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弹性的避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4430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弹性的避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避震装置,特别是指一种由热塑性聚胺酯材料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所制成并具有弹性的避震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人们越来越注重身体的健康,各种休闲及体育运动逐渐普及, 成为生活的一部份,例如:爬山、健行、跑步或者是球类运动等,不过, 当外出运动时,穿着不适当的运动鞋往往会造成脚部的受伤,其原因在 于脚部承受全身重量对地面的压力,如果没有一双可适度减緩脚部压 力的运动鞋,脚部将会^c受极大的运动伤害风险。
参阅图1 ,为解决前述可能^ 1发运动伤害的困扰,有人研发出 一种 可緩压避震的运动鞋l,该运动鞋1包含一本体ll,及一设置于该本体 11底部而且呈中空状,并充填有空气的塑料气垫12,当在运动时,该运 动鞋1的塑料气垫12可吸收来自身体重量及地面的压力,以减轻脚部 的负担。
不过,该运动鞋1的塑料气垫12虽然有气垫緩沖的功能,但是其柔 软度及支撑力仍有待加强,而且,该塑料气垫12是使用塑料与气体两种 以上不同材质制成,其异质材质之间的接合性较差,不但导致提高后续 加工的难度,而且该塑料气垫12本身具有不透气的特性,也使得脚部排 汗不易而影响穿着的舒适度。
另夕卜,当该塑料气垫12破损时,不仅使其内部的空气与外部连通而 导致泄气,使该运动鞋1緩沖受压及吸震的功效丧失,而且,丢弃该破损 的塑料气垫12也会因为其材质为热固性塑料而无法再回收使用,造成 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弹性的避震装置,该具有弹性的
避震装置是由热塑性聚胺酯材料(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制作而 成,较有效地緩沖来自外界所施予的压力,以提供良好及舒适的避震效 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具有弹性的避震装置,用于设置在一鞋子 底部,包含至少 一集合体单元,该集合体单元包括多条在同 一平面上并 列连接在一起的第 一弹性条,每条第 一弹性条具有一根第 一外管,及一 填置在该第一外管内而且大体呈条状的第一泡棉,其中,该第一外管与 第 一泡棉均为热塑性聚胺酯材料。
本发明的功效在于,由于每条第一外管及填置在该第一外管内的 第一泡棉均是由热塑性聚胺酯材料制成,因此,具有良好的接合性。而 且,每条第一弹性条之间是相互连接并列,在受到外部压力时,随着施力
大小及方向扭曲形变,可提供整体较佳的弹性回复力,而该第一泡棉可 再进一步吸收形变力量,增加吸震的效果。


图l是一立体图,说明现有运动鞋安装有一塑料气垫的样式。
图2是一示意图,说明本发明具有弹性的避震装置的第一优选实
施例设置在一鞋子底部的样式。
图3是一立体图,辅助说明该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内部结构样式。 图4是一立体图,说明本发明具有弹性的避震装置的第二优选实施例。
图5是一立体图,说明本发明具有弹性的避震装置的第三优选实 施例。
图6是一立体图,辅助说明该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样式。 图7是一立体图,说明本发明具有弹性的避震装置的第四优选实 施例。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通过四个优选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具有弹性的避震装置 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被详细描述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类似的元 件是以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
参阅图2、 3,本发明具有弹性的避震装置的第一优选实施例是安 装在一鞋子底部13,以提供该鞋子较佳的緩沖避震效果,但是实际实施 时,该具有弹性的避震装置也可应用于其它领域作为避震防护用,不应 局限于本实施例的说明。
在该第 一优选实施例中,该具有弹性的避震装置包含一集合体单 元2,该集合体单元2大体呈马蹄铁形,并包括多条在同一平面上排列 而且连接在 一起的第 一弹性条21 ,每条第 一弹性条21具有 一根第 一外 管211,及一填置在该第一外管211内而且大体呈条状的第一泡棉212, 其中,该第一外管211与第一泡棉212均为热塑性聚胺酯材料 (ThermoplasticPolyurethane)所制成。而且,每一第一外管211的硬度范 围为萧氏硬度55 ShoreA至85 ShoreD ,每一第 一泡棉212的密度范围 为0.2 g/cm3至0.6 g/cm3。
