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尘防震气囊式保护的箱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07299发布日期:2018-09-11 20:09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行李箱结构、箱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尘防震气囊式保护的箱包结构。



背景技术:

行李箱,也称旅行箱、拉杆箱,是出门时所携带用以放置物品的箱子,它是行李的其中一种类型,早期的行李箱是以木材或其他重的材料制成,随着航空旅行的普及,行李箱的材料趋向更为轻便的硬塑胶或布质,大部份的型号亦附有内置小轮,可用拉杆方便拉动,近年出现有4个小轮的行李箱,除了可作360度的旋转外,在平地更可以不费力轻易推动。

为了满足日常的使用需求,现在出现了一些抗震的旅行箱,例如申请号为201520239850.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行李箱,该行李箱包括箱体、婴儿座、拉杆、万向轮、减震器、椽胶靠垫、安全带、内框体、卡槽、导轨;箱体正面安装有婴儿座,婴儿座上安装有安全带,箱体的背面设置有橡胶靠垫,橡胶靠垫上安装有拉杆,箱体的下端安装有减震器,减震器上安装有万向轮,箱体内设置有内框体,内框体底部安装有卡槽,箱体内侧底部安装有导轨,卡槽与导轨配合安装。该行李箱结构简单,采用充气万向轮和减震器,行李箱在拖拉的过程中噪音小,振动小,方便在旅行的图中将孩子放在行李箱上携带,孩子乘坐过程舒适,内框体采用侧面开启,结构新颖,最大程度的满足了盛放物品的需要。

再例如申请号为201620144143.4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塑料合金耐磨抗震的旅行箱,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上箱体和下箱体的一侧通过铰链连接,并且上箱体与下箱体的边缘通过拉链连接,下箱体内设置有设置有用于防止易碎物品的泡沫塑料放置格,还包括覆盖在下箱体上的挡板,挡板的四周通过卡扣与下箱体的外边缘四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能够方便的将易碎品放入到旅行箱中,并且固定的位置准备,能够有效起到抗震的效果。

基于上述检索发现,其两项专利同时结合现有技术中的多数水疗按摩床,其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旅行箱的减震装置均是对旅行箱的外部和整体来进行减震,主要功能是让坐在上面的人更加舒适,无法对内部放置的物体起到更好的避震作用,若是旅行箱整体受到较为猛烈的撞击,内部的物品很可能会因此产生较强的晃动,若是内部有易碎物体则可能会因此损坏,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上述专利中内部的放置格虽然可以给内部的物体良好的单独支撑,可起到良好的避震作用,但是其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且占用空间较多,使用成本也相对较多。

于是,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人根据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防尘防震气囊式保护的箱包结构,以期达到更加实用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尘防震气囊式保护的箱包结构,以解决现有的旅行箱的减震装置均是对旅行箱的外部和整体来进行减震,主要功能是让坐在上面的人更加舒适,无法对内部放置的物体起到更好的避震作用,若是旅行箱整体受到较为猛烈的撞击,内部的物品很可能会因此产生较强的晃动,若是内部有易碎物体则可能会因此损坏,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上述专利中内部的放置格虽然可以给内部的物体良好的单独支撑,可起到良好的避震作用,但是其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且占用空间较多,使用成本也相对较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防尘防震气囊式保护的箱包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防尘防震气囊式保护的箱包结构,包括一号箱体、一号橡胶气垫、一号封条、万向轮、内气囊、气囊连接管、二号橡胶气垫、二号封条、气囊大连通管、二号箱体、提手、箱体转轴、子扣、母扣、微型打气筒、放气旋盖、拉杆、放气管、打气筒连接管和放气旋盖安装座;所述一号箱体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若干母扣;所述一号箱体的内侧设置有一个一号橡胶气垫;所述一号橡胶气垫的外侧固定设置有若干子扣;所述一号橡胶气垫和一号箱体通过子扣和母扣相连接;所述一号橡胶气垫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一个一号封条;所述一号橡胶气垫的内侧还固定安装有四个内气囊,且这四个所述内气囊通过气囊连接管相连接;所述一号箱体的一侧通过箱体转轴活动连接安装有一个二号箱体;所述二号箱体的内侧也固定安装有若干母扣;所述二号箱体的内侧设置有一个二号橡胶气垫;所述二号橡胶气垫的外侧也固定设置有若干子扣;所述二号橡胶气垫和二号箱体也通过子扣和母扣相连接;所述二号橡胶气垫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一个二号封条;所述二号橡胶气垫的内侧也固定安装有四个内气囊,且这四个所述内气囊通过气囊连接管相连接;所述一号箱体内侧的内气囊和二号箱体内侧的内气囊通过一根气囊大连接管相连接;所述一号箱体和二号箱体的底部均对称安装有两个万向轮;所述二号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个提手;所述二号箱体的一侧活动嵌入安装有一个拉杆;所述拉杆的缝隙之间还固定安装有一个微型打气筒;所述微型打气筒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一根打气筒连接管;所述打气筒连接管的另一侧穿过二号橡胶气垫并与二号橡胶气垫内侧的内气囊相连接;所述二号箱体的顶部内侧固定设置有一个放气旋盖安装座;所述放气旋盖安装座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一根放气管,且放气管的另一侧穿过二号橡胶气垫并与二号橡胶气垫内侧的内气囊相连接;所述放气旋盖安装座的另一侧通过螺纹嵌入安装有一个放气旋盖。

