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带扣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4275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表带扣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表带扣件,特别是一种由按压一卡掣件,使得枢接于掣框件两端的翼片可解除卡掣的表带扣件。
背景技术
手表因具备计时功能,而成为人们所不可或缺的随身物品,不论手表的计时方式,表带的设置,使得手表具有配戴的功能。通常两条表带间具有一扣件,而各表带外端则分别枢接于表壳,以便由扣件的开合,方能将手表与人的手腕进行穿脱。所以,扣件的好坏,是关系手表功能与品质的一大要因。
现有的表带扣件,如栓扣方式,其如同皮带扣件一般,是在一表带端部连接一扣框,其中央横向轴接一扣栓,其端部搭接于扣框上,而另一表带的中央横向开具若干扣孔,以便选择性扣接于扣栓,而改变表带外径,以符合使用者的腕部尺寸。因此,栓扣式扣件大都用于皮革或塑胶表带,其缺失在于操作时,只能以单手进行栓扣,非常不便。
此外,如卡扣方式,其是在一表带一端枢接一可折叠回动的两延伸片,其中一延伸片于表带枢接部位突伸一弧形扣榫,而另一延伸片的弧缘部则可选择性地轴接于一ㄇ形调整片所预设的若干调整孔,该ㄇ形调整片另端则枢接于另一表带。两延伸片经回动与折叠,而今弧缘部扣接于扣榫,即形成卡扣。因此,卡扣式扣件大都用于金属表带,其缺失在于,扣榫在反复扣接后,容易造成变形,以致与弧缘部形成松弛现象,而亟待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申请人本着多年来从事手表设计与产销的经验,以期能克服前述表带扣件的缺失,并另辟蹊径,经再三实验与测试,进而创作出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表带扣件,其包括一掣框件,是在一框架两侧的镂空槽外端各自轴接一翼片,该框架中央具有一下凹的阶状框室,而各翼片的活动端突设一连接管及一扣孔;一卡掣件,是将两相对设置的伸缩片置于框室内,其间设有一弹性体,该两伸缩件相对端两侧各突设一组彼此呈交错排列的两扣钩,该各扣钩的钩部朝外,并将一压片将框室封闭,其两侧透空部供两组扣钩的显露,并分别钩扣于同侧翼片的扣孔,另将两固定件通过压片的穿孔,各延伸片的导槽,而固定于框室底部;按压两伸缩片外缘,使其向内移动,并压缩弹性体,并使同组的两扣钩排列成直线而脱离扣孔,而解除卡掣。
本实用新型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表带扣件,其中该伸缩件是为弹簧。
所述的表带扣件,其中各镂空槽近外端部设有一衔接片,而翼片对应该衔接片开具一凹入的片凹。
所述的表带扣件,其中该框架两侧和两翼片是为弧弯形。
所述的表带扣件,其中该两伸缩片的相对端中央各形成一片槽,供包夹弹性体。
所述的表带扣件,其中该两伸缩片外缘各突设一压块。
所述的表带扣件,其中固定件是为螺丝。


为进一步揭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内容,首先请参阅图式,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表带扣件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立后的剖面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卡掣状态的立体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处于解除状态的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表带扣件是由一掣框件1,及一卡掣件2所组合而成。
其中,掣框件1是由一长形框架11两端各自轴接一翼片12,其两侧的镂空槽111供翼片12容置。该框架11基于配载的舒适性,其两侧以弧弯形为佳,因此,该两翼片12亦为弧弯形。该框架11中央设有一下凹阶状框室112,以便供后叙的卡掣件2的容置与定位。而为增加框架11的结构应力,该两镂空槽111外侧各自设有一衔接片113,使框架11于成型过程中不易变形。而翼片12内侧是由现有的轴销枢接于镂空槽111外侧端,而外侧自由端则向上形成一连接管121,供与表带枢接;且各连接管121内侧邻接位置则开具一扣孔122,供与后叙的卡掣件2卡掣之用。此外,该片翼12对应街接片113位置则形成凹陷的片凹123,以便于卡掣状态时,是容置该衔接片113。
卡掣件2是将两相对设置的伸缩片21、22置于框室112内,其间设有一弹性体23,另以一压板24将框室112封闭,使卡掣件2容置、定位于框室112内。该两伸缩片21、22的相对端为能彼此对接,因此,一伸缩片21内缘的外侧各自突伸一外扣钩211,而另一伸缩片22内缘的内侧各自突伸一内扣钩221,该外、内扣钩211和221的钩部朝外,且相对端的中央分别凹设一片槽212和222,以便其间包夹一弹性体23,例如弹簧,使同侧的外、内扣钩212和222于弹性体呈伸展状态是呈交错状,并分别钩住扣孔122,以便形成卡掣效果。而为使两伸缩片21、22具相对位移的裕度,因此,各开具一导槽213、223,随即以一H形压片24将框室112封闭,并以两固定件25,例如螺丝穿越其预设的两穿孔241、两导槽213和223,并固定于框室112底部的两室孔114,即完成本实用新型的组装。
