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拉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1877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滑动拉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规定的抗横拉力,且在被施加了开裂横拉力以上的横拉力时开裂 的滑动拉锁,特别是涉及能够用于在汽车碰撞时使气囊膨出的气囊膨出用开口部的滑动拉 锁。
背景技术
近年,在汽车的座椅背侧部、门上方的车顶室内部等搭载在汽车碰撞时保护乘员 的头部的侧气囊。该侧气囊装置具有在车辆碰撞,受到了大的冲击后,产生膨胀用气体的充 气机和由该充气机供给气体并膨胀展开的气囊。在侧气囊装置动作前的气囊收纳状态下, 气囊按照规定的步骤被折叠,并被收纳在汽车用座椅的座椅背侧部等,侧气囊装置本身被
座椅罩等覆盖。通常,在汽车用座椅的表面套着用于覆盖座椅的坐垫材料的织物、皮革等座椅罩, 在安装着侧气囊装置的座椅背侧部的座椅罩上形成用于使气囊膨出的膨出用开口。以往, 该膨出用开口由若以规定的力拉拽则切断得脆弱的缝合纱缝合。该侧气囊装置在汽车碰撞,受到大的冲击时,感知该冲击,从充气机产生高压气 体,导入到气囊内,使气囊瞬间膨胀。在气囊膨出时,因为过大的拉拽的力施加给将膨出用 开口缝合的缝合纱,所以,缝合纱因该力而切断,封闭的膨出用开口打开,气囊从这里膨出。该气囊向乘员的侧方侧展开,对乘员的头部、胸部、腰部等进行缓冲支撑。据此,能 够大幅缓和碰撞时施加给人体的冲击力,确保乘员的安全。但是,若采用由缝合纱将气囊的膨出用开口部封闭的构造,则在将气囊装置安装 在座椅上后,必须经过套上座椅罩的工序,产生了制造工序受到限定的问题。最近的汽车用 座椅大多安装了加热器、座面调整用的执行器等各种各样的辅助设备,优选制造工序的自 由度。另外,以往,在交车后有必要进行气囊装置的检测的情况下,若不将座椅罩拆下,则不 能进行气囊装置的检测等,作业工序复杂。再有,还产生了缝合纱的断裂强度还因其缝合状态而变化大,此外,还因汽车室内 的温度上升、长年老化而变化大的问题。在缝合纱难以切断的情况下,产生紧急时气囊没有 膨出的重大的问题。在缝合纱的强度低的情况下,产生在乘员落座到座椅上时,缝合纱因作 用于座椅罩的拉伸的力而断裂,膨出用开口部开裂,座椅坐垫等露出的事态。另外,因为在气囊膨胀展开时,是使一根一根的缝合纱依次逐渐断裂,所以,产生 了气囊的展开速度降低的问题。这样,替代使用具有各种问题的缝合纱来封闭膨出用开口部的构造,使用了滑动 拉锁的膨出用开口部的封闭构造受到瞩目。通过使用滑动拉锁,即使缝制到座椅罩后,也能 通过使拉头上下来使膨出用开口部开闭。因此,因为组装工序的自由度增加,所以,能够轻 易地进行复杂构造的座椅的组装。另外,在进行气囊装置的检测时,也能够通过开闭滑动拉 锁来轻易地进行配线、安装部分等的检测。另外,若在啮合齿彼此啮合的滑动拉锁的一部分,啮合齿彼此的啮合脱开,在该状态下继续施加横拉力(将在左右一对拉锁带上安装的啮合齿彼此向相互拉开的方向施加 的每个单位啮合轴线长度的力。),则能够以不会使拉头运动的弱的力依次逐渐将啮合齿列 的啮合脱开。因此,因为与使一根一根的缝合纱依次逐渐断裂的状况不同,能够使展开速度 加快,所以,适合尽早地进行气囊的膨胀展开,有效地保护乘员的用途。特别是,因为乘员的 头部和汽车的侧玻璃的间隔狭窄,所以,期待有在碰撞后短时间膨胀展开的必要的侧气囊 的用途。例如,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5158号公报)中,公开了为了用于气囊的膨 出用开口而具有容易开裂的构造的带紧急开口构件的滑动拉锁。专利文献1记载的带紧急开口构件的滑动拉锁中的啮合齿的形状具有以横跨的 方式紧固了拉锁带侧缘部的啮合齿安装部的两个脚部、将两个脚部连接的主干部、形成在 用于使左右一对啮合齿彼此在横拉方向啮合的外端部的啮合头部、将该啮合头部和上述主 干部连接的被勒紧的颈部。在上述啮合头部的顶部,沿啮合轴线形成槽。再有,用于向该槽 嵌合的肩部以在啮合齿的宽度方向中央部从主干部和颈部伸出的形式形成。上述啮合头部为防止啮合的啮合齿列在横拉方向开裂,被嵌入在相向配置的另一 方的拉锁带上所紧固的两个相邻的啮合齿的颈部之间来使用。因为以从啮合齿的颈部和主 干部伸长的形式形成的肩部与设置在相向的啮合头部上的槽部嵌合,所以,防止左右半边 拉锁彼此在剪切方向交错,啮合脱开。再有,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滑动拉锁中,在滑动拉锁的中央部,配置两个通过将相 对于该啮合齿的肩部嵌合的啮合头部的里面侧切除而成为表里非对称的鼻部形状的啮合 齿。这部分成为相对于来自滑动拉锁的里面侧的上突力容易开裂的部分,成为气囊膨出时 的滑动拉锁的开裂起点。另外,在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298641号公报)中公开了设置有保持构件的 滑动拉锁,该保持构件成为在由气囊施加了内压时,用于轻易地使滑动拉锁逐渐从滑动拉 锁的中央部扩开的开裂起点。专利文献2公开的滑动拉锁中央部的开裂起点用的保持构件是形成了因气囊膨 胀时的膨胀力而断裂的合成树脂制的勒紧部的部件(参见专利文献2的图1。)、使用了因 气囊膨胀时的膨胀力而断裂的粘接带的部件(参见专利文献2的图3。)、在左右拉锁带的 中央部预先将雄部分的卡合头部插入卡合孔,卡合头部因气囊膨胀时的膨胀力而从卡合孔 脱开的部件(参见专利文献2的图4。)等。