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脱腥鱼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9420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食用脱腥鱼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领域中鱼油的加工工艺。
鱼油因其富含高不饱和脂肪酸而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与植物油有明显的差异。鱼油中含有EPA及DHA,具有治疗疾病,有益于人身健康的功能。然而鱼油中固有的腥味使更多的研究者无法去除,目前只局限在胶丸中使用,人们难以真正享受到鱼油中的营养价值。鱼油中的腥味是由于鱼油中含有三甲铵造成的,彻底清除鱼油中的腥味并保留有营养价值是目前营养学界攻关的难题。
本发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食用鱼油,其克服了现有鱼油之不足,无腥味,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为达到上述之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将较为新鲜的粗鱼油中和反应完毕后,打入塘瓷反应釜中,加入2-10%的食用酸,在140℃的温度下搅拌4小时,静置24小时,用水清洗,在真空度不低于1.5mmHg条件下搅拌,然后打入脱色釜中升温至120℃,加入活性白土,在真空度不低于1.5mmHg条件下搅拌0.5小时,降温至70℃,充入99%的氮气压滤,经换热器打入真空度为2mmHg的脱臭釜中,加热至150℃,向其中喷入300℃过热蒸汽保持2-3小时,冷却即得本发明。
本发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由于鱼油中的腥味是由三甲铵造成的,因此去除三甲铵是脱腥的关键技术所在,经数次试验表明冰醋酸、草酸、苹果酸、含水柠檬酸等食用酸与三甲铵混合后会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易挥发气体,可将腥味脱去,本发明通过加入一定比例的食用酸,达到了脱腥的目的,此外在真空度下操作有利于腥味的去除,工艺中加热有利于反应和挥发。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介绍实施例1将酸值小于7色较浅的粗鱼油100公斤中和反应完毕后打入塘瓷反应釜中,加入4公斤的冰醋酸,在140℃温度下搅拌4小时,静置24小时,用水清洗,在真空度为1.5mmHg条件下搅拌,打入脱色釜中升温至120℃,加入活性白土,在真空度为1.5mmHg条件下搅拌0.5小时,降温至70℃充入99%的氮气压滤,经换热器打入脱臭釜中,加热至150℃,向其中喷入300℃过热蒸汽保持2小时,冷却即得本发明。
实施例2将酸值小于7色较浅的粗鱼油100公斤中和反应完毕后打入塘瓷反应釜中,加入5公斤的苹果酸,在140℃温度下搅拌4小时,静置24小时,用水清洗,在真空度为2mmHg条件下搅拌,打入脱色釜中升温至120℃,加入活性白土,在真空度为2mmHg条件下搅拌0.5小时,降温至70℃充入99%的氮气压滤,经换热器打入脱臭釜中,加热至150℃,向其中喷入300℃过热蒸汽保持3小时,冷却即得本发明。
实施例3将酸值小于7色较浅的粗鱼油100公斤中和反应完毕后打入塘瓷反应釜中,加入4.5公斤的草酸,在140℃温度下搅拌4小时,静置24小时,用水清洗,在真空度为2mmHg条件下搅拌,打入脱色釜中升温至120℃,加入活性白土,在真空度为2mmHg条件下搅拌0.5小时,降温至70℃充入99%的氮气压滤,经换热器打入脱臭釜中,加热至150℃,向其中喷入300℃过热蒸汽保持2.5小时,冷却即得本发明。
权利要求
1.食用脱腥鱼油,其特征在于其采取以下的生产工艺加工而得将较为新鲜的粗鱼油中和反应完毕后,打入塘瓷反应釜中,加入2-10%的食用酸,在140℃的温度下搅拌4小时,静置24小时,用水清洗,在真空度不低于1.5mmHg条件下搅拌,然后打入脱色釜中升温至120℃,加入活性白土,在真空度不低于1.5mmHg条件下搅拌0.5小时,降温至70℃充入99%的氮气压滤,经换热器打入脱臭釜中,加热至150℃,向其中喷入300℃过热蒸汽保持2-3小时,冷却即得本发明。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用脱腥鱼油,其工艺为:将较为新鲜的粗鱼油中和反应完毕后,打入搪瓷反应釜中,加入2—10%的食用酸,在140℃的温度下搅拌4小时,静置24小时,用水清洗,在真空度不低于1.5mmHg条件下搅拌,然后打入脱色釜中升温至120℃,加入活性白土,在真空度不低于1.5m—mHg条件下搅拌0.5小时,降温至70℃充入99%的氮气压滤,经换热器打入脱臭釜中,加热至150℃,向其中喷入300℃过热蒸汽保持2—3小时,冷却即得本发明,本发明具有无腥味、营养成份高等优点。
文档编号A23D9/007GK1283392SQ9910999
公开日2001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11日
发明者苑洪德 申请人:苑洪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