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带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4280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头带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头带调整装置,尤指一种通过调整弹片的上扬或下压,以松开或固定头带的调整装置,其可适用于头部的圈围装置,特别是如潜水蛙镜等。
背景技术
通常,人们使用头部戴具装置的情形多有所见,如头带、头盔、蛙镜、护目镜、头灯等,可谓琳琅满目,不一而足。而这种头上戴具装置最主要的要求,在于舒适性与可调松紧度,以适应不同的头围,其实,可调松紧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促进穿戴的舒适性。
以公知的潜水蛙镜为例,其头带调整装置是必须的。先前的调整装置是设于蛙镜两侧,以供使用者至少可在一侧进行松紧调整,这种方式因需分别在两侧进行调整,不但操作稍嫌不便,又破坏了蛙镜造型中有关脸部的弧度。同时,两侧设置调整装置,使得潜水蛙镜体积加大,也造成穿戴和携带的不便。
也有方案是将该调整装置设在穿戴时头部的后方,但其采用的方式较为繁复,不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方便调整头带松紧的头带调整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该头带调整装置包括一基座;一调整座,与基座相连接,其具有两相对设置的翼片及两设于侧向的调整框,并设有头带;至少一压片,设置在翼片侧边;一调整弹片,设成由压片带动,其两侧端与头带的棘齿可以互为干涉,通过对压片施力,可使头带对头部的束缚形成松弛状态的结构。
其中基座设有一贯穿的基孔,翼片对应设有翼孔,通过一基栓贯穿于该基孔及翼孔,形成基座与翼片的连接。
其中压片前方设有两压条,压条之间形成容置弹簧的条隙,其外侧分别延伸一压斜部。
其中调整弹片为片状,其中央突起,两端突设有固定凸榫,翼片上对应设有与之相扣合的导孔。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头带调整装置,包括一基座,其具有一贯穿的基孔;一调整座,由两相对的翼片及两侧向设置的调整框通过一基栓贯穿连接而成,翼片开设有一与基孔对应的翼孔;且翼孔上方设有一扣孔,其两侧各开设有一片孔,最外侧则各开设有一栓孔;至少一压片,其前方中央各具两压条,其间形成条隙,容置有一弹簧,外侧则各延伸一与所述栓孔相对应的压斜部,另外在压条的外侧设一条突,压片通过压条嵌入扣孔,而压斜部则穿过片孔;一调整弹片,其为片状,中央突起,并且两端突设有固定凸榫,与所述扣孔相对应,两侧底部内凹形成与所述压斜部相对应的升降导槽,端处为厚度变薄的片斜部;两带轴,其两端各突设一轴突,通过轴突穿入栓孔;头带分别绕行相应带轴,并反向经调整框穿出,通过头带上的棘齿卡合于调整弹片来定位,按压压片时,压斜部上推升降导槽,使调整弹片与带轴呈较大间距,移动头带调整其松紧度。
其中基座中央较厚,而向两侧变薄,并且其底部为弧形。
其中基座顶面为平直面,并开设有一基槽,另调整座对应设置有两水平片,并形成与之对应的槽孔。
其中的压片的条突呈向外扩张的楔形。
其中位于调整弹片中央的片顶呈弧形突起。
本实用新型中,基栓穿越翼片与基孔,使基座与调整座连结,且压片通过压条嵌入扣孔,压斜部穿入片孔,弹簧置于条隙内,带轴通过轴突穿入栓孔,调整弹片通过固定凸榫与导孔扣合,头带可绕行带轴并反向经调整框穿出,通过使头带的棘齿卡合于调整弹片进行定位,当按压压片时,压斜部上推升降导槽并使调整弹片与带轴间呈较大间距,可以使头带移动,从而进行头带松紧的调整。
所以,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地装设于头部后方,避免了公知技术中设于两侧所带来的体积加大现象,并大大地增加了造形设计的空间,且通过简单的按压动作即可进行头带松紧操作,实为调整装置的一大突破。
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潜水蛙镜、护目镜及头灯等。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围;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的断面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动作时的断面图。
图中件号说明1-基座;2-调整座;3-压片;4-调整弹片;5-带轴;11-基台;12-基槽;13-基孔;21-翼片;22-水平片;23-条槽;24-调整框;31-压条;32-压斜部;41-片顶;42-固定凸榫;43-升降导槽;44-片斜部;51-轴突;211-翼孔;212-扣孔;213-片孔;214-栓孔;215-导孔;311-条突;312-条隙;313弹簧;A-头带;B-棘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揭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内容,首先请参阅附图。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的断面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动作时的断面图。
如图1所示,基本上,本实用新型所述头带调整装置包括一基座1,一调整座2,二压片3,一调整弹片4及二带轴5,并由其组合而成。
其中,基座1为固定形状的物体,用来与穿戴者头部接触,故其底面,即穿戴时贴合头部的面,最好呈弧形并且具有软性材质,另外,其顶面,即穿戴时向外的面,中央部位为平削、或称平整的基台11,并且中央开设有一邻接于两侧的基槽12,其下方具有一贯穿的基孔13;基本上,基座1呈中央较厚两侧较薄的形状,但并非局限于此。为与后面所述的调整座2固定,可设一基栓14穿越所述基孔13。
调整座2由与基座1相垂直的两翼片21,以及与该两翼片21相垂直,也即呈水平方向的两水平片22所组成,该两水平片22之间,形成一长条状条槽23。如图所示,该水平片22设于翼片21内侧,各该水平片22的外侧,各具有一调整框24,其可与翼片21一体成型。
