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子整形定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2635阅读:1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帽子整形定型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帽加工机械,具体是一种用于帽子加工的整形定型机。
背景技术
帽子的加工一般先由前工序裁剪、缝合制成半成品,然后进行整形、定型等后工序。目前前工序多数由机械来完成,而后面的整形、定型工序,机械只是作辅助,主要靠手工操作来完成,因此造成产品外观造形不完美、定型效果差、规格不统一、加工产量低,无法参与市场竞争。而且手工操作容易造成操作者身体疲劳,意外事故常有发生,所以也无法保障操作者的肢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帽子整形定型机,它不仅能使帽子外观造形完美、定型效果好、规格统一、加工产量高,而且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避免了意外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帽子整形定型机,由带脚轮的箱体、箱体面板上的左右两个半自动钮、中间全自动钮及侧面板上与控制钮相连的控制箱和断电与漏电保护装置构成,其所述箱体内设有至少一组帽子模具、支撑模具的升降与张合装置I、模具旁侧夹紧帽子与模具的对称夹具II、模具和夹具II与箱体外空气压缩泵和蒸气发生器连接管路上的压缩空气电磁阀、蒸汽电磁阀、气动件及箱体底部的回水箱。
本实用新型的帽子整形定型机,其中所述模具由两个半模具拼合成,模面上开设有蒸气喷射孔,内设有与喷射孔相通的蒸汽管、电加热管、进气口及回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帽子整形定型机,其中所述模具升降与张合装置I包括由两块模具支撑移动板、支撑板底下接有的竖向导柱、连接移动板的导套与铰链、连接铰链的横向导柱、竖向导柱上的滑套、连接滑套的摆杆、连接摆杆的推杆、与推杆相连的撑开气缸、竖向导柱下端通过连接套连接的主气缸及摆杆与主气缸相连接的导柱组合成。
本实用新型的帽子整形定型机,其中所述对称夹具II括由两个夹板、支撑夹板的摆杆、与摆杆连接的斜杆、与斜杆连接的立杆、中间穿过竖向导柱与立杆相连接的拉杆及与竖向导柱相连的气缸组合成。
本实用新型的帽子整形定型机,其中所述夹具II夹板包括由两个半凹弧形面板、卡架、紧固螺栓、导向螺栓及橡胶衬块组合成。
本实用新型的帽子整形定型机,其中所述夹具II气缸和模具升降与张合装置I主气缸与撑开气缸分别由气管与压缩空电磁阀连接,所述蒸汽管由输送管与蒸汽电磁阀连接,所述电热管和气动件分别由导线与控制箱连接,所述回水口由管路与箱体底部回水箱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帽子整形定型机,其中所述箱体上面设有顶面板及与其活动连接的延长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它能替代手工操作,使帽子外观造形完美、定型尺寸统一,提高了生产量,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帽子整形定型机的箱体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帽子整形定型机的箱体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帽子整形定型机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帽子整形定型机的模具俯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帽子整形定型机的模具剖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帽子整形定型机的模具升降与张合装置I及对称夹具II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帽子整形定型机的夹板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帽子整形定型机的管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帽子整形定型机,由带脚轮2的箱体1、箱体1面板上的左右两个半自动钮3、5、中间全自动钮4及侧面板上与控制钮3、4、5相连的控制箱6和断电与漏电保护装置7构成,其箱体1内设有二组帽子模具8、支撑模具8的升降与张合装置I、模具8旁侧夹紧帽子与模具的对称夹具II、模具和夹具II与箱体外空气压缩泵和蒸气发生器连接管路上的压缩空电磁阀9、蒸汽电磁阀10、气动件11及箱体8底部的回水箱12。
如图4、5所示,模具8由两个半模具拼合成,上面开设蒸气喷射孔13,内设有与喷射孔13相通的蒸汽管14、电加热管15、进气口16及回水口17。
如图6所示,所述模具升降与张合装置I包括由两块模具支撑移动板18、支撑板18底下的竖向导柱19、连接移动板的导套21与铰链20、连接铰链的横向导柱22、竖向导柱上的滑套23、连接滑套的摆杆24、连接摆杆的推杆25、与推杆相连的撑开气缸26、竖向导柱19下端通过连接套27连接的升降主气缸28及摆杆24与主气缸28相连接的导柱29组合成;对称夹具II包括由两个夹板30、支撑夹板的摆杆31、与摆杆连接的斜杆32、与斜杆连接的立杆33、中间穿过竖向导柱19与立杆33相连接的拉杆34及与竖向导柱相连的气缸35组合成。
如图7所示,夹具II的夹板30由两个半凹弧形面板36、卡架37、紧固螺栓38、导向螺栓39及橡胶衬块40组合成。
如图8所示,夹具II气缸35和模具升降与张合装置I的主气缸28与撑开气缸26分别由气管41、42、43与压缩空气电磁阀9连接,模具内蒸汽管14通过输送管44与蒸汽电磁阀10连接,模具内电热管15及气动件11分别由导线45、46与控制箱6连接,模具内回水口17由管路47与箱体底部回水箱12连接。
