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用装订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5832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外科用装订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外科吻合手术所使用的装订仪,特别为一种采用径向发射实施内吻合的外科用装订仪,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外科用装订仪是对肠道等生理组织进行外科手术时经常使用的一种医疗器械,该仪器性能的差异对于整个手术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技术中,吻合时钉子的击发方向均与组织的轴向方向基本一致,具体又分以下三种方式一、轴向内吻合。如图1所示,两段组织1a和1b内敛,在组织内部形成吻合环2。这是比较传统的一种吻合方式,有多种相应的吻合器械,其优点是手术过程中产生的机体出血等能够随着内容物一起排出,手术后机体组织比较容易愈合。缺点是手术时需要在吻合点附近开贲门;手术后吻合环滞留在组织内腔当中,使组织内部通道变窄,不利于术后器械取出,容易导致手术并发症,也不利于术后机体组织恢复功能,给病人带来明显副作用;第三,这种吻合方式不利于术后检查。
二、轴向外吻合。如图2所示,两段组织1a和1b外翻,在组织外部形成吻合环2,相关的专利有US6769594、US6769590。这种吻合方式的优点是手术中无需开贲门,术后检查方便,肠径等组织内部通道不受影响,术后器械取出方便;其最大的缺点是手术过程中产生的机体出血将进入体液当中,无法排出。
三、扩张内吻合。中国专利申请00819331是这种吻合方式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其装订仪的吻合面为波浪式,吻合后两段组织1a和1b局部扩张,形成通径比较大的吻合环2,如图3所示。这种吻合方式是对传统的轴向内吻合方式的改进,它部分克服了传统方式的缺点,使得手术后组织内部通道无明显变小,便于术后取出器械及恢复机体功能。其缺点是吻合处机体组织始终处于紧绷状态,不利于术后组织愈合;手术器械制造比较复杂;术后检查仍然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轴向发射实施吻合手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通过径向发射实施吻合手术的外科用装订仪,使其兼具现有技术中多种吻合方式的优点,更好地提高手术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外科用装订仪,包括吻合头、连接弯管、定位调节机构、击发机构,其中在吻合头部分设置由击发机构击发、径向发射吻合钉而对机体组织实施内吻合的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上述外科用装订仪中,吻合头由击发头和机身头部两个部分构成,两者通过相互匹配的位于击发头轴心位置的击发头杆以及位于机身主体部分轴心位置的击发头拉杆而活动连接;所述击发头杆的外圈设有击发头击发推杆、击发头拉杆的外圈设有机身击发推杆,吻合时使用的环形切刀以及存放吻合钉的钉仓均位于击发头的内部;机身头部的前端为阶梯式圆管状内腔结构,其外圈圆管的内径大于所述环形切刀的直径,在外圈圆管的内壁上设有钉子成形槽。
进一步地,上述外科用装订仪中,所述钉仓上的钉槽在垂直于击发头对称轴的平面内呈环状排布,每个钉槽的通道呈径向发射状向外延伸;所述钉子成形槽的位置和数量与钉仓上的钉槽相一致。
更进一步地,上述外科用装订仪中,所述钉仓上的钉槽在平行于击发头对称轴的方向上形成1~4个径向发射环;最优选方案是形成2~3个径向发射环,相邻发射环的钉槽位置错开排布,以保证手术后吻合环形状规整、密封效果好。
再进一步地,上述任意一种外科用装订仪中,可以在机身头部前端阶梯式圆管状内腔从外向里第二圈圆管的内部镶嵌环状刀砧,该环状刀砧的内径和外径分别小于和大于环形切刀的直径,使得手术时环形切刀在切断组织之后进入能够进入质地较软的刀砧内部,从而保证手术效果。
此外,上述外科用装订仪中,机身头部前端的外圈圆管可以采用直径能够微调的舒张式结构,以便机体组织能够更好地就位和吻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径向发射吻合钉对机体组织实施内吻合的外科用装订仪,与现有技术中各种装订仪相比,本发明在保留内吻合方式诸多优点的基础之上,很好地克服了它们存在的种种缺陷,解决了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渴望解决的问题。手术后肠道等机体组织基本上处于与术前相似的状态,其内部通道没有明显变小,既便于术后器械取出,也利于组织术后愈合,大大提高了手术效果。


图1为现有技术轴向内吻合手术后效果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轴向外吻合手术后效果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扩张内吻合手术后效果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手术后效果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外科用装订仪的吻合头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1~图6-6为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外科用装订仪实施吻合手术的手术过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的含义为1a、1b组织;2吻合环;3钉子成形槽;4刀砧;5机身头部;6击发头击发推杆;7机身击发推杆;8击发头拉杆;9击发头杆;10切刀;11钉仓;12击发头。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特点作详细说明。
