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过滤白细胞的储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3853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过滤白细胞的储血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具,特别涉及一种心—肺转流术使用的储血器。
背景技术
实施心—肺转流术时,血液与体外循环管道的广泛接触能激活白细胞。白细胞激活后通过多种机制损伤心、肺、脑等脏器功能1、激活的白细胞膜表面表达黏附分子,通过这些黏附分子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从而在血管内形成微栓子,阻塞微循环(这是缺血脏器再灌注后发生无再流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2、黏附的白细胞可进入血管内皮下层,并释放丝氨酸蛋白酶及弹性蛋白酶,损伤血管内皮层和内皮下基质的重要成分,造成微循环功能障碍,组织损伤;3、白细胞还可释放组织胺、白三烯B4等,引起内皮细胞水肿,通透性增高,血浆漏出,内皮下组织也形成水肿,压迫阻塞微循环;4、在细胞间杀伤信号作用下,激活白细胞发生呼吸爆发,产生大量氧自由基损伤血管内皮和内皮下组织;5、激活白细胞还可释放多种炎性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等,这些因子不仅能激活更多白细胞,还能够激活凝血反应,导致微循环血栓形成;6、纤维蛋白在激活的白细胞周围沉积,加速、加重了脏器的微循环障碍。7、白细胞的黏附与释放损伤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缩血管物质如血栓素A2(TXA2)、和内皮素(ET)生成增多,血管收缩,不仅造成组织血流量下降,还可促进血栓形成。储血器是心—肺转流术中必不可少的医疗器具,由于现有储血器主要由容器体、容器盖、位于容器体内的过滤栓子的滤网和消除气泡的海绵层组成(有的储血器设有氧合室),因而不能去除白细胞。国外有人在体外循环管路的动脉端或静脉端设置滤膜,以去除白细胞,然而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1、滤膜置于动脉端或静脉端,滤过压力过大、速度过快,通过滤膜的红细胞损伤增加,同时白细胞去除率下降。2、滤膜周围血流剪切力大,易激活白细胞。3、安装于静脉端的滤膜增加血液回流阻力,影响体外循环的安全。4、过滤时间不易控制,不能及时将滤膜上的白细胞清除,因此,这些白细胞仍可不断释放胞内有害物质入血,对机体产生损伤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过滤白细胞的储血器,以减少实施心—肺转流术时循环中的白细胞数量及其释放的炎性物质(如弹性蛋白酶、炎性细胞因子等),从而减轻体外循环引起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症,减轻脏器的再灌注损伤,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恢复。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对现有储血器的结构进行改进,在其容器体中至少设置一个白细胞过滤装置,该白细胞过滤装置的主体部分位于海绵层形成的空间内或/和滤网与容器体壁形成的空间内。白细胞过滤装置主要由过滤套、过滤套固定环、导向杆和过滤套收叠机构组成;导向杆至少为两根,其下端与容器体底部固连,其上端为自由端或与容器体上部固连;过滤套固定环为两个,均套装在导向杆上,其中一个过滤套固定环固定在导向杆的上部,另一个过滤套固定环可沿导向杆滑动;过滤套的一端与固定在导向杆上部的过滤套固定环连接,另一端与可沿导向杆滑动的过滤套固定环连接,过滤套收叠机构与可沿导向杆滑动的过滤套固定环连接,当不再需要过滤时,操作过滤套收叠机构即可使过滤套向上运动,收叠在容器体上部。过滤套收叠机构的结构有多种形式,具体结构通过实施例予以介绍。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过滤面积增加,能有效地提高清除白细胞的能力,减少实施心—肺转流术时循环中的白细胞数量及其释放的炎性物质。
2、过滤压力和速度降低,有利于提高清除白细胞的能力,减少血流动力学引起的白细胞激活,并降低过滤套周围红细胞的破坏。
3、能及时清除使用后的过滤套,避免了黏附于过滤套上的白细胞所释放的有害物质进入血液循环。
4、使用方便,可控性好,不会影响手术和体外循环人员的操作,不会影响静脉端的回流。