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6-15158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4-298641号公报如上所述,因为通过作为膨出用开口部的封闭构造而使用滑动拉锁,即使在将座 椅罩缝制到座椅的座椅背部后,膨出用开口部的开闭也通过使拉头上下而自由,所以,能够 增加组装工序的自由度,轻易地进行复杂构造的座椅的组装、检测作业。另外,虽然具有能 够在气囊膨胀时,以不使拉头运动的弱的力在短时间的期间依次逐渐使啮合齿列的啮合脱 开等各种特征,但是,因为一般滑动拉锁的横引强度设定为大的值,所以,有必要设置上述 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记载的那样的开裂起点。专利文献1的在带紧急开口构件的滑动拉锁上形成的开裂起点是相对于来自滑 动拉锁的里面侧的上突力容易开裂的构造。但是,因为在因气囊的膨胀,均勻的上突压力施加给滑动拉锁的里面的情况下,主要是横拉力施加给滑动拉锁本身,所以,在为专利文献1 记载的带紧急开口构件的滑动拉锁的情况下,存在难以在开裂起点开裂的可能性。专利文献2记载的开裂起点用的保持构件由于在啮合轴线上设置了与滑动拉锁 的啮合齿不同的部件,所以,拉头不能通过存在保持构件的滑动拉锁的中央部。因此,即使 使拉头上下,也不能自由地进行膨出用开口部的开闭,组装工序的自由度减少,也不能轻易 地进行组装座椅后的检测作业。另外,在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记载的滑动拉锁中,由于必须在滑动拉锁的中央 部形成开裂起点,所以,需要按照每个座椅的种类设计、制作长度不同的滑动拉锁,按照每 个滑动拉锁的长度确保库存。因此,导致滑动拉锁的交货期的长期化和成本上升。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课题而做成的发明,其目的是在短交货期且廉价地提供一种 在通常使用时能承受规定的横拉力,且在气囊膨出时等施加了过大横拉力的情况下,能够 在短时间强制裂开的滑动拉锁。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有关本发明的滑动拉锁是在左右一对拉锁带的啮合齿安装 部,将形成有宽度宽地形成的啮合头部和从该啮合头部延出的安装脚部的啮合齿的上述安 装脚部,沿带的长度方向以规定的间距安装多个的滑动拉锁,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宽度宽地 形成的啮合头部的峰高度H(mm)和上述间距P(mm)之间具备0. 4彡(2XH-P)/P彡0. 1的关系。另外,优选上述啮合齿由注塑成形或线圈状或锯齿状的单丝构成,在上述宽度宽 地形成的啮合头部的峰高度H(mm)和上述啮合头部的啮合齿厚度T(mm)及上述间距P(mm) 之间具备0.2彡(2 XH-P) X T/(2 XP)的关系。另外,优选上述啮合齿由线圈状或锯齿状的单丝构成,在上述宽度宽地形成的 啮合头部的峰高度H(mm)和上述安装脚部的颈宽度D(mm)及上述间距P(mm)之间具备 0. 2 彡(2 X H-P) X (H-D)/(2 X P)的关系。另外,其特征在于,在以使安装在上述左右一对拉锁带上的啮合齿彼此沿啮合轴 线啮合的状态,向与该啮合轴线正交的方向,也就是将上述左右一对拉锁带拉开的方向, 作为每个单位啮合轴线长度的力,施加了 40(N/cm)以上的横拉力时,啮合齿彼此的啮合脱 开。发明效果根据有关本发明的滑动拉锁,通过在宽度宽地形成的啮合头部的峰高度H(mm)和 啮合齿的间距P(mm)之间具备0. 4彡(2XH-P)/P彡0. 1的关系,能够提供一种承受不足 40(N/cm)的通常施加的横拉力,且在施加了 40 (N/cm)以上的过大的横拉力时,滑动拉锁的 啮合齿的啮合脱开的滑动拉锁。再有,就滑动拉锁的所有的啮合齿而言,通过以满足上述的峰高度H和啮合齿的 间距P的关系的方式构成,能够提供一种不设置特殊的开裂起点,作为气囊膨出用开口的 封闭构造合适的连续的滑动拉锁。据此,能够在短交货期廉价地提供长度不同的多种滑动 拉锁。另外,在滑动拉锁中使用了由注塑成形或线圈状或锯齿状的单丝构成的啮合齿的情况下,通过在上述宽度宽地形成的啮合头部的峰高度H(mm)和上述啮合头部的啮合齿厚 度T(mm)及上述间距P(mm)之间具备0. 2彡(2XH-P) XT/(2XP)的关系,能够提高在滑动 拉锁的一部分啮合脱开后的高速展开性。另外,在滑动拉锁中使用了由线圈状或锯齿状的单丝构成的啮合齿的情况下,通 过在宽度宽地形成的啮合头部的峰高度H(mm)和安装脚部的颈宽度D (mm)及啮合齿的间距 P (mm)之间,具备0. 2彡(2XH-P) X (H-D)/(2XP)的关系,能够提高在滑动拉锁的一部分啮 合脱开后的高速展开性。


图1是表示将有关本发明的滑动拉锁应用在汽车用座椅的座椅背侧部的使用例 的图。图2是有关本发明的滑动拉锁的外观图,是选取相对于滑动拉锁的啮合轴线为直 角的截面来表示的图。图3是图2所示的滑动拉锁中的左啮合齿列的放大图。图4是表示刚刚成形左啮合齿列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图5是表示将成形的左啮合齿列向左拉锁带缝制的工序的图。图6是表示提升拉头,使左啮合齿和右啮合齿啮合的状态的啮合齿列单体的俯视 图。图7是表示啮合齿的峰高度H、颈宽度D以及间距P的组合分别不同的十二种滑动 拉锁中的啮合率B的计算结果和满足“横拉开裂性”的条件的范围的图。图8是表示图7所示的十二种滑动拉锁中的啮合截面量F的计算结果和满足“高 速展开性”的条件的范围的图。图9是通过注塑成形成形的隐形滑动拉锁用的啮合齿单体的外观立体图。图10是表示图9所示的滑动拉锁用的啮合齿被紧固在拉锁带上的状态的横剖视 图。图11是对由单丝构成的啮合齿的啮合齿厚度T的位置进行定义的图。左图是从 表侧看滑动拉锁的俯视图,右图是该俯视图的右侧视图。图12是对由锯齿状的单丝构成的啮合齿的啮合齿厚度T和颈宽度D的位置进行 定义的立体图。图13是对由线圈状的单丝构成的啮合齿的啮合齿厚度T和颈宽度D的位置进行 定义的剖视图。图14是表示将减弱了断裂强度的脆弱部形成在啮合头部的实施方式的图。图15是表示在向图14所示的滑动拉锁施加了开裂横拉力时,左啮合齿在脆弱部 断裂的状态的图。图16是表示将减弱了断裂强度的脆弱部形成在锯齿状的啮合齿的一部分的实施 方式的图。图17是表示将减弱了断裂强度的脆弱部形成在线圈状的啮合齿的一部分的实施 方式的图。符号说明
