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茯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286242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方茯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方茯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肝炎是一种较常见的传染病,尤在亚洲及一些不发达国家和地区,肝炎的发病率较高。通常治疗肝炎的药物有多种,但是疗效尚未能令人满意,有些病人常会转变成慢性肝炎,有的病人久病导致肝纤维化或肝硬化等。而化学药还常伴有副作用,因而,人们致力于研究能治疗肝炎的中草药。目前已有一些中药制剂问世,用于治疗肝炎临床一些效果。目前肝炎治疗分为三个主要途径。
1、抗病毒治疗和应用干扰素。干扰病毒复制和DNA的遗传。其中免疫监督和控制的药物没有。常见拉米夫定、干扰素和干扰能,云芝胞类糖肽类。包括监订处方药的治疗。(中医中药)2、起保护肝细胞损伤类药物。
常见利肝素、护肝片、人参必甲煎丸等。
3、对症状类药物垂盆草冲剂、黄疸茵阵冲剂、甘草甜素片等。
按祖国医学理论除上述三类外还有活血化瘀类,软肝类,扶土抑木类等。这些治疗法则在监订应用比较广泛,也不是人体五脏治疗因素普遍规律性的应用。也不是治疗肝炎较好的模式。
人与自然的规律性模式和人体五脏及六腑的模式规律可在治疗肝炎上和养生上为借签。各国科学家正在积极地努力,改变目前的因惑,企图寻找突破方向和各种途径。但还是希望能研发更有效的中药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研究设计更有效的治疗肝炎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复方茯苓制剂(又名孙氏茯苓散)。该复方茯苓制剂是本发明人经过长期研究得出的成果。
本发明的中药复方茯苓制剂由23味中药与药用辅料组成。
孙氏茯苓散的组方原则君药茯苓,钟乳石,云母粉,川石斛,石菖蒲;臣药柏子仁,菟丝子,续断,杜仲,天门冬,淮牛膝,五味子;佐药泽泻,远志,甘菊花,蛇床子;使药淮山药,制附片,石韦,熟地黄,肉苁蓉,肉桂,党参。
复方茯苓制剂的作用原理君药茯苓,钟乳石,云母粉,川石斛,石菖蒲;首先作用于脾胃,再作用于肝、心、脾、肺、肾、去热涤疾,安神。
臣药柏子仁,菟丝子,续断,杜仲,天门冬,淮牛膝,五味子;水火济济,(心肾相交)。由肺气的开通,心肾的相交,其中天门冬和五味子将气向下引。气不往上喘。
佐药泽泻,远志,甘菊花,蛇床子;心肝肺肾加强。头晕眼花好,寐好。血压得维持。
使药淮山药,制附片,石韦,熟地黄,肉苁蓉,肉桂,党参;能强心安神。其中柏子仁和熟地养血、养心、养神。能使头发不白。对脾、心肺肾、肝痛(即俗称心胸腹痛)及四肢关节痛。
党参在此有统领气的作用和统摄作用。
复方茯苓散的中药各组份的重量百分比例为茯苓3-11钟乳石3-11云母粉3-11川石斛2-8
石菖蒲2-8 柏子仁3-11 菟丝子2-8川断2-8杜仲2-8天门冬2-8 准牛膝2-8五味子2-8泽泻2-8炙远志2-8 甘菊花2-8蛇床子2-8淮山药2-8 制附片2-8 石韦(去毛)2-8熟地黄2-8肉苁蓉2-8 肉桂2-8党参2-8本发明的茯苓制剂经服用后有显著效果,例如下面的具体效果药物组成茯苓250克 钟乳石200克云母粉200克 川石斛200克石菖蒲200克柏子仁250克菟丝子200克 川断200克杜仲200克 天门冬200克准牛膝200克 五味子200克泽泻200克 炙远志200克甘菊花200克 蛇床子200克淮山药200克制附片200克石韦(去毛)200克 熟地黄200克肉苁蓉200克肉桂200克 党参200克均研细粉末分装为4大袋10克一小包,供病人服用。每日三次,蜂蜜水或温开水送服。