量2.36克的小锤挂在垂直的计测桶内一定高度,由此高度使小锤自由 落下。当小锤打击试片时,试片表面会产生很小的压痕,此时小锤的一 部份能量会消耗在试片的变形。而剩余的能量会使小锤反跳至另一高 度。试片的硬度越大,则冲击压痕浅,消耗能量少,残余能量大,会有较高 的反跳高度,其中,ShoreA通常用于测量较软的塑料,而ShoreD用于测 量较硬的塑料。
该第一优选实施例在设计上,是借由所述第一外管211与第一泡 棉212均由热塑性聚胺酯材料所制成,同质材料间的接合具有较佳的 密附性而不易脱落,所述的第一弹性条21是彼此平行并列的连接在一 起。
因此,当该集合体单元2设置在该鞋子底部13,并受到外部压力时, 随着施力大小及方向扭曲形变,该多根强韧的第一外管211可以提供
整体避震装置较佳的弹性回复力,而填置在该第一外管211内的第一 泡棉212则可进一步吸收所述第一外管211的形变力量,以增加吸震、 緩沖的效果。所以,本发明具有弹性的避震装置比较现有技术,不仅具 有较高的支撑力,而且其緩沖力及避震效果也较佳。
此外,本发明具有弹性的避震装置不需依靠气体作为緩沖,因此没 有破损泄气的问题,所以,即使该集合体单元2因外力而造成部份毁坏, 仍不影响本发明具有弹性的避震装置緩冲受压及吸震的功效,再者,该 热塑性聚胺酯材料为一种环保材料,具有回收可重复使用及可被自然 分解的特性,对于环境的永久维护有相当的帮助。
参阅图4,为本发明具有弹性的避震装置的第二优选实施例,同样 设置在一鞋子底部(图未示),该第二优选实施例大致上与该第一优选 实施例相同,两者均包含一集合体单元2,而该集合体单元2包括有多 条第一弹性条21,每条第一弹性条21具有一根第一外管211,及一第一 泡棉212,不同于该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地方在于,该具有弹性的避震装 置还包括有一个可套设在该集合体单元2的一端,且同样为热塑性聚 胺酯材料所制成的固定套3,而且每条第一弹性条21的第一泡棉212 是大体呈中空管状,并围绕界定出 一第 一空间213,借由该多个第 一空 间213的设置,使空气可以充斥于内,提升每条第一弹性条21的緩冲效 果。
在此,应注意的是,该第二优选实施例所披露的集合体单元2的数 量为一个,但是实际实施时也可以将多个集合体单元2相互层叠地连 接在一起(如图5中所示),而该固定套3当然也可以_没计为可同时套^: 多个集合体单元3,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所披露。
此外,该第二优选实施例的集合体单元2上还形成有五个贯孔22,
每一个贯孔22是可以设计为贯穿单一条第一弹性条21或者是同时贯
穿多条第一弹性条21,而且,所述贯孔22的数量可为单个或多个,并不 以该第二优选实施例中所披露者为限。
在该第二优选实施例中,除了每条第一弹性条21的第一泡棉212 围绕界定出的第一空间213能够增加本发明具有弹性的避震装置的緩
沖力外,还可借由该集合体单元2上的贯孔22设计,作为增加该集合体 单元2受到外部压力而扭曲形变的承受度,例如当贯孔22的数量较多 时,整体集合体单元2具有较高扭曲形变能力,贯孔22的数量较少时则 较不易扭曲变形,而每一贯孔22的大小也是影响该集合体单元2被扭 曲形变的因素之一,故该第二优选实施例也确实能达到緩冲受压及避 震的功效。
参阅图5、 6,为本发明具有弹性的避震装置的第三优选实施例,该 第三优选实施例与该第 一优选实施例大致相同,相同之处于此不再赘 述,不同之处在于每条第一弹性条21的第一泡棉212是大体呈中空管 状并围绕界定出一第一空间213,每条第一弹性条21还具有一根穿设 于该第一空间213而且呈中空状的第一内管214,该第一内管214的硬 度范围为萧氏硬度55 ShoreA至85 ShoreD。该第一内管214与该第 一外管211及该第一泡棉212属于相同的热塑性聚胺酯材料,故材质之 间的密附度及接合性较强。
此外,该集合体单元2上形成有五个贯孔22,每一贯孔22是可选择 地设计为贯穿单一条第一弹性条21或者是同时贯穿多条第一弹性条 21,而且,所述贯孔22数量可为单个或多个,并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再者,该具有弹性的避震装置还包括一围绕单元4,该围绕单元4 包括两条设置在所述集合体单元2的周缘而且将所述第一弹性条框围 于内的第二弹性条41。在该第三优选实施例中的第二弹性条41的数 量可为单条或多条,并不以本实施例为限。每条第二弹性条41具有一 根第二外管411,及一填置在该第二外管411内而且大体呈条状的第二 泡棉412。
其中,该多根第二外管411及该多个第二泡棉412同样为热塑性聚 胺酯材料所制成。在此,应注意的是,每条第二弹性条41也可以是只具 有一根第二外管411而且无第二泡棉412设置于内(如图6中所示),并 不局限于该第三优选实施例所披露。
在该第三优选实施例中,该第二弹性条41的第二泡棉412是大体 呈中空管状,并围绕界定出一第二空间413,该第二弹性条41还具有一
根穿设于该第二空间413并呈中空状的第二内管414。该第二内管414 同样为热塑性聚胺酯材料所制成,该第二外管411与第二内管414的硬 度范围为萧氏硬度55 ShoreA至85 ShoreD,该第二泡棉412的密度范 围为0.2g/cm3至0.6 g/cm3。
本发明具有弹性的避震装置的第三优选实施例在设计上,是借由 在每一个第 一空间213中穿设了质地较为强韧的第 一 内管214,故可强 化所述集合体单元2整体的支撑效果,当外力大于该多个第一外管211 与第一泡棉212可承受的支撑界限时,增加所述第一内管214的设置, 可以再进一步提供对外部压力的承受力,增加该具有弹性的避震装置 的支撑效果。