UllO 滑动拉锁;12,112 左啮合齿;12a 左啮合齿列;13,113 右啮合齿;13a 右啮合齿列;14 芯绳;15 缝纫纱;16,616 左拉锁带;17 右拉锁带;50 拉头;70,370, 470、670、770、870 啮合头部;72、472、672、872 第一脚部(安装脚部);73、473、673、873 第二脚部(安装脚部);74、75、674、675、874、875 缝纫部;76 连结纱;80 脆弱部;84、85、 86 缝纫线;212、312、412、612、712、812 啮合齿;476,676,876 反转连结部;710 夹持槽; 716,816 拉锁带;777 颈部;778 肩部;D 颈宽度;H 峰高度;T 啮合齿厚度。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一面参照附图,一面具体说明有关本发明的啮合齿和使用了该啮合齿的滑 动拉锁的代表性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将有关本发明的滑动拉锁用于汽车用座椅的座椅背侧部的使用例的 图。例如,有关本发明的滑动拉锁可以用于内部安装了侧气囊装置92的汽车用座椅 91的座椅罩开口部。图1所示的汽车用座椅91具有形成座部的座椅坐垫93和形成靠背部 的座椅背94。在这些座椅坐垫93、座椅背94的内部具有形成汽车用座椅91的整体形状的座椅 框架、平均地受到乘员落座到汽车用座椅91上时的载荷的座椅弹簧、将发泡性合成树脂成 形为规定形状的坐垫部件等。该坐垫部件的表面由织物、皮革等的座椅罩93a、94a覆盖。在座椅背94的侧部内置着在汽车碰撞,受到了大的冲击时,通过在乘员的侧方侧 展开,大幅缓和施加给乘员的头部侧方的冲击的侧气囊装置92。该侧气囊装置92的膨出用 开口由上述的滑动拉锁1封闭。另外,在汽车用座椅91的内部,除侧气囊装置92以外,还 有座面调节用的执行器、其动作机构、在座面进行制热的加热器、安装了其它辅助设备的部 件。该座椅罩94a在组装了侧气囊装置92和其它的辅助设备后,套在靠背部,通过使 滑动拉锁1的拉头滑动,使用滑动拉锁1来封闭。另外,作为滑动拉锁1,通过使用将啮合齿 列配置在里面侧的隐形滑动拉锁,能够使座椅背94侧部的美观性良好。另外,在不使用隐 形滑动拉锁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滑动拉锁1的表面配置盖片,从外部将啮合齿列隐藏。因为若乘员落座到汽车用座椅91,则座椅背94的靠背中央部因乘员的载荷而凹 陷,所以,横拉力向覆盖座椅背94侧部的滑动拉锁1施加。滑动拉锁1需要充分承受该通 常使用时施加的横拉力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汽车碰撞时,必须使滑动拉锁1开裂,使气囊 膨出。因此,在有关本发明的滑动拉锁1中,通过钻研啮合头部和安装脚部的形状,充分 承受不足40(N/cm)的通常施加的横拉力(下称通常横拉力),在通过气囊的膨胀施加了 40(N/cm)以上,合适的是60 250 (N/cm)的开裂时的横拉力(下称开裂横拉力。)的情况 下,能够在20/1000(秒)以内展开,使气囊膨出。另外,若在气囊膨胀时在滑动拉锁1的一部分啮合脱开,则在此后,伴随着气囊的 膨出,啮合齿列的啮合向滑动拉锁的端部逐渐依次脱开,气囊能够从该滑动拉锁1的开裂 部在短时间膨出,大幅缓和冲击时施加给人体的冲击力,确保乘员的安全。图2是有关本发明的滑动拉锁1的外观图,为了说明啮合齿的形状,选取相对于滑动拉锁1的啮合轴线为直角的截面来表示。图3是将图2所示的滑动拉锁1中的左啮合齿 列12a以及右啮合齿列13a放大来说明的图。如图2以及图3所示,滑动拉锁1具备左拉锁带16以及右拉锁带17、沿左拉锁带 16以及右拉锁带17的相向的啮合齿安装部配置的左啮合齿列12a以及右啮合齿列13a、一 面使左啮合齿列12a以及右啮合齿列13a插通,一面通过上下运动,使左啮合齿列12a以及 右啮合齿列13a彼此啮合或分离的拉头50。图2所示的滑动拉锁1的啮合齿安装部呈向里侧反转成U字状的形状,在反转成 U字状的左拉锁带16以及右拉锁带17的啮合齿安装部上,通过缝纫纱15缝有左啮合齿列 12a以及右啮合齿列13a。另外,虽然图2所示的滑动拉锁1是具备隐蔽性的隐形滑动拉锁,但是,本发明并 不仅仅限定于隐形滑动拉锁。另外,虽然图2所示的滑动拉锁1的左啮合齿列12a以及右 啮合齿列13a是通过注塑成形成形的啮合齿列,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通过注塑成形成 形的啮合齿,也可以使用由锯齿状的单丝构成的啮合齿列(参见后面说明的图12、图16)、 由线圈状的单丝构成的啮合齿列(参见后面说明的图17)。如图2所示,构成左啮合齿列12a以及右啮合齿列13a的左啮合齿12以及右啮合 齿13具有用于使左右双方的啮合齿彼此啮合的啮合头部70、从该啮合头部70在表里方向 分成两叉并延出的第一脚部72以及第二脚部73。