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接服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7653阅读:6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焊接服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接服装,尤其是一种服装的细部结构搭配组合设计适应高温环境及肢体大幅度作业活动的工作服。



背景技术:

防护服装是指在特定工作环境中穿着,能够对作业人员提供特定保护的一种功能服装。目前,关于防护服装的研究,较多的是针对防护服装中防护性能的研究,尤其是对于各种新型材料的研发,而有关防护服装的结构设计对舒适性影响的研究较少。

焊接工艺在我国应用十分广泛,作业环境也较恶劣,因此要求焊工防护用品具有较强的防护性能。焊接工作的真正危害并不是明火,而是熔融金属的迸射冲击和紫外线辐射。因为飞溅是不定向和无法预知的,而其凝固所释放的余热和潜热却常常烧透服装,甚至会有熔融金属溅入皮肤造成局部严重烧伤。因此焊接防护服的设计需从劳动幅度、防护服的耐久性、舒适性、安全卫生以及恶劣的工作环境等多方面考虑,现有的焊接服装并不能完全满足劳动强度的需求和操作灵活性的要求。

国家标准GB8965.2-2009《防护服装阻燃防护第2部分:焊接服》,借鉴欧美等先进国家的标准,进行必要的试验加以验证,提高了标准的先进性和实用性。首次将焊接防护服的防护等级根据防护服使用场合及作业的不同划分为3个级别;沿用了原标准GB15701-1995《焊接防护服》对面料抗熔融金属冲击性能指标的要求;增加了防护服面料的撕破强力、透湿量、热稳定性、热防护性、甲醛含量及pH值等性能指标;增加了对服装防护服及配用的防护用品结构设计方面的要求;沿用了原标准检验项目的分类方法,增加了抽样规定和质量判定规则,但均未涉及到焊接服装的结构设计。

通过对国内普遍使用的焊接服装进行试穿实验,焊接防护上衣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进行上举、下蹲等作业时,出现腋下量不足,衣身拉扯,背部紧绷,袖口滑移;焊接防护裤装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腰部松量偏大、腿围偏大、膝部松量偏少、脚口偏大,影响焊接工人的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运用服装结构设计和人体工效学的知识,同时对焊接工人作业时的常用动作进行研究分析,综合焊接工人的常用动作以及服装结构设计要点,进行结构优化设计。设计并制作了新型焊接防护服装,并对其进行了工效性能测试,完善工作服各部位的配伍关系,增强作业的灵活性、安全性和防护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活动适应性高、工作效率高、安全性好、舒适性好的焊接服装,解决了现有的焊接服装并不能完全满足劳动强度的需求和操作灵活性要求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焊接服装,包括上衣、裤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衣包括上衣前裁片,上衣前裁片与其背后的上衣后裁片连接,上衣前裁片和上衣后裁片上部均与衣袖连接,上衣的背部对应人体肩胛骨处设有一组对称的第一折裥,上衣后裁片的下摆处设有一组对称的第二折裥,所述的裤子包括裤子前裁片,裤子前裁片和裤子后裁片连接,裤子前裁片和裤子后裁片的顶部设有裤腰,裤子上对应人体臀部位置设有横向分割线、纵向折裥结合的裁片,裤子前裁片上对应人体膝盖处设有纵横向分割线结合的膝部前片,裤子后裁片上位于膝部前片的后面设有带有横向分割线的膝部后片。

优选地,所述的上衣还包括领部,衣袖为连身袖,上衣后裁片为横向育克分割的后裁片。

优选地,所述的衣袖包括连身袖前片和连身袖后片,连身袖前片属于上衣前裁片整体的一部分。

优选地,所述的上衣前裁片的衣袖上端与其后面的连身袖后片的上端连接,上衣前裁片的衣袖下端与前小袖片的下端连接,连身袖后片的下端与后小袖片的下端连接,前小袖片的上端与后小袖片的上端连接,连身袖后片的中间位置与上衣后裁片的上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折裥设于上衣后裁片上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的上衣前裁片的胸口部位左右对称设有带袋盖的胸口口袋,上衣前裁片的腰部对称设有腰部插袋。