如图1所示,箱体1上面设有顶面板48及与其活动连接的延长板49,工作时便于放置加工物件,不用时可收起,缩小占用空间。
本实用新型帽子整形定型机工作过程为将本机与箱外的空气压缩泵和蒸气发生器连通,然后接通电源。首先把缝制成的半成品帽子扣在模具8上,调整好凹弧形面板36、紧固螺栓38及导向螺栓39,然后启动空气压缩泵,压缩空气电磁阀9控制夹具气缸35进行工作,通过竖向导柱19、拉杆34、立杆33、斜杆32、摆杆31的传动,将两个夹板30向扣有帽子的模具8靠拢,直至把帽子与模具8夹紧为止,夹具气缸35停止工作。然后由压缩空气电磁阀9启动模具升降与张合装置I的主气缸28进行工作,通过竖向导柱19将模具8提升,把帽子向上张开,再启动撑开气缸26进行工作,通过推杆25、摆杆24、滑套23及横向导柱22,将两块支撑移动板18向外两侧移动,把帽子向左右张开,直至帽子上下、左右完全撑开,停止主气缸28与撑开气缸26工作。接着打开蒸汽电磁阀10,蒸气通过管道44、14由喷射孔13向扣在模具上的帽子喷射高温蒸气,由此完成了帽子的整形工序。蒸气喷射停止后,接着由电热管15进行加热,完成高温定型工序,定型结束后制得成品。上述操作过程可由通过按半自动钮3、5或全自动钮4来启动。
帽子经过上述整形、定型工序后,其外观造形完美、定型效果理想、尺寸标准,深受消费者喜爱。
权利要求1.一种帽子整形定型机,由带脚轮(2)的箱体(1)、箱体(1)面板上的左右两个半自动钮(3、5)、中间全自动钮(4)及侧面板上与控制钮(3、5、4)相连的控制箱(6)和断电与漏电保护装置(7)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设有至少一组帽子模具(8)、支撑模具(8)的升降与张合装置I、模具(8)旁侧夹紧帽子与模具的对称夹具II、模具和夹具II与箱外空气压缩泵和蒸气发生器连接管路上的压缩空气电磁阀(9)、蒸汽电磁阀(10)、气动件(11)及箱体(8)底部的回水箱(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帽子整形定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8)由两个半模具拼合成,模面上开设有蒸气喷射孔(13),内设有与喷射孔(13)相通的蒸汽管(14)、电热管(15)、进气口(16)及回水口(17)。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帽子整形定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升降与张合装置I包括由两块模具支撑移动板(18)、支撑板(18)底下接有的竖向导柱(19)、连接移动板(18)的导套(21)与铰链(20)、连接铰链(20)的横向导柱(22)、竖向导柱(19)上的滑套(23)、连接滑套(23)的摆杆(24)、连接摆杆(24)的推杆(25)、与推杆(25)相连的撑开气缸(26)、竖向导柱(19)下端通过连接套(27)连接的主气缸(28)及摆杆(24)与主气缸(28)相连接的导柱(29)组合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帽子整形定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称夹具II包括由两个夹板(30)、支撑夹板(30)的摆杆(31)、与摆杆(31)连接的斜杆(32)、与斜杆(32)连接的立杆(33)、中间穿过竖向导柱(19)与立杆(33)相连的拉杆(34)及与竖向导柱(19)相连的气缸(35)组合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帽子整形定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II夹板(30)由两个半凹弧形面板(36)、卡架(37)、紧固螺栓(38)、导向螺栓(39)及橡胶衬块(40)组合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帽子整形定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II气缸(35)和模具升降与张合装置I主气缸(28)与撑开气缸(26)分别由气管(41、42、43)与压缩空气电磁阀(9)连接,所述蒸汽管(14)由输送管(44)与蒸汽电磁阀(10)连接,所述电热管(15)和气动件(11)分别由导线(45、46)与控制箱(6)连接,所述回水口(17)由管路(47)与箱体(1)底部回水箱(12)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帽子整形定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面设有顶面板(48)及与其活动连接的延长板(4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帽子整形定型机,由箱体、箱体面板上的按动钮及侧面板上的控制箱和断电与漏电保护装置构成,其箱体内设有帽子模具、支撑模具的升降与张合装置I、模具旁侧的对称夹具II、模具和夹具II连接管路上的压缩空气电磁阀、蒸汽电磁阀、气动件及箱体底部的回水箱。其中模具由两个半模具拼合成,面上设有蒸气喷射孔,内设有蒸汽管、电加热管;升降与张合装置I由移动板、移动板底下接有的竖向导柱、导套与铰链、横向导柱、滑套、摆杆、推杆、撑开气缸、主气缸等组成;对称夹具II由夹板、摆杆、斜杆、立杆、拉杆、竖向导柱及气缸组合成。本实用新型替代手工操作,使帽子外观造型完美、定型尺寸统一,减轻了劳动强度。
文档编号A42C1/00GK2585568SQ02289968

公开日2003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6日
发明者韩元政 申请人:韩元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