病例1孙XX服用3个月复方茯苓散具体表现在①睡眠好,(肝病患者85%以上寐不佳)②食欲好,吃得多,有滋味。(饭量2小碗约4两)③精神好,精力旺盛,正午不需小息。
④腰、腿、脚不感到酸,在服用一个月后即能寄自行车上下班,45分钟的路程。
原已停骑三个年头感到骑不动,服药一个月后有欲望骑车其中一次连续骑10个小时;一次骑8小时。
⑤耐力试验。
⑥心脏早博有效。服用一个星期以后且感觉有所改善。
⑦服用一个月后明显感到肝脏有明显的刺痛,本发明人认为对肝在治疗时,符合“通则不痛,不通则痛”的法则,刺痛按;刺痛;纯痛;锥痛;间接痛;持续痛等分类。为什么会有刺痛。由于心情长期的闷郁、肝气郁结,五劳之中一劳。
以后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下曾出现过二次痛感,但程度一次比一次轻。第三个月几乎无什么不适。
⑧脾胃方面对胃有一些刺激。
宜饭后服用。
二天后就会趋干平稳,也就是有二天的适应期。
三个月后,胃除了有些上气以外,其余均好。上气的原因和心情有关。以后则一天天好起来。
⑨肺方面上感几乎没有,就是在好发期也无。
⑩肾方面晨后勃起功能正常,晚上不起夜,晚上喝1杯开水情况下约400毫升,二杯以上就要小便一次。每天的摄水量约3000毫升。不包括饮食中。
11.听力较好,没有耳聋现象,牙齿也很好。
原有些早衰现象,包括生理、心理方面,现很充实。
12.口干、口苦现象明显改变(属肝)。
上述结果表明本发明的复方茯苓制剂能用于肝气虚而引起的各种肝炎。
病例二(孙XX)81岁,患高血压史50年。
2005.3.5日,开始服复方茯苓散,因备有血压机,每星期测一次。
血压BP110/200mmHg常有早博性心律不齐。
口服每次10克每天3次,三个星期后感到服用粉剂困难,没有吃药习惯,改为每次5克每日三次。
3月27日110/180mmHg每日3次一粒珍菊降压片
4月10日100/160mmHg每日3次一粒珍菊降压片4月24日90/170mmHg 每日3次一粒珍菊降压片4月30日80/180mmHg 每日3次一粒珍菊降压片5月15日80/170mmHg 每日3次一粒珍菊降压片5月21日90/200mmHg (未服药)5月28日加服连心粉约5克,每天三次西洋参泡茶饮复方茯苓散继续服用。(约5克)6月11日80/180-190mmHg6月18日80/150mmHg 6月25日80/140mmHg-7月9日80/140mmHg每日三次一粒珍菊降压片。
上述表明本发明的复方茯苓散除了能入肝脾胃之外,还能改善心血管功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了中药制剂复方茯苓散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方法改进了传统的煎煮法,而在其中采用高温加压的方法,使中药的有效成份能更好地提取。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为取干净的各味中药,放入有双套,加热,及调压设备的反应器中,加入0.6-6倍量的水,浸泡半小时,然后于175-115℃的温度和0.1Mpa-0.2Mpa压力下,煎煮0.5-0.75小时,煎煮毕,继续保温十分钟,放出药液,进入包装机直接分袋包装成口服液或按药物常规制法,添加辅料制成各种制剂。
本发明的方法简便,宜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复方茯苓动物性毒性试验报告如下摘要昆明种小鼠共20只,雌雄各半,分别通过口服给药一次性给予复方茯苓散,观察动物在一周内的死亡率。结果药物对小鼠的最大给药量为20g/kg。
