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角度遮挡雨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5273发布日期:2018-09-14 20:45阅读:119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伞,尤其是涉及一种多角度遮挡雨伞。



背景技术:

雨伞是人们遮风挡雨、雪的常用工具。现有技术中的大部分雨伞都是由简单的一个伞柄、一个伞面和一个伞骨构成,使用的人一手拿着伞柄,将伞面举过头顶,从而遮挡雨雪。但是,一般的雨雪天气不仅会降雨雪,往往还会有大风,风吹改变雨雪下落的路径,使雨雪不仅从上方竖直降落,而是斜方向落下,这时,常用的雨伞便无法起到很好的遮挡作用,用户的头部不会淋湿,但身上会淋湿很大片,遮雨效果不好。并且,现有技术中的雨伞常需要人一手举着雨伞,在强对流天气或暴风雨、雪时,会将雨伞面吹翻,甚至吹跑,就是平常使用时,总用一只手举着时间长了也会累,并且,如果用户手有问题时就不能使用雨伞,或者两只手使用时,就不能打雨伞。因此,现有技术中的雨伞使用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多角度遮挡雨伞,可以对用户进行多角度的遮雨,遮雨效果好,并且可不用手举雨伞,使用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角度遮挡雨伞,包括第一雨伞、第二雨伞、支杆、中间伞面和连接件,第一雨伞包括第一伞面和第一伞柄,第二雨伞包括第二伞面和第二伞柄,第一伞柄的自由端和第二伞柄的自由端分别与连接件铰接,第一伞柄与连接件相铰接的轴与第二伞柄与连接件相铰接的轴的轴向相同,支杆的一端与连接件连接,第一伞面与第二伞面之间连接有中间伞面。

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连接件为三通,第一伞柄的自由端处和第二伞柄的自由端处分别设有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第一伞柄的自由端与第一套筒可滑动套接,第二伞柄的自由端与第二套筒可滑动套接,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分别与三通的第一端和第二端铰接,第一伞柄的自由端可穿过第一套筒插入三通的第一端中,第二伞柄的自由端可穿过第二套筒插入三通的第二端中。

技术方案中,优选的,第一伞柄的自由端与第一套筒之间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第一伞柄的自由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套筒上与第一伞柄的自由端套接的一端连接,第一伞柄的自由端插入三通时弹簧为压缩状态。

技术方案中,优选的,第二伞柄的自由端与第二套筒之间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一端与第二伞柄的自由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套筒上与第二伞柄的自由端套接的一端连接,第二伞柄的自由端插入三通时弹簧为压缩状态。

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还包括跨带,跨带一端与第一伞柄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伞柄连接。

技术方案中,优选的,中间伞面的下侧还连接有伞裙。

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跨带上还设有缓冲垫,缓冲垫的宽度大于跨带。

技术方案中,优选的,缓冲垫设于跨带的中间部位。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可以对人的四周进行全方位的遮雨,即便刮风天下雨使用者身上也不会淋湿,遮雨效果好;使用过程中雨伞的结构稳定,安全度高;可以不用手举雨伞,解放双手,使用方便,舒适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角度遮挡雨伞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多角度遮挡雨伞实施例中连接件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雨伞 2、雨伞 3、支杆

4、中间伞面 5、连接件 6、跨带

7、跨带 8、缓冲垫 11、伞面

12、伞柄 13、伞骨 14、套筒

15、弹簧 21、伞面 22、伞柄

23、伞骨 24、套筒 25、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多角度遮挡雨伞,包括雨伞1、雨伞2、支杆3、中间伞面4和连接件5,雨伞1包括伞面11、伞柄12和伞骨13,雨伞2包括伞面21、伞柄22和伞骨23,伞柄12的自由端和伞柄22的自由端分别与连接件5铰接,伞柄12与连接件5相铰接的轴与伞柄22与连接件5相铰接的轴的轴向相同,支杆3的一端与连接件5连接,伞面11与伞面21之间连接有中间伞面4。

