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热水循环加热的保暖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1103阅读:584来源:国知局
具有热水循环加热的保暖服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衣服,特别涉及具有热水循环加热的保暖服。



背景技术:

衣服是一种常用生活用品,衣服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保暖,在室外活动或作业时,人们为了保暖,通常采取增加衣服的厚度或在衣服内增加其它物质,以降低热量的传导。此种方式不便于人员的作业生活,而且由于人体向外部环境的热传导始终存在,只是热传导的速率降低,因此保暖效果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具有热水循环加热的保暖服,包括背心本体、管道、微型循环泵、电热丝、电源、温控开关以及储水室。背心本体包括背心外层和背心内层,管道位于背心外层与背心内层之间,管道通过连接件固定在背心内层,管道设有一个进水口和一个回水口,其进水口连接微型循环泵,其回水口连接储水室。微型循环泵固定在储水室上端,电热丝位于储水室内部,电源固定在储水室侧面,电热丝连接电源,电热丝与电源之间设有一个温控开关。

管道包括纵管道及横管道,纵管道、横管道交叉分布在背心本体。管道之间可填有填充物。

储水室设有一个注水口,可注入适量热水,注水口通过端盖密封。

为方便携带,储水室上设有一个腰带可以通过的通道,储水室可以通过此通道固定在腰带上。

具有热水循环加热的保暖服,还包括衣袖部,衣袖部包括衣袖外层和衣袖内层,其衣袖部与上述背心本体可拆卸连接,管道还包括螺旋管道,螺旋管道分布于衣袖部,螺旋管道位于衣袖外层和衣袖内层之间,螺旋管道通过连接件固定在衣袖内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良好效果是:采用热水循环均匀的提供热量给人体,热传导方向是由水至人体,改变了传统保暖模式,人体舒适感更好,保暖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具有热水循环加热的保暖服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保暖服的背心本体内部管道的固定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具有热水循环加热的保暖服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保暖服的衣袖部内部管道的固定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由图1和图2所示,该保暖服包括背心本体1、管道2、微型循环泵3、电热丝4、电源5、温控开关6以及储水室7。背心本体1包括背心外层101和背心内层102,背心外层101和背心内层102均由布料制成,管道2位于背心外层101与背心内层102之间,通过连接件8固定在背心内层102,如,连接件8可以采用管夹或管箍的方式。管道2设有一个进水口204和一个回水口205,其进水口204连接微型循环泵3,其回水口205连接储水室7,微型循环泵3固定在储水室7上端,电热丝4位于储水室7内部,电热丝4连接电源5,电热丝4与电源5之间连接温控开关6。

管道2包括纵管道201及横管道202,纵管道201、横管道202交叉分布在背心本体1,如,衣背部以及前襟部。管道2之间填有填充物203。

储水室7设有一个注水口702,适量热水可通过注水口702进入储水室7,注水口702上配端盖703密封。

为方便携带,储水室7上设有供腰带通过的通道701,储水室7可以通过该通道701固定在腰带上。除了上述方式外,也可以在背心本体1外侧设置口袋,将储水室7放置在口袋内。

由图3和图4所示,该保暖服,还包括衣袖部9,衣袖部9与背心本体1可拆卸连接,如,连接方式可以采用魔术贴或公母扣的方式,管道2还包括螺旋管道206,螺旋管道206分布于衣袖部9,螺旋管道206位于衣袖外层901与衣袖内层之间902。通过连接件8固定在衣袖内层902,如,连接件8可以采用管夹或管箍的方式。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穿着保暖衣服的人感觉寒冷时,便可以启动电源5,电源5便为电回路供电,电热丝4发热产生热量,储水室7内部的水慢慢加热到达设定温度。同时微型循环泵3工作运行,微型循环泵3将储水室7内部的热水输送至分布在衣服各处的管道2,热水在管道2内循环流动,由于热水与人体存在温度差,热水均匀的传递热量给人体。热传递过程中,管道2不与人体直接接触,可以使人体感觉更温暖舒适,从而达到保暖御寒的效果。

传统保暖服大都采用减缓热传导的保暖模式,热传导方向是由人体向外部环境,人体的热量依然会慢慢流失,长时间人便会感觉到寒冷,本实用新型采用热水循环加热人体的保暖模式,热传导方向是由外部至人体,改变了热传导方向,衣服均匀的提供热量给人体,人体舒适感更好,保暖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