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左心辅助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345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动左心辅助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抢救心力衰竭病人的气动左心辅助泵。
背景技术
左心辅助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于重症心力衰竭的抢救,在心脏直视手术后严重低心排综合症、终末期心泵功能衰竭等待心脏移植的病人以及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致心源性休克的病人均需要左心辅助的支持。在美国、德国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已拥有多种商品化的左心辅助装置应用于临床,其结构形式日新月异,从外置式到可植入式,从部分植入到完全植入。左心辅助的治疗概念也发生很大变化,从短期辅助和过渡支持向长期辅助和心脏移植的替代治疗转变,大大拓宽了左心辅助的使用范围。据统计,美国目前约有480万心力衰竭的病人,每年约5万病人死于心力衰竭,每年新发生的心力衰竭病人有5.5万,心功能IV级的心力衰竭病人约6~7万。最新的调查资料显示,在我国心力衰竭病人约有400万,并且心血管病的发病率有逐渐增多的趋势,重症心脏病病人相对较多,对重症心脏病患者的抢救措施却显得严重不足,不利于重症病人的抢救及心脏外科的发展,因此,应用左心辅助循环装置是抢救重症心力衰竭的有效措施之一。
目前,国内尚无一种商品化的左心辅助泵可供临床应用,其研究也仅限于实验室手工制作,无法满足临床实际需要。国外此类产品价格约几万至几十万美元,一个一次性使用的气动血泵近20万人民币,这对于我国一般病人难以承受。因此,发展国产的左心辅助装置在我国是迫切需要的。公开的专利文献一种左心辅助血泵,ZL98247777.5,该辅助血泵包括有血室、气室和隔膜,还有一个带内法兰的螺纹套,其将血室、气室及中间的隔膜紧固在一起,但其缺点是安装繁琐,拆卸不便,且血室中一旦混入气体则很难清除,为使用者带来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气动左心辅助泵,其结构新颖,充分考虑到使用者的安全,加强了其上、下壳体间的密封性能,使用专门设备便可以批量生产,应用前景广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一种气动左心辅助泵,包括上、下壳体、隔膜、进血接口、出血接口和驱动接口,上壳体与隔膜之间形成血室,下壳体与隔膜之间形成气室,进血接口内带有进血口瓣膜,出血接口带有出血口瓣膜,其特征在于上壳体与下壳体固定连接,下壳体与上壳体的连接端口处装有环形的压圈,下壳体与上壳体之间的隔膜边缘密封安装在上壳体与压圈之间。
所述的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通过粘接而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可以作如下改进所述的上、下壳体之间的连接端口处分别设有相配合的突环和凹槽,此结构设计使二者接口之间形成多个连续环面以增大粘接面,从而使两者的连接更加牢固。
为进一步提高上、下壳体和隔膜之间的密封性,所述的隔膜边缘的上、下表面分别与上壳体和压圈粘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作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上、下壳体之间的连接端口处分别设有与压圈粘接固定的环面,上、下壳体、压圈及隔膜通过相接面的粘接牢固地连接在一起,更加确保了血室和气室之间的良好密封。
本使用新型可以再作以下的改进所述的上壳体上设有抽气口,抽气口用硅橡胶塞密封。
当需要从血室中放出气体时,只需要将细针头插透硅橡胶塞将气体抽出即可,将针头拔出后,由于硅橡胶的弹性则又使抽气口恢复到良好的密封状态,便于操作,且保证了使用者的安全。
压圈内侧形成一个倒锥面,正好托住隔膜靠近其边缘部分的下表面,不但可以加强隔膜的密封,还可以在血室充满血时缓冲隔膜所受的压力,以增加隔膜的使用寿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结构大大简化,上、下壳体直接固定连接,省去了连接血室和气室的螺纹套,安装使用更加方便;(2).通过压圈上的倒锥面,改变了以往下壳体与隔膜直接接触的传统结构,使隔膜的受力情况及密封性能更加理想;(3).在血室上设有抽气孔也是本实用新型的创新之处,不用拆开泵体,便可以将气体抽出,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和安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上壳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下壳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动左心辅助泵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它由上壳体1、下壳体2、隔膜3、进血接口4、出血接口5、驱动接口10和压圈7组成,上壳体1与隔膜3之间形成血室,下壳体2与隔膜3之间形成气室,上壳体1和下壳体2分别是相适应的上凸和下凹的弧面结构,隔膜自然状态下为弧面下凹态,进、出血接口4、5均连通在所述的血室上,并分别带有开口方向相反的单项阀式的进、出血口瓣膜6、8,下壳体2的连接端口处沿外缘向内依次设有凹槽和突环,二者组成的连续环面与上壳体1的连接端口处沿外缘向内依次设有的突环和凹槽所组成的连续环面相配合并粘接固定,下壳体2上端安装压圈7,上壳体1和下壳体2还分别设有与压圈7上下端面配合的环形接合面,隔膜3边缘的上、下表面分别与上壳体1和压圈7相粘接,隔膜3能随气室中的空气进出而上下变形移动;压圈7的截面类似于一个切去里侧一角的正方形,压圈7内侧所形成的倒锥面正好托住隔膜3靠近其边缘的下表面;上壳体1、下壳体2同时与压圈7侧面相粘接。