在第一脚部72以及第二脚部73的端部(基部),插通在形成左啮合齿列12a以及 右啮合齿列13a时,均勻地设定左啮合齿12以及右啮合齿13的间隔(间距)并连结的连 结纱76。连结纱76在成形左啮合齿列12a以及右啮合齿列13a时,如后面说明的图4所 示,是通过夹物模压法一体成形。为使有关本发明的滑动拉锁1充分承受不足40(N/cm)的通常使用时施加的通常 横拉力(在图2所示的L-R方向拉拽的力。),在施加了 40(N/cm)以上的开裂横拉力的情 况下,在短时间展开,而钻研啮合头部70和啮合头部70附近的第一脚部72以及第二脚部 73的形状。使用图3,分别定义其啮合头部70及其附近的形状。如图3所示,有关本发明的滑动拉锁1的左啮合齿12以及右啮合齿13的啮合头 部70被形成峰高度H(mm)。然后,在第一脚部72以及第二脚部73的啮合头部70附近,使 左右的啮合齿彼此啮合时,该啮合头部70进入的部分被形成为比啮合头部70细的颈宽度 D(mm)。然后,在有关本发明的滑动拉锁1中,将左啮合齿12和右啮合齿13的啮合头部70 的峰高度H和颈宽度D的阶梯差设定得比通常使用的滑动拉锁少,适当地将图3所示的啮 合头部70的啮合齿厚度T(mm)设定得短,使横拉强度降低。换言之,该啮合齿厚度T可以定义为左啮合齿12和右啮合齿13的啮合厚度。图4是表示刚刚成形了左啮合齿列12a以及右啮合齿列13a后的状态的图,是说 明图3中说明的啮合头部70的峰高度H以及颈宽度D的俯视图。如图4所示,刚刚成形后的左啮合齿列12a以及右啮合齿列13a呈在一条直线上 对称地形成了第一脚部72、啮合头部70和第二脚部73的状态。为了各左啮合齿12以及右 啮合齿13彼此的间隔得到在相互啮合时必要的规定的间隔(间距P),而用连结纱76将第 一脚部72以及第二脚部73的端部连结。另外,虽然通过注塑成形成形的啮合齿的颈宽度 D如图3以及图4所示的那样,但是,在使用了通过线圈状或锯齿状的单丝构成的啮合齿列的情况下,颈宽度D为单丝脚部的直径。接着,使用图5,说明将成形的左啮合齿列12a缝在左拉锁带16上的状态。另外, 因为将右啮合齿列13a缝在右拉锁带17上的状态也与图5所示的状态相同,所以,省略其 说明。将图4所示的成形后的左啮合齿12配置在左拉锁带16的啮合齿安装部,使缝纫 纱15跨在第一脚部72的缝纫部74进行缝制。此后,从图5所示的状态开始,使第二脚部 73以啮合头部70的中央部分为中心顺时针旋转,从下侧重合到第一脚部72。接着,使缝纫纱15跨在缝纫部75,缝在左拉锁带16上,在左啮合齿12的两端进行 末端处理。最后,使左拉锁带16的啮合齿安装部以成为U字状的方式逆时针反转,使左啮 合齿12的啮合头部70从啮合齿安装部向外方突出。另外,右啮合齿13也同样地成形,缝 在右拉锁带17上,完成左右的半边拉锁。图6是表示提升拉头50,使左啮合齿12和右啮合齿13啮合的状态的啮合齿列单 体的俯视图。如图6所示,在使左啮合齿12和右啮合齿13啮合的状态下,左啮合齿12和右啮 合齿13的峰高度H的啮合头部70分别进入相向的右啮合齿13以及左啮合齿12的颈宽度 D的脚部彼此的间隙。另外,在使左啮合齿12和右啮合齿13啮合的状态下,将在峰高度H 和颈宽度D之间产生的间隙定义为啮合间隙W(mm),将通过啮合相互的啮合头部70彼此重 叠的部分的尺寸定义为啮合量A(mm)。另外,将使左啮合齿列12a以及右啮合齿列13a的各 啮合齿间的尺寸定义为间距P(mm)。另外,啮合间隙W是用于使各啮合齿彼此因啮合齿的成 形误差、原料的收缩率、膨润等而不会紧贴的间隙。如图6所示,间距P可用下述的(算式4)表示。P = H+D+2Xff...(算式 4)这里,P 左啮合齿以及右啮合齿的间距(mm)H:啮合头部的峰高度(mm)D 在脚部的啮合头部的附近,使左右的啮合齿彼此啮合时,该啮合头部进入的部 分的颈宽度(mm)W:啮合间隙(mm)。另外,如图6所示,通过使用上述(算式4),能够用下述的(算式5)表示啮合量 A0A= (H-D-2Xff)/2= (2 X H-P) /2...(算式 5)这里,A 啮合量(mm)H:啮合头部的峰高度(mm)D 在脚部的啮合头部的附近,使左右的啮合齿彼此啮合时,该啮合头部进入的部 分的颈宽度(mm)W:啮合间隙(mm)。虽然上述(算式5)所示的啮合量A如 6所示,是左右滑动拉锁1的横拉强度的尺寸,但是,因为通常滑动拉锁的横拉强度表示每个单位长度的强度,所以,通过啮合量A 除以单位长度来定义啮合率B。啮合率B用下述的(算式6)表示。B = 2XA/P. · ·(算式 6)这里,B 滑动拉锁的左右的啮合齿彼此的啮合率A 啮合量(mm)P 左啮合齿以及右啮合齿的间距(mm)。若在上述(算式6)中,使用(算式4)所示的间距P以及(算式5)所示的啮合量 A,汇总到使用了峰高度H和间距P的算式中,表示啮合率B,则能够得到下述的(算式7)。 以使下述的(算式7)的啮合率B的范围在0. 1以上且0. 4以下的方式进行规定的是上述 的(算式1)。B = 2XA/P= (2 X H-P) /P...(算式 7)这里,B 滑动拉锁的左右的啮合齿彼此的啮合率A 啮合量(mm)H:啮合头部的峰高度(mm)P 左啮合齿以及右啮合齿的间距(mm)。将针对安装了峰高度H以及间距P不同的啮合齿的多种滑动拉锁,算出这样定义 的啮合率B的结果和满足“横拉开裂性”的条件的范围表示在图7中。图7所示的从Sl S12的滑动拉锁中,标识符Sl S4以及Sll是将线圈状的连 续的合成树脂制的啮合齿织入拉锁带的类型的滑动拉锁。标识符S5 S7的滑动拉锁是将线圈状的连续的合成树脂制的啮合齿缝到拉锁带 上的类型的滑动拉锁。标识符S8是将通过注塑成形成形的啮合齿缝到拉锁带上的类型的滑动拉锁(有 关形状,参见图2 图6。)。标识符S9 SlO以及S12的滑动拉锁是使用在通过注塑成形成形啮合齿的同时, 使之熔融在拉锁带上的夹物模压法成形的滑动拉锁。图7所示的滑动拉锁中的标识符S8、S11以及S12的滑动拉锁是隐形滑动拉锁,该 隐形滑动拉锁形成有拉锁带的啮合侧向内侧U字状地折曲的屈曲端缘,将啮合齿缝在以啮 合齿的啮合头部从该屈曲端缘向外方突出的方式折曲的啮合齿安装部,具有隐蔽性。接着,说明以相对于图7所示的各滑动拉锁,施加了与气囊膨胀时相当的150(N/ cm)的开裂横拉力时,啮合齿彼此的啮合是否脱开为判断基准的“横拉开裂性”的实验结果。 “横拉开裂性”优异的情况是指“施加了开裂横拉力时啮合齿彼此的啮合脱开的状况”,“横 拉开裂性”不好的情况是指“即使施加了开裂横拉力,啮合齿彼此的啮合也不脱开,而是在 拉锁带上产生断裂或啮合齿断裂的状况”。在向图7所示的标识符Sl以及S5 S7的滑动拉锁施加了开裂横拉力的情况下, 由于横拉强度过强,“横拉开裂性”不好。因此,至此,能够判断为不适合用于气囊的膨出用 开口的用途。
