解形成明胶溶液,备用;(2)在加热条件下,将炼糖加入到黄精清膏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再加入70g的红薯淀粉,搅拌混合均匀;停止加热,依次加入藕粉糊和明胶溶液,搅拌混合均匀后,冷却,得到黄精膏。实施例4:(1)将50g的常规泡制黄精用10倍量的水浸泡4h后,加热煮沸1h,过滤,取滤液;将滤渣用8倍量的水重复煎煮2次,每次加热煮沸2h小时,过滤,取滤液;合并3次所得滤液,并浓缩至原体积的1/6,得到黄精清膏,备用;将150g的白砂糖用0.5倍量的水溶解,加热搅拌至金黄色,得炼糖,备用;将40g的藕粉用80g的冷水溶解搅拌成浆,再加入80g的沸水搅拌成粘稠的糊状物,得藕粉糊,备用;将8g的食用明胶用8g的水溶胀后,加热到75℃搅拌溶解形成明胶溶液,备用;(2)在加热条件下,将炼糖加入到黄精清膏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再加入60g的红薯淀粉,搅拌混合均匀;停止加热,依次加入藕粉糊和明胶溶液,搅拌混合均匀后,冷却,得到黄精膏。对比例1:(1)将50g的四蒸四晒黄精用10倍量的水浸泡4h后,加热煮沸1h,过滤,取滤液;将滤渣用8倍量的水重复煎煮2次,每次加热煮沸2h小时,过滤,取滤液;合并3次所得滤液,并浓缩至原体积的1/6,得到黄精清膏,备用;将150g的白砂糖用0.5倍量的水溶解,加热搅拌至金黄色,得炼糖,备用;将40g的黑芝麻粉用80g的冷水溶解搅拌成浆,再加入80g的沸水搅拌成粘稠的糊状物,得黑芝麻糊,备用;将8g的食用明胶用8g的水溶胀后,加热到75℃搅拌溶解形成明胶溶液,备用;(2)在加热条件下,将炼糖加入到黄精清膏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再加入60g的红薯淀粉,搅拌混合均匀;停止加热,依次加入黑芝麻糊和明胶溶液,搅拌混合均匀后,冷却,得到黄精膏。对比例2:(1)将50g的四蒸四晒黄精用10倍量的水浸泡4h后,加热煮沸1h,过滤,取滤液;将滤渣用8倍量的水重复煎煮2次,每次加热煮沸2h小时,过滤,取滤液;合并3次所得滤液,并浓缩至原体积的1/6,得到黄精清膏,备用;将150g的红糖用0.5倍量的水溶解,加热搅拌得炼糖,备用;将40g的藕粉用80g的冷水溶解搅拌成浆,再加入80g的沸水搅拌成粘稠的糊状物,得藕粉糊,备用;将8g的食用明胶用8g的水溶胀后,加热到75℃搅拌溶解形成明胶溶液,备用;(2)在加热条件下,将炼糖加入到黄精清膏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再加入60g的红薯淀粉,搅拌混合均匀;停止加热,依次加入藕粉糊和明胶溶液,搅拌混合均匀后,冷却,得到黄精膏。对比例3:(1)将50g的四蒸四晒黄精用10倍量的水浸泡4h后,加热煮沸1h,过滤,取滤液;将滤渣用8倍量的水重复煎煮2次,每次加热煮沸2h小时,过滤,取滤液;合并3次所得滤液,并浓缩至原体积的1/6,得到黄精清膏,备用;将150g的白砂糖用0.5倍量的水溶解,加热搅拌至金黄色,得炼糖,备用;将40g的藕粉用80g的冷水溶解搅拌成浆,再加入80g的沸水搅拌成粘稠的糊状物,得藕粉糊,备用;将8g的食用明胶用8g的水溶胀后,加热到75℃搅拌溶解形成明胶溶液,备用;(2)在加热条件下,将炼糖加入到黄精清膏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再加入60g的土豆淀粉,搅拌混合均匀;停止加热,依次加入藕粉糊和明胶溶液,搅拌混合均匀后,冷却,得到黄精膏。对比例4:(1)将50g的四蒸四晒黄精用10倍量的水浸泡4h后,加热煮沸1h,过滤,取滤液;将滤渣用8倍量的水重复煎煮2次,每次加热煮沸2h小时,过滤,取滤液;合并3次所得滤液,并浓缩至原体积的1/6,得到黄精清膏,备用;将180g的白砂糖用0.5倍量的水溶解,加热搅拌至金黄色,得炼糖,备用;将40g的藕粉用80g的冷水溶解搅拌成浆,再加入80g的沸水搅拌成粘稠的糊状物,得藕粉糊,备用;将8g的食用明胶用8g的水溶胀后,加热到75℃搅拌溶解形成明胶溶液,备用;(2)在加热条件下,将炼糖加入到黄精清膏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再加入60g的红薯淀粉,搅拌混合均匀;停止加热,依次加入藕粉糊和明胶溶液,搅拌混合均匀后,冷却,得到黄精膏。对比例5:(1)将50g的四蒸四晒黄精用10倍量的水浸泡4h后,加热煮沸1h,过滤,取滤液;将滤渣用8倍量的水重复煎煮2次,每次加热煮沸2h小时,过滤,取滤液;合并3次所得滤液,并浓缩至原体积的1/6,得到黄精清膏,备用;将150g的白砂糖用0.5倍量的水溶解,加热搅拌至金黄色,得炼糖,备用;将40g的藕粉用80g的冷水溶解搅拌成浆,再加入80g的沸水搅拌成粘稠的糊状物,得藕粉糊,备用;将8g的食用明胶用8g的水溶胀后,加热到75℃搅拌溶解形成明胶溶液,备用;(2)在加热条件下,将炼糖加入到黄精清膏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再加入80g的红薯淀粉,搅拌混合均匀;停止加热,依次加入藕粉糊和明胶溶液,搅拌混合均匀后,冷却,得到黄精膏。