上壳体1接近边缘处上设有一竖向的抽气口,抽气口用硅橡胶塞9密封。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气动左心辅助泵工作过程如下正压空气自空气压缩机经驱动装置通过驱动接口10进入气室,把隔膜3下凹的弧面向上推动变形,气动泵的进血口瓣膜6关闭,而出血口瓣膜8开放,血液通过出血接口5被射出,此为气动泵的收缩期。当气室内空气由负压机抽出时,隔膜3下降,气动泵进血口瓣膜6开放,出血口瓣膜8关闭,血液从进血接口4流入血室,此为气动泵的舒张期。此过程即是将心力衰竭的患者左心室的血液抽出,再注入患者的动脉系统中,如此循环,从而保证患者全身器官能及时得到动脉血,避免因心力衰竭而造成生命危险。
权利要求1.一种气动左心辅助泵,包括上、下壳体(1)(2)、隔膜(3)、进血接口、出血接口(5)和驱动接口(10),上壳体(1)与隔膜(3)之间形成血室,下壳体(2)与隔膜(3)之间形成气室,进血接口(4)内带有进血口瓣膜(6),出血接口(5)带有出血口瓣膜(8),其特征在于上壳体(1)与下壳体(2)固定连接,下壳体(2)与上壳体(1)的连接端口处装有环形的压圈(7),下壳体(2)与上壳体(1)之间的隔膜(3)边缘密封安装在上壳体(1)与压圈(7)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左心辅助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壳体(1)与下壳体(2)之间相粘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动左心辅助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连接端口处分别设有相配合的突环和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动左心辅助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膜(3)边缘的上、下表面分别与上壳体(1)和压圈(7)粘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动左心辅助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壳体(1)、下壳体(2)之间的连接端口处分别设有与压圈(7)粘接固定的环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动左心辅助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壳体(1)上设有由硅橡胶塞(9)密封的抽气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动左心辅助泵,其特征在于上壳体(1)接近边缘处上设有一竖向的抽气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动左心辅助泵,其特征在于压圈(7)内侧具有一个用来托住隔膜(3)下表面边缘部分的倒锥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动左心辅助泵,其特征在于下壳体(2)的连接端口处沿外缘向内依次设有凹槽和突环,二者组成的连续环面与上壳体(1)的连接端口处沿外缘向内依次设有的突环和凹槽所组成的连续环面相配合并粘接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动左心辅助泵,其特征在于上壳体(1)和下壳体(2)分别是相适应的上凸和下凹的弧面结构。
专利摘要一种气动左心辅助泵,包括上、下壳体、隔膜、进血接口、出血接口和驱动接口,上壳体与隔膜之间形成血室,下壳体与隔膜之间形成气室,进血接口内带有进血口瓣膜,出血接口带有出血口瓣膜,上壳体与下壳体固定连接,下壳体与上壳体的连接端口处装有环形的压圈,下壳体与上壳体之间的隔膜边缘密封安装在上壳体与压圈之间,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通过粘接而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使心脏辅助泵的结构大大简化,上、下壳体直接固定连接,省去了连接血室和气室的螺纹套,安装使用更加方便,便于推广和应用。
文档编号A61M1/10GK2838630SQ20052006675
公开日2006年11月22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4日
发明者肖学钧, 成安衡, 范瑞新, 黄焕雷, 罗征祥 申请人: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