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松香红茶的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554244阅读:来源:国知局
为2h ;
[0056]步骤6:二次发酵,将烘干后的茶叶放在通风的发酵室内进行存放,时间为3天,在自然条件下进行二次发酵;
[0057]步骤7:二次烘干,采用烘干机烘干,干燥温度为35_40°C,烘干至茶叶含水率为10-12% ;
[0058]步骤8:茶叶与松针一次混合:在密闭的室内,松针和茶叶按1:3的重量比,用一层茶叶一层松针的形式重复多层堆放,顶层为茶叶,外面罩上一层湿润的白纱布温度控制在30-40°C,当温度高于40°C时,启动真空栗加速空气循环使温度降低,混合时间为5小时;
[0059]步骤9:茶叶与松针二次混合:将步骤8中的茶叶和松针转入蒸汽罐中,在100-105°C的蒸汽加温 1.5min ;
[0060]步骤10:筛分,将茶叶和松针筛分开来;
[0061]步骤11:三次烘干,干燥温度为45_50°C,将茶叶的含水率烘干至6%以下,手捏茶梗成末即可。
[0062]其中,松针的处理工艺为:在晴天采摘四季常青且具有10年以上树龄的三针松、四针松或五针松的松针,用清水洗净,沥干,处理后的松针在24h内使用。
[0063]松针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将沥干后的松针切碎,取松针重量5倍的食用级乙醇,乙醇浓度为75?80 %,浸泡2h,,再加热回流提取lh,所得提取液与水按1:6混合制得松针提取液。
[0064]实施例3
[0065]—种松香红茶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66]步骤1:鲜叶采摘,采摘鲜茶叶芽尖;
[0067]步骤2:萎凋,将鲜叶摊放在萎凋槽中,置于室内阴凉通风处摊晾,温度为30-33°C,摊晾厚度< 15cm,时间为5-6h,萎凋槽的一侧的排气扇开启加速室内的空气循环;
[0068]步骤3:揉捻,分三次进行:
[0069]第一次揉捻,采用揉捻机不加压揉捻22min,筛分、解块;
[0070]第二次揉捻,手工揉捻12min,筛分、解块;
[0071]第三次揉捻,采用揉捻机在加压条件下揉捻15min,筛分、解块;
[0072]步骤4:一次发酵,将揉捻过的叶子放入发酵罐内,保持温度在26-29°C之间,进行喷雾发酵,湿度为90-92%,每15min自动翻堆一次,翻堆前以喷雾的形式加入松针提取液,混匀后翻堆自动停止,发酵时间为3h ;
[0073]步骤5:—次烘干,采用烘干机烘焙,干燥温度为42_48°C,烘干时间为l_2h ;
[0074]步骤6:二次发酵,将烘干后的茶叶放在通风的发酵室内进行存放,时间为3.5天,在自然条件下进行二次发酵;
[0075]步骤7:二次烘干,采用烘干机烘干,干燥温度为38-42°C,烘干至茶叶含水率为10-12% ;
[0076]步骤8:茶叶与松针一次混合:在密闭的室内,松针和茶叶按1:4的重量比,用一层茶叶一层松针的形式重复多层堆放,顶层为茶叶,外面罩上一层湿润的白纱布,温度控制在30-40°C,当温度高于40°C时,启动真空栗加速空气循环使温度降低,混合时间为5.5小时;
[0077]步骤9:茶叶与松针二次混合:将步骤8中的茶叶和松针转入蒸汽罐中,在100-105°C的蒸汽加温lmin ;
[0078]步骤10:筛分,将茶叶和松针筛分开来;
[0079]步骤11:三次烘干,干燥温度为42_48°C,将茶叶的含水率烘干至6%以下,手捏茶梗成末即可。
[0080]其中,松针的处理工艺为:在晴天采摘四季常青且具有10年以上树龄的三针松、四针松或五针松的松针,用清水洗净,沥干,处理后的松针在24h内使用。
[0081]松针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将沥干后的松针切碎,取松针重量4倍的食用级乙醇,乙醇浓度为75?80 %,浸泡2h,,再加热回流提取0.5-lh,所得提取液与水按1:8混合制得松针提取液。
[0082]第三次揉捻中,加压揉捻采用轻-重-轻往复循环的方式,轻揉捻时间为2min,压力为30kg/cm2,重揉捻时间为3min,压力为40kg/cm2。
