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途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26010发布日期:2018-07-27 17:43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用途鞋底。



背景技术:

鞋子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因应不同的功效及外型,市面上有各式各样琳琅满目的种类,但是不论鞋子的外观如何变化,穿着舒适与提供足部足够的保护才是最重要的。现代人们不论是为了工作需求或休闲生活,往往需要长时间行走或站立,而足部支撑人体的全部重量,长时间使用足部容易感到酸痛,甚至产生足底筋膜炎,因此一双令使用者穿着舒适的鞋子是最佳的辅助工具。

但现有的鞋底不能很好地为脚体提供助力作用,且底层之间都是通过胶水粘合在一起,使用者无法根据不同的需求自行调整鞋底整体或部分的弹性,同时,根据不同的需求,使用者只能更换不同鞋底的鞋子来适应需求,极为麻烦。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多用途鞋底,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用途鞋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用途鞋底,包括鞋底和表层,所述鞋底的底端贴合有表层,所述表层的外表面贴合有防水薄膜,所述防水薄膜的顶端贴合有透气垫,所述表层的底端贴合有中层,且所述中层的四周镶嵌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安装有安装孔,所述中层的内部安装有减震板和架空间隔,所述减震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气垫层,所述气垫层的底端安装有镂空层,所述镂空层的底端贴合有耐磨层,且所述中层的底端贴合有底层,所述底层的外表面镶嵌有菱形止滑凸块,所述菱形止滑凸块的右边镶嵌有边侧止滑凸块,所述底层的内部安装有安装柱。

优选的,所述透气垫的底端设有防水薄膜,防水薄膜的厚度为0.2mm,且所述防水薄膜与透气垫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减震板设置有六块,且减震板之间等间距排列。

优选的,所述中层的底部设有耐磨层,且所述耐磨层覆盖在中层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底层的外表面设有弹簧键,且所述弹簧键嵌入设置在底层中;所述弹簧键设置有八个,且弹簧键与安装柱一一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边侧止滑凸块为钩壁结构,且曲率半径最小。

优选的,所述透气垫的中部紧密贴合有纳米层,且所述纳米层呈网格形状。

优选的,所述纳米层左右两侧均设有透气孔,并且数量左右两侧均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多用途鞋底,设有减震板,且减震板设置有六块,且减震板之间等间距排列,在使用过程中,减减震板在受到压力收缩形变的时候,凹槽内的气体会形成向下运行的向下气流,向下气流与减震板相互作用,减震板形成向下形变,将鞋底本体受到的大部分压力转化为了减震板的形变力进行积蓄,而由于减震板间设置有架空间隔,减震板不会将受到的作用力传递给凹槽,即压力不与地面直接作用,则地面对于脚部的直接反作用力弱,能够起到减震作用,同时,当使用者抬脚走路时,会产生向上的气流,从而产生向上的作用力,能够有效的为脚体提供助力作用,提高了鞋底的多功能性,并且可以通过纳米层来吸收汗味,达到防臭的效果,设置有弹簧键,且弹簧键设置有八个,且弹簧键与安装柱一一对应设置,使得使用者根据需要可以对底层快速进行拆卸和安装,调整鞋底整体或部分的弹性,提高了鞋底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部的正面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层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底部的剖视图。

图中:1、鞋底,2、表层,201、透气垫,2011、纳米层,2012、透气孔,202、防水薄膜,3、中层,301、凹槽,302、安装孔,303、减震板,304、架空间隔,305、气垫层,306、镂空层,307、耐磨层,4、底层,401、弹簧键,402、菱形止滑凸起,403、边侧止滑凸起,404、安装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用途鞋底,包括鞋底1和表层2,鞋底1的底端贴合有表层2,表层2的外表面贴合有防水薄膜202,防水薄膜202的顶端贴合有透气垫201,表层2的底端贴合有中层3,且中层3的四周镶嵌有凹槽301,凹槽301的内部安装有安装孔302,中层3的内部安装有减震板303和架空间隔304,减震板30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气垫层305,气垫层305的底端安装有镂空层306,镂空层306的底端贴合有耐磨层307,且中层3的底端贴合有底层4,底层4的外表面镶嵌有菱形止滑凸块402,菱形止滑凸块402的右边镶嵌有边侧止滑凸块403,底层4的内部安装有安装柱404。

进一步的,透气垫201的底端设有防水薄膜202,防水薄膜202的厚度为0.2mm,且防水薄膜202与透气垫201紧密贴合,能够防止鞋底漏水,且防水薄膜202十分薄,使用者不会感到不适。

进一步的,减震板303设置有六块,且减震板303之间等间距排列,能够对走路过程中产生的作用力进行最大化抵消,使得使用者不容易感到劳累。

进一步的,中层3的底部设有耐磨层307,且耐磨层307覆盖在中层3的底部,耐磨层307采用橡胶制成,且耐磨层307覆盖在中层3的底部,使得中层3能够作为鞋底1来进行使用,且使用寿命更长。

进一步的,底层4的外表面设有弹簧键401,且弹簧键401嵌入设置在底层4中;弹簧键401设置有八个,且弹簧键401与安装柱404一一对应设置,使得使用者能够通过弹簧键401对底层4进行拆卸。

进一步的,边侧止滑凸块403为钩壁结构,且曲率半径最小,能够和地面嵌合,提升抓地稳定性,止滑优异,适用于各种地势形态和环境状态,实用性高。

进一步的,所述透气垫201的中部紧密贴合有纳米层2011,且所述纳米层2011呈网格形状,通过纳米层来吸收汗味,达到防臭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层2011左右两侧均设有透气孔2012,并且数量左右两侧均相等,提高了鞋底1的透气效果。

工作原理:首先,使用者在使用鞋底1之前,应该对鞋底1进行全面检查,若发现问题,应及时对鞋底1进行修理,确保无误后,才可进行使用,将鞋底1安装完成,在使用者走路的过程中,脚会进行下压,中层3的减震板303受到压力后,会受到压力收缩发生形变,而凹槽301内的气体会形成向下运行的向下气流,向下气流与减震板303会相互作用,使得减震板303形成向下形变,将鞋底1受到的大部分压力转化为了减震板303的形变力进行积蓄,而减震板303发生形变后的力会作用在架空间隔304上,架空间隔304会对力进行缓冲,当使用者爬山时,通过弹簧键401将底层4进行安装,底层4上的菱形止滑凸块403和边侧止滑凸块404会与山地进行嵌合,使得鞋底1的抓地力更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