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自动化茶叶烘干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773771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自动化茶叶烘干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新型自动化茶叶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烘干是茶叶制作的一个重要工序,其主要目的为去处茶叶里外的所有水份,同时达到茶叶定型以及耐氧化的目的,特别对于扁茶类茶叶如太平猴魁等,其烘干工序更是确保其能最终达到扁平挺直的关键。实际制作中,其茶叶在压扁成型后,方至烘干机中烘干定型;现有较好的烘干设备是木制抽屉式烘箱,就是木板做外框架,烘筛呈层叠码在外框内,下面用碳火盆或电能烘烤,往往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生产效率极其低下,由于现有高品质茶叶烘干过程仍以烘箱式的手工操作居多,导致其加工制作效率一直难以提升;其次,传统烘干设备的使用寿命低,导致时常需要维护更换,损耗极高,若以万户茶农计算,每年就要砍伐I万多立方木材、毁近千亩山林,每年要花费3-4仟元用于更换和维修设备,发展经济的同时却破坏了生态资源;如何研发出一种既可保证茶叶成品的高品质需求,又可在提高其生产制作效率的同时满足高使用寿命需求的烘干设备,乃是本领域所迫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0003]中国专利201420375376.6公开了一种新型的茶叶烘干机,机架的左上侧设置有进料管,且进料管上安装有控制阀,烘干灯组安装在机架内部的顶端,机架的右侧板设置有出料口,且出料口的下端安装有转轴,转轴的侧面焊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底部安装有滤网板,转轴通过转套与驱动电机的轴连接,密封条安装在机架的右上端,两个集料板倾斜的安装在机架的底部,且两个集料板的一端与出料管连接;它集烘干、筛分于一体,节省了时间,操作简便。但是该实用新型一次烘干茶叶量少,工作效率低,操作复杂,耗时。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自动化茶叶烘干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新型自动化茶叶烘干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烘干箱体和与烘干箱体铰接的箱门,所述烘干箱体左侧设有热风发生室,所述烘干箱体右侧设有烘干室,所述热风发生室内设有热风发生器,所述烘干室左侧壁上设有通风孔,所述烘干室上端设有出风孔,所述烘干室右侧壁上设有若干个连接板,所述烘干室内设有若干个与所述连接板对应的活动料板,所述活动料板的左端与所述烘干室左侧壁铰接,所述活动料板还设有使所述活动料板水平地设置或向下翻转抵接于所述连接板的拉伸机构,所述烘干室右侧壁与所述连接杆连接处设有活动门,所述活动门外侧分别连接输送皮带。
[0007]进一步的,所述拉伸机构包括一倾斜固定在所述活动料板下方的气缸,所述活动料板下端面设有一轨道,轨道内设有一滑块,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滑块可转动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料板的前后两侧分别还设有一个防止茶叶从侧面滑落的挡板。
[0009]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料板的数目为四个。
[0010]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料板上均匀分布有筛孔,所述筛孔的直径小于5mm。
[0011]进一步的,所述烘干室的内壁上设有保温层。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使用,烘干效果好,得到的产品质量高,使用时,先将茶叶平摊在活动料板,启动热风发生器,关闭活动门和箱门,待茶叶烘干完成之后,打开活动门,拉伸机构使活动料板向下翻转抵接至下方的连接板,茶叶即沿着活动料板所形成的斜面向上滑落,经过活动门落至下方的输送皮带中,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且茶叶不会掉落,收集效率极高,提高了茶叶的烘干工序过程,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自动化茶叶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茶叶烘干装置活动料板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I一底座,2—热风发生器,3—热风发生室,4一气缸,5—活动料板,6—出风孔,7一烘干室,8—活动门,9一连接板,10一输送皮带,11一通气孔,12一保温层,13一烘干箱体,14 一挡板,15 一筛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0018]结合图1、图2所示,一种新型自动化茶叶烘干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I上设有烘干箱体13和与烘干箱体13铰接的箱门(图中未画出),烘干箱体13左侧设有热风发生室3,烘干箱体13右侧设有烘干室7,热风发生室3内设有热风发生器2,烘干室2左侧壁上设有通风孔11,烘干室7上端设有出风孔6,烘干室7右侧壁上设有若干个连接板9,烘干室7内设有若干个与连接板9对应的活动料板5,活动料板5的左端与烘干室7左侧壁铰接,活动料板7还设有使活动料板5水平地设置或向下翻转抵接于连接板9的拉伸机构,烘干室7右侧壁与连接板9连接处设有活动门8,活动门8外侧分别连接输送皮带10。
[0019]拉伸机构包括一倾斜固定在活动料板7下方的气缸4,活动料板7下端面设有一轨道(图中未画出),轨道内设有一滑块(图中未画出),气缸4的活塞杆(图中未画出)与滑块可转动连接。
[0020]活动料板7的前后两侧分别还设有一个防止茶叶从侧面滑落的挡板14。
[0021]活动料板7的数目为四个。
[0022]活动料板7上均匀分布有筛孔15,筛孔15的直径小于5mm。
[0023]烘干室的内壁上设有保温层12。
[0024]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主权项】
1.一种新型自动化茶叶烘干装置,包括底座(I),所述底座(I)上设有烘干箱体(13)和与烘干箱体(13)铰接的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体(13)左侧设有热风发生室(3),所述烘干箱体(13)右侧设有烘干室(7),所述热风发生室(3)内设有热风发生器(2),所述烘干室⑵左侧壁上设有通风孔(11),所述烘干室(7)上端设有出风孔(6),所述烘干室(7)右侧壁上设有若干个连接板(9),所述烘干室(7)内设有若干个与所述连接板(9)对应的活动料板(5),所述活动料板(5)的左端与所述烘干室(7)左侧壁铰接,所述活动料板(7)还设有使所述活动料板(5)水平地设置或向下翻转抵接于所述连接板(9)的拉伸机构,所述烘干室(7)右侧壁与所述连接板(9)连接处设有活动门(8),所述活动门(8)外侧分别连接输送皮带(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自动化茶叶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机构包括一倾斜固定在所述活动料板(7)下方的气缸(4),所述活动料板(7)下端面设有一轨道,轨道内设有一滑块,所述气缸(4)的活塞杆与滑块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自动化茶叶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料板(7)的前后两侧分别还设有一个防止茶叶从侧面滑落的挡板(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自动化茶叶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料板(7)的数目为四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自动化茶叶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料板(7)上均匀分布有筛孔(15),所述筛孔(15)的直径小于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自动化茶叶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室的内壁上设有保温层(1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它公开了一种新型自动化茶叶烘干装置,一种新型自动化茶叶烘干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烘干箱体和与烘干箱体铰接的箱门,所述烘干箱体左侧设有热风发生室,所述烘干箱体右侧设有烘干室,所述热风发生室内设有热风发生器,所述烘干室左侧壁上设有通风孔,所述烘干室上端设有出风孔,所述烘干室右侧壁上设有若干个连接板,所述烘干室内设有若干个与所述连接板对应的活动料板,所述活动料板的左端与所述烘干室左侧壁铰接,所述活动料板还设有使所述活动料板水平地设置或向下翻转抵接于所述连接板的拉伸机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使用,烘干效果好,得到的产品质量高。
【IPC分类】A23F3-06
【公开号】CN204482887
【申请号】CN201420787620
【发明人】吴结明
【申请人】岳西县丰源茶机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