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胃肠疾病的组合物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6074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胃肠疾病的组合物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治疗胃肠消化道疾病的中药,特别是治疗胃溃疡、萎缩性炎及溃疡性结肠炎的组合物中医
背景技术
现有的治疗胃肠疾病的现代医药,多有一定的负面作用,例如,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药物雷尼叮,它对肝、肾功能损伤较大,可引起性功能下降,而对于萎缩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目前,现代医药还没有对症治疗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疗效好的治疗胃、肠疾病的组合物中药,克服现有医药的上述弊病和不足之处。
治疗胃肠疾病的组合物中药,它可为水剂、丸药或冲服的粉末它的主要组成成份中包含有满天雪、丹参、白术、楼上楼所含的量为满天雪6%~8%、丹参8%~12%、白术4%~6%、楼上楼3%~6%本发明的组合物中药中所含的主药,白术有健胃的作用,丹参有活血、止血、排祛瘀血的作用,满天雪、楼上楼有强大的清热解毒功能,特别是强力杀灭螺旋杆菌,对胃、肠溃疡的治疗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如下实施例1,治疗胃溃疡的组合物中药,组成成份及含量为满天雪6%、丹参8%、白术6%、楼上楼4%、黄芪12%、仙鹤草8%、淮山10%、蛇舌草8%、海螵蛸7%、儿茶7%、枳壳4%、香附4%、白芨4%、莪术4%、元胡4%、大黄2%、甘草2%。
本发明治疗胃溃疡的组合物中药的优点是疗效十分显著,无不良副作用,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胃溃疡的患者,先服本发明组合物中药水剂十~二十剂,后服丸药连续3个月,患者经胃镜检查,溃疡基本愈合,原有胃部胀痛、精神萎靡、疲惫乏力、形体消瘦、面部萎黄的症状完全消失,服药后患者身体恢复健康、面色红润、精神充沛。
实施例2,治疗萎缩性胃炎的组合物中药,其组成成份及其含量为满天雪8%、丹参8%、白术4%、楼上楼6%、枳壳4%、香附4%、仙鹤草12%、蛇舌草12%、莪术4%、大黄4%、淮山8%、菖蒲4%、白芍12%、花粉6%、元胡4%。
本发明治疗萎缩性胃炎的组合物中药的优点是疗效十分显著,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服用本发明的组合物中药水剂100余剂后,再服用本发明的丸药3个月,胃镜检查已转为浅表性胃炎、患者原有的胃部胀痛、口干、心悸、头晕脑胀、四肢乏力的病症基本消失,服药半年后基本恢复健康。
实施例3,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组合物中药,其组成成份及其含量为满天雪8%、丹参12%、白术4%、楼上楼3%、黄芪12%、淮山11%、五味子6%、佩鹤草6%、蛇舌草12%、莪术4%、赤石脂8%、海螵蛸6%、炙甘草2%、干姜2%。
本发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组合物中药的优点是疗效十分显著,经纤维结肠镜检确定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服用本发明中药数十剂水剂及丸药后,患者原有的胃、腹胀痛、眼睑浮肿、口食无味,身倦无力、大便溏粘且带血的病症完全消失,身份恢复健康,大便正常成形,面失红润、体重增加。
权利要求
1.治疗胃肠疾病的组合物中药,它可为水剂、丸药或冲服的粉末,其特征在于它的主要组成成份中包含有满天雪、丹参、白术、楼上楼,所含的量为满天雪6%~8%,丹参8%~12%,白术4%~6%,楼上楼3%~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肠胃疾病的组合物中药,是一种治疗胃溃疡的组合物中药,其特征在于其组成成份及其含量为满天雪6%、丹参8%、白术6%、楼上楼4%、黄芪12%、仙鹤草8%、淮山10%、蛇舌草8%、海螵蛸7%、儿茶7%、枳壳4%、香附4%、白芨4%、莪术4%、元胡4%、大黄2%、甘草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胃肠疾病的组合物中药,是一种治疗萎缩性胃炎的组合物中药,其特征在于其组成成份及其含量为满天雪8%、丹参8%、白术4%、楼上楼6%、枳壳4%、香附4%、仙鹤草12%、蛇舌草12%、莪术4%、大黄4%、淮山8%、菖蒲4%、白芍12%、花粉6%、元胡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胃肠疾病的组合物中药,是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组合物中药,其特征在于其组成成份及其含量为满天雪8%、丹参12%、白术4%、楼上楼3%、黄芪12%、淮山11%、五味子6%、佩鹤草6%、蛇舌草12%、莪术4%、赤石脂8%、海螵蛸6%、炙甘草2%、干姜2%。
全文摘要
治疗胃肠疾病的组合物中药,它可为水剂、丸药或冲服的粉末,它的主要组成分中包含有满天雪6%~8%、丹参8%~12%、白术4%~6%、楼上楼3%~6%,由于白术有健胃作用,丹参有活血、止血祛瘀作用,满天雪、楼上楼有强大的清热解毒和杀灭螺旋杆菌的功能,对治疗胃肠溃疡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以上述中药为主药组成的治疗胃溃疡、萎缩性胃炎及溃疡性结肠炎的组合物中药的优点是疗效十分显著,且无不良副作用,患者服药后病症全部消失,身体恢复健康。
文档编号A61P1/00GK1403143SQ0213969
公开日2003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17日
发明者李强华 申请人:李强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