而为规范该弹性体23,因此,该压片24对应弹性体23位置向下延伸两片榫242,使弹性体23于压缩时不致朝两侧变形。特别是,该两伸缩片21、22的外端各自突设一压块214、224,除增加按压的便利外,其所形成的阶形,更作为按压的止限。
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处于卡掣状态的示意图,由于该两毗邻的连接管121是枢接于表带,因此在外观上,除两伸缩片21、22的压块214、224外,其余均为表带所遮蔽。如欲解除卡掣时,按压两压块214、224,使两伸缩片21和22内缩并压缩弹性体23,而令各组的外、内扣钩211、221排成直线,使两扣孔122因失去卡掣,而得以如图4所示向外回动外张,进而增加表带长度,以利佩戴或取下手表。
所以,经由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其是利用钩扣方式取代现有的栓扣和卡扣方式的扣件,同时赋予表带于外观上无接缝的视觉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卡掣与解除,单手即可操作,更增加使用的方便性,诚属同类物品前所未见的一大佳构。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乃较佳实施例的一种,举凡局部的变更或修饰而源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而为熟习该项技艺的人所易于推知,俱不脱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表带扣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掣框件,是在一框架两侧的镂空槽外端各自轴接一翼片,该框架中央具有一下凹的阶状框室,而各翼片的活动端突设一连接管及一扣孔;一卡掣件,是将两相对设置的伸缩片置于框室内,其间设有一弹性体,该两伸缩件相对端两侧各突设一组彼此呈交错排列的两扣钩,该各扣钩的钩部朝外,并将一压片将框室封闭,其两侧透空部供两组扣钩的显露,并分别钩扣于同侧翼片的扣孔,另将两固定件通过压片的穿孔,各延伸片的导槽,而固定于框室底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带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该伸缩件是为弹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带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镂空槽近外端部设有一衔接片,而翼片对应该衔接片开具一凹入的片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带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该框架两侧和两翼片是为弧弯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带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该两伸缩片的相对端中央各形成一片槽,供包夹弹性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带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该两伸缩片外缘各突设一压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带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是为螺丝。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表带扣件,其包括一掣框件,是在一框架两侧的镂空槽外端各自轴接一翼片,该框架中央具有一下凹的阶状框室,而各翼片的活动端突设一连接管及一扣孔;一卡掣件,是将两相对设置的伸缩片置于框室内,其间设有一弹性体,该两伸缩件相对端两侧各突设一组彼此呈交错排列的两扣钩,该各扣钩的钩部朝外,并将一压片将框室封闭,其两侧透空部供两组扣钩的显露,并分别钩扣于同侧翼片的扣孔,另将两固定件通过压片的穿孔,各延伸片的导槽,而固定于框室底部;按压两伸缩片外缘,使其向内移动,并压缩弹性体,并使同组的两扣钩排列成直线而脱离扣孔,而解除卡掣。
文档编号A44C5/18GK2626295SQ032633
公开日2004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6日
发明者陈国平 申请人:陈国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