优选地,所述的上衣的下摆横向设置第三反光带,第二折裥设于第三反光带的上方,衣袖的侧面纵向设置第一反光带、第二反光带,裤子脚口上方横向设置第四反光带。

优选地,所述的上衣的袖口上设有松紧带,裤腰上也设有松紧带,松紧带设于裤腰的腰侧。

优选地,所述的裁片的下端与裤子后裁片的上端连接,裁片18的上端与第一插片的下端之间设有横向分割线,横向分割线上设有拉链,拉链的内侧设有第二插片,第二插片的下端与裁片的上端连接,第二插片的上端与第一插片的下端连接,第一插片的上端与裤腰连接,裁片、第一插片和裤子后裁片均与裤子前裁片侧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膝部前片为膝盖上下横向分割以及膝盖部位左右纵向分割的前片。

本实用新型通过不同细部结构的优化设计使焊接服在衣袖、衣身、膝部、臀部的活动适应性方面有了明显提高,适应高温等作业环境,反光带的设置增加了安全防护性能,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焊接作业的高效性、安全性和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分割线、省道及折裥等方法对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不同细部结构的设计使焊接服在衣袖、衣身、膝部、臀部的活动适应性方面有了明显提高。

(2)上衣衣袖为袖肘有拉展的连身袖,袖身有一定弯曲,背部肩胛骨处设有折裥,增加了上肢的活动范围,有利于焊接工人完成肩关节屈伸、肩关节外展等焊接作业姿势,提高工作效率。

(3)裤装臀部纵向折裥、横向分割线,裁片的分割线设置拉链的结构增加了臀部纵向活动松量,膝部纵横向分割线的设置增加膝部纵横向活动松量,有利于工人完成下蹲等作业姿势,裤装臀部横向伸展性和髋关节纵向伸展性优于国内普遍的焊接服装。

(4)关节活动范围、穿脱便捷性、操作灵活性等工效性能的提高,增强了焊接工人的舒适性,提高工作效率和企业生产效益。

(5)反光带的使用,增加能见度,有效提高了焊接工人的作业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焊接服装的正面款式图;

图2为一种焊接服装的背面款式图;

图3为带有连身袖前片的上衣前裁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上衣后裁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裤子前裁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裤子后裁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裤子臀部第二插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焊接服装,如图1、图2所示,其包括上衣22和裤子23,上衣22采用左右对称的分割方式,以右半身为例,由上衣前裁片1、上衣后裁片2、领部3、衣袖、胸口口袋7、腰部插袋8、第一折裥12、第二折裥13组成。其中,领部3为翻折领,衣袖为四片式连身袖,袖身弯曲,衣袖包括连身袖前片和连身袖后片5,连身袖前片属于上衣前裁片1整体的一部分。上衣前裁片1与其背后的上衣后裁片2连接,上衣前裁片1和上衣后裁片2上部均与衣袖连接,上衣后裁片2为横向育克分割的后裁片,上衣前裁片1的衣袖上端与其后面的连身袖后片5的上端连接,上衣前裁片1的衣袖下端与前小袖片4的下端连接(如图3所示),连身袖后片5的下端与后小袖片6的下端连接(如图4所示),前小袖片4的上端与后小袖片6的上端连接,连身袖后片5的中间位置与上衣后裁片2的上端连接。上衣22的背部对应人体肩胛骨处设有一组对称的第一折裥12,第一折裥12设于上衣后裁片2上的顶部,上衣后裁片2的下摆处设有一组对称的第二折裥13,上衣22的袖口上设有松紧带。上衣22的衣长,后中比前中长3cm。