5、使用范围广,适用于每一台体外循环手术。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过滤白细胞的储血器的第一种结构图,该储血器的白细胞过滤装置处于过滤状态;图2是图1中的白细胞过滤装置处于非过滤状态时的结构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图4是白细胞过滤装置的一种结构图,该装置处于过滤状态;图5是图4中的白细胞过滤装置处于非过滤状态时的结构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过滤白细胞的储血器的第二种结构图,该储血器的白细胞过滤装置处于过滤状态;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过滤白细胞的储血器的第三种结构图,该储血器的白细胞过滤装置处于过滤状态;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过滤白细胞的储血器的第四种结构图,该储血器的白细胞过滤装置处于过滤状态;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过滤白细胞的储血器的第五种结构图,该储血器的白细胞过滤装置处于过滤状态;图10是图9的A-A剖视图;图11是图9中的白细胞过滤装置处于非过滤状态时的结构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过滤白细胞的储血器的第六种结构图,该储血器的白细胞过滤装置处于过滤状态;图13是图12中的白细胞过滤装置处于非过滤状态时的结构图。
图中,1-容器体、2-容器盖、3-滤网、4-海棉层、5-静脉血回流管、6-储血器出口、7-过滤套、8-导向杆、9-过滤套固定环、10-拉绳、11-把手、12-防菌套、13-挂钩、14-丝杆、15-螺母、16-螺母导向杆、17-连接杆、18-转动杆、19-绕绳筒、20-拉绳、21-氧合室。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可过滤白细胞的储血器的结构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容器体1,容器盖2,位于容器体内的过滤栓子的滤网3、消除气泡的海绵层4和白细胞过滤装置,容器体1为薄壁圆筒,其底部有静脉血回流管5和储血器出口6,滤网3和海绵层4呈圆筒状,海绵层4套装在滤网3中,白细胞过滤装置 的主体部分安装在海绵层4形成的空间内。白细胞过滤装置的结构如图4、图5所示,由过滤套7、过滤套固定环9、导向杆8和过滤套收叠机构组成;导向杆8为两根,其下端与容器体1底部固连,其上端与容器体1上部固连;过滤套固定环9为两个,均套装在导向杆上,其中一个过滤套固定环固定在导向杆的上部,另一个过滤套固定环可沿导向杆滑动,过滤套7玻纤或无纺布制作,其一端与固定在导向杆上部的过滤套固定环连接,另一端与可沿导向杆滑动的过滤套固定环连接;过滤套收叠机构由拉绳10、把手11、防菌套12构成,拉绳10为两根,其一端与可沿导向杆滑动的过滤套固定环连接,另一端穿出容器盖2与把手11连接,防菌套12套装在拉绳10上,其上端与把手11连接,其下端与容器盖2连接。容器盖2上表面配置有固定把手11的挂钩13,当白细胞过滤装置处于非过滤状态时,把手的放置方式如图3所示。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可过滤白细胞的储血器的结构如图6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静脉血回流管5位于容器盖顶部,其它结构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本实施例中,可过滤白细胞的储血器的结构如图7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容器体中心部位安装有氧合室21,其它结构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本实施例中,可过滤白细胞的储血器的结构如图8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白细胞过滤装置为两个,一个的主体部分位于海绵层4形成的空间内,另一个的主体部分位于滤网3与容器体壁形成的空间内。其它结构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本实施例中,可过滤白细胞的储血器的结构如图9、图10、图11所示,包括容器体1,容器盖2,位于容器体内的过滤栓子的滤网3、消除气泡的海绵层4和白细胞过滤装置,容器体1为薄壁圆筒,其底部有静脉血回流管5和储血器出口6,滤网3和海绵层4呈圆筒状,海绵层4套装在滤网3中,白细胞过滤装置的主体部分安装在海绵层4形成的空间内。白细胞过滤装置由过滤套7、过滤套固定环9、导向杆8和过滤套收叠机构组成;导向杆8为两根,其下端与容器体1底部固连,其上端与容器体1上部固连;过滤套固定环9为两个,均套装在导向杆上,其中一个过滤套固定环固定在导向杆的上部,另一个过滤套固定环可沿导向杆滑动,过滤套7玻纤或无纺布制作,其一端与固定在导向杆上部的过滤套固定环连接,另一端与可沿导向杆滑动的过滤套固定环连接;过滤套收叠机构包括丝杆14与螺母15组成的传动副、螺母导向杆16和连接杆17,丝杆14位于过滤套所围成空间的中心部位,其一端及其配套的轴承安装在容器盖2上,其另一端及其配套的轴承安装在容器体1底部,螺母导向杆16的下端与容器体1底部固连,螺母15安装在丝杆上并与螺母导向杆套连,连接杆17为六根,其一端与螺母16连接,其另一端与可沿导向杆滑动的过滤套固定环连接。