[0083]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松香红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鲜叶采摘,采摘鲜茶叶芽尖; 步骤2:萎凋,将鲜叶摊放在萎凋槽中,置于室内阴凉通风处摊晾,温度为30-33 °C,摊晾厚度彡15cm,时间为4-7h ; 步骤3:揉捻,分三次进行: 第一次揉捻,采用揉捻机不加压揉捻20?25min,筛分、解块; 第二次揉捻,手工揉捻10?15min,筛分、解块; 第三次揉捻,采用揉捻机在加压条件下揉捻10?15min,筛分、解块; 步骤4:一次发酵,将揉捻过的叶子放入发酵罐内,保持温度在26-29°C之间,进行喷雾发酵,湿度为90-92%,每15min自动翻堆一次,翻堆前以喷雾的形式加入松针提取液,混匀后翻堆自动停止,发酵时间为3h ; 步骤5:—次烘干,采用烘干机烘焙,干燥温度为40-50°C,烘干时间为l_2h ; 步骤6:二次发酵,将烘干后的茶叶放在通风的发酵室内进行存放,时间为3-4天,在自然条件下进行二次发酵; 步骤7: 二次烘干,采用烘干机烘干,干燥温度为35-45 °C,烘干至茶叶含水率为10-12% ; 步骤8:茶叶与松针一次混合:在密闭的室内,松针和茶叶按1-2:6的重量比,用一层茶叶一层松针的形式重复多层堆放,顶层为茶叶,外面罩上一层湿润的白纱布,温度控制在30-40°C,当温度高于40°C时,启动真空栗加速空气循环使温度降低,混合时间为5?6小时; 步骤9:茶叶与松针二次混合:将步骤8中的茶叶和松针转入蒸汽罐中,在100-105°C的蒸汽加温1-1.5min ; 步骤10:筛分,将茶叶和松针筛分开来; 步骤11:三次烘干,干燥温度为40-50°C,将茶叶的含水率烘干至6%以下,手捏茶梗成末即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松香红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松针的处理工艺为:在晴天采摘四季常青且具有10年以上树龄的五针松、四针松或三针松的松针,用清水洗净,沥干,处理后的松针在24h内使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松香红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次揉捻中,加压揉捻采用轻-重-轻往复循环的方式,轻揉捻时间为2min,压力为30kg/cm2,重揉捻时间为3min,压力为40kg/cm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松香红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松针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将沥干后的松针切碎,取松针重量3?5倍的食用级乙醇,乙醇浓度为75?80%,浸泡2h,,再加热回流提取0.5-lh,所得提取液与水按1:5?10混合制得松针提取液。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松香红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 萎凋步骤中,雨水叶的萎凋时间为6-7h。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松香红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萎凋槽的一侧设有排气扇。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松香红茶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鲜叶采摘;萎凋;三步法揉捻;一次发酵,将揉捻过的叶子放入发酵罐内,保持温度在26-29℃之间,进行喷雾发酵,湿度为90-92%,每15min自动翻堆一次,翻堆前以喷雾的形式加入松针提取液,混匀后翻堆自动停止;一次烘干;二次发酵;二次烘干,烘干至茶叶含水率为10-12%;茶叶与松针一次混合;茶叶与松针二次混合;筛分;三次烘干,将茶叶的含水率烘干至6%以下,手捏茶梗成末即可。本发明在发酵时添加了松针提取液,且经过一次自然混合、一次高温蒸汽混合,松针中的芳香物质被茶叶充分吸附,使松香味和茶味融为一体,茶叶冲泡后,茶汤红亮,气味馥郁清香。
【IPC分类】A23F3/40, A23F3/14
【公开号】CN105309678
【申请号】CN201510739759
【发明人】陈宏平
【申请人】广西昭平县凝香翠茶厂
【公开日】2016年2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