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饮片炮制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187阅读:8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黄芪饮片炮制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芪饮片炮制工艺。

背景技术
中药饮片是中医临诊方剂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中成药的基本原料,其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中医药临床疗效的体现,从而关乎人民的身体健康。尽管中药饮片在中国已有很长的加工和使用历史,但对中药的全面研究往往缺乏系统观和整体性,不利于对中药饮片及炮制内在规律的揭示。中药饮片质量研究的低水平影响到中药饮片的生产与应用。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目前普遍存在着生产形式粗放、加工工艺简单;质量控制手段贫乏、质量指标粗陋和单一;因生产设备落后、自动化程度低、生产规模小而致的饮片质量参差不齐和产销水平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已严重影响到中医临诊方剂和中成药临床疗效的稳定和提高,也严重制约了对祖国医药学宝库进一步发掘。
黄芪生品长于益气固表,托毒生肌,利尿退肿,常应用于表气不固的自汗或体虚易于感冒,气虚水肿,痈疽不溃或久溃不敛。因此,黄芪饮片一直是补气中药配伍中的主要成分。
对于黄芪的炮制,汉代有去芦法(《金匮》),南北朝刘宋时代有蒸法(《雷公》),宋代有蜜炙(《药证》),盐汤浸烙、炒(《总录》j、酒煮(《传信》)、盐炙(《痘症方》)等炮制方法,明代增加了姜汁炙(《仁术》)、米泔拌炒(《准绳》)等法,清代增加了人乳制(《拾遗》)等炮制方法,现2000年版药典收载黄芪的炮制方法是黄芪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虽然可以达到炮制黄芪的效果,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炮制的质量不一致,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中药行业在黄芪炮制方法中存在的缺点,而提供的一种使炮制步骤规范、参数标准统一、提高黄芪质量的的黄芪炮制工艺。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措施是黄芪饮片炮制工艺,其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 a、净选步骤; b、润软步骤润软2~24小时; c、切片步骤; d、干燥步骤在20~85度的温度下干燥。
上述黄芪饮片炮制工艺,其中,所述的黄芪为豆科植物膜荚黄芪的干燥根。
上述黄芪饮片炮制工艺,其中,所述的润软时间最佳为4小时。
上述黄芪饮片炮制工艺,其中,所述的干燥温度最佳为75±5℃。
上述黄芪饮片炮制工艺,其中,所述的切片步骤中,将所述的黄芪切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片,厚0.1~0.4cm。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将黄芪以洗净、润4小时、切片,在75±5℃烘干作为最佳工艺,使黄芪饮片的炮制工艺有了统一的标准,从而使质量稳定,对保证黄芪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本发明的具体特征、性能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本发明黄芪是指豆科植物膜荚黄芪的干燥根。本发明黄芪的炮制工艺是先取原药材膜荚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按药典标准检验合格,然后按以下步骤操作 a、净选步骤1,包括除去须根及根头、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等前序整理; b、润软步骤2润软2~24小时; c、切片步骤3;将黄芪的根径切成黄芪片,本发明将所述的黄芪片切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片,厚0.2~0.4cm为好。
d、干燥步骤4在20~85度的温度下干燥;可以在自然温度下干燥,也可在烘干机内烘干干燥。
最后检验合格进行包装5。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炮制黄芪饮片,经优化测试结果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炮制条件为浸泡0小时,润软4小时,干燥温度75±5℃。在该最佳炮制条件下黄芪甲甙含量可以最高。
本发明通过研究还发现,膜荚黄芪主产于内蒙、甘肃、山西、山东、吉林、黑龙江等地,山西、甘肃为主要栽培品产地。传统认为黄芪春秋两季采收,实验结果表明,5月初苗期甲甙含量最低,随着植物生长含量逐渐上升,至9月最高。并通过不同产地膜荚黄芪药材的检测指标,例如总灰分含量(%)、酸不溶性灰份含量(%)、水分含量(%)、黄芪甲甙含量(%)、浸出物含量(%)等指标,以及参照GB/T5009-1996测重金属,按GB/T5009.22(2)-1996测黄曲霉素B1,按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附录IX Q测有机氯残留量,发现甘肃陇西黄芪原料各项指标均符合有关规定。因此选择甘肃陇西的黄芪作为最佳原料。
本发明通过对黄芪饮片多次样品的各项指标测定结果,拟订了水分、灰分、浸出物、含量限度等指标,测试结果如下 1、性状 外表皮浅棕黄色或浅棕褐色,可见纵皱纹或纵沟,切面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有的中心偶有枯朽状,黑褐色或呈空洞,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
