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洗头机上后脑部头发冲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92038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智能洗头机上后脑部头发冲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洗头机,尤其涉及一种设置在洗头机盆体底部处的用于对人体后脑部上的头发进行冲洗的喷液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头发需要经常进行清洗,现有对头发进行清洗主要是通过手工进行的,手工对头发进行清洗工作量大,清洗操作麻烦,而且清洗效果不能保证。在一些美容美发场所,由于顾客相对较多,仅凭人工进行洗发操作,工作效率相对较低,在人力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行业运行成本高。

现在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对头发进行自动冲洗的洗头机,这种洗头机上设置有盆体,冲洗装置设置在盆体内。在盆体的口部设有凹口,这种洗头机在使用时,人体一般是躺姿接受头发的冲洗,人体的颈部位于凹口内,头部伸入到盆体内。为保证头发的顺利冲洗,还需要在盆体内设置用于支承人体后脑部的装置,而且,后脑部本身也有头发需要冲洗。在该洗头机的盆体内设置有块状的支撑装置,在支撑装置的表面上设有若干中空柱状的冲洗头,这些冲洗头是由弹性材料制成的。这种支撑装置的结构相对较为复杂,而且也会影响到对后脑部上头发的冲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洗头机上后脑部头发冲洗装置,该冲洗装置能够为人体后脑部上的头发提供良好的冲洗效果。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洗头机上后脑部头发冲洗装置,包括敞口的盆体,在盆体的口部设有凹口,盆体内与凹口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冲液装置和搁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搁头装置包括框式的搁头部,搁头部与盆体底部之间具有间隔,冲液装置设置在该间隔内;冲液装置包括若干中空的喷液管,在喷液管上设有若干与其内部相通的喷头,喷液管呈弧形,喷液管底端固定在盆体的底部上,上端上翘;喷液管的底端用于和洗头机的进液管相通,喷液管的上端封闭;这些喷液管的底端彼此靠近,上端分散开来;所述的喷头分别位于喷液管朝向搁头部的内凹面上,从而在盆体内形成喷液区,搁头部位于喷液区内。

冲液装置和搁头装置均位于盆体内,并位于盆体上凹口的内侧。洗头机在使用时,人体是以躺姿方式接受洗头机对头发的冲洗,人体的颈部位于凹口内,后脑部搁置在搁头部上,人体的后脑部位于这些喷头所限定的喷液区内。

进一步地,在盆体内的底部上设有中空的联接台,喷液管与联接台相通,喷液管的底端固定在联接台上,联接台与进液管相通。设置中空的联接台,可以很好地方便所有喷液管的联接固定和与洗头机进液管的相通。

进一步地,喷液管的底端成形有联接块,喷液管的内部空腔穿过联接块,联接块的底面贴合固定在联接台的表面上。通过联接块与联接台两者的贴合,而能够有效保证喷液管在联接台上的联接牢固性,能够很好地适应喷液管的本身的形状和布置方式。

进一步地,喷液管包括截断面均呈C形的内片和外片,内片和外片均沿喷液管的弧形走向延伸,喷头设置在内片上,外片和内片扣合在一起,联接块与内片连为一体。这使得喷液管便于制备成型,结构简单,喷液管与联接台两者之间的联接牢固性能够保证。

进一步地,进一步地,搁头部呈冂形,搁头部开口端两侧的杆体向下延伸形成延伸部,延伸部插接固定在盆体的底部内。这样的搁头部通过延伸部悬设置在盆体内,搁头部与延伸部之间在使用时具有一定的弹性适应性,便于很好地对人体的头部提供稳定支撑。

进一步地,在盆体内底面上设有突出中空的联接柱,延伸部插接在联接柱内,并伸出到盆体的外底面的外侧。联接柱一般是由间性材料制成的,利用联接柱在盆体底面上的突出部分对延伸部的根部所提供的径向弹性支撑,而使得在搁头部受压后,延伸部具有良好的弹性曲张作用,使得搁头部能够对人体的头部提供良好的支撑。

进一步地,搁头部的闭口端朝向凹口,该闭口端形成向下突出的弧形。相应地,搁头部的开口端背离凹口,这很好地适应了搁头部对人体头部的弹性支撑。且闭口端呈所述的形状,搁头部的闭口端可以很好地适应人体颈部形状,便于该闭口端与人体的颈部相贴合支撑,保证支撑的舒适性。

进一步地,搁头部的闭口端高于其开口端,在竖直方向上搁头部略低于凹口的底部。搁头部呈所述方向设置,从而给搁头部预留了一定的弹性受压形变量,便于对人体的后脑部提供支撑。搁头部与凹口之间的相对位置限定,而很好地适应了人体头颈部之间的生理结构,便于洗头机对头、颈之间的稳定支撑,支撑舒适性能够保证。