另一方面,在向图7所示的标识符S2 S4以及S8 S12的滑动拉锁施加了开裂 横拉力的情况下,啮合齿彼此的啮合脱开。因此,从图7可以判断,在啮合率B的值在0.4以 下的情况下,能够判断为可得到气囊膨胀时必要的“横拉开裂性”。另外,为了承受通常使用 时的不足40(N/cm)的通常横拉力,有必要使啮合率B的值在0.1以上。根据该实验结果, 将作为(算式7)的啮合率B的范围,规定为0. 1以上且0.4以下的是(算式1)。S卩,为了承受不足40 (N/cm)的通常横拉力,在施加了开裂横拉力时,使啮合着的 啮合齿彼此开裂,可以以滑动拉锁的啮合率B的范围为0. 1以上且0.4以下的方式决定啮 合齿的峰高度H和相邻的啮合齿彼此的间距P。另外,作为适合用于气囊的膨出用开口的滑动拉锁的峰高度H(mm)、间距P (mm)以 及颈宽度D(mm)的范围,能够使用0. 3彡H彡4,0. 5彡P彡7,0. 2彡D彡3。接着,使用下述的(算式8),说明用于在气囊膨胀时,使滑动拉锁在短时间展开的 作为指针的啮合截面量F。另外,将由下述的(算式8)表示的啮合截面量F的值规定在0.2 以下的是上述的(算式2)以及(算式3)。F = AXT/P= (2XH-P) XT/(2XP). ·.(算式 8)这里,F:啮合截面量(mm)Α:啮合量(mm)Τ:啮合齿厚度(mm)P 左啮合齿以及右啮合齿的间距(mm)。在为单丝啮合齿的情况下,T = (H-D)可以近似(参见图11。)。H:啮合头部的峰高度(mm)D 在脚部的啮合头部的附近,使左右的啮合齿彼此啮合时,该啮合头部进入的部 分的颈宽度(mm)。在啮合齿彼此啮合着的滑动拉锁中,为使啮合着的啮合齿依次迅速展开,根据从 图6的观察,能够推测有效的是缩短啮合量A。实际上,从对具有各种不同的啮合齿形状的 滑动拉锁进行有关“高速展开性”的实验来看,还是该啮合量A短的制品与“高速展开性” 优异这一经验值一致。因此,可以假定滑动拉锁的“高速展开性”与啮合量A成比例地降低 (参见上述的(算式8)。)。另外,可以经验性地推测滑动拉锁的啮合头部的啮合齿的厚度(有关啮合齿厚度 T的部位,参见图3。)越厚,越难以使啮合着的啮合齿依次尽早展开。于是,可以看到即使 是在实际的滑动拉锁中,也是啮合齿厚度T大的啮合齿与啮合齿厚度T小的啮合齿相比“高 速展开性,,不好的倾向。因此,可以假定滑动拉锁的“高速展开性,,与啮合齿厚度T成比例 地降低(参见上述的(算式8)。)。另外,可以设想由于啮合齿的形状小,在每个规定的长度的啮合齿的数量多的情 况下,高速展开性不好。因此,能够假定成为高速展开性与图4所示的啮合齿的间距P的值 成反比例地变坏的倾向(参见上述的(算式8)。)。将针对图7所示的各滑动拉锁的样品算出这样定义的啮合截面量F的结果和满 足“高速展开性”的条件的范围表示在图8中。然后,一面参照图8,一面对以相对于长度为30cm的各样品的滑动拉锁施加了与气囊膨胀时相当的150(N/cm)的开裂横拉力时,是否在 20/1000(秒)以内展开为判断基准的“高速展开性”的实验结果进行下述说明。图8所示的各滑动拉锁中,“高速展开性”不好的是S9以及SlO的滑动拉锁,其它 的滑动拉锁的“高速展开性”优异。若从图8所示的啮合截面量F和有关“高速展开性”的 实验结果来考察,则可以认为在将滑动拉锁用于气囊的膨出用开口的情况下,满足“高速展 开性”的条件的啮合截面量F的值优选0.2以下。根据该实验结果,要求作为(算式8)的 啮合截面量F的范围在0.2以下的是(算式2)以及(算式3)。即,可以以使啮合截面量F 的值为0. 2以下的方式,决定啮合齿厚度T、啮合齿的间距P、啮合头部的峰高度H的尺寸。图7以及图8所示的滑动拉锁中,使用了通过注塑成形成形的啮合齿的标识符S8 的样品在施加规定的开裂横拉力时,啮合齿的啮合脱开,啮合齿彼此从该啮合齿脱开的开 裂起点开始高速展开。若将该标识符S8的样品用于气囊的膨出用开口,则在向滑动拉锁施 加150(N/cm)的开裂横拉力时,啮合齿彼此开裂,并且,此后在20/1000(秒)以内,滑动拉 锁展开,能够确保用于使气囊膨出的开口部。另外,作为适合用于气囊的膨出用开口的滑动 拉锁的啮合齿厚度T (mm)的范围,可以决定0. 5彡T彡5的范围。接着,使用图9以及图10,说明图7以及图8所示的S12的样品的外观。图9是通过注塑成形成形的、隐形滑动拉锁用的啮合齿712单体的外观立体图。另 外,图10是表示图9所示的啮合齿712紧固在拉锁带716上的状态的横剖视图。图9以及图10所示的啮合齿712的横截面呈大致C形,从啮合齿712的中央部向 啮合部侧,形成用于将拉锁带716的侧缘部夹入的夹持槽710 (脚部)。被夹持在该夹持槽 710的拉锁带716在从夹持槽710向啮合部侧突出后,反转为U字状。因此,仅啮合头部770 成为从反转的拉锁带716的端部突出的形式。因为若在该状态下,使左右对称的拉锁带716 彼此啮合,则不能从滑动拉锁的表侧(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的上方。)看到啮合齿712,所 以,能够使滑动拉锁部分的美观性良好。