与现有技术类似,本发明提供的外科用装订仪整体结构上包括吻合头、连接弯管、定位调节机构和击发机构,其中吻合头部分的结构如图5所示。它由击发头12和机身头部5两个部分构成,两者通过相互匹配的位于击发头12轴心位置的击发头杆9以及位于机身主体部分轴心位置的击发头拉杆8而活动连接。在击发头杆9的外圈设有击发头击发推杆6,在击发头拉杆8的外圈设有机身击发推杆7。吻合时使用的环形切刀10以及存放吻合钉的钉仓11均位于击发头12的内部。机身头部5的前端为阶梯式圆管状内腔结构,其外圈圆管的内径大于环形切刀10的直径,并且在外圈圆管的内壁上设有钉子成形槽3。
钉仓11上的钉槽在垂直于击发头12对称轴的平面内呈环状排布,每个钉槽的通道呈径向发射状向外延伸,从而在平行于击发头12对称轴的方向上形成2个径向发射环,相邻发射环的钉槽位置错开排布。
另一方面,钉子成形槽3的数量以及每个钉子成形槽3在机身头部5前端阶梯式圆管状内腔外圈圆管的内壁上所处的位置,均与钉仓11上的钉槽相一致。
为保证手术效果,在机身头部5前端阶梯式圆管状内腔从外向里第二圈圆管的内部嵌有环状刀砧4,该环状刀砧4的内径和外径分别小于和大于环形切刀10的直径。
为保证机体组织能够更好地就位和吻合,机身头部5前端的外圈圆管采用舒张式结构,使其直径能够微调。组织就位时采用大口径,就位后收缩口径压紧组织,然后实施吻合手术。
图6-1~图6-6示意了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外科用装订仪进行手术的过程,手术效果如图4所示。吻合的具体过程为(1)击发头12和机身处于分开状态,待吻合的组织1a和1b分别包住击发头12和机身头部5,进行扎荷包处理,见图6-1;(2)击发头12通过击发头杆9与机身内部的击发头拉杆8连接,见图6-2;(3)通过装订仪机身部位的定位调节机构使击发头12与机身头部5靠拢,直至击发头击发推杆6与机身击发推杆7接触,然后调节机身头部5前端外圈圆管的口径而压紧组织,使待吻合的组织就位,见图6-3;(4)击发——通过装订仪的击发机构向前推动机身击发推杆7、进而推动击发头击发推杆6实施击发,击发时预先存放在钉仓11内部各个钉槽当中的吻合钉沿径向向外发散,与机身头部5相对应的钉子成形槽3配合起来对组织1a和1b进行吻合;同时,环形切刀10向刀砧4方向快速平移,直至抵住或者部分进入刀砧4内部,从而对多余的组织进行切除,见图6-4;(5)通过装订仪机身部位的定位调节机构使击发头12与机身头部5分开,见图6-5;(6)吻合过程结束,取出器械。被切除的多余组织也随同器械一同取出,见图6-6。
需要说明的是,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外科用装订仪最好要顺应组织内容物的正常流动方向,手术时应当将上游组织作为1a,在击发头12外围打荷包;下游组织作为1b,并在机身头部5的外围打荷包。
权利要求
1.外科用装订仪,包括吻合头、连接弯管、定位调节机构、击发机构,其特征在于吻合头设有由击发机构击发、径向发射吻合钉而对机体组织实施内吻合的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科用装订仪,其特征在于吻合头由击发头[12]和机身头部[5]两个部分构成,两者通过相互匹配的位于击发头[12]轴心位置的击发头杆[9]以及位于机身主体部分轴心位置的击发头拉杆[8]而活动连接;所述击发头杆[9]的外圈设有击发头击发推杆[6]、击发头拉杆[8]的外圈设有机身击发推杆[7],吻合时使用的环形切刀[10]以及存放吻合钉的钉仓[11]均位于击发头[12]的内部;机身头部[5]的前端为阶梯式圆管状内腔结构,其外圈圆管的内径大于所述环形切刀[10]的直径,在外圈圆管的内壁上设有钉子成形槽[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科用装订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钉仓[11]上的钉槽在垂直于击发头[12]对称轴的平面内呈环状排布,每个钉槽的通道呈径向发射状向外延伸;所述钉子成形槽[3]的位置和数量与钉仓[11]上的钉槽相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科用装订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钉仓[11]上的钉槽在平行于击发头[12]对称轴的方向上形成1~4个径向发射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科用装订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钉仓[11]上的钉槽在平行于击发头[12]对称轴的方向上形成2~3个径向发射环,相邻发射环的钉槽位置错开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任意一种外科用装订仪,其特征在于在机身头部[5]前端阶梯式圆管状内腔从外向里第二圈圆管的内部嵌有环状刀砧[4],该环状刀砧[4]的内径和外径分别小于和大于环形切刀[10]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科用装订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头部[5]前端的外圈圆管采用直径能够微调的舒张式结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外科装订手术所使用的仪器,通过在装订仪头部设置径向发射装置而对机体组织实施装订,手术后肠道等机体组织基本上处于与术前相似的状态,其内部通道没有明显变小,既便于手术完毕取出器械,也利于组织术后愈合。本发明具有在机体内部实施装订手术的诸多优点,又很好地克服了现有类似医疗器械的主要缺陷,大大提高了手术效果。
文档编号A61B17/11GK1843303SQ200510038780
公开日2006年10月11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8日
发明者陈望东, 林江 申请人:苏州天臣国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