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浮支架形成的立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3366阅读:7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悬浮支架形成的立体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码产品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数码保护套的悬浮支架形成的立体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下,数码装置保护套普遍为五面或四边包覆的形式,由于数码装置保护套,套在数码装置上时必须牢牢包覆,故目前的生产方式大多以强制脱模的方式制造,透过数码保护套材料本身的变形达到与模具脱离的效果,无论是人工或是以机械半自动化方式将产品从模具上取下,皆费时费力甚至造成人员的受伤。

现有技术下,要在数码装置保护套内部中,欲包覆一悬空的支架,使外观面看不出来,通常采用先包覆一半胶体,在使用另一套模具包覆另一半胶体,所需两套模具费时费力,且会有支撑点露出,对需追求外观一致性是办不到的。

现有技术下,将模具内部形状分割,使得数码装置保护套得以不破坏产品并且脱离模具,但会在内部产生毛边,或模具分割处的接痕,破坏产品内侧的美观,如产品为透明或喷漆着色的状况下,此一缺陷将更为明显。

且上述作法,须在内滑块、斜顶尚未复位的情形下执行,将支架固定在模具上,所述内滑块、斜顶,复位时若摆放有偏差,将导致模具或产品受损,以至良率不高甚至不具备量产性。

现今数码装置保护套多为全软胶形式,或外硬内软、外软内硬形式。当外硬内软时,内部有软胶体可使数码装置收到包覆与保护,但外层硬质材料则让使用者感觉生硬,更因光滑使得容易滑动或无法拿稳,造成掉落的风险增加;当外软内硬时虽有良好的触感以及较高的摩擦力,使使用者更易于稳固抓取,但由于内层为硬质材料,使得数码装置无法有良好的缓冲距离及空间,当掉落时直接硬碰硬使得数码装置受到冲击与损害,少有具备外软内软且带有自体支撑效果的保护套,即使有也多为局部或少部分区域具备外层有软胶,内层同时具备软胶,并无法在多个角度或不同使用状态下同时具备以上特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悬浮支架形成的立体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悬浮支架形成的立体结构,包含本体(11),其特征在于:在本体(11)的外层设置有外侧包覆装置(01),在本体(11)的内侧设置有内侧包覆装置(09),在外侧包覆装置(01)和内侧包覆装置(09)之间设置有支撑支架(112),支撑支架(112)为一口字型框架结构,在本体(11)对应支撑支架(112)的中间区域设置有开口装置(99),在内侧包覆装置(09)的内侧设置有多个孔洞装置(119),支撑支架(112)在各个方向从外部皆不可视。

进一步,外侧包覆装置(01)与内侧包覆装置(09)为内外一体式连接无断续结构。

进一步,外侧包覆装置(01)的截面为圆弧状、椭圆状、方形倒圆角或三角形倒圆角状。

进一步,外侧包覆装置(01)与内侧包覆装置上(09)设置有孔洞,局部断面靠破面,上述孔洞与面为几何形状LOGO字型。

进一步,外层包覆装置(01)或内层包覆装置(09)的材质为TPU、TPE、硅胶、发泡软性泡绵或PVC。

进一步,支撑支架(112)为环绕在本体(11)四周,其截面为半月型,弯月型,圆形、方形或三角形,在支撑支架(112)上设有一处以上孔洞。

进一步,支撑支架(112)为塑胶、橡胶、硅胶、金属或纤维。

进一步,开口装置(99)为一口字型孔洞,该孔洞为圆形或方形并设置于数码装置的边缘。

进一步,支撑支架(112)与内侧包覆装置(09)之间设置有复数孔洞装置(119),所述孔洞装置(119)为对称排列、错位排列,并设置在边框的上下左右的内侧。

进一步,支撑支架(112)的外部、内部或任意一边一面设置有装饰纹路、图案、印刷颜色、雕刻等装饰结构。

该悬浮支架形成的立体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悬浮支架形成的立体结构,透过利用口字型支架特性在内部造成四边的支撑,使其支撑支架得以悬于模具中,于本体上设置开口装置与模具相互定位,使欲包覆胶体的支撑支架得到固定、悬空,更特别的是上述支撑支架的外观可以是处于任意造型、角度,并且环绕悬浮于本体的任一边或任一面上,即使在包胶后与脱模方向产生干涉或倒扣,依然可以透过变形或破坏孔洞装置来达到与产品脱模离型的功能,此一方式乃是传统模具甚至是复杂模具无法达到之效果。

(2)本实用新型可将断料口隐藏于所包覆的胶体之中,省去修除毛边的工序,在生产成品的时间上提升。

(3)本实用新型可达到将硬式支架隐藏在软性胶体之中,使得外层软胶体具备较高摩擦力、良好的手感,且具备第一层的缓冲胶体,介于内外软胶体之间的硬式支架则具备力量传递以及数码产品保护套的支撑效果,内层软胶体的缓冲胶体则包覆着数码装置本体,使得数码装置与硬式支架具备一定的距离,且透过内层软胶的空间让数码装置获得第二层的缓冲效果,且由于本实用新型所提及的内外胶体为一体式结构,故无需像以往的数码装置保护套必须分开制作内外层,使得外观以及结构强度、成本都获得较大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悬浮支架形成的立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悬浮支架形成的立体结构的局部剖面图;

图3:使用本新型生产的数码产品保护套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使用本新型生产的数码产品保护套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5:使用本新型生产的数码产品保护套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本体;01—外侧包覆装置;09—内侧包覆装置;112—支撑支架;99—开口装置;119—孔洞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和图5,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悬浮支架形成的立体装置,包含本体11,在本体11的外层设置有外侧包覆装置 01,在本体 11的内侧设置有09,在外侧包覆装置 01和内侧包覆装置 09之间设置有支撑支架112,支撑支架112为一口字型结构,在本体 11与支撑支架112的中间区域设置有开口装置99,在内侧包覆装置 09的内侧设置有多个孔洞装置119,在支撑支架112与内侧包覆装置09的任一边或一面上;支撑支架112的任一边或任一面皆有包覆外侧包覆装置 01与内侧包覆装置 09,外侧包覆装置 01与内侧包覆装置 09为内外一体式连接无断续结构,支撑支架112在各个方向从外部不可视。

如图2所示,包含外侧包覆装置 01为圆弧状、椭圆状、方形倒圆角、三角形倒圆角状。

支撑支架112为环绕在本体11四周,截面为半月型,弯月型,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形状,在112上设有多处或一处以上孔洞。

支撑支架112为软性或硬性材质,为塑胶、橡胶、硅胶、金属、纤维等。

开口装置99为一口字型孔洞,该孔洞为圆形,方形并设置于数码装置边缘,呈均匀宽度的边框结构。

支撑支架112与内侧包覆装置 09或内侧包覆装置 09的内侧设置有复数孔洞装置119,孔洞装置119为对称排列、错位排列,并设置在边框的上下左右的内侧。

支撑支架112的外层包覆有外侧包覆装置 01与内侧包覆装置 09,外侧包覆装置 01与内侧包覆装置 09为内外一体式结构,或前后一体式结构,使得被包覆的装置112不可从正反左右上下正式角度查视,或不可直接触碰

外侧包覆装置 01与内侧包覆装置 09上设置有孔洞,局部断面靠破面,上述孔洞与面为几何形状LOGO字型。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悬浮支架形成的立体装置,将本体11在孔洞装置119处断开,支撑支架112已包覆在外侧包覆装置 01与内侧包覆装置 09之中的正反视图。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