对比例6:(1)将70g的四蒸四晒黄精用10倍量的水浸泡4h后,加热煮沸1h,过滤,取滤液;将滤渣用8倍量的水重复煎煮2次,每次加热煮沸2h小时,过滤,取滤液;合并3次所得滤液,并浓缩至原体积的1/6,得到黄精清膏,备用;将150g的白砂糖用0.5倍量的水溶解,加热搅拌至金黄色,得炼糖,备用;将40g的藕粉用80g的冷水溶解搅拌成浆,再加入80g的沸水搅拌成粘稠的糊状物,得藕粉糊,备用;将8g的食用明胶用8g的水溶胀后,加热到75℃搅拌溶解形成明胶溶液,备用;(2)在加热条件下,将炼糖加入到黄精清膏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再加入60g的红薯淀粉,搅拌混合均匀;停止加热,依次加入藕粉糊和明胶溶液,搅拌混合均匀后,冷却,得到黄精膏。实验例:1、感官性状评价实验:实验方法:感官评价法是一种主要的食品质地评价手段,存在较强的主观性,且可靠性较差。为了提高感官评价的可靠性,本发明所制的黄精膏由10名品评人员组成,其中5位男性,5位女性。在饭后一至二小时左右品评,在品尝之前的半个小时内未食用气味较重的食物,先用纯净水漱口后再品评膏方,且品评的地点明亮且无异味,不影响光线判断和干扰嗅觉。所得的评分将运用统计学原理来佐证。表1感官评分标准表2实验结果序号感官性状得分实施例181.38实施例281.25实施例380.87实施例480.12对比例171.82对比例274.36对比例379.25对比例472.28对比例573.81对比例674.922、药效实验:黄精膏对脾虚大鼠mtl、gas的影响2.1.方法2.1.1造模据厚朴:枳实:大黄=3:3:2的比例,冷水浸泡20分钟,先煎厚朴、枳实10分钟,再下大黄煎10分钟,重复煎煮2次,过滤,合并滤液。60℃恒温水浴浓缩至1g/ml,4℃冰箱中保存备用。隔日灌胃造模药物1次,每次4ml/2oog体重,喂药当日禁食,饮水不限,次日喂饲不限,喂养42天;空白组则生理盐水4ml灌服,隔日1次,连续42天。2.1.2给药方法:造模结束后,健康sd造模大鼠(由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实验动物研究所提供,生产许可证号:scxk(川)2018-24,每组10只)♀♂随机分为二组进行实验。第一组包括:模型组、正常组、黄精膏(实施例1)高剂量组、黄精膏(实施例1)中剂量组、黄精膏(实施例1)低剂量组、四君子颗粒阳性对照组(广州诺金制药有限公司批号8361a02)6个给药组,均于造模后第43天给药治疗,各给药组依次分别灌胃给药3.76、7.52、15.04g/kg,模型组和空白组给予4ml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7天;第二组包括:模型组、正常组、实验组(实施例1)、对照组1(对比例1)、对照组2(对比例2)、对照组3(对比例3)共6个给药组;均于造模后第43天给药治疗,各给药组分别灌胃给药15.04g/kg,模型组和空白组给予4ml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7天。于末次灌胃后1h摘取眼球取血2ml,置于一干燥试管中,4℃离心15min(3500r/min);另取2ml血,于加有10%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抑肽酶各30µl的试管内,充分混匀,4℃离心10min(3500r/min),将血清和血浆放入-20℃冰箱内保存,备测。2.1.3观察指标2.1.3.1一般指标的观察在实验中观察各组动物的毛色、活动情况、粪便等指标。2.1.3.2mtl值测定于洗净的微孔酶标板设标准孔与样品孔,于标准孔加入640、320、160、80、40、20pg/mlmtl标准品50µl,样品孔加入样本稀释液40µl,再加血浆10µl,随后标准品孔和样本孔中每孔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检测抗体100µl,用封板膜封住反应孔,37℃水浴锅或恒温箱温育60min。弃去液体,吸水纸上拍干,每孔加满洗涤液,静置1min,甩去洗涤液,吸水纸上拍干,如此重复洗板5次,每孔加入底物a、b各50µl,37℃避光孵育15min,每孔加入终止液50µl,15min内,以空白空调零,在酶标仪450nm波长处测定各孔的od值。以标准品浓度作横坐标,对应od值作纵坐标,绘制出标准品线性回归曲线,按曲线方程计算各样本浓度值,再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样品的实际浓度。2.1.3.3gas值测定于洗净的微孔酶标板设标准孔与样品孔,于标准孔加入80、40、20、10、5ng/mlgas标准品50µl,样品孔加入样本稀释液40µl,再加血清10µl,用封板膜封板后置37℃温育30min。将30倍浓缩洗涤液用蒸馏水30倍稀释后备用,小心揭掉封板膜,弃去液体,甩干,每孔加满洗涤液,静置30s后弃去,如此重复5次,拍干。每孔加入酶标试剂50µl,空白孔除外,同上温育,同上洗涤,每孔先加入显色剂a50µl,再加入显色剂b50µl,轻轻震荡混匀,37℃避光显色15min,每孔加终止液50µl,同上测定、计算各样品的实际浓度。2.