进一步的,所述一号橡胶气垫和二号橡胶气垫均为空心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一号橡胶气垫和二号橡胶气垫的外侧均设置有若干圆台形凸起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一号橡胶气垫和二号橡胶气垫外侧的圆台均为实心状结构,且子扣均固定安装在这些圆台的顶部小台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二号封条为一个方形的环状结构,且二号封条的顶部设置有一条凸起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一号封条也为一个方形的环状结构,且一号封条的顶部设置有一条与二号封条顶部凸起对应的凹槽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放气旋盖安装座的一侧内部设置有内螺纹状结构,放气旋盖的一侧也设置有对应的螺纹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一号橡胶气垫和二号橡胶气垫内侧的内气囊为相互连通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内气囊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减震效果,将一号箱体和二号箱体合紧,然后反复抽拉拉杆底部的微型打气筒,微型打气筒会将气体通过打气筒连接管输送到内气囊中使内气囊将旅行箱内部的物品顶紧,当旅行箱的外侧受到较为猛烈的撞击时,一号橡胶气垫和二号橡胶气垫外侧的圆台形凸起可以起到一定的减震过滤作用,内部的内气囊可进一步起到更好的减震作用,并且可有效避免内部的物品产生较强的晃动或撞击,即使有易碎物品也不会因此造成损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固定板的设置,通过将固定板底部设为弧形面,且棱边进行圆弧倒角,使其符合人体工程学,提高了夹板的舒适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箱体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二号橡胶气垫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二号箱体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二号箱体后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二号箱体侧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图7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二号封条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号封条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一号箱体-1;一号橡胶气垫-2;一号封条-3;万向轮-4;内气囊-5;气囊连接管-6;二号橡胶气垫-7;二号封条-8;气囊大连通管-9;二号箱体-10;提手-11;箱体转轴-12;子扣-13;母扣-14;微型打气筒-15;放气旋盖-16;拉杆-17;放气管-18;打气筒连接管-19;放气旋盖安装座-2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10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尘防震气囊式保护的箱包结构,包括一号箱体1、一号橡胶气垫2、一号封条3、万向轮4、内气囊5、气囊连接管6、二号橡胶气垫7、二号封条8、气囊大连通管9、二号箱体10、提手11、箱体转轴12、子扣13、母扣14、微型打气筒15、放气旋盖16、拉杆17、放气管18、打气筒连接管19和放气旋盖安装座20;一号箱体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若干母扣14;一号箱体1的内侧设置有一个一号橡胶气垫2;一号橡胶气垫2的外侧固定设置有若干子扣13;一号橡胶气垫2和一号箱体1通过子扣13和母扣14相连接;一号橡胶气垫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一个一号封条3;一号橡胶气垫2的内侧还固定安装有四个内气囊5,且这四个内气囊5通过气囊连接管6相连接;一号箱体1的一侧通过箱体转轴12活动连接安装有一个二号箱体10;二号箱体10的内侧也固定安装有若干母扣14;二号箱体10的内侧设置有一个二号橡胶气垫7;二号橡胶气垫7的外侧也固定设置有若干子扣13;二号橡胶气垫7和二号箱体10也通过子扣13和母扣14相连接;二号橡胶气垫7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一个二号封条8;

二号橡胶气垫7的内侧也固定安装有四个内气囊5,且这四个内气囊5通过气囊连接管6相连接;一号箱体1内侧的内气囊5和二号箱体10内侧的内气囊5通过一根气囊大连接管9相连接;一号箱体1和二号箱体10的底部均对称安装有两个万向轮4;二号箱体1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个提手11;二号箱体10的一侧活动嵌入安装有一个拉杆17;拉杆17的缝隙之间还固定安装有一个微型打气筒15;微型打气筒15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一根打气筒连接管19;打气筒连接管19的另一侧穿过二号橡胶气垫7并与二号橡胶气垫7内侧的内气囊5相连接;二号箱体10的顶部内侧固定设置有一个放气旋盖安装座20;放气旋盖安装座20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一根放气管18,且放气管18的另一侧穿过二号橡胶气垫7并与二号橡胶气垫7内侧的内气囊5相连接;放气旋盖安装座20的另一侧通过螺纹嵌入安装有一个放气旋盖16。