另外,该具有弹性的避震装置还可借由该围绕单元4的第二弹性 条41设置在所述集合体单元2的周缘,强化整体结构的强度,不仅达到 緩冲受压及支撑的功效,同时还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及耐用性,因此,该第 三优选实施例的结构设计特别适合于有较高支撑及避震效果需求的产品。
参阅图7,为本发明具有弹性的避震装置的第四优选实施例,该第 四优选实施例同样用于设置在一鞋子底部(图未示),大致上与该第三 优选实施例相同,相同之处于此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该集合体单元 2还包括至少一条与所述第一弹性条21并列连接的第三弹性条23,而 该第三弹性条23具有一根呈中空状的第三外管231,该第三外管231 为热塑性聚胺酯材料所制成,其硬度范围为萧氏硬度55 ShoreA至85 ShoreD。
在该第四优选实施例中,第三外管231的数量是4个,而且排列方 式也非间隔地连续排歹J,但是实际实施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视 产品需求变化排列,例如间隔两个第一弹性条21再插入一个第三弹性 条23,其变化不依此所限制。本发明具有弹性的避震装置在设计上,是 可选择地借由在该集合体单元2中,间隔设置第三弹性条23,以达到另 一种调整产品整体支撑及避震效果的功效。
借由上述说明可知,本发明具有弹性的避震装置确实具有以下优

一、 接合性佳
由于该第一外管211与第一泡棉212均为热塑性聚胺酯材料所制 成,所以,该第 一外管211与该第 一泡棉212属于相同材质,两者之间的 密附度及接合性较佳,相较于一般塑料气垫或塑料软垫使用两种以上 不同的材质连接,众所周知地,异质材料间的密附不易,故接合性较差。
二、 緩沖力高,避震效果较佳
每条第一弹性条21是相互平行地并列连接在一起,当受到外部压 力时,由于所述第一外管211的质地较强韧,提供了第一阶段的支撑效 果,当外力大于所述第一外管211可支撑的界限时,所述第一外管211 会产生形变而挤压内部的第一泡棉212,而所述第一泡棉212则可适时 吸收所述第一外管211的形变力量,因此提供了第二阶段的緩冲及避 震效果,至于该第一空间213及第一内管214的变化设置还提供了进一 步的緩冲及支撑效果。
三、 具有较佳的支撑力
本发明具有弹性的避震装置不须依靠如一般以塑料包覆气体作 为緩沖用的塑料气垫,所述第一外管211借由适当的硬度范围萧氏硬 度55 ShoreA至85 ShoreD,因而相对强韧地提供了优于一般塑料气垫 的支撑力。
四、 兼具环保及耐用的特性
由于热塑性聚胺酯材料为环保材料,并具有可以回收重复使用及 可被自然分解的特性,在环保意识增强的现今社会,对于环境的永久维 护提供了相当的帮助。而相对强韧的所述第一外管211提供了完整的 支撑防护,因此,即使该集合体单元2局部有破损情况产生时,仍不影响 整体避震功效,不像一般的塑料气垫不仅在生产或是加工过程中不环 保而且不易回收,还有损坏泄气的问题而可能导致避震功能完全丧失。
五、 后加工性佳
由于本发明具有弹性的避震装置完全是由热塑性聚胺酯材料所 制成,易于在加热加压后与其它部品相结合,由于其在一定的温度下可
10
任意改变形状并可弯折成任何贴合弧度的特性,便于产品后制阶段的 加工与成型。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弹性的避震装置借由该第一外管211与该 第一泡棉212的设置,提供了至少两阶段的支撑及避震功效,而该第二 弹性条41及该第三弹性条23的附加变化还提升了整体的弹性及避震
到强化支撑、緩沖、吸震及稳定耐用的效果,由于热塑性聚胺酯材料制 成的产品具有质地轻、可重复使用并且无泄气疑虑,还可弯折成任何贴 合弧度的特性,非常适合使用于避震的产品应用,故确实能达到本发明 的目的。
权利要求
1. 一种具有弹性的避震装置,用于设置在一鞋子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弹性的避震装置包含至少一集合体单元,所述集合体单元包括多条在同一平面上并列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弹性条,每条第一弹性条具有一根第一外管,及一填置在所述第一外管内而且大体呈条状的第一泡棉,其中,所述第一外管与第一泡棉均为热塑性聚胺酯材料。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弹性的避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合体单元大体呈马蹄铁形。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具有弹性的避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条第一弹性条的第一外管的硬度范围为萧氏硬度55 ShoreA至85ShoreD。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具有弹性的避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条第一弹性条的第一泡棉的密度范围为0.2 g/ci^至0.6 g/cm3。