另外,在滑动拉锁的里侧(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 的下方。)配置着气囊装置。啮合齿712中宽度宽地形成的啮合头部770的峰高度H以及啮合齿厚度T的各位 置如图9所示那样。然后,在啮合齿712的啮合头部770和肩部778之间,形成用于将紧固 在相反侧的拉锁带716上的啮合齿712的啮合头部770放入的勒紧的颈部777。将该颈部 777的最勒紧的部分的宽度定义为颈宽度D。在将具备图9以及图10所示的啮合齿712的滑动拉锁用于气囊的膨出用开口的 情况下,像使(算式7)所示的啮合率B的范围为0.1以上且0.4以下那样,确定峰高度H 以及间距P,满足“横拉开裂性”的条件。再有,可以像(算式8)所示的啮合截面量F的范 围为0. 2以下那样,确定啮合齿厚度T、啮合齿的间距P、啮合头部的峰高度H的尺寸,满足 “高速展开性”的条件。接着,使用图11 图13,说明作为滑动拉锁用的啮合齿使用线圈状或锯齿状的单 丝的情况下的、啮合齿的峰高度H、颈宽度D、间距P以及啮合齿厚度T的位置。图11的左图是从滑动拉锁的表侧看由单丝构成的啮合齿312的俯视图,右图是该 俯视图的右侧视图。另外,图12是由单丝构成的啮合齿312的单体的立体图。如图11的右图以及图12所示,由锯齿状的单丝构成的啮合齿312的啮合齿厚度 T是啮合头部370的峰高度H从颈宽度D(相当于单丝脚部的线径的值。)突出的部分的基
12部的长度。另外,因为该突出部分的侧面形状被经验性地认为呈半径r的半圆形状,所以, 能够表示为啮合齿厚度T —2xrhH-D。另外,虽然图Ii以及图12所示的由单丝构成 的啮合齿是锯齿形状的啮合齿,但是,针对线圈状的啮合齿,也可以同样地定义啮合齿厚度 T的尺寸。作为啮合齿厚度T = (H-D)近似地表示了啮合截面量F的是上述的(算式3)。接着,使用图13,说明由线圈状的单丝构成的啮合齿的颈宽度D以及啮合齿厚度T 的位置。图13是表示将线圈状的啮合齿812缝到拉锁带816的啮合齿安装部的状态的图, 是相对于滑动拉锁的啮合轴线为直角的剖视图。另外,因为线圈状的单丝的啮合齿的峰高 度H的位置与图12所示的锯齿状的单丝的啮合齿312的峰高度H的位置相同,所以,省略 其说明。如图13所示,由线圈状的单丝构成的啮合齿812的啮合齿厚度T是在以颈宽度D 为直径的第一脚部872、第二脚部873分成两叉并延出的啮合头部870,朝向相邻的啮合齿 (存在于图13的表里方向的其它的啮合齿。)的方向,以峰高度H的尺寸向两侧突出的部 分的、基部的长度。在图11 图13所示的由单丝构成的啮合齿中,也能够通过以满足上述 的(算式1)表示的条件的方式,确定峰高度H以及间距P,提供承受通常施加的横拉力,且 在施加了 40(N/cm)以上的开裂横拉力以上的横拉力时开裂的滑动拉锁。再有,通过以满足上述的(算式2)或(算式3)所示的条件的方式,决定啮合齿的 峰高度H、间距P以及啮合齿厚度T或颈宽度D,能够提高在滑动拉锁的一部分啮合脱开后 的高速展开性。接着,使用图13,说明将由单丝构成的啮合齿812缝到拉锁带816后的结构。另 外,由图11以及图12所示的锯齿状的单丝构成的啮合齿312的缝制后的结构也具有同样 的结构。如图13所示,在线圈状的啮合齿812的一侧缘形成啮合头部870。从啮合头部870 的两端开始,第一脚部872以及第二脚部873分成两叉并延出。在将线圈状的啮合齿812向拉锁带816缝制时,将芯绳14插通与线圈状的啮合齿 812连通的中央部,使缝纫纱15跨在第一脚部872的缝纫部874进行缝制。此时,将第二脚 部873的缝纫部875夹入第一脚部872的拉锁带816侧,使缝纫纱15仅跨在第一脚部872 上,使第二脚部873的缝纫部875经芯绳14压接在拉锁带816上,将第一脚部872和第二 脚部873缝在拉锁带816上。各啮合齿812的第一脚部872以及第二脚部873经反转连结 部876与相邻的啮合齿的第二脚部873以及第一脚部872连接。接着,使用图14 图17,说明即使在过大的横拉力向滑动拉锁施加,在啮合齿产 生了断裂的情况下,也能降低断裂的啮合齿的断裂片离开拉锁带的问题的滑动拉锁的实施 方式。图14是在使左啮合齿112和右啮合齿13啮合的状态下,在滑动拉锁101中,在相 对于啮合轴线为直角的截面将左啮合齿112切断时的剖视图,是相当于图6的XI-XI向视 截面的剖视图。如图14所示,滑动拉锁101具备左拉锁带16以及右拉锁带17、沿左拉锁带16以 及右拉锁带17的相向的啮合齿安装部配置的左啮合齿112以及右啮合齿13。图14所示的滑动拉锁101的啮合齿安装部呈向里侧U字状反转的形状,在U字状 反转的左拉锁带16以及右拉锁带17的啮合齿安装部,通过缝纫纱15缝制着左啮合齿112 以及右啮合齿13。虽然图14所示的滑动拉锁101是具备隐蔽性的隐形滑动拉锁,但是,本发明并不仅仅限定于隐形滑动拉锁。如图14所示,左啮合齿112以及右啮合齿13具有用于使左右双方的啮合齿彼此 啮合的啮合头部70、从该啮合头部70在表里方向分成两叉并延出的第一脚部72以及第二 脚部73。在左啮合齿112的啮合头部70的中央,形成使啮合头部70的截面积减少了的切 口形状的脆弱部80。该脆弱部80可以仅在左啮合齿112以及右啮合齿13的任意一方的啮 合头部70上形成,也可以形成在左啮合齿112以及右啮合齿13双方的啮合头部70上。另 外,虽然在图14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从啮合头部70的外侧形成V字状地切开的脆弱部80, 但是,也可以从啮合头部70的内侧形成切口。在从啮合头部70延出的第一脚部72的端部和啮合头部70之间的部分中的第二 脚部73侧的部分,预想形成用于相对于左拉锁带16以及右拉锁带17进行缝制的缝纫纱15 跨着的缝纫部74(凹条槽)。