两翼片21上,可开设一与前述基孔13对应的翼孔211,其上方开设一较大的扣孔212,而扣孔212的两外侧上方,各开设一片孔213,而最外侧,则各开设一栓孔214,最上方的中央部位,则开设一导孔215。
压片3用来供使用者按压,其中央具有两平行的压条31,尺寸对应于扣孔212,为使其不致脱出,在各压条的两外侧,还各斜向突设一条突311,而在两压条31之间,则形成一条隙312,且可置入一弹簧313。此外,该压片的两压条31外侧,各突设一前端呈斜向而具厚度差的压斜部32,其尺寸对应于前述的片孔213,使其可嵌入并移动。实际上,此压片3是两个对向设置,可同时用人们的两指分别按压。
调整弹片4为片状物,其顶部中央具有一片顶41,两侧各突设一固定凸榫42,其底部外侧各开具一升降导槽43,此外,调整弹片外缘也呈斜向,即朝外侧尖突的片斜部44。
带轴5为轴体,其两端各具一轴突51,用来嵌穿入前述的栓孔214,以供卷带。
请再参阅附图,本实用新型组装时,将调整座2套合于基座1上,并以基栓14穿越翼孔211及基孔13,且压片3藉压条31嵌入扣孔212,而压斜部32也可同时穿入片孔213,而后将弹簧313置入条隙312内,并将带轴5通过轴突51嵌置入栓孔214,最后将调整弹片4藉固定凸榫42扣合于导孔215,即完成组装。而图2所示,是头带A已经绕过两带轴5后向外延伸的情形,而由于头带A上间距设置若干单方向斜向突起的棘齿B,故其在固定后即因阻挡而无法回卷,形成如图2所示的定长状态。
请配合参见图2及图3,当本实用新型的调整装置欲调整头带松紧度时,则按压两侧的压片3,此时由于压斜部32会向内侧移动,其斜面逐渐将升降导槽43逐渐顶高,并使其外侧的片斜部44与带轴5出现较大的间距,因此,在拉动或松脱头带A时,头带A的棘齿B可以通过,从而进行所需的长度调整。然后,释放压片3,则弹簧313外弹,使压斜部32外移,并使片斜部43连同调整弹片4下降,又回复至使棘齿B被阻挡的定位状态。
综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是将头带调整装置设在脑后的位置,通过手指按压设在调整座2两侧的压片3来调整头带A的。
上述结构中的压片3也可以仅设在一侧,同样能达到上述的调整功能。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仅为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凡是源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对游泳面罩的局部变更或修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都很容易推知,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头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基座;一调整座,与基座相连接,其具有两相对设置的翼片及两设于侧向的调整框,并设有头带;至少一压片,设置在翼片侧边;一调整弹片,设成由压片带动,其两侧端与头带的棘齿可以互为干涉,通过对压片施力,可使头带对头部的束缚形成松弛状态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基座设有一贯穿的基孔,翼片对应设有翼孔,通过一基栓贯穿于该基孔及翼孔,形成基座与翼片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压片前方设有两压条,压条之间形成容置弹簧的条隙,其外侧分别延伸一压斜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调整弹片为片状,其中央突起,两端突设有固定凸榫,翼片上对应设有与之相扣合的导孔。
5.一种头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基座,其具有一贯穿的基孔;一调整座,由两相对的翼片及两侧向设置的调整框通过一基栓贯穿连接而成,翼片开设有一与基孔对应的翼孔;且翼孔上方设有一扣孔,其两侧各开设有一片孔,最外侧则各开设有一栓孔;至少一压片,其前方中央各具两压条,其间形成条隙,容置有一弹簧,外侧则各延伸一与所述栓孔相对应的压斜部,另外在压条的外侧设一条突,压片通过压条嵌入扣孔,而压斜部则穿过片孔;一调整弹片,其为片状,中央突起,并且两端突设有固定凸榫,与所述扣孔相对应,两侧底部内凹形成与所述压斜部相对应的升降导槽,端处为厚度变薄的片斜部;两带轴,其两端各突设一轴突,通过轴突穿入栓孔;头带分别绕行相应带轴,并反向经调整框穿出,通过头带上的棘齿卡合于调整弹片来定位,按压压片时,压斜部上推升降导槽,使调整弹片与带轴呈较大间距,移动头带调整其松紧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基座中央较厚,而向两侧变薄,并且其底部为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基座顶面为平直面,并开设有一基槽,另调整座对应设置有两水平片,并形成与之对应的槽孔。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压片的条突呈向外扩张的楔形。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位于调整弹片中央的片顶呈弧形突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自由且方便地调整头带松紧的头带调整装置,其包括一基座;一调整座,与基座相连接,其具有两相对设置的翼片及两设于侧向的调整框,并设有头带;至少一压片,设置在翼片侧边;一调整弹片,设成由压片带动,其两侧端与头带的棘齿可以互为干涉,通过对压片施力,可使头带对头部的束缚形成松弛状态的结构。
文档编号A44B11/00GK2620982SQ032634
公开日2004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30日
发明者潘承烈 申请人:诚加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