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链链条的空隙部加工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307429阅读:来源:国知局
背面的芯线R的形状;超声波焊头80,设置于左右一对的侧颚夹70的上方;以及砧座90,设置于左右一对的侧颚夹70的下方。而且,在引导板12的上方设有覆盖拉链链条C的上方的盖13。
[0048]此处,对拉链链条C进行说明。如图4及图5所示,所述拉链链条C包括:左右一对的链带T ;芯线R,分别设置于左右一对的链带T的对向的布带侧缘部的表背面;左右一对的链齿排EL,沿左右一对的链带T的表背面的芯线R安装;以及空隙部S,为既定长度的且未安装左右一对的链齿排EL的部分。另外,空隙部S为预先未安装左右一对的链齿排EL的部分,每隔拉链链条C的既定长度而形成。而且,空隙部S是既定长度的且未安装左右一对的链齿排EL的部分中的、左右一对的链带T的对向的布带侧缘部之间的间隙。
[0049]并且,链齿排EL具有多个拉链齿E。所述拉链齿E为金属制的拉链齿,包括基部Ea以及啮合头部Eb,所述基部Ea安装于链带T的表背面的芯线R,所述啮合头部Eb形成于基部Ea的前端部分,与对方的拉链齿E啮合、分离。
[0050]如图1所示,链传送装置20包括配置于拉链链条C的下方的送料辊(feedroller) 21、以及配置于拉链链条C的上方的压辊22。并且,链传送装置20设定为:基于来自后述的空隙部检测装置30的检测信号而在既定的时间点停止拉链链条C的搬送。
[0051]如图2及图8所示,空隙部检测装置30包括摇动杆31、以及可转动地设置于摇动杆31的前端部分的探测辊32。并且,空隙部检测装置30中,通过探测辊32进入至所搬送的拉链链条C的空隙部S内,摇动杆31向下方摇动而检测空隙部S。
[0052]如图8?图10所示,第I挡块40为板状构件,利用未图示的气缸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并且,第I挡块40设定为:基于来自空隙部检测装置30的检测信号而在既定的时间点向上移动,从而自下方突出至空隙部S内。因此,所搬送的拉链链条C的空隙部S中上游端的链齿排EL抵接于第I挡块40,拉链链条C向下游侧的移动受到限制,从而拉链链条C的空隙部S在既定的位置停止。而且,第I挡块40也作为后述的左右的侧颚夹70按压芯线R的外侧面时所用的承压板发挥作用。
[0053]如图9及图11所示,第2挡块50为板状构件,利用未图示的气缸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并且,第2挡块50设定为:在拉链链条C的空隙部S停止在既定的位置后向上移动,从而自下方突出至空隙部S内。因此,通过由后述的链按压装置60的按压棒62向下方按压拉链链条C而拉链链条C被拉向上游侧,拉链链条C的空隙部S的下游端的链齿排EL抵接于第2挡块50,拉链链条C向上游侧的移动受到限制。
[0054]如图9?图11所示,链按压装置60包括臂61以及按压棒62,所述臂61利用未图示的气缸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砧座90的左侧,所述按压棒62自臂61的上端部向右侧延伸。
[0055]按压棒62沿左右方向设置,且延伸至较砧座90的右侧面靠宽度方向外侧为止,从而以收容于后述超声波焊头80的第2凹部85内的方式配置。
[0056]如图12所示,左右一对的侧颚夹70分别利用未图示的气缸可左右滑动地设置,且具有上下一对的按压部71,所述按压部71分别按压链带T的表背的芯线R的外侧面。
[0057]在上下的按压部71的前端部分分别设置有按压芯线R的外侧面的薄板状的按压板72,所述按压板72的前端面形成为与拉链链条C的长度方向平行的直线状(参照图4)。因此,芯线R的由侧颚夹70按压的部分以向上方变高那样的剖面形状被调整为直线状(沿拉链链条C的长度方向并无凸凹的状态)。
[0058]另外,芯线R向上方变高那样的形状是指如下所述的形状,即,通过利用侧颚夹70按压芯线R的外侧面,芯线R的宽度方向尺寸(图10的左右方向尺寸)变小、且芯线R的高度尺寸(图10的上下方向尺寸)变大的形状,在本实施形态中,是指芯线R由图10所示的大致长方形形状变形为图12所示的大致正四边形形状的状态。而且,若参照图10,则芯线R的外侧面是指右侧的芯线R的右侧面及左侧的芯线R的左侧面,若参照图10,则芯线R的内侧面是指右侧的芯线R的左侧面及左侧的芯线R的右侧面。
