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0692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行李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生活用品中的行李箱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行李箱。



背景技术:

行李箱是人们出差或外出旅游的必备用具,它的用途不言而喻,放置换洗衣物、卫生用品、御寒用具、护照签证等外出物品,它帮我们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往复于每趟旅途。但现有的旅行箱主要是以存放物品为主,功能单一,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且现有的行李箱拉杆只能伸缩,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行李箱,其外杆、中间杆和内杆之间通够伸缩,以调节行李箱拉杆的长度,球头相对球铰座能360°旋转,以实现行李箱拉杆相对于行李箱的360°旋转,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将太阳能储存于蓄电池中,通过USB接口为手机等电子设备进行充电,绿色节能环保。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行李箱,包括箱体、太阳能电池板和拉杆,所述箱体的上方设置有所述拉杆,所述拉杆包括外杆、中间杆和内杆,所述外杆外套于所述中间杆的外表面,所述中间杆相对于所述外杆能缩进和拉出,所述中间杆外套于所述内杆的外表面,所述内杆相对于所述中间杆能缩进和拉出,所述外杆的端部与球头相连接,所述球头与球铰座球铰接,所述球铰座通过连接杆连接于所述箱体的上方;所述箱体的下方设置有滑轮,所述箱体的右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安装于所述凹槽中,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下端与所述凹槽的槽边相铰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上端与所述凹槽的上端卡合,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相连接,所述箱体的外表面设置有USB接口,所述USB接口与所述蓄电池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下方的四个脚上分别设置有所述滑轮。

进一步的,所述内杆的端部设置有拉环。

进一步的,所述USB接口的数量大于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于蓄电池中,蓄电池与USB接口相连接,以方便通过USB接口为手机等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方便出行时使用,绿色节能环保。太阳能电池板的下端相对于凹槽的槽边旋转,以将太阳能电池板吸收太阳光,不使用时,将太阳能电池板容纳于凹槽中,太阳能电池板的上端与凹槽槽边卡合,以有效稳定地将太阳能电池板固定于凹槽中。滑轮以方便行李箱移动,使用方便。本发明的外杆、中间杆和内杆之间通够伸缩,以调节行李箱拉杆的长度,球头相对球铰座能360°旋转,以实现行李箱拉杆相对于行李箱的360°旋转,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局部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进一步说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便携式行李箱,包括箱体7、太阳能电池板9和拉杆,所述箱体7的上方设置有所述拉杆,所述拉杆包括外杆3、中间杆2和内杆1,所述外杆3外套于所述中间杆2的外表面,所述中间杆2相对于所述外杆3能缩进和拉出,所述中间杆2外套于所述内杆1的外表面,所述内杆1相对于所述中间杆2能缩进和拉出,所述外杆3的端部与球头4相连接,所述球头4与球铰座5球铰接,所述球铰座5通过连接杆6连接于所述箱体7的上方;所述箱体7的下方设置有滑轮10,所述箱体7的右侧设置有凹槽8,所述太阳能电池板9安装于所述凹槽8中,所述太阳能电池板9的下端与所述凹槽8的槽边相铰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9的上端与所述凹槽8的上端卡合,所述箱体7内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9相连接,所述箱体7的外表面设置有USB接口,所述USB接口与所述蓄电池相连接。

本发明的,所述箱体7下方的四个脚上分别设置有所述滑轮10。

本发明的,所述内杆1的端部设置有拉环。

本发明的,所述USB接口的数量大于1。

本发明通过太阳能电池板9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于蓄电池中,蓄电池与USB接口相连接,以方便通过USB接口为手机等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方便出行时使用,绿色节能环保。太阳能电池板9的下端相对于凹槽8的槽边旋转,以将太阳能电池板9吸收太阳光,不使用时,将太阳能电池板9容纳于凹槽8中,太阳能电池板9的上端与凹槽8槽边卡合,以有效稳定地将太阳能电池板9固定于凹槽8中。滑轮10以方便行李箱移动,使用方便。本发明的外杆3、中间杆2和内杆1之间通够伸缩,以调节行李箱拉杆的长度,球头4相对球铰座5能360°旋转,以实现行李箱拉杆相对于行李箱的360°旋转,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