再有,在第二脚部73的端部和上述啮合头部70之间的部分中 的外周侧的部分,也预先形成缝纫纱15跨着的缝纫部75 (凹条槽)。另外,该缝纫部74以 及缝纫部75并不限定于预先形成在第一脚部72以及第二脚部73上的凹条槽。例如,也包 括像由合成树脂制的单丝构成的连续的啮合齿那样,在用缝纫纱15缝制后,脚部因缝制而 挠曲而形成的缝纫部。如图14所示,将第一脚部72的缝纫部74中在缝纫纱15跨着的部分,也就是与左 拉锁带16垂直的直线定义为缝纫线84。另外,将第二脚部73的缝纫部75中在缝纫纱15 跨着的部分,也就是与左拉锁带16垂直的直线定义为缝纫线85。减弱了断裂强度的脆弱部 80形成在从第一脚部72的缝纫线84经啮合头部70到第二脚部73的缝纫线85的范围的 一个部位。另外,在第一脚部72以及第二脚部73的端部(基部),插通在形成各左啮合齿112 以及各右啮合齿13时,均勻地设定各啮合齿的间隔并连结的连结纱76。连结纱76是在成 形左啮合齿112以及右啮合齿13时,如图4所示,通过夹物模压法一体成型的部件。接着,图15表示在使图14所示的左啮合齿112以及右啮合齿13啮合的状态下, 施加过大的横拉力,左啮合齿112以及右啮合齿13在左右方向(图14所示的L-R方向) 开裂,此时左啮合齿112在脆弱部80断裂的状态。因为在图14所示的滑动拉锁101中,将左啮合齿112以及右啮合齿13的啮合头 部70的峰高度H和颈宽度D的阶梯差设定得小,以(算式7)所示的啮合率B为0. 4以下 的方式形成,所以,通过滑动拉锁101开裂,不会施加40 (N/cm)以上的横拉力。但是,在因 某种原因滑动拉锁101 —面拧搓,一面施加横拉力,或向滑动拉锁101的左右的半边拉锁同 时施加上推方向的力和横拉力这样的情况下,存在处于啮合状态的啮合齿断裂的可能性。如图14以及图15所示,因为在从左啮合齿112的缝纫部74的缝纫线84经由啮 合头部70到缝纫部75的缝纫线85的范围的一个部位,通过V字状地切开,形成减弱了断 裂强度的脆弱部80,所以,在啮合齿因横拉力而断裂时,在该脆弱部80产生断裂。即使是在 左啮合齿112在脆弱部80断裂的情况下,也因为第一脚部72侧的断裂片在缝纫部74被缝 在左拉锁带16上,而能够降低第一脚部72的断裂片离开左拉锁带16的问题,且能够通过 断裂,加速施加了开裂横拉力时的展开。另外,在图14以及图1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因为第一脚部72的端部由连结纱76 与相邻的其它的左啮合齿112连结,所以,即使在缝纫纱15因强的横拉力而断裂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第一脚部72离开左拉锁带16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第二脚部73侧的断裂片在缝纫部75被缝在左拉锁带16上,所以, 能够降低第二脚部73的断裂片离开左拉锁带16的问题。同样,因为第二脚部73的端部也 由连结纱76与相邻的其它的左啮合齿112连结,所以,即使在缝纫纱15断裂的情况下,也 能够降低第二脚部73离开左拉锁带16的问题。虽然在图14以及图1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表示了仅在左啮合齿112的啮合头部 70上形成脆弱部80,不在右啮合齿13的啮合头部70上形成脆弱部80的结构,但是,也可 以在滑动拉锁的左啮合齿以及右啮合齿的双方的啮合头部70上形成脆弱部80。另外,脆弱 部80的形状并不限定于V字状的槽,也可以在啮合齿的啮合头部或脚部的一部分形成开口 部,在该开口部的两肋,形成与其他的部分相比减少了截面积的脆弱部。接着,使用图16,说明形成在啮合齿上的脆弱部的其它的实施方式。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在通过注塑成形成形的啮合齿的一部分形成脆弱 部的滑动拉锁,但是,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使用了锯齿状或线圈状的连续的啮合齿(合成 树脂制的单丝)的滑动拉锁。图16是通过将啮合齿412的啮合头部470的峰高度H和颈 宽度D的阶梯差设定得比通常使用的滑动拉锁少,以(算式7)表示的啮合率B为0.4以下 的方式进行设定,且在啮合齿412的一部分形成了脆弱部80的锯齿状的啮合齿412单体的 立体图。如图16所示,在锯齿状的啮合齿412的一侧缘形成峰高度H的啮合头部470。从 啮合头部470的两端开始,第一脚部472以及第二脚部473分成两叉并延出。在将锯齿状 的啮合齿412向拉锁带缝制时,将芯绳(未图示出。)插通与锯齿状的啮合齿412连通的中 央部,使缝纫纱(未图示出。)跨在第一脚部472的缝纫部以及第二脚部473的缝纫部进行 缝制。另外,各啮合齿412的第一脚部472以及第二脚部473经反转连结部476与相邻的 啮合齿的第一脚部472以及第二脚部473连接。第一脚部472的缝纫部以及第二脚部473 的缝纫部不是预先形成有凹条的槽的部分,而是在缝制后被定义的部分。另外,连结其两缝 纫部的直线,也就是与拉锁带垂直的缝纫线也是在将啮合齿412缝到拉锁带上后被定义的 线。在锯齿状的啮合齿412的第一脚部472的一部分,通过使截面积减少,形成减弱了 断裂强度的脆弱部80。该脆弱部80是在通过合成树脂制的单丝成形啮合齿412后,通过利 用刀具在滑动拉锁的长度方向切削成大致V字状而形成槽,或通过使用了加热器、超声波 的熔融加工形成的槽。这样,因为通过在锯齿状的啮合齿412的与缝纫部相比的啮合头部470侧的一部 分形成大致V字状地切开的脆弱部80,即使是在过大的横拉力施加给啮合齿412,在脆弱部 80啮合齿412产生了断裂的情况下,啮合齿412的断裂片也由缝纫线、反转连结部476保 持,所以,能够降低从拉锁带离开的问题。接着,使用图17,说明形成在啮合齿上的脆弱部的其它的实施方式。图17是表示将线圈状的啮合齿612缝到了拉锁带616的啮合齿安装部上的状态 的图,是相对于滑动拉锁的啮合轴线为直角的截面图。图17所示的线圈状的啮合齿612也 是通过将啮合头部670的峰高度H和颈宽度D (未图示出。)的阶梯差设定得比通常使用的 滑动拉锁少,以(算式7)表示的啮合率B为0. 4以下的方式进行设定。