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各组数据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单因素方差分析,均数间两两比较。2.2结果2.2.1第一组实验结果分析:2.2.1.1对一般指标的影响:模型组大鼠毛色变黄、枯燥、无光泽,给药组毛色几乎恢复正常,说明脾虚对动物皮毛色泽有影响,黄精膏对脾虚大鼠的皮毛色泽有恢复作用。另脾虚小鼠排便次数、稀便数、稀便率、粪粒大小显著增加,给药后均有所降低,说明黄精膏对脾虚小鼠胃肠排泄有调节作用。2.2.1.2黄精膏对血浆mtl、gas的影响造模后脾虚大鼠mtl水平显著降低,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黄精膏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黄精膏低、中剂量组、四君子阳性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精膏对大鼠血清gas的影响,造模后脾虚大鼠血清gas水平显著降低;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黄精膏高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四君子颗粒、黄精膏低、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从数据来看高剂量组基本恢复至正常。结果见表3。表3黄精膏对脾虚大鼠mtl、gas的影响(±s,n=10)组别剂量(g/kg)mtl(pg/ml)gas(pg/ml)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206.32±22.9452.02±3.03模型组生理盐水167.20±18.11**44.01±3.10**阳性对照组4.5181.35±9.21△48.72±2.62△黄精膏低剂量3.76178.49±23.6749.26±3.38△黄精膏中剂量7.52181.50±10.88△49.74±4.58△黄精膏高剂量15.04193.98±10.01△△50.52±2.75△△注:与正常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从中医理论来看,影响脾的运化升清功能,饮食消化吸收功能不良,气血生化乏源,气不足则气推动乏力,故见各种胃肠运动减慢。而mtl可明显促进胃运动和胃电活动,且作用持久;gas也有明显的促进胃排空的作用。第一组实验表明: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黄精膏可使降低的mtl、gas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证明黄精膏通过调节mtl、gas水平从而使脾虚动物紊乱的胃肠运动得以恢复。2.2.2第二组实验结果分析:2.2.2.1对一般指标的影响对一般指标的影响:模型组大鼠毛色变黄、枯燥、无光泽,实验组中小鼠毛色几乎恢复正常,说明脾虚对动物皮毛色泽有影响,实施例1中黄精膏对脾虚大鼠的皮毛色泽的恢复作用更好;对照组中小鼠毛色有所恢复,但与实验组相比,仍然有一定区别,说明对比例1-3中黄精膏的药效低于实施例1。另脾虚小鼠排便次数、稀便数、稀便率、粪粒大小显著增加,给药后均有所降低,说明实验例和对比例中的黄精膏对脾虚小鼠胃肠排泄均有调节作用。2.2.1.2黄精膏对血浆mtl、gas的影响造模后脾虚大鼠mtl水平显著降低,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1-3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精膏对大鼠血清gas的影响,造模后脾虚大鼠血清gas水平显著降低;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1-3与模型组比较(p<0.05),从数据来看实验组基本恢复至正常。结果见表4。表4黄精膏对脾虚大鼠mtl、gas的影响(±s,n=10)组别剂量(g/kg)mtl(pg/ml)gas(pg/ml)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204.80±20.1951.72±2.54模型组生理盐水165.71±15.83**43.87±3.61**实验组15.04195.15±9.75△△51.01±2.43△△对照组115.04177.62±18.13△48.19±2.82△对照组215.04193.80±9.48△△50.71±3.51△△对照组315.04181.52±14.75△48.54±3.12△注:与正常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本实验表明:本发明黄精膏中的藕粉和红薯淀粉与黄精配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能显著增加黄精膏对脾胃的保健功能,有效预防、治疗脾胃疾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