实施例6本实施例中,可过滤白细胞的储血器的结构如图12、图13所示,包括容器体1,容器盖2,位于容器体内的过滤栓子的滤网3、消除气泡的海绵层4和白细胞过滤装置,容器体1为薄壁圆筒,其底部有静脉血回流管5和储血器出口6,滤网3和海绵层4呈圆筒状,海绵层4套装在滤网3中,白细胞过滤装置 的主体部分安装在海绵层4形成的空间内。白细胞过滤装置由过滤套7、过滤套固定环9、导向杆8和过滤套收叠机构组成;导向杆8为两根,其下端与容器体1底部固连,其上端与容器体1上部固连;过滤套固定环9为两个,均套装在导向杆上,其中一个过滤套固定环固定在导向杆的上部,另一个过滤套固定环可沿导向杆滑动,过滤套7玻纤或无纺布制作,其一端与固定在导向杆上部的过滤套固定环连接,另一端与可沿导向杆滑动的过滤套固定环连接;过滤套收叠机构包括转动杆18、绕绳筒19和拉绳20;转动杆18位于容器体1上部,其两端及其配套的轴承安装在容器体壁上,绕绳筒19安装在转动杆的中部并与转动杆固连,拉绳20的一端与绕绳筒连接,另一端与可沿导向杆滑动的过滤套固定环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可过滤白细胞的储血器,包括容器体(1)、容器盖(2)、位于容器体内的过滤栓子的滤网(3)和消除气泡的海绵层(4),容器体底部或容器盖顶部有静脉血回流管(5),容器体底部有储血器出口(6),其特征在于容器体中至少设置有一个白细胞过滤装置。
2.一种可过滤白细胞的储血器,包括容器体(1)、容器盖(2)、位于容器体内的过滤栓子的滤网(3)和消除气泡的海绵层(4),位于容器体中心部位的氧合室(21),氧合室(21)底部设有静脉血回流管(5),容器体底部有储血器出口(6),其特征在于容器体中至少设置有一个白细胞过滤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过滤白细胞的储血器,其特征在于白细胞过滤装置的主体部分位于海绵层(4)形成的空间内或/和滤网(3)与容器体壁形成的空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过滤白细胞的储血器,其特征在于白细胞过滤装置由过滤套(7)、过滤套固定环(9)、导向杆(8)和过滤套收叠机构组成,导向杆(8)至少为两根,其下端与容器体(1)底部固连,其上端为自由端或与容器体(1)上部固连,过滤套固定环(9)为两个,均套装在导向杆上,其中一个过滤套固定环固定在导向杆的上部,另一个过滤套固定环可沿导向杆滑动,过滤套(7)的一端与固定在导向杆上部的过滤套固定环连接,另一端与可沿导向杆滑动的过滤套固定环连接,过滤套收叠机构与可沿导向杆滑动的过滤套固定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过滤白细胞的储血器,其特征在于过滤套收叠机构由拉绳(10)、把手(11)、防菌套(12)构成,拉绳(10)至少为两根,其一端与可沿导向杆滑动的过滤套固定环连接,另一端穿出容器盖(2)与把手(11)连接,防菌套(12)套装在拉绳(10)上,其上端与把手(11)连接,其下端与容器盖(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过滤白细胞的储血器,其特征在于容器盖(2)上表面配置有固定把手(11)的挂钩(13)。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过滤白细胞的储血器,其特征在于过滤套收叠机构包括丝杆(14)与螺母(15)组成的传动副、螺母导向杆(16)和连接杆(17),丝杆(14)位于过滤套所围成空间的中心部位,其一端及其配套的轴承安装在容器盖(2)上,其另一端及其配套的轴承安装在容器体(1)底部,螺母导向杆(16)的下端与容器体(1)底部固连,螺母(15)安装在丝杆上并与螺母导向杆套连,连接杆(17)至少为四根,其一端与螺母(16)连接,其另一端与可沿导向杆滑动的过滤套固定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过滤白细胞的储血器,其特征在于过滤套收叠机构包括转动杆(18)、绕绳筒(19)和拉绳(20),转动杆(18)位于容器体(1)上部,其两端及其配套的轴承安装在容器体壁上,绕绳筒(19)安装在转动杆的中部并与转动杆固连,拉绳(20)的一端与绕绳筒连接,另一端与可沿导向杆滑动的过滤套固定环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可过滤白细胞的储血器,包括容器体,容器盖,位于容器体内的过滤栓子的滤网、消除气泡的海绵层和白细胞过滤装置,容器体底部或容器盖顶部有静脉血回流管,容器体底部有储血器出口,海绵层套装在滤网中,白细胞过滤装置的主体部分安装在海绵层形成的空间内或/和滤网与容器体壁形成的空间内。白细胞过滤装置主要由过滤套、过滤套固定环、导向杆和过滤套收叠机构组成。此种储血器所设置的白细胞过滤装置过滤面积增加、过滤压力和速度降低,因而能有效地提高清除白细胞的能力,减少实施心—肺转流术时循环中的白细胞数量及其释放的炎性物质,减少血流动力学引起的白细胞激活,并降低过滤套周围红细胞的破坏。
文档编号A61M1/34GK2635095SQ0325012
公开日2004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28日
发明者杜磊, 梅开, 胡晓兵 申请人:杜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