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具有弹性的避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条第 一弹性条的第 一泡棉是大体呈中空管状,并围绕界定出 一第一空间。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具有弹性的避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条所述第一弹性条还具有一根穿设于所述第一空间而且呈中空状的第 一 内管,所述第 一 内管为热塑性聚胺酯材料而且硬度范围为萧氏硬度 55 ShoreA至85 ShoreD。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具有弹性的避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合体单元上形成有至少一个贯孔。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具有弹性的避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避震装置还包含一 围绕单元,所述围绕单元包括至少 一条设置在所述集合体单元的周缘而且将所述第一弹性条框围于内的第二弹性条,所 述第二弹性条具有一根材质为热塑性聚胺酯材料的第二外管。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具有弹性的避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弹性条还具有一填置在所述第二外管内而且大体呈条状并为热塑性聚胺酯材料的第二泡棉。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具有弹性的避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条的第二泡棉大体呈中空管状,并围绕界定出 一第二空间。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具有弹性的避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弹性条还具有一根穿设于所述第二空间而且呈中空状的第二内管,所述第二内管的材质为热塑性聚胺酯材料而且硬度范围为萧氏硬 度55 ShoreA至85 ShoreD。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具有弹性的避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弹性条的第二外管的硬度范围为萧氏硬度55 ShoreA至85ShoreD。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具有弹性的避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弹性条的第二泡棉的密度范围为0.2g/ci^至0.6g/cm3。
14. 根据权利要求1 13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具有弹性的避震装 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合体单元还包括至少 一条与所述多条第 一弹性条平行地连接 在一起的第三弹性条,所述第三弹性条具有一呈中空状而且材质为热塑性 聚胺酯材料的第三外管。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具有弹性的避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外管的硬度范围为萧氏硬度55 ShoreA至85 ShoreD。
16. 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具有弹性的避震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震装置还包含一个可套设在所述集合体单元一端而且为热塑 性聚胺酯材料制成的固定套。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具有弹性的避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避震装置还包含多个层叠在一起的集合体单元,所述固定套套设在所述集合体单元的一端。
全文摘要
一种具有弹性的避震装置,包含至少一集合体单元,该集合体单元包括多条并列连接的第一弹性条,每条第一弹性条具有一根第一外管,及一填置在该第一外管内而且大体呈条状的第一泡棉,其中,该第一外管与第一泡棉均为热塑性聚胺酯材料。本发明的功效在于当该集合体单元受到外部压力而随着施力大小及方向扭曲形变时,该第一外管可提供整体较佳的弹性回复力,而该第一泡棉可再进一步吸收形变力量,增加吸震的效果。
文档编号A43B7/32GK101380152SQ200710146008
公开日2009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3日
发明者林庚贤 申请人:林庚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