进一步地,喷液管的数目为偶数,这些喷液管的上端分别对称地分列在搁头部的相对两侧。这些喷液管是以对称作为基本的布置思路,只是喷液管的底端伸入到搁头部的正投影区,而喷液管的上端分别对称地设于搁头部的相对两侧。这使得喷头在喷液区内形成相对较为均匀的液幕,保证了对头发的冲洗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在盆体的底部位置处设置多根喷液管,这些喷液管本身为弧形,且喷液管的底端彼此集中固定在盆体的底部上,上端上翘且分散,这些喷液管的设置很好地适应了人体头部的形状,这些喷液管包绕在人体头部的外周,能够很好地为头部,特别是后脑部上的头发进行冲洗,且冲洗效果好。这些喷液管可以基本上实现对后脑部上头发无盲区冲洗,能够保证对头发冲洗的效果。这些喷液管的设置,使得在盆体内预留有设置搁头部的空间,方便对搁头部的设置,通过搁头部与喷液管的配合,使得对人体后脑部的头发冲洗效果佳。通过设置框式的搁头部,在为人体头部提供良好支撑效果的前提下,通过人体头部在搁头部上的位置移动,从而可以实现对头发无盲区冲洗,保证了对头发的冲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智能洗头机上后脑部头发冲洗装置俯视图。

图2是本智能洗头机上后脑部头发冲洗装置立体图。

图3是喷液管的立体结构图。

图4是搁头部的装配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中,本智能洗头机上后脑部头发冲洗装置的结构包括盆体1,盆体1为敞口,在盆体的口部设有凹口3。在盆体1于凹口3的内侧设有框式的搁头部4和冲液装置,人体以躺姿接受头发冲洗时,颈部搁置在凹口3的底部上,后脑部的主体搁置在搁头部4上。

冲液装置包括若干中空的喷液管2,在喷液管2上设有若干与其内部相通的喷头。喷液管2呈弧形,所述的喷头分别位于各喷液管2的内凹面上。喷液管2底端固定在盆体1的底部上,上端上翘,喷液管2的底端在安装固定后和洗头机的进液管相通,而喷液管2的上端封闭。这些喷液管2的底端彼此靠近,上端分散开来,这些喷液管2近似呈放射状布置在盆体1的底面上。喷液管2的底端靠近凹口3,上端远离凹口3。喷液管2数目为偶数,喷液管2的上端对称地分列在搁头部4的相对两侧。

喷液管2被安装在盆体1内后,通过喷液管2在盆体1底部上各自的安装角度的不同,使得喷液管2上端彼此间隔相对较大,而使得喷液管2的上端彼此分散开来,便于形成足够的空间来容纳人体的后脑部。所有喷头喷射出冲洗液而在盆体1内限定一个喷液区,搁头部4位于喷液区内。

搁头部4可呈“口”字形,也可以呈“凹”字形,图中显示的搁头部4呈冂形,搁头部4一般是由杆状的不锈钢通过弯曲而成型的。冂形的搁头部4的闭口端朝向凹口3,该闭口端形成向下突出的弧形。搁头部4的闭口端高于其开口端,搁头部4要略低于凹口3底部的位置。搁头部4可以是固定在盆体1的内侧面上,图中显示,搁头部4的开口端向下延伸有两根延伸部5,在盆体1内底面上突出设置有两根中空的联接柱6,延伸部5插接固定在联接柱6内,这使得搁头部4直接固定在盆体1的底部上。联接柱6由橡胶制成,联接柱6自盆体1的外底面处穿接到盆体1内,延伸部5伸出到盆体1的外底面外侧,延伸部5通过固定螺母而固定在盆体1上。通过设置所述的联接柱6,可以防止液体的渗漏,而且也便于对延伸部5的固定。

喷液管2包括截断面均呈C形的内片22和外片21,内片22和外片21一般均是塑料材质。内片22和外片21均沿喷液管2的弧形走向延伸,外片21和内片22扣合在一起。当然,喷液管2也可以是一体注塑成型的。在内片22上一体成型有若干喷头座23,喷头座23朝向搁头部4,喷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在喷头座23上。

在盆体1内的底部上设有中空的联接台7,联接台7一般是一体成型在盆体1的底部上的。洗头机上的进液管与联接台7相通,喷液管2的底部固定在联接台7上,喷液管2与联接台7相通,从而可方便所有喷液管2的联接和固定。在喷液管2的底端处形成有联接块24,联接块24与内片22连为一体,联接块24的底面与联接台7的表面相贴合固定。喷液管2中的空腔穿过联接块24,在联接块24的底面上一体成型有联接头25,联接头25穿过联接台7的壁体而插入到联接台7内。联接台7与盆体1底部壁体连为一体,从而在盆体1外底面上于联接台7的位置处形成凹坑,固定螺母通过螺纹连接在联接头25上而实现喷液管2固定在联接台7上。洗头机上的进液管联接在联接盖上,联接盖封盖在凹坑的口部,而实现进液管与喷液管2的相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