15
另外,如图17所示,在线圈状的啮合齿612的一侧缘形成啮合头部670。从啮合头 部670的两端开始,第一脚部672以及第二脚部673分成两叉并延出。在将线圈状的啮合 齿612向拉锁带616缝制时,将芯绳14插通与线圈状的啮合齿612连通的中央部,使缝纫 纱15跨在第一脚部672的缝纫部674进行缝制。此时,将第二脚部673的缝纫部675夹入 第一脚部672的拉锁带616侧,使缝纫纱15仅跨在第一脚部672上,使第二脚部673的缝 纫部675经芯绳14压接在拉锁带616上,将第一脚部672和第二脚部673缝在拉锁带616 上。另外,各啮合齿612的第一脚部672以及第二脚部673经反转连结部676与相邻的啮 合齿的第二脚部673以及第一脚部672连接。另外,将连结其缝纫部674以及缝纫部675 的直线,也就是与拉锁带616垂直的直线定义为缝纫线86。在线圈状的啮合齿612的从第一脚部672的缝纫部674经由啮合头部670到第二 脚部673的缝纫部675的范围(S卩,与缝纫线86相比,啮合头部670侧)的一个部位,通过 减少截面积,形成减弱了断裂强度的脆弱部80。该脆弱部80是在通过合成树脂制的单丝成 形啮合齿612后,通过利用刀具在滑动拉锁的长度方向切削成大致V字状而形成槽,或通过 使用了加热器、超声波的熔融加工形成的槽。像这样,通过在线圈状的啮合齿612上形成脆弱部80,即使是在过大的横拉力施 加给啮合齿612,啮合齿612在脆弱部80产生了断裂的情况下,也因为啮合齿612的断裂片 被缝纫纱15、反转连结部676保持,而能够降低断裂片从拉锁带616离开的问题。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有关本发明的滑动拉锁除用于气囊的膨出用开口部以外,还能够应用于通过膨胀 用气体鼓起的救生衣的膨出用开口部。
权利要求
一种滑动拉锁,所述滑动拉锁在左右一对拉锁带(16、616、17、716、816)的啮合齿安装部,将形成有宽度宽地形成的啮合头部(70、370、470、670、770、870)和从该啮合头部(70、370、470、670、770、870)延出的安装脚部(72、472、672、872;73、473、673、873)的啮合齿(12、112、312、412、612、13、712、812)的上述安装脚部(72、472、672、872;73、473、673、873),沿带的长度方向以规定的间距安装多个,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宽度宽地形成的啮合头部(70、370、470、670、770、870)的峰高度H(mm)和上述间距P(mm)之间具备下述关系,0.4≥(2×H P)/P≥0.1...(算式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拉锁,其特征在于,上述啮合齿(12、112、312、412、612、13、712、812)由注塑成形或线圈状或锯齿状的单 丝构成,在上述宽度宽地形成的啮合头部(70、370、470、670、770、870)的峰高度H(mm)和上述 啮合头部(70、370、470、670、770、870)的啮合齿厚度T (mm)及上述间距P (mm)之间具备下 述关系,0. 2 彡(2XH-P) XT/(2XP)...(算式 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拉锁,其特征在于,上述啮合齿(312、412、612、812)由线圈状或锯齿状的单丝构成,在上述宽度宽地形成的啮合头部(370、470、670、870)的峰高度H(mm)和上述安装脚部 (472、672、872 ;473,673,873)的颈宽度D (mm)及上述间距P (mm)之间具备下述关系,0. 2 彡(2XH-P) X (H-D)/(2XP)...(算式 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拉锁,其特征在于,在以使安装在上述左右一对拉锁带上 的啮合齿彼此沿啮合轴线啮合的状态,向与该啮合轴线正交的方向,也就是将上述左右一 对拉锁带拉开的方向,作为每个单位啮合轴线长度的力,施加了 40(N/cm)以上的横拉力 时,啮合齿彼此的啮合脱开。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通常使用时承受规定的横拉力,并在气囊膨出时等施加了过大的横拉力的情况下,能够强制开裂的滑动拉锁。本发明中,是在左右一对拉锁带的啮合齿安装部,将形成有宽度宽地形成的啮合头部(70)和从该啮合头部(70)延出的脚部的啮合齿(12、13)的上述脚部,沿带的长度方向以规定的间距安装了多个的滑动拉锁,做成在宽度宽地形成的啮合头部(70)的峰高度H(mm)和上述间距P(mm)之间满足0.4≥(2×H-P)/P≥0.1的关系的结构。
文档编号A44B19/04GK101977529SQ20088012818
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26日
发明者冰见直之, 堂野贤志, 明石俊次, 石坂博史 申请人:Ykk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