2、鉴别 (1)黄芪片粉末黄白色,炙黄芪粉末棕黄色,纤维成束或散离,直径8~30um,壁厚,表面有纵裂纹,初生壁常与次生壁分离,两端常断裂成须状,或较平截。具缘纹孔导管无色或橙黄色,具缘纹孔排列紧密。石细胞少见,圆形、长圆形或形状不规则,壁较厚。
(2)取含量测定项下黄芪片供试品溶液及黄芪甲甙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13∶7∶2)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黄芪片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同光下均显相同的棕褐色斑点;紫外光灯(365nm)下均显相同的橙黄色荧光斑点。
3、检查 总灰分不得超过5.0%;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1.0%; 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六六六(总BHC)均不得超过千万分之二; 滴滴涕(总DDT)均不得超过千万分之二 五氯硝基苯(PCNB)均不得超过千万分之一 4、浸出物 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冷浸法测定,黄芪片不得少于17.0%。
5、含量测定 取黄芪片各约1.5g,同时另取本品粗粉测定水分分别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甲醇40ml,冷浸过夜,再加甲醇适量,回流4小时,提取液回收甲醇并浓缩至干,残渣加水10ml,微热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提取液,用氮试液提取2次每次20ml,弃去氨液,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水3~5ml使溶解,放冷,通过Dlol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内径1.5cm,长12cm),以水50ml洗脱,弃去水液,再用40%乙醇30ml洗脱,弃去40%乙醇洗脱液,继用70%乙醇5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用甲醇溶解并转移至2ml容量瓶内,加甲醇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精密称取黄芪甲甙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2ul与6ul、对照品溶液2ul与4ul,分别交叉点于同一硅胶G簿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13∶6∶2)10℃以下放置过夜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取出,在薄层板上覆盖同样大小的玻璃板,周围用胶布固定,照薄层色谱法进行扫描,波长入s=530nm,入R=700nm,测量供试品吸收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收度积分值,计算,即得。
黄芪片按干燥品计算,含黄芪甲甙(C41H68O14)黄芪不得少于0.040%。
本发明抽取了三批样品,按质量标准检测如下 上述指标大大超过规定指标。
6、性味与归经 甘,温,归肺、脾经。
7、功能与主治 黄芪片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8、用法与用量 9~30g。
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样品的重现性良好。
本发明由于统一了标准和参数,使工艺稳定,炮制的质量一致,从而提高了黄芪甲甙的含量,增强了黄芪的医疗效果。
权利要求
1.黄芪饮片炮制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净选步骤;
b、润软步骤润软2~24小时;
c、切片步骤;
d、干燥步骤在20~85度的温度下干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芪饮片炮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黄芪为豆科植物膜荚黄芪的干燥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芪饮片炮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润软时间最佳为4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芪饮片炮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燥温度最佳为75±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芪饮片炮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片步骤中,将所述的黄芪切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片,厚0.2~0.4cm。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芪饮片炮制工艺,其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净选步骤、润软2~24小时的润软步骤、切片步骤、和在20~85度的温度下干燥的干燥步骤。经试验表明,由于统一了标准和参数,使工艺稳定,炮制的质量一致,从而提高了黄芪甲甙的含量,增强了黄芪的医疗效果。
文档编号A61K125/00GK101229219SQ20071003671
公开日2008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23日
发明者磊 张 申请人:上海德华国药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