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脚掌可自由延展回缩的鞋子及其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05740阅读:6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前脚掌可自由延展回缩的鞋子及其鞋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护脚用品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前脚掌可自由延展回缩的鞋子及其鞋底。



背景技术:

现有运动鞋包括鞋底和与鞋底连接的鞋帮以及垫设于鞋底上的鞋垫,现有鞋底一般包括大底和与大底连接的发泡中底,该大底一般为橡胶材料制成,所述发泡中底一般为一整块EVA 材料或MD材料制成的中底。市场上的运动鞋在设计时普遍都是注重增强鞋底的缓冲减震、前脚掌的反弹以及鞋底的抓地耐磨等性能,而如何引导人体前脚掌趾在行走过程中得到更自由地向外延展及向内回缩的问题并未得到重视与研究。

人体在赤脚行走或奔跑过程中,其前脚掌趾着地后,会向外充分地自由延展,使前脚掌与地面充分地接触,增强抓地力,当前脚掌离地后,其前脚掌趾又自动地向内复位回缩,整个过程自然、和谐、舒适。而当人们穿着鞋子后,其前脚掌是固定穿设在一个有限的鞋内空间,虽然鞋底可以减震、脚掌可以反弹,但是人们在行走着地时,由于鞋内空间有限,人体的前脚掌趾是无法顺利地向外延展的,只能龟缩在一起或略微地伸展,局限性很大,前脚掌趾无法接近于自然赤脚状态。所以设计出一种可以正确引导前脚掌趾在行走过程中得到自然延展、回缩的运动鞋,即可以使前脚掌趾在行走或奔跑过程更接近于自然赤脚状态下的行走或奔跑过程,使前脚掌趾具有更强的抓地力,更舒适地自适性,达到鞋子穿似无穿的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前脚掌可自由延展回缩的鞋子及其鞋底,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和缺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前脚掌可自由延展回缩的鞋底,包括由上往下叠设的鞋中底和鞋大底,所述鞋中底包括与前掌部对应的中底前块和与后跟部对应的中底后块,该中底前块为一柔软的弹性垫体;所述鞋大底的前掌部由网状结构分布的弹性块构成。

更进一步,所述鞋大底前掌部由外侧往内侧逐渐向上凹设,形成一弹性延展回缩空腔,该弹性延展回缩空腔可使所述鞋大底前掌部向外自由延伸扩展或向内复位回缩,所述弹性延展回缩空腔呈一喇叭状的开口腔体结构。

更进一步,所述中底前块与中底后块之间连接处为一斜面连接面。

更进一步,所述鞋大底的前掌部还包括弹性连接筋,所述弹性块的外侧壁通过所述弹性连接筋相连接,且该弹性连接筋的厚度为该弹性块厚度的十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更进一步,所述弹性连接筋与所述弹性块为一体成型结构。

更进一步,所述鞋大底前掌部的弹性块呈由内侧向外侧发散状分布的环圈网状结构,其中,最外环圈的鞋大底的前掌部底面为水平底面,向内第二环圈开始,该鞋大底前掌部的底面逐渐向上凹设。

更进一步,所述鞋大底的前掌部弹性块为阵列状的网格分布结构,该鞋大底的前掌部底面中部由外侧往内侧逐渐向上凹设。

更进一步,所述弹性块和弹性连接筋采用的材质为TPU或橡胶材质中的任意一种。

更进一步,所述中底前块采用的材质为软橡胶、软EVA发泡体、TPE材质、软硅胶或发泡硅胶中的任意一种,所述中底后块采用的材质为MD、EVA、PU、TPU、TPE、橡胶、硅胶或发泡硅胶的任意一种。

本方案还提供一种包含上述具有前脚掌可自由延展回缩的鞋底的鞋子。

通过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弹性块,以及形成的弹性延展回缩空腔,使鞋底的前掌部在着地时,其弹性块可以自由地对外延伸与扩展,使人体的脚掌趾可更充分地自然延展,不仅增强了前脚掌的抓地力,而且让其接近于赤脚状态下的着地过程,使行走或奔跑时更加自然舒适;而当鞋底的前掌部离地后,其弹性连接筋及弹性块又可以自由地复位回缩,并引导人体的前脚掌趾自然回缩,使前脚掌趾更加自然、平稳和舒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来进一步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前脚掌可自由延展回缩的鞋底,包括由上往下叠设的鞋中底2和鞋大底1,所述鞋中底2包括与前掌部对应的中底前块21和与后跟部对应的中底后块22,该中底前块21为一柔软的弹性垫体;所述鞋大底1的前掌部由网状结构分布的的弹性块12构成。