[0059]如图15及图16所示,超声波焊头80利用未图示的气缸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并且,如图6及图7所示,超声波焊头80的下表面具有左右的加压面81,所述左右的加压面81对左右的链带T的表背面的芯线R的由侧颚夹70调整了形状的部分进行加压。而且,加压面81沿拉链链条C的搬送方向形成。而且,加压面81位于较超声波焊头80的下表面靠上方处。
[0060]而且,超声波焊头80的下表面具有第I凹部84及第2凹部85,所述第I凹部84形成于所述左右的加压面81之间,且在向下移动时收容第I挡块40,所述第2凹部85以在左右方向上横断的方式形成,且收容向上移动状态下的链按压装置60的按压棒62。
[0061]而且,在超声波焊头80的下表面的上游端及下游端,邻接于加压面81而分别形成有链齿收容凹部86,所述链齿收容凹部86在向下移动时收容左右的链齿排EL。
[0062]如图13及图14所示,砧座90利用未图示的气缸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并且,砧座90沿拉链链条C的搬送方向形成,且具有供第I挡块40及第2挡块50插通的狭缝孔91。而且,在砧座90的上表面,以在左右方向上横断的方式形成有收容凹部92,所述收容凹部92收容向下移动状态下的链按压装置60的按压棒62、以及由按压棒62向下方按压的拉链链条C。
[0063]而且,如图10及图14所示,在砧座90的上表面形成有左右的芯线收容台阶部93,所述芯线收容台阶部93在向上移动时收容左右的链带T的背面的芯线R。
[0064]以下,参照图8?图18对空隙部加工装置10的动作进行说明。
[0065]首先,如图8所示,利用链传送装置20将拉链链条C向下游侧搬送,且由空隙部检测装置30检测拉链链条C的空隙部S,由此,如图9及图10所示,第I挡块40向上移动而自下方突出至空隙部S内。由此,拉链链条C的空隙部S的上游端的拉链齿E抵接于第I挡块40,拉链链条C的空隙部S在既定的位置停止,并且,利用链传送装置20进行的拉链链条C的搬送停止。
[0066]其次,如图11所示,第2挡块50向上移动而自下方突出至空隙部S内,并且链按压装置60的按压棒62向下移动而向下方按压拉链链条C,由此,拉链链条C的空隙部S的下游端的拉链齿E抵接于第2挡块50,拉链链条C向上游侧的移动受到限制,并且拉链链条C的松弛得以去除。
[0067]继而,如图12所示,左右的侧颚夹70在左右方向上滑动多次(本实施形态中为3次),而分别由左右的侧颚夹70的上下的按压板72朝向第I挡块40按压空隙部S的左右表背的芯线R的外侧面,由此,左右表背的芯线R的由侧颚夹70按压的部分以向上方变高那样的剖面形状被调整为直线状。
[0068]继而,如图13及图14所示,通过砧座90向上移动,在砧座90的左右的芯线收容台阶部93中收容左右背面侧的芯线R的由侧颚夹70调整了形状的部分。
[0069]继而,如图15及图16所示,通过超声波焊头80向下移动,利用超声波焊头80的左右的加压面81,自上方对左右表背的芯线R的由侧颚夹70调整了形状的部分进行加压,芯线R熔融而被加压成形。由此,如图4所示,芯线R的经加压成形的部分即芯线成形部Rl (以网格图案表示)成形为与未经加压成形的部分R2相比在上下左右方向上绷紧的形状。
[0070]接着,如图17及图18所示,超声波焊头80及按压棒62向上移动至原来的位置,并且,第I挡块40、第2挡块50及砧座90向下移动至原来的位置,由此,拉链链条C的停止被解除,利用链传送装置20将拉链链条C向下游侧搬送。并且,通过重复所述动作,在拉链链条C的各空隙部S中实施芯线R的加压成形。
[0071]另外,对于由超声波焊头80加压成形的空隙部S的上游侧部分(由侧颚夹70调整了芯线R的形状的部分),在其后步骤的补强膜粘接装置中粘接补强膜。并且,对于粘接有补强膜的部分,在其后步骤中安装打开件或扣紧件。而且,对于由超声波焊头80加压成形的空隙部S的下游侧端部,在其后步骤中安装阻挡部。
[0072]如以上所说明那样,根据本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