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盗钱包及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4303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盗钱包及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品。适合于安装在各种类型的钱包、票夹的佩物上。
众所周知,现有的钱包和票夹具有结构简单、美观大方的优点,它们是人们用以装放携带钱票或证件的必备用品,但是,现有的钱包或票夹不足之处是,容易被盗,容易失落,使相当多的人们不敢使用而宁愿将钱票及证件等七零八落地乱塞在口袋内,人为造成麻烦和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防盗钱包及其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在原有的钱包和票夹上添装防盗装置而成,将扣锁装置分成两个部件,凹扣部件固定在钱包或票夹的一侧,凸扣部件可根据用户需要随意装固在上、下衣口袋或手提包内袋,当钱包或票夹放入袋内,用户用手将凹凸扣两部件卡锁成一体,当盗贼行盗钱包或票夹时,必然牵动与钱包或票夹卡锁成一体的口袋,或强行拉扯,使钱包或票夹与卡锁成一体的口袋分离发出“啪”的声响,使钱包或票夹的主人很易察觉。而抓获盗贼避免损失,另外,即使用户无意中将装有钱包或票夹的口袋口朝下,钱包或票夹因被固定在口袋上而不会失落。凸扣部件在洗衣服或换衣装时可随手拆换,此装置能起到钱包或票夹防盗、防失落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具有紧奏灵巧,使用简单方便,防盗防失落性能好的优点,可装置在各种类型的钱包、票夹上。同时此装置还有多种用途,例如可用来佩戴出入证、符号、饰物等。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述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由钱包〔1〕、口袋〔2〕、垫板〔3〕,锁环〔4〕、底壳铆钉〔5〕、底壳〔6〕、凸扣〔7〕、卡环〔8〕、凹扣〔9〕、凹扣铆钉〔10〕、罩壳〔11〕所组成,底壳〔6〕由底壳铆钉〔5〕紧固在垫板〔3〕上,锁环〔4〕装在凸扣〔7〕内,卡环〔8〕装在凹扣〔9〕内,凹扣〔9〕由凹扣铆钉〔10〕紧固在钱包〔1〕的内侧,罩壳〔11〕罩在凹扣〔9〕的外端,凸扣〔7〕的一侧为凹端,另一端为凸端。
使用时,用户将底壳〔6〕,底壳铆钉〔5〕和垫板〔3〕组成的机构根据需要位置放在口袋〔2〕外侧,由凸扣〔7〕和锁环〔4〕组成的部件放在口袋〔2〕内侧,将凸扣〔7〕带锁环〔4〕的那端压入底壳〔6〕,锁环〔4〕将口袋〔2〕一同卡入底壳〔6〕的凹园弧内固紧,组成了凸扣部件,由卡环〔8〕、凹扣〔9〕、凹扣铆钉〔10〕、罩壳〔11〕组成的凹扣部件是紧固在钱包一侧的,当钱包或票夹放入口袋中时,用户用手一按,与钱包〔1〕紧固的凹扣〔9〕进入固定在口袋〔2〕的凸扣〔7〕内,通过卡环〔8〕锁卡住,需将钱包或票夹取出时,用手指一顶或者一掰钱包,凹扣〔9〕脱离凸扣〔7〕,钱包或票夹即可方便地取出。如有盗贼行窃钱包或票夹欲将其抽出时,凹扣〔9〕与凸扣〔7〕不易分离,强行抽出钱包会使整风口袋被钱包〔1〕带出来而惊动了用户,即被用户察觉。如万一没察觉出来,凹扣〔9〕与凸扣〔7〕脱离时,卡环〔8〕会发出“啪”的声响,提醒用户察觉。
权利要求1.防盗钱包及其装置,包括钱包[1]、口袋[2]、垫板[3]、锁环[4]、底壳铆钉[5]、底壳[6]、凸扣[7]、卡环[8]、凹扣[9]、铆钉[10]、罩壳[11],其特征在于底壳[6]由底壳铆钉[5]紧固在垫板[3]上,锁环[4]装在凸扣[7]内,卡环[8]装在凹扣[9]内,凹扣[9]由凹扣铆钉[10]紧固在钱包[1]内侧,罩壳[11]罩在凹扣[9]的外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钱包及其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钱包〔1〕与口袋〔2〕的凸扣〔7〕的一侧为凹端,另一侧为凸端。
专利摘要防盗钱包及其装置,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品。本实用新型是在原有的钱包或票夹上添加防盗机构而成,由固定在钱包或票夹的一侧的凹扣部件,根据用户需要随意固定在上、下衣口袋或提袋内袋上的凸扣部件组成,当钱包或票夹放入袋内,使凹凸扣部件卡锁成一整体,起到防止钱包或票夹被盗或失落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紧凑灵巧,使用简单方便的优点,可装置在各种类型的钱包、票夹及佩物上,适合男女老少使用。
文档编号A45C13/00GK2039520SQ8821862
公开日1989年6月21日 申请日期1988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1988年11月25日
发明者沈其衡, 赵丽娅 申请人:沈其衡, 赵丽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