其中,袖肘部位选择4.8cm前偏量(即袖身前偏量4.8cm),袖肘展开的弯身袖,肘部横向拉展2.5cm。背部对应人体肩胛骨处设有一组对称的3cm阴裥12,下摆同样设有两个3cm折裥13,上衣前裁片1的胸口部位左右对称设有带袋盖的胸口口袋7,上衣前裁片1的腰部对称设有腰部插袋8。上衣22的下摆横向设置宽度5cm第三反光带11,第二折裥13设于第三反光带11的上方,衣袖的侧面纵向设置宽度2.5cm第一反光带9、第二反光带10。第一反光带9、第二反光带10位于上衣前裁片1和连身袖后片5的连接处。

裤子主体部分采用左右对称的分割方式,以右半身为例,裤子23包括裤子前裁片14、裤子后裁片15,裤子前裁片14和裤子后裁片15连接,裤子23的顶部设有裤腰20,裤腰20上也设有松紧带。其中,裤腰20采用局部松紧设计,松紧带设计在裤腰20的腰侧。裤子前裁片14和裤子后裁片15的顶部设有裤腰20,裤子23上对应人体臀部位置设有横向分割线、纵向折裥结合的裁片18,裁片18纵向为4个折裥,为臀部增加纵向活动松量8cm,横向活动松量6cm。裁片18距侧腰2cm,裁片18上部设置拉链,可根据作业需要将拉链打开,设有第二插片24,可使纵向长度增加8cm。如图5、图6所示,裁片18的下端与裤子后裁片15的上端连接,裁片18的上端与第一插片21的下端之间设有横向分割线,横向分割线上设有拉链,拉链的内侧设有第二插片24,第二插片24的下端与裁片18的上端连接,第二插片24的上端与第一插片21的下端连接,第一插片21的上端与裤腰20连接,裁片18、第一插片21和裤子后裁片15均与裤子前裁片14侧连接。裤子前裁片14上对应人体膝盖处设有纵横向分割线结合的膝部前片16,膝部前片16为膝盖上下横向分割以及膝盖部位左右纵向分割的前片,膝部前片16通过分割线,增加膝盖横向活动松量1cm,增加纵向活动松量4cm。裤子后裁片15上位于膝部前片16的后面设有带有横向分割线的膝部后片17,膝部后片17的横向分割线设于膝部上下,膝部后片17通过分割线减少后膝盖部位纵向浮余量3cm。脚口尺寸为25cm。裤子23的脚口向上10cm横向设置宽度为5cm的反光带。

缝纫线明暗线每3cm不小于12针,包缝线每3cm不小于9针。本实用新型的焊接服各部分尺寸:衣长77cm,胸围120cm,领围48cm,领座4cm,领面5.5cm,领子起翘3.5cm,袖长61cm,袖肥51.2cm,袖口30cm,背宽46cm,前肩斜18°,后肩斜22°,腰围80cm,臀围110cm,裤长105cm,脚口25cm,直裆26cm,裆底弧长62.9cm。

实施例2

结构上与实施例1相同,采用面料成分为93%Nomex,5%Kevlar和2%P140混纺的面密度为150g/m2的亮橘色面料为衣身前后片和袖片面料,面料成分为93%Nomex,5%Kevlar和2%P140混纺的面密度为205g/m2的藏青色面料为衣身下摆、袖口、胸口口袋袋盖和插袋面料,面料成分为58%Kevlar,40%PBI和2%P140混纺的面密度为205g/m2的土黄色面料为领部面料;所有缝纫线明暗线每3cm不小于12针,包缝线每3cm不小于9针。工作各部位尺寸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结构上与实施例1相同,采用面料成分为93%Nomex,5%Kevlar和2%P140混纺的面密度为205g/m2的藏青色面料为服装整体面料,采用面料成分为93%国产芳纶1313,5%Kevlar和2%P140混纺的面密度为209g/m2的橙红色面料为衣领和衣袖面料,面料成分为93%Nomex,5%Kevlar和2%P140混纺的面密度为150g/m2的亮橘色面料为裤腰面料;所有缝纫线明暗线每3cm不小于12针,包缝线每3cm不小于9针。工作各部位尺寸与实施例1相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