其中,雨伞1和雨伞2可以是任何形状、使用任何材质制成的雨伞,只要可起到遮挡作用的雨伞形状和材质在此处均可使用,连接件5也可以使用各种形状和各种材料的连接件,只要可将伞柄12、伞柄22和支杆3连接在一起即可。伞柄12和伞柄22之间的夹角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例如可调为夹角为180度,撑开时,两侧的两个雨伞变为横向位置,两伞面之间连接中间伞面4,两侧的雨伞对从侧面打落的雨滴进行遮挡,如此可实现对用户的全方位遮雨。另外,连接件5上可以设置可将两个伞柄角度锁定的锁定装置,也可以不设置锁定装置,将两个伞柄旋转并打开后,两个雨伞的重力将中间伞面4拽展,并通过中间伞面4的拉力将两个雨伞的角度固定。

使用时,将伞柄12和伞柄22绕轴旋转,调整两个雨伞之间的夹角到合适的方位,然后将雨伞1和雨伞2撑开,伞面11和伞面21之间连接有中间伞面4,中间伞面4对用户的上方进行遮挡,伞面11和伞面21对用户的侧方位进行遮挡。不使用时可将两侧雨伞收起,然后将伞柄12、22绕轴旋转,将伞柄12、22与支杆3合在一起,将雨伞收起,减少雨伞占用空间。该雨伞可以对用户的多个方位进行遮雨,遮雨效果好,改变下雨时打雨伞头不湿,身上湿的现象,并且由于该雨伞四周封闭,所以不会被风刮翻,使用安全、方便。

如图2所示,一种优选的方案中,连接件5为三通,伞柄12的自由端处和伞柄22的自由端处分别设有套筒14和套筒24,伞柄12的自由端与套筒14可滑动套接,伞柄22的自由端与套筒24可滑动套接,套筒14和套筒24分别与三通的第一端和第二端铰接,伞柄12的自由端可穿过套筒14插入三通的第一端中,伞柄22的自由端可穿过套筒24插入三通的第二端中,可以为套筒套接在伞柄外,也可以为伞柄套接在套筒外,还可在套筒14和套筒24的端部设置挡板,并且在伞柄的端部设置挡板,防止伞柄从套筒中滑出。该种方案中,使用时,将伞柄12、22穿出套筒14、24,并插入三通中,从而将伞柄12和22的角度锁定,撑开雨伞1、2即可使用,不使用时,将伞柄12、22从三通中拔出,伞柄12、22与套筒14、24连接,而套筒14、24与三通内部铰接,可绕轴旋转,从而可将伞柄12、22绕轴旋转与支杆3合在一起,从而将雨伞收起,节约空间。

更优选的,伞柄12的自由端与套筒14之间还设有弹簧15,弹簧15的一端与伞柄12的自由端连接,另一端与套筒14上与伞柄12的自由端套接的一端连接,伞柄12的自由端插入三通时弹簧15为压缩状态。伞柄22的自由端与套筒24之间还设有弹簧25,弹簧25的一端与伞柄22的自由端连接,另一端与套筒24上与伞柄22的自由端套接的一端连接,伞柄22的自由端插入三通时弹簧25为压缩状态。该种优选方式中,将伞柄12、22插入三通中后,由于弹簧15、25此时处于压缩状态,可通过弹簧的弹力对伞柄自由端和套筒的挤压,将伞柄12、22的自由端紧紧的压入三通中,不使用时可用力往外拉伞柄12、22,弹簧被挤压,伞柄12、22伸出三通外时,旋转伞柄,将伞柄与支杆合在一起,将伞收起。该种雨伞中通过设置弹簧,将伞柄紧紧顶入三通中,使用过程中,伞结构更稳定。

优选方案中,还包括跨带6,跨带6的一端与伞柄12连接,另一端与伞柄22连接,使用该雨伞时,使用者可以将跨带6挂在脖子上,从而将伞整个与人固定,便无需用手撑伞,将双手解放,手可以做其他的事,使用更方便。更优选的,跨带6上中部还设有缓冲垫8,缓冲垫8的宽度大于跨带6,可以对跨带6对人体的压力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减小对人体施加的压强,使人使用过程中舒适度更高。

优选的,中间伞面4的下侧还连接有伞裙7,伞裙7的底部向外倾斜,可将从上方滑落的雨水引导至远离人的一侧,防止雨伞上的积水洒到人身上,遮雨的效果更佳。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多角度遮挡雨伞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可以对人的四周进行全方位的遮雨,即便刮风天下雨使用者身上也不会淋湿,遮雨效果好;使用过程中雨伞的结构稳定,安全度高;可以不用手举雨伞,解放双手,使用方便,舒适度高。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