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自动化脊骨治疗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7503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数控自动化脊骨治疗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临床医学的医疗设备,特别是一种脊骨牵引治疗床。
背景技术
目前的治疗床或牵引床一般只能作水平面的牵拉,不能集中牵引力于单一锥体,更不能做减压治疗,其作用力被均匀地分布在被牵引的区域内的所有锥体上,因此不论健康的锥体还是发生病变的锥体各部位都承受相同的牵引力,治疗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控自动化脊骨治疗床,可做腰椎和颈椎的减压治疗,并将减压牵引力和所需角度应用于某一特定锥体,治疗效果明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数控自动化脊骨治疗床,包括两段或两段以上的床面、动力系统以及数控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面由万向球相互连接,动力系统包括驱动装置和支臂,支臂通过万向球分别与床面底部连接,驱动装置由数控主机控制,驱动支臂伸缩。
所述的支臂为液压式支臂、电动式支臂或气动式支臂。
所述的万向球通过设于床面的半圆窝囊固定。
本实用新型通过计算机控制,各床面可根据需要各自动作,不仅是平面的牵拉如前、后、左、右角度的平摆,还可左右旋转,以及在规定幅度下做连续上下屈伸的动作,提供腰椎和颈椎的减压治疗,而且加外力作为物体的固定点,更能使牵引力应用在某一单一的锥体上,其操作简单,治疗效果显著。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数控自动化脊骨治疗床,包括床面、动力系统、数控主机、底座8以及外盖9。床面包括两段或两段以上,一般为三(或四)段大小不同的床面,分别为头段1、中段3和尾段5,床面与床面之间通过万向球2、4相互连接,万向球2、4固定端分别固定于头段1和尾段5,活动端固定于通过设于中段3的半圆窝囊,从而形成一个床板整体。万向球2、4是被动式运转,不能自主运转。中段3由中支柱7支撑承托。动力系统包括驱动装置和支臂11、12。支臂11、12通过万向球13、14分别与头段1、尾段5底部的半圆窝囊连接。驱动装置由数控主机控制,驱动支臂11、12工作,从而带动头段1和尾段5以万向球2、4为轴心进行平摆、旋转或上下屈伸动作。驱动装置以及数控主机置于外盖9内部。支臂11、12可为液压式支臂、电动式支臂或气动式支臂。液压式支臂,由液压泵、电机、换向阀、液控单向阀、变幅液压缸6、10通过管道连接驱动(如图2所示),控制液压式支臂的上升或下降和不同角度的动作。由控制泵调节压力流量,包括在泵的可调范围内设置恒压输出。此时泵作为恒压源仅向液压系统提供负载所需要的流量,压力值可以由先导阀逐级设定。作为压力控制的补充,泵的流量也可以通过执行机构的压差来调节。治疗床的角度和升降是通过数控主机的增量式旋转编码器、增量式空轴编码器来调整液压实现的。治疗床的机械拉力是通过数控主机的编码器、渐变式控制器来调整其适度拉力的。气动式支臂的工作原理同液压式支臂。电动式支臂则由电机通过调速器减速,通过偏心矩使之上下动作。本实用新型还可人力(手动)的控制下带动床面的动作。
权利要求1.一种数控自动化脊骨治疗床,包括两段或两段以上的床面、动力系统以及数控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面由万向球相互连接,动力系统包括驱动装置和支臂,支臂通过万向球分别与床面底部连接,驱动装置由数控主机控制,驱动支臂伸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自动化脊骨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臂为液压式支臂、电动式支臂或气动式支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自动化脊骨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万向球通过设于床面的半圆窝囊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数控自动化脊骨治疗床,包括两段或两段以上的床面、动力系统以及数控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面由万向球相互连接,动力系统包括驱动装置和支臂,支臂通过万向球分别与床面底部连接,驱动装置由数控主机控制,驱动支臂伸缩。本实用新型通过计算机控制,各床面可根据需要各自动作,不仅是平面的牵拉,还可左右旋转,以及做连续上下屈伸的动作,提供腰椎和颈椎的减压治疗,而且加外力作为物体的固定点,更能使牵引力应用在某一单一的锥体上,其操作简单,治疗效果显著。
文档编号A61F5/045GK2662861SQ200320119518
公开日2004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22日
发明者陈星广 申请人:陈星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