目的观察小鼠对复方茯苓的急性毒性反映及死亡率,测得药物对小鼠的最大给药量。
材料药物复方茯苓,由复旦大学附属医院提供,加吐温研磨,并以生理盐水稀释,本药的最高浓度为0.5g/ml。
动物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18-22g,由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药理室动物房提供。饲养条件中央空调维持室温为21-22℃,相对湿度为60%-65%,自由进水。给药前禁食6小时。
方法经预试确定以本药的最大浓度,0.8ml/20g给药体积灌胃给药,小鼠均无死亡。小鼠20只,雌雄各半,以20g/kg给药。用药后连续观察一周。记录逐日的小鼠毒性反应及死亡数。死亡小鼠进行尸体解剖,肉眼观察重要器官的病理改变。
结果动物都在用药后一周内均无死亡,动物活动、饮食、排泄均表现正常,体重亦正常增长。
结论小鼠以最大浓度、最大给药体积、通过灌胃一次性给药,测得动物在一周内的死亡率,经实验表明,复方茯苓对小鼠的最大给药量为20g/kg。
本发明的复方茯苓制剂包括口服颗粒剂(冲剂)、片剂、丸剂、散剂、锭剂、煎膏剂、胶剂、糖浆剂、合剂、滴丸剂、胶囊剂、酒剂;流浸膏剂与浸膏剂或注射剂或外用的膏药,橡胶膏剂、软膏剂、露剂、搽剂或栓剂。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例1配方
茯苓3克钟乳石3克云母粉3克 川石斛2克石菖蒲2克 柏子仁3克菟丝子2克 川断2克杜仲2克天门冬3克准牛膝2克 五味子2克泽泻2克炙远志2克甘菊花2克 蛇床子2克淮山药2克 制附片2克石韦(去毛)2克 熟地黄2克肉苁蓉2克 肉桂媒2克党参2克方法加水1万3仟5佰毫升浸半小时以上(温水),设备温度控制121℃-135℃,压力控制0.1MPa-0.2MPa,让药材在水中充分彭胀。(压力0.3-1MPa受保护监控及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监控)。
实例2配方茯苓11公斤 钟乳石11公斤云母粉11公斤 川石斛8公斤石菖蒲8公斤 柏子仁11公斤菟丝子8公斤 川断8公斤杜仲8公斤天门冬11公斤准牛膝8公斤 五味子8公斤泽泻8公斤炙远志8公斤 甘菊花8公斤 蛇床子8公斤淮山药8公斤 制附片8公斤 石韦(去毛)8公斤 熟地黄8公斤肉苁蓉8公斤 肉桂媒8公斤 党参8公斤方法;同实例1实例3配方茯苓11吨 钟乳石11吨 云母粉11吨 川石斛8吨石菖蒲8吨 柏子仁11吨 菟丝子8吨 川断8吨杜仲8吨 天门冬11吨 准牛膝8吨 五味子8吨泽泻8吨 炙远志8吨 甘菊花8吨 蛇床子8吨淮山药8吨制附片8吨石韦(去毛)8吨熟地黄8吨肉苁蓉8吨肉桂媒8吨党参8吨方法同实例1。
制备方法分三步一、准备工作1、打开中药煎煮机上盖、清洗一遍,包括杆查清洗阀,减压阀和药液放出阀(放液阀)。并将清洗阀、药液放出阀和减压阀关闭。加入清水4000m升左右。
并闭上盖。锁紧或旋紧手柄。
2、杆查导药液软管与包装机接口不应该存在松动现象。
3、插上电源、打开加热开关,温度控制在115-127℃致里面的清水沸,起到预热和消毒作用。
4、煎煮机温度到90℃时开包装机电源开关,调节热压轮温度旋扭,设定在110-125℃十分钟后即可进行包装。此时煎煮机的温度约115-121℃。关闭煎煮机加热开关。
5、调减压阀和安全阀,是否有蒸气通过,为安全检查。
6、打开放压阀,消毒管道,清水随蒸气理入到储液罐内,打开储液放出液开关,让热水进来和放出。调节流量控制阀控制包装量。打开分装开关,热水也从分装管道出来,自动包装五袋后。达到管道消毒的目的,关闭包装机分装开关。