更进一步,所述鞋大底1前掌部由外侧往内侧逐渐向上凹设,形成一弹性延展回缩空腔13,该弹性延展回缩空腔13可使所述鞋大底1前掌部向外自由延伸扩展或向内复位回缩,所述弹性延展回缩空腔13呈一喇叭状的开口腔体结构。

更进一步,所述中底前块21与中底后块22之间连接处为一斜面连接面23。

更进一步,所述鞋大底1的前掌部还包括弹性连接筋11,所述弹性块12的外侧壁通过所述弹性连接筋11相连接,且该弹性连接筋11的厚度为该弹性块12,且该弹性连接筋11的厚度为该弹性块12厚度的十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更进一步,所述弹性连接筋11与所述弹性块12可为一体成型结构。

更进一步,所述鞋大底1前掌部的弹性块12呈由内侧向外侧发散状分布的环圈网状结构,其中,最外环圈的鞋大底1的前掌部底面为水平底面,向内第二环圈开始,该鞋大底1前掌部的底面逐渐向上凹设。

更进一步,所述弹性块12和弹性连接筋11采用的材质为TPU或橡胶材质中的任意一种。

更进一步,所述中底前块21采用的材质为软橡胶、软EVA发泡体、TPE材质、软硅胶或发泡硅胶中的任意一种,所述中底后块22采用的材质为MD、EVA、PU、TPU、TPE、橡胶、硅胶或发泡硅胶的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弹性块,以及形成的弹性延展回缩空腔,使鞋底的前掌部在着地时,其弹性块可以自由地对外延伸与扩展,使人体的脚掌趾可更充分地自然延展,不仅增强了前脚掌的抓地力,而且让其接近于赤脚状态下的着地过程,使行走或奔跑时更加自然舒适;而当鞋底的前掌部离地后,其弹性连接筋及弹性块又可以自由地复位回缩,并引导人体的前脚掌趾自然回缩,使前脚掌趾更加自然、平稳和舒适。

实施例二

如图3及图4所示,一种前脚掌可自由延展回缩的鞋底,包括由上往下叠设的鞋中底2和鞋大底1,所述鞋中底2包括与前掌部对应的中底前块21和与后跟部对应的中底后块22,该中底前块21为一柔软的弹性垫体;所述鞋大底1的前掌部由网状结构分布的的弹性块12构成。

更进一步,所述鞋大底1前掌部由外侧往内侧逐渐向上凹设,形成一弹性延展回缩空腔13,该弹性延展回缩空腔13可使所述鞋大底1前掌部向外自由延伸扩展或向内复位回缩,所述弹性延展回缩空腔13呈一喇叭状的开口腔体结构。

更进一步,所述中底前块21与中底后块22之间连接处为一斜面连接面23。

更进一步,所述鞋大底1的前掌部还包括弹性连接筋11,所述弹性块12的外侧壁通过所述弹性连接筋11相连接,且该弹性连接筋11的厚度为该弹性块12,且该弹性连接筋11的厚度为该弹性块12厚度的十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更进一步,所述弹性连接筋11与所述弹性块12可为一体成型结构。

更进一步,所述鞋大底1的前掌部弹性块12为阵列状的网格分布结构,该鞋大底1的前掌部底面中部由外侧往内侧逐渐向上凹设。

更进一步,所述弹性块12和弹性连接筋11采用的材质为TPU或橡胶材质中的任意一种。

更进一步,所述中底前块21采用的材质为软橡胶、软EVA发泡体、TPE材质、软硅胶或发泡硅胶中的任意一种,所述中底后块22采用的材质为MD、EVA、PU、TPU、TPE、橡胶、硅胶或发泡硅胶的任意一种。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仅局限于此,凡是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地改进,均应该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