其中,所述一号橡胶气垫2和二号橡胶气垫7均为空心状结构,当旅行箱的外侧受到较为猛烈的撞击时,空心状结构更加利于一号橡胶气垫2和二号橡胶气垫7发生弹性变形,减震效果更好。

其中,所述一号橡胶气垫2和二号橡胶气垫7的外侧均设置有若干圆台形凸起状结构,当旅行箱的外侧受到较为猛烈的撞击时,一号橡胶气垫2和二号橡胶气垫7外侧的圆台形凸起可以起到一定的减震过滤作用,并且这些凸起可以使旅行箱内壁与一号橡胶气垫2和二号橡胶气垫7之间存在缝隙,更加利于缓冲震动。

其中,所述一号橡胶气垫2和二号橡胶气垫7外侧的圆台均为实心状结构,且子扣13均固定安装在这些圆台的顶部小台面上,在安装一号橡胶气垫2和二号橡胶气垫7时直接通过这些子扣13与一号箱体1和二号箱体10内侧的母扣14相连接即可,安装方便,并且这些圆台的支撑性更好。

其中,所述二号封条8为一个方形的环状结构,且二号封条8的顶部设置有一条凸起状结构,将需要盛放的物品分别放到一号箱体1和二号箱体10内部后将一号箱体1和二号箱体10重新合上并将拉链重新锁紧,这时一号橡胶气垫2一侧的一号封条3会和二号橡胶气垫7一侧的二号封条8相嵌合,可使一号橡胶气垫2和二号橡胶气垫7的内侧空间更加密封,可有效避免外部的灰尘进入。

其中,所述一号封条3也为一个方形的环状结构,且一号封条3的顶部设置有一条与二号封条8顶部凸起对应的凹槽状结构,将需要盛放的物品分别放到一号箱体1和二号箱体10内部后将一号箱体1和二号箱体10重新合上并将拉链重新锁紧,这时一号橡胶气垫2一侧的一号封条3会和二号橡胶气垫7一侧的二号封条8相嵌合,可使一号橡胶气垫2和二号橡胶气垫7的内侧空间更加密封,可有效避免外部的灰尘进入。

其中,所述放气旋盖安装座20的一侧内部设置有内螺纹状结构,放气旋盖16的一侧也设置有对应的螺纹状结构,当需要将内部的物品取出时,将放气旋盖安装座20外侧的放气旋盖16旋转取下,内气囊5内部的气体会通过放气管18向外喷出,这样即可将内部的压力降低,内气囊5会将内部的物品松开,方便物品取出。

其中,所述一号橡胶气垫2和二号橡胶气垫7内侧的内气囊5为相互连通状结构,将一号箱体1和二号箱体2合紧后将拉杆17向上拉出,然后反复抽拉拉杆17底部的微型打气筒15,微型打气筒15会将气体通过打气筒连接管19输送到内气囊5中,进入内气囊5中的气体会通过气囊连接管6和气囊大连通管9互相传输,这些内气囊5不断膨胀会将旅行箱内部的物品逐渐顶紧,这样可使旅行箱内部的物品得到良好的支撑,并且不会在内部产生晃动。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先将一号箱体1和二号箱体10之间的拉链拉开,然后将一号箱体1和二号箱体10展开,然后将需要盛放的物品分别放到一号箱体1和二号箱体10内部,然后将一号箱体1和二号箱体10重新合上并将拉链重新锁紧,这时一号橡胶气垫2一侧的一号封条3会和二号橡胶气垫7一侧的二号封条8相嵌合,可使一号橡胶气垫2和二号橡胶气垫7的内侧空间更加密封,可有效避免外部的灰尘进入,将一号箱体1和二号箱体2合紧后将拉杆17向上拉出,然后反复抽拉拉杆17底部的微型打气筒15,微型打气筒15会将气体通过打气筒连接管19输送到内气囊5中,进入内气囊5中的气体会通过气囊连接管6和气囊大连通管9互相传输,这些内气囊5不断膨胀会将旅行箱内部的物品逐渐顶紧,感受到气压增大难以按压时停止抽拉微型打气筒15,这样可使旅行箱内部的物品得到良好的支撑,并且不会在内部产生晃动,当旅行箱的外侧受到较为猛烈的撞击时,一号橡胶气垫2和二号橡胶气垫7外侧的圆台形凸起可以起到一定的减震过滤作用,内部的内气囊5可进一步起到更好的减震作用,并且可有效避免内部的物品产生较强的晃动或撞击,即使有易碎物品也不会因此造成损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当需要将内部的物品取出时,将放气旋盖安装座20外侧的放气旋盖16旋转取下,内气囊5内部的气体会通过放气管18向外喷出,这样即可将内部的压力降低,内气囊5会将内部的物品松开,然后将一号箱体1和二号箱体10展开后将物品取出即可。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