7、打开减压阀和清洗阀,并检查压力表是否回到零。
8、放松和旋松手柄,打开上盖准备煎煮用。
9、关闭减压阀,压放阀和清洗阀。
二、煎煮1、将复方茯苓装进煎药袋中,扎好。放进合适的容器内浸泡半小时以上后放入到煎煮机锅内,再加800-1000毫升水。以60包装计,30天疗程和140-180毫升为例。共加水(连浸泡水在内)为1.3万毫升至2万毫升。
2、关闭锅盖、挤压杆逆时针旋转到高度,旋紧锁紧手柄。旋紧锁紧的次序是对角交叉旋紧和锁紧。
3、打开电源开关,设定温度为115-127℃、压力0.1MPa、煎药煮机开始自动工作,此时工作指示灯为红色发亮,压力表指示为零。
4、当机器工作到设定温度时,会停止加热,自动停机,工作指示灯为绿色,同时压力同步逐渐上升,到达规定压力,关闭电源开关。
5、保温10分钟,让其气体有一个充分反应的过程。
6、10分钟以后,再放药液压放阀约500-800毫升,冲清管道,当储液缸流出液没有时,关闭储液缸罐流出开关,再打开压放阀,同时顺针地旋转挤压杆轮,将饱浸在药材组织中的液体随压放管道进入储液罐内。
7、当经药液排出结束后,关闭药液压放阀,打开减压阀和清洗阀,使剩余蒸汽排尽,压力表归到零。然后逆时针地旋转挤压手轮,使压盘回到高位,再松开销紧旋紧的手柄,打开机盖,取出药渣袋,冲洗锅内。
三、包装1、打开分装开关,进行分装。
2、可调节流量控制阀,控制包装量。
3、打开加压开关,灌注到140ml或180毫升,加压开关关闭。
4、分流量开关同时打开,药液即进行自动包装。
复方茯苓制剂及制备方法对15万3千毫升的制法也同上。
权利要求
1.一种中药复方茯苓制剂,其特征在于该制剂的中药由下列23味中药的重量百分比例组成茯苓3-11 钟乳石3-11云母粉3-11 川石斛2-8石菖蒲2-8柏子仁3-11菟丝子2-8川断2-8杜仲2-8 天门冬2-8 准牛膝2-8五味子2-8泽泻2-8 炙远志2-8 甘菊花2-8蛇床子2-8淮山药2-8制附片2-8 石韦(去毛)2-8熟地黄2-8肉苁蓉2-8肉桂2-8 党参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复方茯苓制剂,其特征在于该制剂包括口服颗粒剂(冲剂)、片剂、丸剂、散剂、煎膏剂、胶剂、糖浆剂、合剂、滴丸剂、胶囊剂、酒剂;流浸膏剂与浸膏剂或注射剂或外用的膏药、橡胶膏剂、软膏剂、露剂、搽剂、锭剂或栓剂。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复方茯苓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取洗净的各味中药,放入有双套加热及调压设备的反应器中,加入0.6-6倍量的水,浸泡半小时,然后于175-115℃的温度和0.1Mpa-0.2Mpa压力下,煎煮0.5-0.75小时,煎煮毕,继续保温十分钟,放出药液,送入包装机直接分袋包装成口服液或按药物常规制法,添加辅料制成各种制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复方茯苓制剂。该制剂由茯苓、钟乳石、云母粉、川石斛、石菖蒲、柏子仁、菟丝子、续断、杜仲、天门冬、淮牛膝、五味子、泽泻、远志、甘菊花、蛇床子、淮山药、制附片、石韦、熟地黄、肉苁蓉、肉桂和党参23味药组成。本发明的制剂对肝炎有防治作用。本发明提供了制备方法。
文档编号A61K9/00GK1911400SQ20051002873
公开日2007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12日
发明者孙祥度, 孙祥龙, 孙蓓蓓, 孙英杰 申请人:孙祥度, 孙祥龙, 孙蓓蓓, 孙英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